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工作的思考.docx
《对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工作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工作的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工作的思考
对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工作的思考
党外干部不仅是统战部门,也是组织部门的重要管理对象和财富。
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坚持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基本前提,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组织保证,是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共中央对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工作一直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发表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召开全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座谈会,对这项工作做了全局性的部署和安排。
近几年来,××××同其他省市党委一样,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方针政策,全面培养、选拔了不少的党外人士担任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职务,统战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但还明显存在着一些薄弱的地方,尚待进一步的努力。
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工作,成为摆在××××统战组织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党外干部的现状及特点
所谓“党外干部”,是指党员以外的干部。
随着民主进程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政治制度建设的更新,现在的“党外干部”已有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干部的两层含意。
实践证明,绝大多数的党外干部能够以党的事业为己任,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积极配合统战工作,起到了党外干部应有的团结、协调和稳定的政治作用,为多党合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加强对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对于党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无疑会起到更大的辅弼作用。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培养讲政治、懂全局、善于治党治国的领导人才尤为重要。
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在多党合作政治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积极配合××××党建工作,加强高素质党外干部队伍的建设,已成为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课题。
就目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言,党外年轻干部无论是发展数量和质量都是远远不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⒈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时间短,人才库储备不足,难以满足党外干部实职安排的需要。
即使在现有的岗位安排上,人才选择的余地也十分有限。
⒉党外年轻干部不仅总量不足,而且绝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党外科技干部或中、高级知识分子,至于党外行政干部就更少之又少了。
⒊由于党外干部是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所以,他们往往在社会上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
由于受习惯势力的束缚,在选拔干部时,视野狭窄,习惯于从党内找,即便是选拔非党干部,也是认为只有民主党派成员才是党外干部,把眼睛紧盯着几个党派代表人物,出现了“从极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而且影响了其他党外干部的积极性。
相对于我国多万中共党员和万民主党派成员而言,无党派人士无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
当前,虽然有不少无党派领导干部,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社会影响和作用,然而由于他们的性质不同,职务相对低弱,其整体作用和影响也在逐步减弱,应当引起统战工作的重视和相关对策的研究。
组织人事工作的长期实践表明,素质的量变是容易实现的,而素质的质变却是难以达到的。
所以通过提高素质来造就人才,远不如发现人才而完善其素质更为有效、快捷。
因此,各级组织部门在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都应把工作重点首先放在合格人才的选拔上。
二、改善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环境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
“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党和国家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大。
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
然而,过去一段时间由于认识上的问题。
党外干部的培养和使用环境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目前,多数党外干部担任副职的现象,使部分党外干部产生了“进步难”的错觉,因而失去了作为党外干部继续发展的信心,为了“工作进步”而入党。
⒉有些单位的党外干部在担任一把手或主要负责人后,突出了行政领导与党委决策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党外行政领导不能参加党委会的问题,只好采取改变党外干部身份的办法等等。
××××组织与统战部门,应充分利用党校和社会主义学院定期培训领导干部的优势,加强统战理论的宣传教育,使中央关于“要有意识地把一些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的统战精神得以贯彻执行。
切实提高基层党政一把手对新时期统战工作必要性和现实性的认识,关心和帮助党外干部搞好自身建设,为鼓励他们继续留在党外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这是改善党外干部培养使用环境的关键。
三、对加强对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的几点意见
长期以来,在培养、选拔、使用管理党外干部的实际工作中,存在说法重要,选拔次要,使用脱节的现象,统战部门负责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而使用、管理工作又是组织部门,统战部门又无提拔的权力,造成选拔和使用脱节,形成“两张皮”现象,导致了统战部门对党外干部培养工作仅限于建立档案等简单的善后工作,没有起到应有人尽其才,唯贤是举的作用。
要实现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就需要在多党合作政治体制下,全社会政治团体的共同努力,在此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⒈培养使用要统一。
