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之教育智慧.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4243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之教育智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之教育智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之教育智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之教育智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之教育智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之教育智慧.docx

《《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之教育智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之教育智慧.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之教育智慧.docx

《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之教育智慧

1.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家长都会惊叹发明家的想像力:

“人家那脑袋是怎么长的?

”其实,每个人在孩提时代都有着丰富的想像力,只不过,有的被家长注意到了,更多的则被忽视了,被嘲笑了,甚至被扼杀了。

2.心理学家的千百次实验与观察发现:

未成年的小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完全取决于周围人的评价,特别是家庭成员的评价,哪怕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眼神,都可能会对孩子产生终生的影响。

小孩子将在无意识中按照父母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父母赞扬或者抱怨中屡次提到的“期望”

3.当孩子显露出某方面的特长时,父母应当加以引导和启发,而不应该用纪律的条框去规整它。

孩子的天赋在孩提时如果得到赏识、开发和培养,是可以在有作为的。

很多成功、成名的人士的人生经历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4.奖励作为常识教育法的最重要的内容,其对孩子积极的作用已经反复得到了验证。

但是其直接的对立面却并不是惩罚,而是不被重视。

父母应该懂得去发现孩子的正确行为,而且予以重视和嘉奖。

要知道,对于孩子来说,被重视有时具有很大的效用,尤其是在受到自己所依赖的人的夸奖时,孩子就会更加努力,当被夸奖的期望落空时,孩子内心的那种失落感之大,是大人们难以想像的。

5.受到激励的孩子,能具有积极的人格特征,而得不到鼓励的孩子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

怀着一种灰溜溜的心情走上社会,会使他们成为社会惰性群体中的一员。

这样的结果是每一位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

6.生活中,如果父母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不放,如同只看到小黑点而看不到大张的白纸。

看久了,眼睛里只有孩子犯的错误。

看问题的着眼点不同,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父母应该换个角度来看待孩子,多注意孩子身上的“白点”,积极肯定孩子的优点。

7.孩子的成长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来自父母的赏识和期望,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孩子在一种赏识的氛围中生活,经常听到的是期望的语言,就会变得非常自信,这时候心理、生理会调整到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真的能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样达到一个个目标。

因此,每位家长对孩子都要有一个好的期望,而且要通过言谈举止让孩子感受到你的赏识。

8.对于任何一个孩子,只要热情肯定和赏识,就可能得到希望的效果。

父母应该对孩子倾注赏识和热情,寄予热切的希望,提出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当你对孩子的肯定多于否定时,你就会发现,孩子正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9.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强者,而一旦孩子失败,就对孩子横加贬斥,这是不对的。

父母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而不要太在意结果。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多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

而不要用固定不变的眼光观察孩子。

10.鼓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使一个不幸的孩子重新站起来。

家长要从故事中体会鼓励孩子的方法,不仅要鼓励孩子去做,而是当孩子取得每一步成功时,都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孩子。

你的鼓励是孩子进步的方向和阶梯。

11.不是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将决定孩子不同的命运。

可是,当孩子表现不好时,许多家长却往往一味地指责,抱怨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行,而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结果,很多父母把原来活泼可爱、朝气蓬勃的孩子,变成了没有志气、没有理想、自暴自弃、平平庸庸地度过一生的人。

12.不是聪明的孩子需要夸奖,而是夸奖能使孩子更聪明。

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可以随机应变、创造时机、稍作夸张,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唤起孩子的自信心。

13.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会间接地产生多么巨大的效果。

家长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孩子,孩子可能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相反,对孩子的偏见也能产生消极的结果。

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完全取决于周围人的评价,特别是父母的评价,哪怕是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者是一个无意识的眼神,都会对孩子产生长久的影响。

14.家长应该怎样爱孩子呢?

一定要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对孩子的爱可以改变他的人生,甚至能使他从悲惨的境遇中脱离出来。

爱可以融化冷漠和绝望,可以为身旁的人带来幸福与希望,可以创造种种人间奇迹。

15.孩子是母亲最珍贵的珠宝,是母亲最引以为骄傲的珠宝。

这种亲情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适当的运用它能够在孩子的内心萌动爱的希望和力量,长久激励孩子不断取得进步。

16.父亲用自己的行动------一如既往地给自己的女儿送花来表达自己对她的爱,帮助她不断克服人生的困境,这种爱也被自己的孩子继承了下来。

如果父亲对自己的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不理不睬,对自己孩子的体验都不关心,还能指望孩子做什么?

