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采作业规程范本.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5061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2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炮采作业规程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炮采作业规程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炮采作业规程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炮采作业规程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炮采作业规程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炮采作业规程范本.docx

《炮采作业规程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炮采作业规程范本.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炮采作业规程范本.docx

炮采作业规程范本

天府矿业公司

三汇一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编号:

采20080128号

工作面名称:

2117-2K1回采工作面

编制人:

审核人:

施工队负责人:

总工程师:

生产矿长:

批准日期:

年月日执行日期:

年月日

会签栏会审时间:

年月日

会审地点:

矿调度会议室

三汇一矿2117-2K1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依据

一、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地质说明书名称为《2117-2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2008年1月16日。

二、其他技术规定

1.《矿山安全法》,1992年1月7日通过。

2.《煤矿安全规程》,(2004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

4.《重煤集团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

5.《天府矿业有限公司顶板管理规定》

6.《采煤队岗位责任、操作规程》

7.三汇一矿劳动、材料消耗定额(2007年

8.上级有关技术政策、法规及安全制度

目录

第一章概况(1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

第二节煤层(1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2

第四节地质构造(4

第五节水文地质(4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4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4

第二章采煤方法(5

第一节巷道布置(5

第二节采煤工艺(5

第三节设备配置(8

第三章顶板控制(8

第一节支护设计(8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11

第三节上下巷道及端头顶板控制(14

第四节矿压观测(15

第四章生产系统(16

第一节运输与行人(16

第二节通风与监测系统(17

第三节供水(19

第四节供电(19

第五节通信照明(19

第五章劳动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9

第一节劳动组织(19

第二节主要经济指标(20

第六章煤质管理(22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22

第一节一般规定(22

第二节顶板(22

第三节防治水(28

第四节爆破(28

第五节一通三防(31

第六节运输(33

第七节机电(34

第八节其他(36

第八章灾害应急及避灾路线(37

作业规程测试题

工作面图表

工作面技术特征及质量标准化表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该面位于+770m水平北七采区,在11~13勘探线之间,该面对应上部为小煤矿采空区,南部为2117-1回采工作面,北部和下部均未采。

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1。

2117-2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表1

第二节煤层

具体情况见表2

表2工作面煤层情况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2117-1工作面K1煤层顶底板情况详见图1。

图1P2

l老顶柱状

顶、底板名称

煤岩名称

厚度(m

岩性描述

层位直接顶直接底

老底砂岩

页岩

K1

煤层

粘土

砂岩

3.5

4.74.1

~~4.8

4.2

5.51.133.702.19

3.85.4

4.6

~上部为灰黑色细砾砂岩,中部为灰白色中粗砂岩,层理明显,较硬,下部为灰黑色细砂岩,层理明显。

灰黑色页岩夹薄层细砂岩,含黄铁矿结核。

黑色半亮至半暗型,玻璃光

泽,条痕褐黑色至黑色,质地疏脆,硬度较低,夹矸0~2层,厚0.1~0.2m。

灰褐色粘土岩,含黄铁矿结核和植物化石碎片。

深灰色中至粗致密砂岩,层理发育,硬度低。

K1煤层顶底板岩性柱状图

1:

100

0.91.31.2

1~~

第四节地质构造

断层及褶皱等地质构造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及本工作面机、风观测,未见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

但由于成煤时期基底不平形成土包或顶板下沉挤压搓揉,局部破碎,破坏了煤层与顶板的连续性、完整性、稳定性,增加控顶、护巷难度。

第五节水文地质

该面的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仅有上部采空区积水沿顶、底板裂隙渗入该面,在雨季涌水量将增大。

必须保证机、风巷、石门水沟畅通和排水设施完好,以便及时将涌水排出本工作面。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

一、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

影响工作面回采的其他因素详见表3。

二、地质部门对工作面回采工作中的具体建议

1、该面对应上部K4煤层虽已采完,但煤层厚度在0.5m以下,对K1煤层的保护效果必须进行检验,才能确定其保护效果,必须加强瓦斯管理。

2、必须保持机、风巷及石门水沟畅通和排水设施完好,增大排水能力。

3、应建立完善的洒水防尘系统。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一、储量

工业储量:

