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36.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5153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3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3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3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3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3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36.docx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3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36.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36.docx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36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

文章阅读(36)

我们的数学老师和语文课本上的人物同名,都叫吴吉昌。

吴教师上课真奇怪,很少讲概念,全跟我们讲例题。

那次上课,一开始,就在黑板上抄了一道例题。

哟!

还挺难的,同学们都苦思冥想起来。

过了五分钟,只听见吴老师说:

“简单!

”于是左手叉腰,右手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划起来,嘴里不住地介绍解题思路,片刻,整个解题过程就出现在黑板上,同学们豁然开朗,都感叹道:

“简单!

从此以后,数学课上就经常听到“简单、简单”。

随着一道道难题的“简单”,同学们学到了大量的解题技巧,我们班的数学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一次,我拿着一道较难的题目去问吴老师。

他想了片刻,“简单!

”脱口而出。

于是乎就在草稿纸上写了给我看,我却看了半天也没看懂。

他急得满头大汗,我也急得满头大汗。

“你看!

”他又细细给我讲了一遍,我终于开了点窍。

他看我还不太懂,于是又讲解题思路。

看着他满头大汗,我真恨自己笨。

最后终于懂了。

“这道题目还不简单!

”他得意洋洋。

我也笑着说:

“懂,就简单。

”他大声说:

“对,对,对!

懂了就简单—简单!

有一次,上语文课,语文老师问:

“吴吉昌有一句代表性的话是什么?

”同学们大声说:

“简单—”

1.1.吴老师一句口头禅“简单”所能展示的吴老师风貌不包括()。

A.作为数学教师平易从容的教态

B.作为数学教师扎实的数学功底

C.作为数学教师出众的数学能力

D.作为数学教师思维的直线条特征

1.2.如果让你为这则短文选个题目,则下列选项最为准确、贴切的应是()。

A.习惯

B.“简单”一词的由来

C.记吴老师的数学课

D.我们班的“专利”

1.3.“这道题目还不简单”这句话中表达的意思是()。

A.这道数学题确实难度很大

B.吴老师解这道数学题很困难

C.吴老师教会学生解这道数学题很困难

D.传达了吴老师教会学生解题后的欣喜心情

2.1.根据原文,对“在专业话题的交流中使用专业术语”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只会出现在特定专业领域内

B.这种现象类似于在数学中使用方程

C.这种现象只存在于少数历史发展较为悠久的领域

D.这种现象只存在于少数历史发展较为悠久的领域

2.2.根据原文,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每个人都对科学实验或项目感兴趣

B.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熟知并经常应用大部分的专业术语

C.与大部分行业相比,行政类的专业术语的数量近半个世纪增幅明显

D.不同的专业和行业经常交换使用专业术语,使专业术语得到普及

3.1.第(3)段末尾说潜能当然被埋没了,根据文意,对“被埋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人不相信自己有潜能,经不住失败的考验

B.有些人总是怀疑自己笨,总觉得自己不行

C.有些人“自己脑子笨”,没有潜能,无法开发

D.人的潜能会转化,也会自我毁灭

3.2.第(4)段中作者说“自我埋没掉的人才要比社会埋没掉的人才多得多”,根据文意对人才“自我埋没掉”的原因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自我埋没掉的人才”不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因而也“不去挖掘自己巨大的潜能”

B.自我埋没掉的人才经受一两次失败,就总怀疑自己笨

C.自我埋没掉的人才“一事当前先想自己笨”

D.自我埋没掉的人才到了暮年“忽然发现自己从来未被发现的这样或那样的能力”

3.3.给第(9)段的“摩西老母效应”所作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人发现并利用自己的某种潜能,并且获得很大成功

B.人在晚年发现利用自己的艺术天才,并获得巨大成就

C.人到晚年发现利用自己的某种潜能,并且取得巨大成就

D.人发现并利用自己的某种潜能,并获得巨大的成就

3.4.下面的论述不可能从原文中推出的一项是()。

A.每个人的大脑都拥有丰富的脑力资源

B.