把孩子教育成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间断的、持久的努力。

17.没有母亲对本杰明威斯特的赏识,就没有他后来的成就。

对于一个未成年却充满想像力的孩子,我们永远都不可能预测他将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去实现未来的人生价值,获取属于他的成功。

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鼓励、再鼓励!

只要是积极的、向上的、生动的就去鼓励,剩下的事让孩子自己去做,他往往能在“不可能”中达到一个光辉的顶点!

18.每一个人都是有个性的,人没有绝对相同的。

因此“人与人相比”毫无意义可言。

对孩子的缺点,不去随意谈论或指责,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克服心理障碍,这才是成功父母的上上策。

懂得孩子心理的父母就会用积极的态度进行比较。

19.俗语说:

失败是成功之母。

但是对意志薄弱的孩子来说,失败可能造成沮丧的心态。

成绩不好的体验会使孩子厌学。

从进步走向新的进步,也是一条成功之路,尤其对孩子更是如此。

20.孩童时期的孩子有他自己的谁知和行为方式。

家长应以赏识的态度处之,切不可把孩子当成成人看待,对他们的教育也不应该用成人的标准。

应该给他们更多一些理解和宽容,更多一些自我体验和认知的空间。

21.孩子的许多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其实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这是因为,梦想会使人心中产生激情,而这种可贵的心灵动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潜能,从而实现理想。

面对孩子的梦想,很多父母说那是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可他们不明白,正是有了梦想,不切实际才有可能开拓通往实际的道路。

所以父母要学会给孩子经梦想,让孩子在一个个梦想中,充分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

22.开启孩子的思维,首先要让孩子学会梦想,敢于梦想。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五彩缤纷的梦想,尽管有些异想天开,脱离眼前的实际,但毕竟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是孩子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23.几乎每个孩子都对自己未来有美好的设计,尽管他们不知道梦想实施起来有多么艰难。

但不可否认的是,梦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其实,孩子的梦想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梦想孩子才会有所期望,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即使最终没有成就自己的梦想,但至少孩子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发展空间。

24.没有人能保证别人的命运,即使是给予孩子生命的父母,也难保证孩子的生命中会出现什么,不会出现什么。

而命运也不需要被保证,每个人除了要有超越命运某个阶段束缚的梦想外,还要有对梦想持之以恒的追求。

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充当的角色不应是轻而易举地粉碎孩子的梦想,而应是鼓励给予他们梦想。

如果不能给予孩子梦想,那至少应该支持他们完成梦想。

25.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一个家长都应该认识到梦想的价值。

千万不要嘲笑孩子千奇百怪的想法。

父母要真诚地鼓励孩子努力去探索,去实现自己的奇想。

在孩子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道理,使孩子坚持不懈为梦想奋斗。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给孩子一座高山,让他自己去攀登,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坚持下去。

26.不要扼杀孩子的梦想。

要知道,有梦才会有希望,有希望孩子才会有拼搏的激情,让孩子守住自己的梦,勇敢地走下去,他就会比别人提前到达成功的彼岸。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也许在父母眼里它是那么地不切实际,那么地遥远,但是,谁又能保证你的孩子不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多给些鼓励和支持吧,让孩子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

27.人没有梦想是不行的。

人类如果没有梦想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是无法飞翔的,没有梦想,阿姆斯特朗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对我们的孩子来说。

如果没有父母的呵护,如果父母对他的梦想总是打击,孩子是很难有大成就的。

有多大的想像力,才可能有多大的成就。

28.孩子要有梦想,但不能空想和幻想。

人生和命运不是单靠空想就能想出来的,一味沉溺于幻想的人,最终将一无所获。

心动100次,不如行动1次,两者的效果绝对不同。

29.当年那颗普通的种子,也许谁的手都曾捧过,捧过那们的一粒再普通不过的种子,只是少了一份对希望之花的信念与执著。

如果你能把梦想的种子种在心里,即使是一粒最普通的种子,也能生长出奇迹。

培养孩子也是如此,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地引导他,同样可以成为天才。

30.孩子的心灵是一片肥沃的土壤,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

要鼓励孩子将想法变成行动,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即使失败也是一种绝好的教育方式。

31.一个被称为木头的孩子,变成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因为有一个梦想,同一个人,经过后天的磨炼,上帝把美丽的光环赐予了他。

让孩子的梦想飞翔,他就可能成为你想像中那样优秀的人。

须知,所有的天才都是在有梦想的人中间产生的。

32.作为家长,首先应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种植希望,只有种植才能收获希望。

这是因为,成功的动力在于希望,有了希望才会有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就是最美的人生。

