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化合物综合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4829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化合物综合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化合物综合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化合物综合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化合物综合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化合物综合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化合物综合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docx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化合物综合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化合物综合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化合物综合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docx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化合物综合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其化合物综合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B、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C、用直接加热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

D、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

答案:

A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泡沫灭火器灭火是利用了Al2(SO4)3和小苏打的反应

B、氯化铝溶液滴入浓NaOH溶液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KAl(SO4)2·12H2O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

答案:

B

3.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它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食用后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铝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下列关于铝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B.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可与酸和强碱反应

C.任何金属单质都能利用铝热反应置换出来

D.硫酸铝铵常用作面粉膨化剂,该物质不溶于水

答案 B

解析 A项中铝在空气中会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D项中铵盐都溶于水。

4.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所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C.把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放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D.把氯化铝溶液滴入浓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答案 A

解析 Al2O3熔点非常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故A正确;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熔化后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因为铝表面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熔点高,故B错误;常温下,铝单质与浓硝酸发生钝化,生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不会产生红棕色气体,故C错误;把氯化铝溶液滴入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开始氢氧化钠过量,不会产生白色沉淀,随着反应进行,后来有白色沉淀,故D错误。

5.通过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是学习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把相同大小的一块铝和镁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

铝溶解有气泡放出,而镁没有任何变化

由此得出:

铝的金属性比镁强

B

取一块铝箔,用酒精灯点燃:

铝箔只熔化成液体而没有脱落

由此得出:

铝不易燃烧

C

向氯化铵溶液中投入一铝片:

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

由此得出:

该气体是氨气

D

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沉淀完全消失

由此得出:

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溶液

答案 D

解析 镁的金属性比铝强,A错误;B项结论错误;铝与氯化铵溶液反应产生氢气,C错误。

6.明矾[KAl(SO4)2·12H2O]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

采用废易拉罐制备明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处理易拉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B.从易拉罐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NaHSO4代替NaHCO3

答案 D

解析 易拉罐作为可再生资源,其回收再生利用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环境的保护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故不选A项;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因此可从易拉罐中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故不选B项;“沉淀”反应是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的反应,故不选C项;铝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硫酸氢根离子是强酸的酸式酸根,不水解,不与铝离子反应,故选D项。

7.为探究铝片(未打磨)与Na2CO3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

无明显现象

铝片表面产生细小气泡

出现白色沉淀,产生大量气泡(经检验为H2和C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O

+H2OHCO

+OH-

B.对比Ⅰ、Ⅲ,推测Na2CO3溶液能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

C.Ⅳ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Al3+

D.推测出现白色沉淀的可能原因:

AlO

+HCO

+H2O===Al(OH)3↓+CO

答案 C

解析 溶液中碳酸根会水解,结合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生成碳酸氢根,选项A正确;实验Ⅰ和Ⅱ没有气泡,根据所学Al可以和热水反应,但是此实验中没有气泡,说明有氧化膜的保护,实验Ⅲ中却有气泡,说明氧化膜被破坏,选项B正确;Ⅳ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应该为氢氧化铝,则不可能存在大量Al3+,选项C不正确;Na2CO3溶液呈碱性,铝片在碱性溶液中与OH-反应生成偏铝酸根:

2Al+2OH-+2H2O===2AlO

+3H2↑,AlO

和HCO

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选项D正确。

8.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试剂X可以是NaOH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Fe(OH)3

C.图中所有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答案 D

解析 根据流程图可知,X一定是NaOH,Y一定是CO2,加X后得到的沉淀为Fe2O3。

9.某实验探究小组对含有Al3+的一种未知溶液进行了如下分析:

顺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滴入少量NaOH溶液

无明显变化

(2)

在操作

(1)的基础上,继续滴加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3)

在操作

(2)的基础上,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

白色沉淀明显减少

实验小组经定量分析,得出如图所示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三种阳离子

B.滴加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1

C.若另一种离子为二价金属阳离子,则a=10

D.若将最终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固体的质量一定为6g

答案 D

解析 由图像信息可知,混合液中至少含有H+、Al3+和另外一种金属阳离子(其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同时沉淀不溶于NaOH溶液),A项正确;溶解0.05molAl(OH)3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10mL,由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

