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绶与惠州.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4165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秉绶与惠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伊秉绶与惠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伊秉绶与惠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伊秉绶与惠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伊秉绶与惠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伊秉绶与惠州.docx

《伊秉绶与惠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秉绶与惠州.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伊秉绶与惠州.docx

伊秉绶与惠州

伊秉绶与惠州

◎张建豪

伊秉绶是继苏东坡之后,被封建朝廷贬谪到惠州、为惠州造文化福的京官之一。

他被贬谪担任地方官,先后主政惠州、扬州两府,励精图治,素有德政声誉。

他不以功自居,为人清廉耿介,“每食必具蔬”,平居端朴;为官不倚门户,“屏谢声色”,以此自勉,成为清朝一代名吏和惠州、扬州、汀州闻名历史人物。

要说伊秉绶给今人仍留下什么妨碍,也许首先就应数他的书法艺术。

他的书法艺术自成一体,其书法作品及有关出版物虽不能说比比皆是,但并不鲜见,特别是在互联网上一查就能够浏览到。

只要有心查找,至今在国内外一些博物馆、文物收藏者那儿,仍然能够找到他的原创真作。

但遗憾的是,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资料介绍太少,不太容易找到相关详情史料。

正因为相关详情史料太少,伊秉绶在其书法艺术之外,给人的印象总是有些假设隐假设现、神秘模糊。

为此,笔者认真搜集、梳理整合有关伊秉绶及其所处历史背景的一些零散史料,特编辑撰写成此文,尽可能从多角度综合显现伊秉绶,介绍他那个历史人物的人生历程、为人为官和书画艺术,以示纪念。

【一】风顺成长,起伏仕途

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是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的进士,官至朝廷刑部郎中,福建汀州〔辖区相当今长汀及周边几县〕宁化县人,故人们又称他为“伊汀州”。

他的父亲伊朝栋也是乾隆年间的进士〔乾隆三十四年中进,其父子中进正好时隔20年〕,历任清朝刑部主事、御史、光禄寺卿等官职,精研程朱之学,著有《南窗丛记》、《赐研斋集》等书传世。

伊秉绶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正月十一日出生在福建宁化城关的一家书香官宦人家。

他生活在清乾隆十九年至嘉庆二十年期间,自幼聪敏好学,秉承家学渊源,16岁进福建宁化县学读书,后受业于其父挚友、名儒阴承方(字静夫),攻读宋儒理学,又潜心研习李榕树(光地)、蔡梁山(世远)及雷翠庭(雷铉)等名儒理论,讲求立心行已之学。

史称伊秉绶“通程朱理学,幼秉庭训,从师阴承方,讲求立心行己之学。

”从这史料记载看,伊秉绶青少年时期长居在福建家乡生活成长,很少甚至没有随他父亲伊朝栋进京居住。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伊秉绶26岁中乡试,步入仕途。

1784年,他30岁赴京应考,举中正榜,留居北京,为当朝太子傅朱珪、大学士纪晓岚所赏识与器重。

他时常出入朱珪的府第,曾一度住在纪晓岚家中,给纪晓岚的孙子当家庭老师。

伊秉绶一向喜爱书法、绘画、篆刻,关注重视文化事业。

他拜当朝最闻名的书法大伙刘墉为师,习得炉火纯青的书法造诣。

一次,他到端溪随砚工一起下到40多丈深的坑洞,点着篝火采砚石。

当他采得一块佳石时,怕伤了佳石的神韵,竟不忍下刀雕镌,只是在石的右侧边刻下“留与子孙耕,汀州伊秉绶题”十一个字。

这让大学士纪晓岚特别感动,专门为此砚题写了一篇砚铭。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伊秉绶35岁参加会试,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亨通仕途,先后被朝廷封任刑部额外主事、补浙江司员外郎等官职。

三年后〔乾隆五十七年〕,好学勤政的他博得朝廷信任,被晋升为刑部主事。

嘉庆三年〔1798年〕,伊秉绶44岁升任朝廷刑部员外郎,奉命出任湖南乡试副主考官;嘉庆四年〔1799年〕再度升官,升任刑部郎中,到达其平生官位最高峰。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虎落平阳被犬欺”,伊秉绶也不例外。