33.不要因为自身的和家庭的不利条件而自卑,特别是孩子。

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关键在于自信并不断创造条件。

只要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34.法国一则谚语说:

“不相信奇迹的人,奇迹永远也不会降临在他身上。

”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所以要让孩子保持一颗相信奇迹的心,这不是侥幸,而是多给自己一次机会。

无论何时,遇到多么糟的情况,也不放弃,只要你相信就会出现奇迹。

35.自信心出除了孩子进行自我激励外,也需要来自外界的赞赏和鼓励。

如果孩子的想法受到周围人的重视或褒奖,特别是受到自己尊重的人的重视,往往会激情满怀,做起事来也信心百倍。

如果孩子“天真”的想法得到的是大人的耻笑、否定,或者是冷漠、不屑一顾,那么对孩子的心灵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

36.多年从事园艺工作的师傅说:

“如果你经常对花草说一些鼓励的话,它们会长得特别快;如果你对一棵快要枯萎的小树说一些积极向上的话,它有可能会转枯为盛。

”花尚且如此,何况人呢?

可见,鼓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能够不断催人奋进,实现孩子的人生梦想。

37.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

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那块料”的这类父母,实际上是自己没有识才的眼光与水平。

自卑的父母都望子成龙,由于不懂,甚至不相信自己能育子成才,因此就用“不是那块料”的恶棒,把子女的梦想毁了。

要知道,即使是荆山之玉,尽管很美,也需要识别、雕琢,否则也只是一块石头。

38.父母常常抱怨孩子缺少责任感。

也有一些父母认为,责任心是成年人才能够拥有的。

其实,责任心是从小就应该培养的。

一个人,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只有能够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他才能油然而生自豪的感受。

在引导和放飞孩子梦想的过程中,相信孩子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塑造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39.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眼中会有不同的观点,即使他们是成功人士。

在更多的时候,孩子需要相信自己,坚持走自己的路,因为别人的话不一定正确。

作为家长,在很大程度上要给孩子以自信心,自信心比其他什么都重要。

40.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太小,教育他们应从适当的年龄开始。

事实上,生命本身就赋予了孩子们求知的渴望。

教育学家一直提倡对儿童应尽早地进行教育,这是因为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训练大脑。

现代教育学已经证明,胎教对孩子成长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所以,家长教育孩子应该越早越好,不管是选择学音乐或者学其它知识,这些都不重要,关键在于:

不论学什么知识,都要尽量提前。

41.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与其给孩子制定漫长的学习计划,不如督促孩子立即开始行动,把握好当下的时光。

在具体行动中,或许会有新发现。

或许会有新的想法。

如果适时做出调整,或许能够找到更适合自己孩子成长、发展的新办法和新途径。

42.孩子在实践或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开阔眼界,同时也能增长知识。

通过自己玩耍,孩子对接触到的事物,一定会有所认识,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作为家长,只管“由着性”地让他们去做。

那种把孩子关在家里,对孩子的一举一支都设制“框框”的做法是不应提倡的。

43.孩子的想像力是五彩缤纷的,有时是很神奇的。

让他们自由发挥想像,就能够拓展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进而培养孩子独特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44.孩子的举和专注,以至志向,多是由于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感触而诱发的。

因此,空泛的说教不一定能够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而善于抓住时机,通过生活中的某个事例对孩子进行启发教育,循序渐进,往往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45.对孩子的教育应渗透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或生活的细节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热情,而且可以使他们更主动更积极地学习。

从韦勒的事例可以看出:

孩子增长知识,孩子的求知欲,也总是循着遇到问题---思考原因---求得解答的顺序展开。

对于这三个环节,家长应始终给予关注并适时加以引导。

4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有区别的;孩子开始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认识、描绘客观事物。

因此,应该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不应使他们的思维局限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上。

只有打破常规,用本能去思考问题,才会取得观念上的突破。

47.孩子们有天生的主动性,他们很小就认为自己能干一些事情。

然而,生活中大多数母亲总是显得不够耐心,常常在无意中向他们泼冷水以致“冷冻”了孩子的未知欲。

其实,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第一次有可能做不好,以后就会做得又快又好。

到时再表扬几句,孩子会认为自己又学会了一技之长,以后处理其他事情也会很有信心。

所以每个父母都应该明白:

多给孩子创造做事的机会和平台。

48.孩子在都少有循规蹈矩思想,少有畏惧心理。

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孩子往往能够做得更好。

其实,畏难情绪害怕的不是困难,而是害怕自身,对自己没有信心。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以自己的眼光把畏难情绪也灌输给孩子;应该鼓励孩子敢想敢做,建立自信。