+2H2O可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5mol·L-1,B项正确;由图像信息可知,另外一种沉淀为0.15mol,若另外的金属阳离子为二价,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60mL,又因为生成Al(OH)3消耗的NaOH溶液为30mL,由此可知沉淀二价金属阳离子、生成Al(OH)3共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90mL,故a=100-90=10,C项正确;由题目已知信息不能确定另外的金属阳离子,故不能确定最终沉淀的质量,D项错误。

10某溶液中含有H+、Mg2+、Al3+三种阳离子,逐滴加入0.1mol·L-1NaOH溶液,消耗NaOH溶液体积和生成沉淀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横坐标为0~50mL时,所有反应为:

Mg2++2OH-===Mg(OH)2↓、Al3++3OH-===Al(OH)3↓

B.B点生成沉淀的总物质的量为0.02mol

C.若往C点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将全部溶解

D.H+、Mg2+、Al3+三种阳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2∶1

答案 C

解析 横坐标为0~50mL时,所有反应为:

0~10mL时,H++OH-===H2O;10~50mL时,Mg2++2OH-===Mg(OH)2↓、Al3++3OH-===Al(OH)3↓,A项错误;B点生成沉淀为Mg(OH)2、Al(OH)3的总物质的量为n[Al(OH)3]+n[Mg(OH)2]=0.001mol+0.0005mol=0.0015mol,B项错误;若往C点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Mg(OH)2+2HCl===MgCl2+2H2O、NaAlO2+4HCl===NaCl+AlCl3+2H2O,将全部溶解,C项正确;经计算,溶液中H+、Mg2+、Al3+三种阳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0.001∶0.0005∶0.001,即2∶1∶2,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KAl(SO4)2·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

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________(填标号)。

a.HCl溶液b.H2SO4溶液

c.氨水d.NaOH溶液

(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少量明矾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2Al+2NaOH+2H2O===2NaAlO2+3H2↑

(3)Al(OH)3 Al3+水解,使溶液中H+浓度增大

解析 

(1)易拉罐的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试剂①的作用是将Al溶解并除去Fe、Mg杂质,盐酸和H2SO4溶液均可溶解Al及Fe、Mg杂质,会引入Fe2+、Mg2+,氨水不溶解Al;NaOH溶液可溶解Al,但不溶解Fe、Mg杂质,故d项符合。

(2)选用NaOH溶液溶解易拉罐,主要发生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3)滤液A中铝元素以AlO

形式存在,与溶液中HCO

发生反应:

AlO

+HCO

+H2O===Al(OH)3↓+CO

,故沉淀B为Al(OH)3,明矾溶于水时,KAl(SO4)2===K++Al3++2SO

,Al3++3H2OAl(OH)3+3H+,使溶液呈弱酸性。

12某混合物浆液含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

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

回答Ⅰ中的问题。

固体混合物分离利用的流程图

Ⅰ.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利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分离操作和反应条件未标明)

(1)反应①所加试剂NaOH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C→Al的制备方法称为________。

(2)该小组探究反应②发生的条件。

D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Cl2生成,当反应停止后,固体有剩余,此时滴加硫酸,又产生Cl2。

由此判断影响该反应有效进行的因素有(填序号)________。

a.温度   b.Cl-的浓度   c.溶液的酸度

答案 

(1)

 加热(或煅烧) 电解法

(2)ac

解析 

(1)由题给流程图知,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为偏铝酸钠、铬酸钠和NaOH,通入CO2得到的沉淀B为Al(OH)3,Al(OH)3受热分解可得到固体C(Al2O3),电解熔融的Al2O3可得到Al;固体D为MnO2,MnO2可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Cl2。

NaOH的电子式为

B→C的反应条件为加热(或煅烧),C→Al的制备方法称为电解法。

(2)D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Cl2生成,说明温度对反应有影响;当反应停止后,滴加硫酸,提供H+,反应又开始产生Cl2。

由此判断H+对反应有影响。

综上所述,故选ac。

13.已知蓝铜矿的主要成分是2CuCO3·Cu(OH)2,受热易分解。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Fe2O3、SiO2。

已知:

NaAlO2+CO2+2H2O===Al(OH)3↓+NaHCO3,根据下列框图转化回答问题:

(1)写出②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a、c化学成分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检验沉淀b中所含阳离子的实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洗涤沉淀c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加热沉淀c应放在________(填容器名称)中进行。

(5)经过④、⑤步反应得到铜和金属铝,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l3++4OH-===AlO

+2H2O Fe3++3OH-===Fe(OH)3↓

(2)SiO2 Al(OH)3

(3)取少量沉淀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然后再往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发现试管内呈现血红色说明沉淀中含有Fe3+

(4)向漏斗内的沉淀上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 坩埚

(5)2[2CuCO3·Cu(OH)2]+3C

6Cu+7CO2↑+2H2O 2Al2O3(熔融)

4Al+3O2↑

14.某兴趣小组用铝箔制备Al2O3、AlCl3·6H2O及明矾大晶体,具体流程如下:

已知:

AlCl3·6H2O易溶于水、乙醇及乙醚;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60

80

90

溶解度/g

3.00

3.99

5.90

8.39

11.7

24.8

71.0

109

请回答:

(1)步骤Ⅰ中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Ⅱ中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Ⅲ,下列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坩埚洗净后,无需擦干,即可加入Al(OH)3灼烧

B.为了得到纯Al2O3,需灼烧至恒重

C.若用坩埚钳移动灼热的坩埚,需预热坩埚钳

D.坩埚取下后放在石棉网上冷却待用

E.为确保称量准确,灼烧后应趁热称重

(3)步骤Ⅳ,选出在培养规则明矾大晶体过程中合理的操作并排序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迅速降至室温 ②用玻璃棒摩擦器壁 ③配制90℃的明矾饱和溶液 ④自然冷却至室温 ⑤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悬挂在溶液中央 ⑥配制高于室温10~20℃的明矾饱和溶液

(4)由溶液A制备AlCl3·6H2O的装置如图:

①通入HCl的作用是抑制AlCl3水解和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Ⅴ,抽滤时,用玻璃纤维替代滤纸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洗涤时,合适的洗涤剂是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Ⅵ,为得到纯净的AlCl3·6H2O,宜采用的干燥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Al+2NaOH+2H2O===2NaAlO2+3H2↑ AlO

+CO2+2H2O===Al(OH)3↓+HCO

(2)BCD (3)⑥⑤④ (4)①增加c(Cl-),有利于AlCl3·6H2O结晶 ②溶液有强酸性,会腐蚀滤纸 饱和氯化铝溶液 ③减压干燥(或低温干燥)

解析 根据流程图,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沉淀,洗涤后得到氢氧化铝,灼烧得到氧化铝;氢氧化铝用硫酸溶解后得到硫酸铝,硫酸铝与硫酸钾溶液混合,结晶析出明矾晶体;氢氧化铝胶状沉淀用盐酸溶解,生成氯化铝溶液,在氯化氢气流中蒸发得到氯化铝晶体。

(2)坩埚洗净后,需要擦干,否则灼烧时容易使坩埚炸裂,故A错误;为了得到纯Al2O3,需灼烧至恒重,使氢氧化铝完全分解,故B正确;若用坩埚钳移动灼热的坩埚,需预热坩埚钳,防止坩埚遇冷炸裂,故C正确;热的坩埚取下后放在石棉网上冷却待用,不能放在桌面上,防止灼伤桌面,故D正确;为确保称量准确,灼烧后应冷却后称重,故E错误;故选BCD。

(3)根据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步骤Ⅳ中在培养规则明矾大晶体过程中,需要配制高于室温10~20℃的明矾饱和溶液,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悬挂在溶液中央,自然冷却至室温,让明矾小晶体逐渐长大,故答案为:

⑥⑤④。

(4)①通入HCl可以抑制AlCl3水解,增大了溶液中c(Cl-),可以降低AlCl3溶解度,有利于AlCl3·6H2O结晶。

②步骤Ⅴ,抽滤时,由于溶液显强酸性,会腐蚀滤纸,因此需要用玻璃纤维替代滤纸;洗涤时,为了减少AlCl3·6H2O晶体的溶解损失,根据AlCl3·6H2O易溶于水、乙醇及乙醚,应该选择饱和氯化铝溶液进行洗涤。

③AlCl3·6H2O晶体受热容易分解,为得到纯净的AlCl3·6H2O,可以采用的干燥方式是低温干燥或减压干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