41612t。

可采储量:

本工作面回采率为95%,可采储量39531t。

二、采煤工作面服务年限

=314m÷(1.5×30×0.85m/月

=8.2个月

第二章采煤方法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采煤工作面巷道布置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布置,运输巷、回风巷均沿煤层顶板掘进,回风巷走向长320m,运输巷长307m,两巷均采用工字钢梯形棚支护,巷道净高2.1m、上净宽1.9m、下净宽3.2m。

二、采煤方法

倾斜长壁采煤法。

三、落煤工艺

回采时对该面采取连续跟踪效检。

效检方法为钻屑指标法,临界指标取:

K10=0.5ml/g.min1/2;S0=6kg/m。

1、2117-2工作面效检指标值超标时,工作面必须采取消突措施,经效检不超标后,必须采取放炮落煤(辅以手镐清理顶底板煤,严禁使用风镐落煤。

2、2117-2工作面效检指标值不超标时,该面采取松动爆破、辅以风镐打柱窝、严禁使用风镐落煤。

第二节采煤工艺

一、工艺流程

安全确认→打眼→装药→连线→撤人警戒→爆破→挂梁(插水平销→攉煤→支设正规柱→移溜槽→回柱。

二、采高和循环进度

1、采高。

工作面摸顶回采,正常回采期间,采高控制在2.2-2.5m之间;如局部变薄,摸顶板破底板回采,采高不低于1.6m。

2、循环进度:

1.0m。

三、落煤

1、落煤方式。

⑪放炮落煤。

⑫松动爆破

2、回采方向:

由南向北回采。

3、炮眼布置方式及爆破方法。

①炮眼布置方式:

三花眼布置(见图2

②爆破方法:

大串联,毫秒雷管、正向爆破;

③爆破说明书。

(见表4

炮眼布置图2

图2

⑫松动爆破

松爆范围内沿工作面斜长每0.8m布置一个松爆孔,孔径φ42mm,孔深4.0m。

松爆孔布置在煤层中部(有软分层时布置在软分层中,平行于工作面推进方向施工。

每次循环推进度为1米,保留3米的超前距。

装药时,每孔装2~3条三级煤矿许用乳胶炸药和1发许用毫秒1段雷管(特制的长脚线雷管。

联线方式为大串联,一次装药,一次起爆。

①炮眼布置方式:

单排眼布置(见图3

②爆破方法:

大串联,毫秒雷管、正向爆破;

③爆破说明书。

(见表5

炮眼布置图3

四、装运煤

工作面放炮后,由人工将放落的煤攉入溜槽中,由溜槽自溜到机巷刮板输送机运出;运输巷采用刮板、皮带输送机运煤至煤仓。

五、工作面支护及采空区处理

(一工作面支护

1、支护形式:

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绞接顶梁,齐梁齐柱支护形式。

2、支护质量和控顶要求。

(1支护质量。

①支柱打成直线,排距1000mm,柱距800mm,偏差不超过+100mm;端面距不大于300mm。

新暴露的顶板必须及时支护。

(二采空区处理

全部陷落法。

六、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W=LShrc=117×1.5×2.19×1.45×0.95=530(t式中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

L------工作面平均斜长,117m;

S------工作面循环进度,1.5m;

h------工作面平均采高,2.19m;

y---------煤的视密度,1.45t/m3;

c---------工作面采出率,95%

第三节设备配置

工作面采用溜槽自溜,机巷布置一台SGW-40T刮板输送机、一台SDJ-800皮带输送机,+674北七改造石门布置一台SGW-40T刮板输送机。

见工作面机电设备配置表5

第三章顶板控制

第一节支护设计

一、单体支柱支护强度验算

1、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支护强度。

pt=9.81×h×r×k=9.81*2*2.5*4=196.2kN/m2

式中pt------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kN/m2;

h----------采高,2.0m;

r-----------顶板岩石容重,kN/m3,一般可取2.5kN/m3;

k-----------工作面支柱应该支护的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一般为4~8,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取。