49.基础不牢难盖高楼,基本功不行,难成大事。

做人做事都要从基础抓起,特别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定要把最基本的概念理解清楚,对概念之间的基本联系把握准确。

有了扎实的基本功,研究和认识事物才能得心应手,做事和处理问题也才能应对自如。

所以,教育孩子时不要急于求成,应该循序渐进,一定舍得投入和下工夫要给孩子打好基础。

50.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一个人的知识是很有限的,但经过多人长时间的互相讨论、请教,他们的知识和底蕴都会有所提高,所以,如果遇到什么问题你不会不懂,就去问别人。

请教也是一门学问,每时每刻都呆以去请教,只是请教的对象不同,有直接,有间接,也可以向同学、老师和家长请教。

没有请教就没有进步,就没有成功。

51.解决同一问题有多种途径、方法。

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也富于联想,他们能想出很多成人想不出来的东西。

所以,家长要善于把握孩子的这个特点,注意孩子思维的宽阔、灵活,抓住事物之间的相关性,锻炼发散思维能力,并引导他不断向前发展。

52.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是一种很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对激发孩子的兴趣、未知欲大有好处。

会玩,不仅是启迪孩子智力的前奏,而且也可以看出孩子的天赋和潜能。

孩子在游戏中能学到多少知识、发挥出什么样的能力,是怎么想像都不过分的。

游戏是所有孩子的天性,满足孩子的游戏需求也应成为家长的本能。

在游戏中,孩子的各种潜藏的才能会一一被激发出来。

53.让孩子尝试着做每件事吧。

不要怕孩子遇到麻烦和难题,有时还可以设置一些难题,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克服。

因为,遇到难题才会引发思考,勤于思考才能有所收获,有了克服困难的经历才能进一步增强信心。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要为孩子鼓励、加油,让孩子在希望中走向成功。

这样,他们的动手能力就会增强,境界就会提高。

54.知识来源于实践。

同样,任何一个成才的孩子都离不开大胆实践,勤于动手。

如果没有这种主观能动性,增长才干与探索未来都将成为无源之水。

因此,切不可随意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天性。

即使对孩子的一些看起来很幼稚的举动,也应备加呵护而不应呵斥。

55.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给予鼓励和自我激励。

发掘一项优势潜能,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家长却常常忽略了。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特长”,就要留心孩子有哪些爱好,有哪些长处可以发展为“特长”,然后在这方面刻意增强孩子的兴趣。

56.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知识是相互作用的。

生活中,有许多家长只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一门知识,他们认为学得太多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然而,这种想法是很片面的。

人才应该是全面教育的结果,各种知识看似不相关,实际上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之间有着某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仅学一门,只能使孩子的视野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之中。

因此,要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

57.随机向孩子传授、灌输一些科学知识,或解答孩子由所见所闻提出的问题,是家长提高孩子智力和见识的一种常用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情景交融,用实实在在的例子启发孩子深入思考,而且可以使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长知识。

58.受好奇心驱使,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会发现、提出许多问题要求家长给予解释回答。

不仅如此,他们还往往刨根问底,会问一连串的“为什么”。

面对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父母一要认真对待,不可敷衍;二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给予讲解;三是知这为知之,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和深化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59.古人云:

父母要为孩子的成长、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近朱都赤、近墨都黑,也是这个意思。

父母在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孩子的引导教育。

60.共同拥有则人人都有,私自拥有反而一无所有。

与人共有,是这个群体社会里的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习和养成的宝贵德行。

61.爱就藏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里,哪怕是适时的爱心小行动也可以助人一时之急需,给他人以希望。

要让孩子明白,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那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62.孩子记住父母的忠告需要时间,在受到惩罚后才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但是作父母的需要原谅孩子,因为这时往往是改变孩子不良行为的最佳时机。

63.做了错事只要敢于承认就是一个高尚、正直的人。

隐瞒错误,推卸责任都将阻滞一个人的发展。

认错精神是每一个孩子都必须具备的,要让他明白,做错了事情就一定要敢于承认,并要勇于承担责任。

认错不仅不会带来屈辱,相反,它能使人获得更多的人生机遇。

64.正直诚实的孩子拥占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贪欲的火光同样会在孩子的心中摇曳,作为父母,要细心观察孩子身边“不明物体”的来源,如果孩子不是通过正当的渠道拿到别人的东西,要引导他像弗雷德那样去做,并让他明白为什么。