他才任刑部郎中只是几个月,却即被贬谪到广东任惠州知府;后又因维持惠州一方治安,要求派兵剿匪未果,与其直属长官、两广总督吉庆发生争吵,被再度贬谪去戍守军台。

获得平反诏雪后,正值江苏扬州水灾,他由两江总督铁保鼎力举荐,赴扬州指挥抗洪救灾。

由于他身先士卒,领导有方,灾民都安然无恙度过难关,而未因灾荒饿死一人。

他功德无量,扬州灾民深受其恩,为其歌功颂德。

此事感动朝廷,朝廷让他复任州官,任命他为扬州知府。

尽管人才不幸,惠州、扬州可因其得幸矣。

【二】主政惠州,崇文典教

伊秉绶从政清正廉洁,勤政爱民,除暴安良,为清朝一代名吏。

嘉庆四年〔1799年〕,他45岁从京城贬谪到广东任惠州知府,一到任他就问民疾苦,革除恶习陋规,特别注意惩恶扬善,抑制恶霸为非作歹,整顿社会秩序,维护地方治安。

据《清史稿》记载:

伊秉绶“问民疾苦,裁汰陋规,行法不避豪右,故练刑名,大吏屡以重狱委之,多所矜恤。

近代民间流行“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说的是清朝官员腐败,那是指清朝后期。

伊秉绶生活在康乾盛世时期,当时的地方官许多都清正廉明,重视传播文化、进展教育,和清末成群结队的贪官污吏大不一样。

伊秉绶在任惠州知府期间,兴利除弊,特别重视并积极进展东江地区的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

他关心“岭南才子”宋湘赴京考进士,亲自主持整修丰湖书院,又邀请考中进士的宋湘主持书院教学,招贤纳士进展教育;倡议重修白鹤峰苏文忠公〔苏轼〕故居、苏轼侍妾朝云墓和一批历史文化遗产,于西湖建“无碍山房”、“招鹤亭”供人游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被当时众多的大小官员和文人墨客传为美谈。

传说,伊秉绶与宋湘之间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情谊:

宋湘于嘉庆四年赴京参加会考,因盘缠不够,路过惠州时向惠州知府伊秉绶商借。

伊秉绶一向爱好风雅,也扶持后进。

他素闻宋湘的才名,当日一见便出题要求他写一首诗,诗中须镶入“东南西北”四个字。

宋湘略加思索,马上提笔写下“南海有人瞻北斗,东坡此地即西湖”的诗句。

伊秉绶见宋湘才思敏捷,十分赏识,大方赠他纹银三百两作赴京路费。

此事是否属实,无从考证,但从中足以反映出伊秉绶与宋湘的深厚情谊。

嘉庆四年,宋湘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

《嘉应州志•宋湘传》说他“襟抱豪迈,下笔具倜傥雄奇之概,诗磊磊落落,从真性坌涌而出”。

新纂《云南通志•宋湘传》也说他“才气豪迈,工书能文,诗尤敏捷,每有所作,落笔立就,时称‘真才子’。

坐落今惠州学院老校区的丰湖书院,是伊秉绶当年主政惠州,于嘉庆六年一手重建起来的。

书院头门楹联“学焉得其性之所近,览者将有感于斯文”为伊秉绶题写,二门楹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为宋湘题写。

丰湖书院是广东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曾经为东江地区黎民百姓培养了大批人才,驰名岭南地区。

早在7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有识之士在惠州丰湖边的银冈岭创建“聚贤堂”,用于传文讲学,培养东江学子;大约10年,“聚贤堂”改称为“丰湖书院”。