C.只有坚信自己大脑有巨大的潜能,才能充分开发大脑的智力资源

D.人到了暮年还不去唤醒自身潜在能力,这些能力就会转化或自我毁灭

3.5.下面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学习后进的人永远不会发现自己的巨大潜能并加以利用

B.正常情况下工作的人们浪费了大量潜藏于大脑深处的各种能力

C.杰出的科学家或学者充分唤醒并开发了自己大部分的脑力资源

D.米兰·米凯什仅仅利用了一小半自己的脑力资源就成了“语言奇才”,这说明他的脑潜能很好地发挥到了一半的工作能力

目前,医生们已经发现更多证据表明H5N1型禽流感病毒迅速变异,使抗禽流感药物“达菲”实效。

2005年1月,当一名13岁的越南小女孩因轻微肺炎被送到医院时,人们还庆幸她及时得到了“达菲”的治疗。

用药初期症状确有缓解,但6天后她还是离开了人世。

这只是牛津大学临床研究中心专家诺·德容报告中的一例病毒进化证据。

这一报告指出,尽管服用了“达菲”,越南医院8名感染H5N1病毒的患者中仍有4人死亡。

调查显示,在两名病人的体内,病毒已对“达菲”产性耐药性。

世卫组织认为,照此进化速度,H5N1型病毒在人际传播只是早晚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4个国家中已有139人感染H5N1型病毒,71人死亡。

由于目前流感疫苗对禽流感无效,而针对H5N1型病毒的疫苗正在研制中,因此治疗禽流感主要依靠4种药物。

其中两种旧药“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对病毒效力已经较小,两种新药则是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达菲”胶囊和英国葛兰素—史公司生产的喷雾式“乐感清”。

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专家安妮·莫斯科纳指出,“达菲”的主要成分是被普遍用于治疗常规感冒的神经氨酸苷酶抗化剂,它通过抑制神经氨酸苷酶,减低流感病毒向未传染细胞扩展的能力。

但在抑制神经氨酸苷酶方面,“达菲”并非完美。

她和其他专家都认为,德荣报告说明“达菲”需要谨慎保存、妥善使用。

而“达菲”的制造商瑞士罗氏制药公司说,“达菲”必须在感染病毒后48小时内服用才会有效,并必须连续服用多天,疗效才明显。

德容和莫斯科纳都认为“乐感清”是较好的“达菲”替代品。

但“乐感清”也有自身的缺陷。

作为喷雾式吸入药剂,它对某些有呼吸问题的患者并不实用,比如哮喘病人。

它只对肺部感染者有效,但H5N1型病毒还能感染其他器官,葛兰素一史克公司正研制注射式“乐感清”。

德容说,就像治疗艾滋病,对抗禽流感也需要用“鸡尾酒”疗法。

现在用药多了几种选择。

德荣说,一种叫利巴韦林的抗病毒药可以加入“鸡尾酒”处方,这种药物通常用于治疗肺炎。

另外,抑制神经氨酸苷酶的新药“帕拉米韦”将来可能也是一种选择。

“帕拉米韦”是美国生物制药公司BioCryst研制的治疗禽流感针剂,目前尚在实验中,尚未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批准使用。

4.1.原文认为,“达菲”对抗击H5N1型禽流感病毒正在失去效力。

下列不能作为这一结论依据的一项是()。

A.一名13岁的越南女孩接受“达菲”治疗,6天后她还是离开了人世。

B.尽管服用了“达菲”,越南医院8名感染H5N1病毒的患者中仍有4人死亡。

C.调查显示,在两名病人的体内,病毒已对“达菲”产生耐药性。

D.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4个国家中已有139人感染H5N1型病毒,71人死亡。

4.2.下列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抗禽流感药物“达菲”之所以失去效力,是因为H5N1型禽流感病毒能够迅速变异。

B.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进化速度越来越快,世卫组织担心,照此下去,H5N1型病毒在人际传播只是早晚问题。

C.安妮·莫斯科纳和其他专家都认为,德荣报告说明“达菲”需要谨慎保存、妥善使用,但瑞士罗氏制药公司不同意这一观点。

D.现在治疗禽流感主要依靠“达菲”、“乐感清”等4种药物,但它们在治疗禽流感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4.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达菲”对抗禽流感药物正在失去效力的原因,有助于人类尽快寻找取代“达菲”用以对付禽流感的新药。

B.人类正遭受禽流感的威胁,加快研制出针对H5N1型病毒的疫苗是整个科学界的当务之急。

C.如果葛兰素一史克公司正在研制的注射式“乐感清”获得成功,那么人类就再也不用担心如何对付禽流感了。

D.事实证明,“帕拉米韦”新药能有效地抑制神经氨酸苷酶,它一旦投放市场,就能为人类对付禽流感提供强有力的武器。

4.4.对文中划线部分“鸡尾酒”疗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抗禽流感需要象“鸡尾酒一样,应通过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才有效。

B.对抗禽流感不仅需要用各种药物,用“鸡尾酒”治疗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C.“鸡尾酒”疗法的典型代表药物是利巴韦林抗病毒药。