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安排使用是三个紧密相连的环节。
选拔培养是安排使用的基础,是用人的前提。
在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中,应将培养使用统一起来,不断探索新的办法,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的机制,并使这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
⒉精心培养,促进党外干部健康成长。
育人是用人的基础。
首先,要选准“苗子”,加强理论培训。
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任职结构等方面建立完善党外干部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培养一支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把那些德才兼备、可进领导班子的优秀后备干部作为培训重点对象,采用灵活多样地的方式对其进行培训,真正有效地提高党外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
其次,要在实践中加强锻炼。
组织工作部门在选派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炼时,要注重选派一定数量的党外干部。
第三,坚持经常性教育。
一方面,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与党外干部的联系制度,加强对他们的帮助教育。
另一方面,统战工作部门要定期召开党外干部座谈会,听取他们的工作、学习、思想汇报,适时进行关心、帮助和教育,并引导党外干部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自觉改造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还要结合对党外干部的考察考核,及时指出他们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使其明确前进方向,健康成长。
⒊选拔任用,做好党外干部安排工作。
培养教育党外干部的目的在于使用,在党外干部的选拔使用上,各级党委应站在战略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方针政策,切实做好选拔任用工作。
要做到在研究干部工作时不忘党外干部,调整班子时不忘配备一定比例的党外干部。
对经过多年培养,政治素质高,工作成绩突出,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党外干部按照文件规定委以重任,搞好党内外合作共事,合理地安排他们的工作,创造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在政治上信任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到各尽其才,为我所用。
⒋端正态度,完善选拔党外干部政策。
年月,中央印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培养选拔非党干部的相关制度”。
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应结合党外干部工作的特点规律,研究制定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条例,使调整补充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相关政策更加明确、更具约束力。
如在具体要求上,变“可先安排”、“根据需要安排”和“可能安排”为“必须安排”、“按照规定的职数安排”。
在职数规定上,对机构改革时领导班子职数已配满、班子人员相对年轻、暂无空缺的班子仍可用“超职数配备”和“先进后出”办法,优先安排党外人士担任非领导职务或助理职务,参与班子分工,提前进入角色接受锻炼,待领导班子职数出现空缺时予以补充。
⒌完善机制,搞好党外干部的使用工作。
根据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和方法”的要求,在党外干部的选拔使用上,要建立和完善政绩考核与业绩考评等监督机制。
即不以做到为最终目的,而是要跟踪监督考核、加强民主评议、严格考核制度、及时调离任免,且不以书记办公会、少数人研究或者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党组)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不临时动议,不准个人决定干部任免或者个人改变党委(党组)会集体做出的干部任免决定。
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合理,一切和党员一个标准,既不搞优待化,也不搞特殊化。
否则,就会产生更多的低标准党外干部,不仅不利于党外干部队伍的建设,而且也会影响多党合作制度的健康发展。
因此,在党外干部的实职安排上要“宁缺勿滥”。
⒍实事求是,认真做好党外干部的考察工作。
本着对党工作负责、一切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的原则,有关党组织部门应与统战部门一起,对党外干部在培养、任用之前的工作情况,进行排队分析,公平考察,按照有关规定认真执行,积极采用组织考核、民主推荐的方式,逐步配齐一批优秀的党外干部。
要着重改善后备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专业结构,特别要注意充实周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
中长期后备干部原则上须具有普通高校大学以上文化,力争使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大学以上学历占到以上。
后备干部的选拔必须经过民主推荐、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和上级组织部门审定方可培养、选拔、任用。
同时使选拔、培养和使用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与制度化。
逐步实现对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实行定期考察、随时调整的动态管理方法。
建议在今后的党建工作中,还应把对党外干部的培养、管理、使用以及监督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来考核。
⒎因地制宜,完善选用党外干部的制度化。
第一,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发挥所长、各得其所的基本方针,既要注重政治上的进步性,又要坚持广泛的代表性。
第二,坚持新老结合,在安排好老的代表人士的同时,更好地举荐各方面的新人,逐步实现老一代向新生一代的过渡。
第三,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把那些群众公认、政绩突出、善于处理复杂问题、清正廉洁、团结同志的优秀党外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总之,党外干部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党外干部工作是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基础,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利于改善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
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外干部队伍,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
而要使这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须从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入手,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则,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使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从而为富民强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