至明代,书院历经二三百年后逐渐荒废。

清代康熙年间,惠州知府王瑛令人恢复重办“丰湖书院”。

嘉庆年间,伊秉绶任惠州知府时,为广泛培养造就东江学子,大规模重建整修丰湖书院。

丰湖书院重新整修好后,讲堂、学舍一应俱全,还配以亭、台、楼、阁、榭、祠等景观建筑。

伊秉绶邀请风华正茂的宋湘担任丰湖书院山长〔院长〕,与宋湘一起研究制定书院进展计划和规章制度,广泛招贤纳士,使书院成为此后一百多年的惠州最高学府。

宋湘的诗文《丰湖草》、《丰湖后草》各一卷,确实是他在任丰湖书院山长〔院长〕的两年时间里写的,从此他与惠州结下不解之缘。

后来,宋湘赴京入朝为官,成为嘉庆朝“广东第一才子”和闻名的诗人、书法家。

那时重修苏东坡故居,伊秉绶在墨池里意外发明苏东坡早年珍爱的“德有邻堂”端砚。

这块端砚,一直让伊秉绶爱不释手。

有人说,苏东坡曾经用过的这块端砚,给伊秉绶带来了无尽的灵气;伊秉绶用这块端砚磨墨书写的字,显得特别漂亮。

后来,伊秉绶把此砚带回宁化家乡,把其老家的书斋命名“赐砚斋”。

此砚现为国家二级文物,至今一直保存,珍藏在福建省宁化县博物馆。

丰湖书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现已成为惠州市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宋湘钟情惠州山水,今从他的诗文里,仍然能够感悟到当年丰湖及书院令人神往的迷人景象。

当年,伊秉绶家中经常聚集文人墨客吟咏唱和,厨师往往招待只是来。

伊秉绶突发奇想,让厨师用面粉加鸡蛋掺水和匀后制成面条,把面条卷曲成团,晾干后再用油炸至金黄色,储存备用。

客人来了,只要把这种面团加上佐料,放到水中一煮即可招待客人。

一次,宋湘尝过觉得特别美味,赶忙想给这种美食命名,便说:

“如此美食,竟无芳名,未免委屈。

不假设取名‘伊府面’如何?

”伊秉绶当场应允。

“伊府面”简称为“伊面”。

这“伊面”由于方便,适宜家居、办公、旅行食用,从此逐渐在惠州以及广东省内外流传开来,代代传承。

久而久之,“伊面”演变成为现代方便面,伊秉绶因此成为制造方便面的鼻祖,惠州也因此成为方便面的发源地。

【三】打击豪强,维护地方安全

伊秉绶在任惠州知府期间,有一个土豪欺辱一家孤儿寡母,引起民愤。

伊秉绶将那个土豪审问拘留,严词斥责他的不道德行为,把他法办,民众为之称快。

陆丰县有一伙歹徒偷盗抢劫,绑票勒索,无恶不作。

伊秉绶率兵部署擒获7名嫌疑犯,为民除害。

伊亲自审理所抓罪犯,当即惩治主犯,遣释胁从者。

嘉庆六年〔1801年),以陈亚本、陈烂屐四为首的两支天地会帮派组织〔天地会是清朝民间隐秘结社组织,因拜天为父、拜地为母而得名,其成员多为农民、城镇失业者和社会闲散人员〕,相继在惠州府属归善、博罗、永安三县境内起事造反,劫富济贫,闹得当地官府和富户人心惶惶。

4月间,归善人陈亚本伙同本县蔡步云、谢天生、罗亚【五】陈应和、余扬寿、曹东保、许荣珠等16人结拜加入天地会。

至6月,他们又进展50多人参会入派。

陈亚本自称大王,以蔡步云为大元帅、许荣珠为军师、谢天生为东路元帅、罗亚五为西路元帅、陈应和为南路元帅、余扬寿为北路元帅。

他们谋划,预备于8月15日抢劫牛头会的村庄。

伊秉绶象其他官员一样,一向把天地会视为匪帮。

他身为惠州知府获悉此事,立马向广东提督孙全谋请求派兵前往抓捕,但没有得到承诺;后又带着一些人前往呼吁请求,同样也没有得到支持。

因此他只好亲自带领衙役70多人,夜晚冒险潜入到陈部老巢,活捉擒获天地会头领陈亚本。

因伊兵力不足,无法全部擒拿陈部天地会成员,其余成员逃入羊矢坑。

嘉庆七年〔1802年〕,惠州大旱。

陈烂屐四通过两年之久的广泛串联,聚集各阶层民众10000多人,自称大王,且称其父陈士庄为老大王,封张锦绣为元帅,赖亚养、赖亚皆为将军,徐瑞悬、黄锡朋为军师,刘观生、刘敬堂为先锋,并任命其他大小头目数百人;举起“替天行道”“同心同德讨江山”的旗号,预备揭竿造反。