D.由于禽流感病毒变异速度极快,为避免产生耐药性,用“鸡尾酒”疗法是在各种药物中选择一种最新的药物。

公文,以其规范的体式、法定的效力,以其体现意志的团体性和所产生作用的强制性,对写作语言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公文写作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从公文语言的逻辑性、严密性、准确性上考虑,一般注意区分其与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学语言的区别。

但常常却容易疏忽模糊语言的运用,或者即便使用了,也是在一种潜意识中使用,而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模糊语言。

让我们试从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模糊性,从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表述需要的模糊性两个相对应上来看模糊语言的实质。

模糊语言是一个语言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不确定性概念的语言概念。

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客观事物的模糊和语言本身在内涵、外延上的模糊相对应,形成了表述事物的准确性。

比如:

“全国人民奋勇前进”,“全军上下努力完成”等,其中修饰“前进”的“奋勇”和修饰“完成”的“努力”,本身在客体上就是模糊性。

如果在此把它精确化:

全国人民用多快的速度前进,全军上下用多大的力去完成,从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问题在于语言上的精确所对应的客体是模糊的。

同时有的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满足某一种特殊需要在表述上要模糊,这同样是模糊的相对应,只是客体变成了实际需要。

比如:

“领导一再强调了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引起一些人的足够重视。

”其中修饰“强调”的“一再”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这里强调的频率是完全可以精确化的,三次、五次、甚至一百次、一万次,然而表述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反映“强调”的频率,而是要反映“强调”的重要性。

这样,“一再”就比其他任何能确指的频率在表述效果上都更有力。

语言模糊不是一个语言概念,而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

其主要的特点是没有形成两种模糊的相对应。

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语言却是精确的。

比如:

“队伍于某日凌晨三点以后在张家口以南集结。

”“人到得差不多了,开会吧!

”这里的“凌晨三点以后”“张家口以南”和“差不多”都是极其模糊的时间、范围概念,而在这里所需要的却是一个确定的时间和范围概念。

[a]。

再比如:

“这件事发生在大约10年前的某一天。

”其中,“十年前”其本身在客体上是模糊的东西,而在表述过程中的“某一天”却把它精确化,这是客体上模糊和表述过程精确化的相对应。

无论是哪一种对应,都是反映客观事物模糊而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模糊现象。

这种现象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是绝对要避免的。

综上所述,模糊语言和语言模糊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形成了两种对应。

即客观上的模糊、实际表述需要的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相对应;客体上的精确、实际表述需要的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相对应。

否则,便是语言模糊。

5.1.关于公文“模糊语言”的实质,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模糊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不确定性的语言概念

B.模糊语言是指客观事物模糊与语言内涵外延模糊相对应,从而表述事物的准确性

C.模糊语言是指从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即语言上的精确而所对应的客体是模糊的

D.模糊语言是指表述上的模糊,实际上比其他任何确指的语言在表述效果上都更加有力

5.2.下列对“语言模糊”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模糊”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

B.“语言模糊”是指为客观事物和表达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

C.“语言模糊”是指客体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性与表述过程的模糊性相对应

D.“语言模糊”是指某些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特殊需要在表述上模糊

5.3.最末一段划线处的四个词语,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模糊模糊精确精确

B.精确精确模糊模糊

C.模糊精确模糊精确

D.精确模糊精确模糊

5.4.下列各例句中,属于语言模糊的一项是()。

A.近年来,中国指挥家汤沐海在欧洲一些很有影响的音乐节上频繁演出

B.海水深度在200米的大陆架,蕴藏的石油有1500亿吨,占地球已知总储量三分之一

C.我国将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以南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D.过去十年中,日本对外投资大幅转向东亚,投资中日元贷款比重很大,在日元长期升值的背景下,这会加重偿债负担

5.5.文中[a]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A.这就是语言概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表述需要模糊性的相对应

B.这就是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语言却是精确的

C.这就是客体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与过程的模糊性的相对应

D.这就是客观上的模糊性与语言上的精确性相对应

5.6.下列选项中对于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应当注意模糊语言的应用

B.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应当大量使用模糊语言

C.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应当避免语言模糊现象

D.模糊语言是公文写作中应当加以重视的语言概念

1.1.答案:

D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D项强加理解,从文中无从体现吴老师“思维的直线条特征”,且这是一个略带贬义色彩的词汇,与全文的褒义色彩相背离。

根据文中“随着一道道难题的‘简单‘”可知,这些题其实大多都是难题,但成了吴老师口中的“简单!