开采煤层较薄、顶板条件好、周期来压不明显时,应选用低倍数;反之则采用高倍数。

2、本工作面矿压参数见表。

3、选择工作面支护强度。

根据以上计算因此工作面支护强度应大于196.2kN/m2。

4、支柱实际支撑能力。

Rt=kg×kz×kb×kh×ka×R

=(0.99×0.95×0.9×1.0×1.0×250KN

=211.6kN

式中Rt-----支柱实际支撑能力,kN;

R------支柱额定工作阻力,kN;

k------支柱阻力影响系数,可以从支柱阻力影响系数表6中查得。

注:

表中系数根据矿压观测成果统计,适应一般工作面条件

5、工作面合理的支柱密度

n=pt/Rt=196.2÷211.6=0.93根/m2

式中n-------支柱密度,根/m2

Rt------支柱实际支撑能力,kN/根。

6、根据本工作面实际基本支架的排距为1.0m,则基本支架的柱距:

L柱=n/L排=0.93/1.0=0.9m

式中n-------支柱密度,根/m2

L排―――工作面基本支架的排距,m;

根据本矿实际情况,取基本支架的柱距0.8m。

7、控顶距的选择。

根据该工作面顶底板条件,该工作面采用“三.四”排管理,“见四回一”。

8、支护设备选择。

根据上述有关参数,结合采高等因素,2117-2炮采工作面选用DZ25-28/100型单体液压支柱,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

预计工作面矿压参数参考表7

表7矿压参数参考表

二、乳化液泵站设计

1、液压管路:

+674mN7泵站→+674mN7改造石门→2117-2采面运输巷→

2117-2采面以及回风巷超前段。

2、泵站及管理要求:

(1泵站设备及管路的安装由机电区负责,维修管理措施质量要求及管理制度由施工队负责制定实施。

(2泵站司机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交接班制度,必须配备乳化液浓度计且认真填写乳化液浓度检查记录。

(3泵压必须达到18Mpa及以上,乳化液浓度达2%~3%,有配比和检测手段,配液用水为中性水,且泵站周围不得有积水、积物。

(4油箱必须有过滤网,正常情况下油箱盖必须盖好。

(5开泵前检查泵站和液压系统各部件,达不到完好标准不准开泵。

(6注液枪及管线设专人管理维护,管线吊挂整齐,注液枪使用后应悬挂在人行道两侧,不得放在地上。

(7液压管路无跑冒滴漏现象,密封圈和泵管损坏后及时更换。

(8泵压由检修工调定,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调整,正常情况下一台泵工作,另一台泵备用,若有损坏及时修复。

(9更换液压管或液压管密封,应停泵或关闭断路阀。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

一、控顶方法

1、护顶方法及材料规格。

(1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齐梁齐柱走向棚布置,一梁一柱形式,正常生产期间采用“三.四”排管理。

(2材料规格。

材料规格见表8。

2、顶板管理参数

顶板管理参数见表9。

表9顶板管理参数

二、回柱放顶

(一回柱方式:

人工回柱。

(二回柱顺序

打分段柱→挂笆→挂拨柱器→卸载→拉柱→回收铰接顶梁。

(三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

1、备齐回柱工具(卸载手把、拔柱器、龙头、牵引绳等。

2、工作区域内的各种支护是否完整可靠,合乎质量要求。

3、顶板是否有冒顶危险或窜矸现象。

4、各安全出口是否有障碍物,高度是否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5、放顶区域内的材料安放整齐,浮煤、浮矸、是否清理干净。

6、放顶前检查特殊支架是否按规定移设牢固可靠。

7、顶板冒落情况及工作面有无异常现象。

8、回柱放顶用的支护材料、挡矸帘等是否备齐。

9、回柱绞车回柱时还应进行下列检查:

⑪信号工应检查信号是否灵敏可靠,信号电缆是否有损坏或挤压现象。

⑫绞车司机应检查绞车,绞车压、戗柱、钢丝绳、绳钩和电缆、按钮等是否符合要求。

⑬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妥善处理。

2、人工回柱放顶的方法和顺序

①按规定距离和质量要求,架设特种支架后,拆除原特种支架。

②在分段开口处的中间打上半排收尾柱。

③在需回梁的煤帮侧梁上从下往上插好扁销,并打紧。

④回柱工站在回柱的斜上方进行回柱。

用卸载手把慢慢使支柱卸载取出支柱及时整齐直立地支撑在材料道采空区侧顶板上,顶梁靠整齐,材料堆码整齐,确保人行道畅通。

⑤回梁时,站在支架完整的斜上方,用锤打脱扁销后再将梁的圆销打脱,使该梁脱离连接后取出。

⑥回柱后局部悬顶超过沿走向5m、倾向斜长20m(面积大于100m2不冒落时,必须进行强制放顶,措施另补。

⑦不准用手镐或其它工具代替斜载手柄卸载,更不准用锤砸油缸、活柱或三用阀。

若活柱下不来时,也可用螺丝刀将注油孔螺丝取下,降柱后再将注油孔螺丝拧紧。

⑧如支柱三用阀损坏或活柱被压不能卸载时,不准生拉硬拽,必须采用挑顶、卧底或打临时木柱支撑顶板将单体液压支柱回出。

3、工作面分段回柱放顶的要求。

1、分段的长度必须不得小于15m。

2、分段开口应选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的安全地点。

3、分段开口处必须打上半排收尾柱,放顶前必须在下方设好挡板。

4、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1、回柱放顶工要做到勤拴、勤拉、勤拣。

2、回不动的木支柱可用斧子砍口后,拉断回收出来,工作面无法复用的木料

要及时运出,不得堆在工作面或扔入采空区。

3、当采高大于顶梁长度时,先回柱后回梁,即回收完支柱后,再打掉扁销和

梁的圆销,使顶梁落下并拖出。

4、当采高小于顶梁时,应先退出顶梁圆销,后回柱,落柱时同时落顶梁并一

并拖出。

5、回柱中,若有柱子被压入底板,可用锹、镐等工具将煤矸清理干净,并顺

回收方向从柱脚挖出或用绞车拉出。

6、遇难回、难取的支柱和梁时,处理前,首先要打好临时护身柱或替柱,最

后将替柱回出。

5、难回支柱的处理:

⑪、顶板压力大,支柱一松马上压下来时,要打上临时支柱以控制顶板,然后采用挑顶卧底的方法进行回撤,严禁放炮进行回撤。

⑫、当支柱顶着岩块不能下缩,岩块又不好处理时,待顶板稳定后,将柱腿用镐等工具刨开,用撬棍来回转动直到将支柱回出。

⑬、拴柱、梁前要详细检查顶板周围情况,判断安全后,方可近前拴柱梁,并迅速挂上大钩,严禁将钩、绳套挂在活柱体上。

⑭、回柱时回柱工应站在支柱的斜上方支架完好处,使用长柄工具,卸载或打松水平楔。

5、使用回柱绞车回收操作要求。

1、用绞车回收时,至少由三人进行操作,一人监视,一人拴绳回收,一人发

信号。

解绳时,严密监视周围顶板、采空区及支架情况。

2、不准拉大网回柱,应采用多绳套按顺序少拉和慢拉细放的操作方法,但严

禁绞车超负荷运转。

3、联系信号要及时准确,分工要明确。

联系信号规定:

一声停,二声开,三

声倒绳。

传送信号不准用喊声代替,司机听清信号后,方可操作。

4、将要开动绞车时,所有人员都必须撤离绳道,距钩头不少于5米,信号工

才能发出开车信号。

三、特殊支护

抬棚戗棚(柱。

顶板压力较大、顶板破碎、过断层破碎带、支架不正规等异常情况下架设,梁子用1.8m~2.0m优质圆木,一梁三柱,在放顶线支柱之间垂直顶底板打成一直线,初撑力不得低于90KN。

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

一、下端头支护

工作面下出口以上6m斜长超前工作面煤壁线一排(1.0m回采,支架架设与工作面相同。

超前排最下一棚支架必须紧靠巷道工字钢顶梁架设。

二、两巷及超前管理方法

机巷、回风巷超前必须加强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绞接顶梁,走向布置,距煤壁10m范围内打双排,10m至20m范围内打单排,柱距1.0m,支柱初撑力不得低于90KN。