同时,博罗县监狱又有死囚越狱,图谋行动报复官府。

陆路提督孙全谋猥琐拥兵不前。

伊秉绶多次向陆路提督孙全谋请求派兵先发制乱,都没有得到批准支持,特别愤懑。

孙全谋被伊秉绶搞得不耐烦,牵强派了300名士兵由伊调遣,因为兵力实在太少而几乎全军覆没。

后来陈烂屐四依旧领众发动造反,一度势不可挡。

伊秉绶很是感慨,如实向上分析反映实际情况。

这可触怒了总督吉庆,不久遂被以“失察教匪”罪名罢官入狱,遣戍军台。

惠州一些官民不忍看见伊秉绶无辜遭到谪戍,哭求鸣冤,恳请奏留,士绅叶廷勋等人为伊竭力奔走。

总督吉庆见士民势众不可欺,不得不改变初衷,同意伊随营办事,免戍军台。

事后没有多久,孙全谋下属一些官兵与陈烂屐四部属相互勾结,致使两广总督吉庆无法收拾局面,急得仓皇失措。

接着吉庆因为在粤“措置失当”,被当朝嘉庆皇帝罢免官职。

尽管陈烂屐四造反最后被朝廷调兵遣将剿灭,但吉庆总督罪责难逃。

嘉庆帝令新总督倭什布巡视惠州,调查了解造反实情,惠州有几千士民趁机为伊秉绶叫苦鸣冤。

吉庆自知难辞其咎,畏罪自杀身亡。

倭什布将所调查到的情况如实呈报朝廷,说明情况,澄清事实。

不久,倭什布又奉嘉庆皇帝圣旨,为秉绶平反昭雪。

【四】主政扬州,被尊圣贤

嘉庆十年〔1805年〕,江苏扬州发生特大水灾,造成粮荒。

两江总督铁保荐举刚被平反昭雪的伊秉绶,前往南河、高邮、宝应等地勘察灾情,指挥抗洪救灾。

伊秉绶走马上任,率领部属及扬州官民积极参加各地抢险赈灾。

他身先士卒,亲自深入到扬州灾区勘察各地灾情,乘着一叶小舟冒雨巡察一些受灾村庄,“饥咽脱粟饭,渴饮浊流水”,与村民百姓打成一片,广泛详细了解灾情。

他亲自查阅各地灾情记录、赈灾帐册,核发赈灾钱粮,严禁胥役克减,深得民心,博得扬州官民的称赞。

当时有南河灾民3万多人陆续逃荒到扬州府城,求援救济。

伊秉绶一边安置灾民,一边动员富商、劝说有钱人家赈灾捐献〔共筹集六万银元〕,安排购买粮食在寺庙立棚厂,依据灾民人口给各家各户赋米赈钱,并在每个村镇设办粥厂,救济流浪贫困灾民。

有些灾民想宰卖耕牛改善生活,伊秉绶得知情况后,又即时安顿,活动筹集资金,按耕牛估价典当贷款,招雇专人牧养耕牛,许诺灾民能够来年春季取赎,以保证春耕生产。

扬州这次特大灾荒,由于伊秉绶身先士卒,积极发动各方面力量抗灾救济,同时领导有方,洪水无情人有情,灾民最后都安然无恙,没有一人饿死。

当时的扬州灾民从中深感其恩德,因此,《清史稿》称当时大灾中的扬州“民虽饥困,安堵无惶惑”。

伊秉绶成功指挥扬州抗洪救灾,感动朝廷。

之后不久,伊奉命出任扬州知府。

伊很快稳定了灾区局势,采取了一些灵活措施,使灾民尽快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第二年,扬州风调雨顺,百废皆兴,民众无不称颂伊秉绶。

为了维持扬州当地社会治安,他派兵剿灭北湖巨盗铁库子辈,打击“杖诡道”行骗的聂道和,使那些奸猾扰民的流氓地痞都受到了严厉的惩治。

为了广泛了解平民的喜怒哀乐,与老百姓同甘共苦、打成一片,他毅然决定把自己的居所从官员和商富集居的“休园”,搬到名其为“湖上草堂”的平民集居的旧城“黄氏园”。

嘉庆十一年〔1806年〕,伊秉绶为了促进扬州地方文化的进展,特招聘焦循、阮元等闻名学者编《扬州图经》及《扬州文粹》。

伊秉绶在任扬州知府期间,励精图治,以“廉吏善政”著称于世。

他不仅为官清正廉洁,在日常生活上也清廉耿介,杜绝声色,“每食必具蔬”,“藉以清吾心耳”。

他常说:

“人生也,直即天地之性,无少回邪,行那么正。

”正因为他一向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扬州黎民百姓深切爱戴他。

他尽管有德惠政声,成为清朝一代名吏,但他从不以功自居。

嘉庆十二年〔1807年〕,伊秉绶53岁调任河库道;1808年,又调任两淮盐运使。

但就在他出任两淮盐运使仅两个月的时候,他的父亲伊朝栋因病逝世。

为表孝道,他决定辞官护送其父灵柩回福建家乡治丧。

就在他护送父灵离开扬州那一天,扬州数万百姓泣泪送别,场面感人至深。

从中可见,他与扬州黎民百姓建立了之间的情感十分深厚。

也许是感受到仕途疲惫,伊秉绶在福建宁化老家一住确实是8年。

在这8年期间,他不但给家乡留下了许多手迹,还亲力亲为,大方解囊,关心父老乡亲办了一系列常人难于办到的情况。

比如,有一年宁化县城城墙崩塌,他出千金倡议修缮;又一年,家乡遭遇到灾荒,他不仅捐义粮二百石,还利用自己的身份游说商家平价粜米,赈济灾民;为了宁化人民出行方便,他还倡修广济桥、龙门桥,筹措钱银万两。

归居家乡期间,他心中牵挂惠州,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秋重访惠州。

惠州一群百姓听说伊知府前来,都热情洋溢,争相迎接。

伊秉绶重新踏上惠州故土,感慨万千。

伊走访惠州各个阶层,访政问民,特别留意考察他曾经一手主持经办的教育文化机构。

当到丰湖书院时,伊看到书院内设有奉供他自己的祀祠,觉得名过事实上,便当即叫人马上撤去。

嘉庆二十年〔1815年〕夏,经友人一再敦促,伊秉绶启程赴京请命。

途经扬州时,他不忘故地重游,久别重逢的好友自然热烈相聚一番,同时留他多住一段时间。

他在扬州逗留至9月。

因9月当地天气已渐转凉,他不慎偶感风寒而受凉感冒,猝得肺炎,一病不起,于9月11日病逝于扬州,享年62岁。

他的灵柩后被运回福建汀洲,归葬宁化县曹坊石牛驿〔今上曹村〕。

他逝后未及一月,即被仰慕其遗德的扬州百姓供奉于“三贤祠”内〔“三贤”是指白居易、林逋、苏轼〕。

后来,扬州人民尊称白居易、林逋、苏轼、伊秉绶为“扬州四贤”。

“三贤祠”也因此改称为“四贤祠”。

【五】书画别格,自成一家

伊秉绶爱好广泛,一向善书法,喜绘画、篆刻,有时也花心思题诗作文,著有《留春草堂诗》《攻其集》等诗集传世。

两百年来,历代书法界对伊秉绶书法成就的评价都很高。

据谢章铤《睹棋山庄词话》载:

“墨卿每朝起学笔画数十百圈,自小累大,至匀圆为度。

盖谓能是,那么作书腕自健。

”又有史料称他通过临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大楷,仿写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等古代书法名家的小楷,打下了行楷基础。

这大概是说他的青少年时期,可见他练习书法是用了真功夫,具有“名家效应”。

有评论说:

嘉庆三年,他的行书作品“绝无人到处”始见其别具一格;嘉庆十年,他的行楷对联“立脚怕随流水转,居心学到古人难”,差不多形成其“古拙逸宕,姿态横生”的独特书风。

伊秉绶的隶书具有鲜亮的个性,笔画平直,分布均匀,四边充实,方严整饬,有强烈的装饰美术之意趣,没有晚期汉隶的“蚕头燕尾”的习气。

此隶书联,严格的中锋行笔,藏头护尾,法度森然,其笔画粗细大致均等。

圆润率直,分明是地道的篆、籀笔意。

结体左右平均匀称。

他的隶书,善用浓墨,墨色柔润,乌亮如漆,笔划光洁精到,此五言联,其笔力雄健,中画沉厚挺拔,融合了《郙阁颂》、《张迁碑》、《衡方碑》等汉隶名碑的优点,形成了自己严而不刻板,凝重而有韵致,夸张而合情理的隶书风格。

他的隶书作品,举世叫绝。

其字体貌鲜亮,用笔圆浑,近于缪篆;横平竖直,不喜做波挑燕尾,即便做,亦意到即止;而结体那么在方正之中,巧做疏密聚散变化;长短方圆,敢于扬抑,故布白宽博,气韵生动,雍容高雅,痛快自然,为隶书艺术别开生面。