”然后给同学们讲解,使其豁然开朗,字里行间吴老师“平易从容的教态”、“扎实的数学功底”和“出众的数学能力”无不体现出来。

故正确答案为D。

1.2.答案:

D

解析:

考查标题选择。

全文围绕吴老师的口头禅——“简单”举了吴老师和“我们”的两个典型事例。

“简单”二字表面上是吴老师的口头禅,实际上是吴老师平易从容的教态的体现,在这种积极的影响下,“我们班的数学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简单”可以说是“我们班的‘专利’”,简短的六个字既概括文章要点又生动形象,吸引人的眼球,用作本文的标题十分合适。

A项“习惯”在文中无从体现;B项用作标题太空泛;C项不突出主题,且没有吸引力。

故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

D

解析:

考查语句理解类的词句理解题。

这句话出现在文中的第二个事例中,由文中第三段可知,吴老师讲了三遍,“我”才终于懂了,“这道题目还不简单!

”传达了吴老师教会学生解题后的欣喜心情,与后一句“得意洋洋”相呼应,D理解正确。

根据文中“他想了片刻‘简单!

’脱口而出。

于是乎就在草稿纸上写了给我看,我却看了半天也没看懂”可知,这道题对于吴老师来说是不难的,只是作者不理解解题过程,B项表述错误;A、C项不是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故正确答案为D。

2.1.答案:

D

解析:

A项不符合原文“由于商业、手工业、农林牧渔业等行业自古已有,所以这些行业的术语比较陈旧,且大多由土语或借入语构成,已经融入了大众的日常用语中。

”B项原文中没有提及。

C项不符合“无论是经济、艺术亦或科技,每个行业都有专业术语。

”D项符合“已经融入了大众的日常用语中”。

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2.答案:

C

解析:

3.1.答案:

A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定位原文,第(3)段说潜能被埋没的人并不是没有潜能,而是自己不相信自己有潜能,并且经历了失败更加觉得自己笨,之后遇事都认为自己笨,不给潜能以工作的机会,A项完整表述了此意,当选。

B项表述不完整,只表述了“不相信自己有潜能”这点,没有表达“经不起失败的考验”此点;C项“没有潜能”与文意不符;D项“会转化、也会自我毁灭”不是潜能被埋没的原因。

故正确答案为A。

3.2.答案:

A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人才“自我埋没”的原因出现在第(3)段,分析可知,自我埋没的原因是他们不相信自己有潜能,失败之后更加强化自己笨的意识,因而也不挖掘潜能,给潜能显现的机会,所以A项表述正确。

BC项是对A项的支持,是自我埋没掉的人才的具体表现;D项不是人才自我埋没掉的原因。

故正确答案为A。

3.3.答案:

C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摩西老母效应”说的是美国著名艺术家摩西老母在晚年才发现自己有惊人的艺术天才,学者把这种晚年发现并利用自己的潜能,并取得成功的现象叫做“摩西老母效应”,所以对这一名词的解释C项正确。

AD项没有点出关键词“晚年”,B项是迷惑项,“艺术天才”只是说的是摩西老母,并不能代表所有“摩西老母效应”的案例,而且后文中与之相提并论的“短路理论”也提到了要去唤醒自身的“潜能”,可见此处的解释应为所有的“潜能”,而非仅是“艺术天才”。

故正确答案为C。

3.4.答案:

B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文章中说伊莱贾“只读一遍就能记住的书有200册之多”并不是说他记住的书只有200多册,B项表述错误,当选。

根据第(6)段,“杰出的科学家也才只用了大脑资源的十分之一”可知大脑拥有丰富的脑力资源,只是我们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所以A正确;根据第(3)段,不相信自己有巨大潜能的人不会给自己开发潜能的机会,可知只有艰辛自己有潜能,才会充分开发这些潜能,所以C项正确;根据第(9)段“短路理论”可知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3.5.答案:

B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根据第(7)段“正常情况下工作的人,一般只使用了其思维能力的一小部分”可知人们是浪费了大量的脑潜能的,所以B项正确。

根据第(3)段可知后进的人是因为不相信自己有潜能所以才不会开发潜能,但并不代表“永远不会发现”,所以A错;根据“最杰出的科学家,也只不过用了大脑资源的十分之一”可知杰出科学家并没有充分唤醒脑力资源,所以C错;D项米凯什成为“语言奇才”,并不能看出他的脑潜能是否发挥了一半的工作能力,此推论属于主观臆断。

故正确答案为B。

4.1.答案:

D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选项D虽然说139人感染H5N1病毒,71人死亡,但是它没有指出死亡的人是否服用了“达菲”,因而不能证明“达菲”对这种病毒的药效降低,故D项不能作为结论依据。

选项A、B、C均可作为支持“达菲”对抗击H5N1型禽流感病毒正在失去效力的依据,因为患者均服用“达菲”但很多人没有起到治疗效果,正好说明“达菲”对这种病毒的药效降低。

故正确答案为D。

4.2.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选项C,文中只是提到“达菲”必须在感染病毒后48小时内服用才会有效,并必须连续服用多天,疗效才明显。

并没有直接反驳“达菲”需要谨慎保存、妥善使用的意思。

选项A、B、D均可在文中找到依据。

文中第一句话“医生们……‘达菲’失效。

”选项A得证;第三段“世卫组织……只是早晚问题。

”选项B得证;第四段最后一句“其中两种旧药……”、第五段最后一句“但在……”、第七段第一句“但乐感请也有……”表明选项D得证。

故正确答案为C。

4.3.答案:

B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中列举了多种治疗禽流感药物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定位第四段第二句,针对H5N1型病毒的疫苗正在研制中,可推出加快研究针对H5N1型病毒的疫苗是整个科学界的当务之急,B项符合文意。

选项A在文中并没有提到,只是说研究“达菲”对抗禽流感正在失去效力,但并没有指出这种研究有助于人类尽快寻找取代“达菲”对付禽流感的新药。

选项C没有依据,文中只介绍了注射式的乐感清的研究动向,但没有论证效果如何。

D项过于绝对,新药“帕拉米韦”尚在实验中。

故正确答案为B。

4.4.答案:

A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鸡尾酒疗法的正确理解是,像鸡尾酒一样,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方能有效,选项A为正确答案。

选项B属于偷梁换柱,就“鸡尾酒”疗法并非是用鸡尾酒治疗;选项C,文中只是说可以把利巴韦林加入到“鸡尾酒疗法”中,并没有说它是这种疗法的典型代表药物;选项D,曲解了鸡尾酒疗法的定义,鸡尾酒疗法并不是在各种药物之中选择一种最新的药物。

故正确答案为A。

5.1.答案:

C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根据文章第一段“如果在此把……问题在于……”一句,可知C项只是为了证明“模糊语言”的特点而举出的反面的例子,并不是“模糊语言”的实质,所以C项错误,当选。

A项是“模糊语言是一个语言概念,是反映……”一句的同义替换;B项是“它的最大的特点在于……”一句的同义替换;又根据第一段最后举出的“一再”的例子,正说明了表述上的模糊实际上比其他任何确指的语言在表述效果上都更加有力,所以D项也表述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5.2.答案:

D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D项“为了特殊需要”在文章中并没有提到,所以错误,当选。

A项是文章第二段第一句话的同义替换;B、C项表述的是“语言模糊”的主要特点,也是文章句子的同义替换。

故正确答案为D。

5.3.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实词的选择。

材料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论述了模糊语言和语言模糊这两个概念。

由最后一句“否则,便是语言模糊”可知,四个划线处所在的两个分句描述的是“模糊语言”的概念。

再根据材料可知,模糊语言的特点是“客观事物的模糊和语言本身在内涵、外延上的模糊相对应,形成了表述事物的准确性”,据此前两个划线处和后两个划线处各自应呈对应关系,排除A、B项。

同时,客观上的模糊与否和实际表述需要的模糊与否也构成相对应,第一个划线处应填“精确”,故正确答案为D。

5.4.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语言模糊”的特点是没有形成两种模糊的相对应。

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语言却是精确的。

C项“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内的公海”的表述,范围概念模糊,而发射运载火箭需要的是一个准确的地点,这里易产生歧义。

此种表述属于“语言模糊”特点的后一种情况,故选C。

A项“频繁”修饰“演出”,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里演出的具体次数是可以精确的,然而表述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反映“演出”的次数,而是要强调“演出”的场次之“多”,“频繁”的表述就比其他任何确指的次数更有力,材料在介绍“模糊语言”时指出“有的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满足某一种特殊需要在表述上要模糊”。

可知A项属于“模糊语言”。

B项表述都精确,不存在模糊。

D项“大幅”、“很大”构成模糊,然而表述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反映“增幅”、“比重”的具体数值,而是强调其增幅和比重之“大”,可知D项也属于“模糊语言”。

故正确答案为C。

5.5.答案:

C

解析:

此题是语句填空题。

根据a处之前的句子“这里的……都是极其模糊的时间……而需要的是一个确定的时间……”可知,客体上和实际表述需要是确定的,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