三、上、下出口及两巷维护要求

1、加强上、下出口管理,必须保证上、下出口净宽不小于0.7米,净高不小于1.6米以上,自工作面煤壁线向外20m范围内,保持巷道净高不低于1.6m,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7m;工作面上、下第一棚间距不大于300mm。

2、机巷及回风巷净高不得小于1.6m,行人侧宽度不小于0.7m,断面最低不小于设计断面的80%。

3、加强机、风巷维护,发现支架变形、片帮漏顶要及时维护,确保巷道支护完整,无断梁折腿,无空帮空顶。

4、机、风巷道无积水,无浮矸杂物,柱梁、材料、设备等材料必须挂牌,固定地点堆放整齐,严禁乱堆乱放。

5、回出的工字钢及坏柱、梁必须及时装车运出地面,不得影响通风、行人及运输。

四、工作面运料及材料管理

(一运输、回风巷运料

1、车掉道后拿道时,注意车和巷帮的距离,防止挤伤人,抬道时动作要一致,防止因忙乱误操作伤人。

2、斜巷掉道要拴牢钩头,绞车司机刹紧闸把,车下方必须用木料打十字叉阻住车下滑,人员严禁站在车下方拿道。

3、严禁用绞车拉、人员硬扛方法拿道。

4、重车掉道,先将重物卸掉,再拿道,装卸不方便的用千斤顶拿道,人员要撤离重物倾斜下方。

(二工作面运料

1、人工向工作面运料要稳,二人抬时动作要统一防止伤人事故发生。

2、运料工和行人不准走溜槽内。

(三材料管理

1、材料必须堆码整齐,分类挂牌管理,严禁影响通风运料及行人。

2、单体液压支柱必须正向竖立,顶梁靠放整齐,编号管理。

3、备用材料:

工作面回风巷备足不少于50根圆木(规格为1800mm×ф160mm,以及两个圆班的笆片、排材等过顶材料,单体、顶梁不少于在用量的10%。

备用材料及时补充,专人挂牌管理,备用材料放置于距工作面出口不少于30米以外的宽阔地方。

4、乳化液必须有足够的备用量,存放于泵站附近。

5、运输巷、回风巷必须备用一定数量的机电设备配件,放置于运输巷、回风巷距工作面100米以外宽处。

配件必须上架,挂牌管理,运送配件时严禁摔碰,防止损坏。

(四单体液压支柱的管理

1、工作面及两巷所使用的单体必须保证完好,注液枪和阀芯应配套。

2、回柱时应先卸载,禁止强行回柱,两巷回出的单体支柱应运到工作面两巷进行加强补柱,严禁乱扔乱放,影响行人及运料。

3、严禁用铁器或其他物品敲打缸体、以防损坏单体,损坏的单体达一定数量后,应及时运出地面进行检修。

4、两巷备用的单体、顶梁、支护材料均不得少于在用量的10%。

5、单体与绞接顶梁应编号清晰,对号管理,每班支管员要认真清点,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6、装运单体到工作面时,用塑料塞子塞住活柱阀口及三用阀注液口,以防煤尘或其他物品进入。

7、人工运送时,人工抬运轻抬轻放。

第四节矿压观测

一、工作面的矿压观测

1、监控工作必须按集团公司有关文件要求执行,把监控工作纳入正常生产技术管理中,切实掌握支护质量和顶板状态,及时消灭“死角”,把好安全关。

2、正常回采期间,第一排支柱的监控率不低于30%,第二、三排不低于10%,有重点有选择地监控,发现达不到要求应及时补液。

3、现场跟班人员必须认真填写当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遗留问题要附处理

意见,并反馈到队值班室。

4、值班人员对当天反馈的信息,在班前会上向职工及时贯彻,分析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

5、生产技术科矿压组对原始数据的宏观记录采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打印成图表上报矿领导审批,并将监测单下发给施工队、生产科、安全科等职能部门。