65.让孩子懂得自私会失去朋友,只有心胸开阔才能真正赢得朋友,只有无私的关怀和爱才能赢得最珍贵的友谊、最要好的朋友。

孩子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成为受人欢迎的人,才能有一颗无私、宽容之心。

66.当一个受到诱惑要做错事的时候,能说出“不”字需要很大的勇气。

拒绝是一门最棘手的学问,它经常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善的行为,其实,拒绝有时候恰恰是一种美德。

因此,要教育孩子学会选择,懂得拒绝的重要。

67.“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母亲让孩子切身体验“苦”,才能使让孩子感受到“甜日子”是来之不易的,也才能使孩子养成勇于吃苦耐劳的品德。

68.宽恕是一种力量,可以将邪恶的阴霾驱散,唤回良知。

有时候,对于孩子犯下的错误,要保持一颗宽容的心,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引导他走上正路。

69.诚实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必守的本分,是通往成功的车票。

一次考试并不能评定一个人,但要做到表里如一,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

要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考试,这样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学习和生活。

70.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对孩子愿意帮助别人的想法和举动,父母应该给予积极支持,并加以鼓励。

来自父母的肯定会进一步让孩子对自己行为有积极的态度,会激发他们自身的成就感,从而让孩子做得更好

71.孩子的心里知道诚实与撒谎、对与错是不同的。

所以在孩子面前,父母做每一件事都应该慎重,因为孩子是会效仿的。

美丽的种子经你的手中播种出去,最终会在孩子那里得到善良的回报。

72.孩子小时候由于是观念不清而说谎,他们大多会说出其实是他希望的结果。

对于父母而言,让孩子知道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说谎都会让人陷入更糟糕的麻烦中。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73.知错就改是很难得的,特别是孩子。

在孩子犯了错时,父母可以不用马上指出,而是引导孩子自己承认。

一味地训斥未必意味孩子能及时改正。

孩子犯了错如果及时承认并改正的话,作为父母应感到高兴,因为孩子具备了人生最为宝贵的品质----诚实。

74.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品德的形成影响是极大的。

他们总是责怪自己的孩子,说他们不听话,缺点太多,甚至说他们糟糕透了,但就是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低俗的教育只能培养出低俗的品质。

因此,父母要学会宽容孩子。

75.有时候,失去并非是一件坏事,有可能因此而收获更多,比如谦让。

让孩子学会谦让,人将与之相让;让孩子学会善良、诚实,不仅能使他明白做人的道理,而且能提高自身素质。

76.坚强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基础,让孩子学会坚强吧。

或许现在你还能给他创造避风的港湾,让他无忧无虑地成长,但他的人生道路还要靠他经历风雨去获取成功。

磨炼孩子意志,让他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样他们才可以迎着困难不断前进。

77.要让孩子明白,在生活中要坚信自己,持之以恒。

不要因失败、受挫而意冷,相反要将它作为生活的调剂品,成功前的一道屏障,勇于面对它,承认它。

抱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态,不断地采取积极的行动,就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78.在生活中,其实并没有这样的渔夫,但是却有很多爱立誓言的孩子。

明明知道错了,但就是不愿意承认和面对,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应该引导他及时改正,千万不要固执。

79.骄傲自满容易使孩子迷失自己,进而失去朋友,而父母过激地表扬更会让孩子忘乎所以、骄傲自负。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该适时诱导孩子走出这个误区。

80.友善是一味用于人际交往的融化剂。

友善地对待别人,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友善;才能广结良友,帮助你很快融入陌生的环境和生活。

而拥有友善也会让你以快乐的心态拥抱每一天的。

要让孩子明白这一基本的与人交往的法则。

81.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

对于孩子过于溺爱只会使他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一旦暴露于阳光之下,就难以适应和生存。

因此,家庭成员应该积极为孩子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通过日积月累,让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这将让孩子一生都受用不尽。

82.每个初生儿都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和疑问,但往往在成长中,却因为父母一个不得当的不置一顾给抹杀了。

殊不知,这正是培养孩子学习态度的关键。

我们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好学习、爱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只有这样,孩子长大了才能自立面对现实,而不是整天在父母的看护下走进社会。

83.习惯有时会成为阻碍人成功的障碍,使人扔掉握在手里的机会。

孩子的成长过程很容易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包括学习的,生活的,待人处世的。

任何一种习惯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好的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则会起负面作用。

检视一下孩子生活和学习中的习惯,看哪些习惯会成为他学习和生活的障碍,然后改正它,切勿让孩子被不良习惯所束缚。

84.孩子一般容易浮躁,往往不能善始善终地做好一件事。

作为老师或长辈,应该细心诱导,让孩子养成踏实肯干、不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