他所做匾额、楹联,更加纵横排弄、气象万千;悬挂壁间,异常壮观。

伊秉绶与闻名书法家桂馥齐名,以其“隶书超绝古格,在清季书坛放一异彩”而被后人瞩目。

《清史列传》称“秉绶工八分隶”,《国朝先正事略》称伊秉绶的“隶书愈大愈见其佳,有高古博大气象”。

评者称赞他的行楷也能“兼收博取,自抒新意”、“行笔以隶法为之”、“篆籀金石气溢于字里行间”、“遒劲妍美,收纵自如,极具个性”、“多得鲁公遗韵,骨力内含”。

其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其书超绝古格,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南伊北邓”。

《芜城怀旧录》称赞他说:

“扬州太守代有名贤,清乾嘉时,汀州伊墨卿太守为最著,风流文采,惠政及民,与欧阳永叔、苏东坡先后媲美,乡人士称道不衰,奉祀之贤祠载酒堂。

清末民初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

“汀洲精于八分,以其八分为真书,师仿《吊比干文》,瘦劲独绝”。

近代马宗霍《霋岳楼笔谈》赞颂:

“世皆称伊汀洲之隶,以其古拙也。

然拙诚有之,古那么未能。

独其以隶笔作行书,遂入鲁公之室。

现代业内人士沙孟海评说:

“伊秉绶是隶书正宗,康有为说他集分书之大成,很对。

事实上,他的作品无体不佳,落笔就和别人分出仙凡的境界。

伊秉绶的书法作品流传甚广,尤其隶书对联,传世甚多。

从清末民初至今,不时有书社、出版社编辑出版他的书帖。

现有关伊的传世墨迹要紧见于早期出版的《默庵集锦》、1971年台湾大众书局出版的《清伊秉绶作品集》、1984年10月上海书店出版的《伊秉绶隶书墨迹选》。

他四体俱能,尤其以隶书为最。

他的隶书属汉碑中宏伟古朴的一类,在《伊秉绶隶书墨迹选》中收有他临写的《裴岑》、《韩仁铭》、《尹宙碑》、《孔宙碑》、《张迁碑》、《衡方碑》等作品,《衡方碑》尤其为多。

从其《留春草堂诗抄》可知他临写《衡方碑》多达百遍。

他的书法作品融先秦篆籀、汉魏砖瓦及颜体精华于一体,别具一格而自成一家。

古今书法评论者称伊秉绶善写隶书大字,“愈大愈壮,气势恢宏”的特点比较明显,评论他的隶书作品多有“方严、奇肆、宽博、恣纵”的特点。

评者又誉其书法:

“中锋行笔,藏头护尾,法度森然”、“笔画粗细大致均匀,圆润率直,古趣盎然”、“笔力雄健,秀挺清劲”、“精壮古拙,横平竖直”、“仪态敦厚,骨气洞达”、“格调高雅,饶有神韵”、“古茂浑朴,空灵逸宕”、“富有金石气、庙堂气”。

总而言之,好话连连,伊秉绶的书法艺术具有极其广泛的妨碍力。

从嘉庆十年〔1805年〕到伊秉绶逝世前的11年期间,是伊秉绶书法作品创作的创新期,其“字面独具,风格多样,凝重浑厚,秀挺渊雅,洒脱恣肆,笔到成功,达到炉火纯青之境”。

民国时期出版的《宁化县志》称“秉绶工其隶法直逼秦汉”。

伊秉绶的书法作品十分丰富,两百年来一直在全国各地流传。

商务印书馆曾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搜集整理他的墨迹编辑出版《默庵集锦》上、下两册,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又编辑出版《默庵集锦•续集》。

伊秉绶别具一格的传世作品,不但在国内各地至今留存,还在海外各国流传妨碍,其中在日本尤其为多,有些出版物还不断收录刊登他的作品,比如有刊于日本《综合书道大辞典》里的《晋书刘毅传句轴》,刊于日本《明清书道图说》里的《魏舒传语轴》,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里的《节临汉衡方碑》〔此为日本京都博物馆收藏〕。

要紧参考资料:

1、互联网XX百科《伊秉绶》等。

2、杨振林:

《清代归善、博罗、永安天地会起事记略》,《惠州文史》系列丛书之十四,政协广东省惠州市委员会编。

3、严艺超:

《惠州风流太守伊秉绶》,《惠州文史》系列丛书之十五,政协广东省惠州市委员会编。

4、《宁化县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作者简介

张建豪,男,广东五华县人,1967年4月出生,大专文化,现任惠州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