6、对工作面上、下端头破碎带、断层处及冒顶处等异常地段的支柱棵棵进行监控,以加强对事故多发点和薄弱区域的管理。

7、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均不低于90KN,合格率不低于80%。

二、支护质量监测

1、生产科矿压组对工作面和运输巷、回风巷支护质量每隔一天监测一次。

对存在的问题,由采煤队立即整改。

2、监测内容要包括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煤壁片帮情况、端面距、采高及端面顶板冒落情况、运输巷、回风巷单体支柱初撑力、超前支护质量等。

四、观测要求

1、工作面:

观测到周期来压步距及变化规律。

2、支护质量监测:

整个生产期间,每隔一天监测一次,监测资料必须报相关部

门及矿领导审签。

第四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运输及行人

一、出煤系统

(一运输方式

工作面采出的煤炭→工作面溜槽→运输巷刮板输送机→皮带输送机→+674m北七改造石门刮板输送机→溜煤斜巷→煤仓

(二运输路线

2117-2工作面→2117-2面机巷→运输巷刮板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北七改造石门刮板输送机→溜煤斜巷→煤仓→3吨矿车→+674mS2边界底卸煤仓。

二、运料系统

(一设备及运输方式

工作面需要的材料、设备等物资,采用矿车、花车、专用车等,通过工作面风巷(或机巷运至工作面。

(二材料的运输

+280m地面→+290m~+590m轨道上山→+590m~+770m轨道上山→+770m北大巷→2117-2工作面风巷→2117-2工作面

(出料:

反向进行

三、行人系统

+280m地面→+290m~+590m吊挂上山→+590m~+770m吊挂上山→+674m北七改造石门→2117-2工作面机巷→2117-2工作面

+280m地面→+290m~+590m吊挂上山→+590m~+770m吊挂上山→+770m北七石门→2117-2工作面风巷→2117-2工作面

第二节通风与监控系统

一、通风系统

(一通风方式:

“U”型+尾排

(二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

地面→+674北大巷→+674北七改造石门→2127-2运输巷→2117-2工作面。

乏风风流:

2117-2工作面→2117-2面风巷→北七回风石门→+770回风大巷→+770南一回风上山→+950m总回风巷→地面。

尾排风流:

2117-2工作面→2117-2尾排巷→+770北六回风石门→+770回风大巷→+770南一回风上山→+950m总回风巷→地面。

(三风量配备

风量计算及确定:

(见表10

二、综合防尘系统

1、运输巷、回风巷各设一趟防尘供水管路,水管直径为1寸,保证水源,定期冲刷巷道壁,防止煤尘堆积。

2、各防尘设施正常使用,并设专人维护和管理,由通风区安装,由施工单位管理和使用。

3、各出煤转载点设齐洒水喷雾装置落差不得超过0.5m,并保持完好,做到出煤喷雾。

4、运输巷、回风巷各设两道全断面防尘水幕,出煤和放炮时开水防尘。

5、运输巷、回风巷石门内各安设14架28个隔爆水袋,并确保每个齐全完好的隔爆水袋有40L充足水量。

三、防灭火系统

1、输送机机头必须配备两个齐全完好的灭火器,井下所有人员必须会使用灭火器材。

2、救护队定期在回风巷采空区侧取样化验,化验单由总工程师审核后交有关部门备案,并按规定送矿业公司。

如有发火征兆,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采煤队坚持搞好工作面浮煤清理,防止浮煤自燃。

4、在采煤回柱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煤壁、采空区的情况,发现温度升高,有异响等情况时,必须立即撤出人员并汇报处理。

5、机电区在皮带运输范围内每隔50m安装一消防水桩,必须保证消防水管的水量、水压充足;采煤队必须保证消防水管的正常使用,机头、机尾的灭火器装备完好,皮带、溜子司机必须熟悉灭火器的正常使用方法,工作面回风巷必须安设防尘消防水管。

6、工作面采后的废巷道必须及时回撤支架,其滞后采面放顶线不超过2m。

四、通风安全监测系统

回风巷安设三台瓦斯监测探头,T4安设在距回风巷出口10~15m处,T2安设在上隅角切顶线处,T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