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面内经模拟试题全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4077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8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5面内经模拟试题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95面内经模拟试题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95面内经模拟试题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95面内经模拟试题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95面内经模拟试题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5面内经模拟试题全集.docx

《95面内经模拟试题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5面内经模拟试题全集.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5面内经模拟试题全集.docx

95面内经模拟试题全集

内经选读

 

 

(全集)

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阴在内,();阳在外,()。

2、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太冲脉盛,(),故有子。

3、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实则()。

4、怒则气逆,甚则()及飧泄,故()。

5、肝者,(),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

1、《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

A、《白氏内经》B、《汉书·艺文志》C、《史记》D、《针灸甲乙经》E、《脉经》

2、《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五脏之气的充盛B、天癸的形成C、水谷的摄入

D、肾气的充盛E、三焦的气化

3、《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

A、基B、本C、楯D、根E、标

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阳气致密于外B、阴精充足C、精神清净

D、阴气固守于内E、传精神、服天气

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A、温病B、飧泄C、痎疟D、咳嗽E、濡泄

6、据《素问·五脏别论》,为“五脏使”的是()

A脉B脑C魄门D髓E女子胞

7、《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的“化物”应该解释为()

A、主传导糟粕B、分清泌浊C、化生水谷精气

D、化生营气E、以上均不是

8、《灵枢·本神》篇描述了五脏虚或实的症状,其中肾气虚的症状是()

A、耳鸣B、形寒C、手足厥冷D、面白E、腰膝痠软

9、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水泉不止”是由于()

A、肾不化气B、肝失疏泄C、肺失宣降D、膀胱不藏E、气化失常

10、据《素问·热论》,巨阳为诸阳主气,是因其脉连于()

A风池B风府C百会D大椎E阳维脉

11、《素问·痹论》“心痹”的症状是()

A、四肢解堕,发咳呕汁B、脉不通,烦则心下鼓C、烦满喘而呕D、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E、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12、《素问直解》的作者是()

A、张志聪B、王冰C、高世栻D、全元起E、滑寿

13、《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之“两虚”是()

A、自然界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B、虚邪贼风和人体正气虚

C、异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D、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虚

E、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

14、“枢折挈”见于《素问·痿论》中痿证的()

A、筋痿B、骨痿C、脉痿D、肉痿E、痿躄

15、《灵枢·水胀》认为“月事不以时下”的疾病是()

A、肠蕈B、石瘕C、石水D、鼓胀E、皮水

16、据《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其疼痛性质为()

A、得炅则痛立止B、痛不可按C、按之痛止D、按之无益

E、腰与背相引而痛

17、《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夫精明五色者”,为()

A、气之华B、血之华C、精之华D、神之华E、色之华

1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

“精不足者”的治则是()

A、滋养胃阴B、滋养肝肾C、补之以阴D、温之以气E、补之以味

19、《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损者”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行之B、收之C、通之D、益之E、温之

20、《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惊者”的病证宜采用的治法为()

A、行之B、平之C、缓之D、散之E、润之

(二)多选题(10分,每题1分)

1、注释《内经》全书的作者是()

A、王冰B、马莳C、李中梓D、张介宾E、高士宗

2、《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不善养生者的主要表现为()

A以酒为浆B以妄为常C不妄作劳D不知持满E不时御神

3、据《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一日内消长规律是()

A平旦阴尽而阳受气B平旦人气生C日中阳气隆

D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闭E夜半而阴隆

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浊阴”的走向是()

A出上窍B走五脏C发腠理D归六腑E出下窍

5.据《素问·五脏别论》,五脏总的功能和特点是()

A藏精气而不泻B传化物而不藏C泻而不藏D满而不能实E实而不能满

6、《素问·痹论》指出心痹的症状是()

A烦则心下鼓B夜卧则惊C暴上气而喘D嗌干、善噫E上为引如怀

7、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夺气”的表现为()

A、目不明B、言而微C、耳聋D、四肢乏力E、终日乃复言

8、《素问·咳论》指出,五脏受邪致病,微则为咳,甚则()

A、为呕B、为泄C、为喘D、为痛E、为满

9、《素问·热论》对热病提出的治疗大法包括()

A、汗法B、下法C、吐法D、泄法E、消法

10、据《灵枢·营卫生会》所述,“老人不夜瞑者”的主要机理是()

A、气血衰B、营卫之行不失其常C、肌肉枯,气道涩

D、五脏之气相搏E、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

三、名词解释(10分,每题1分)

1、和于术数2、壮火3、神明之府4、奇恒之府5、头倾视深

6、汗出偏沮7、肺朝百脉8、痿躄9、五脏气争10、虚里

四、默写原文(10分)

1、“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素问·生气通天论》)(4分)

2、默写病机十九条中热的病机?

(《素問·至真要大论》)(3分)

3、“诊法常以平旦,┉┉┉故乃可诊有过之脉”(《素问·脉要精微论》)(3分)

五、简答题(20分,每题4分)

1、如何理解《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2、如何理解《素问·热论》中“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含义?

3、何谓正治法?

何谓反治法?

请举例说明?

4、如何理解《灵枢·本神》篇中“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5、试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的机理。

六、论述题(20分,每题10分)

1、结合《素问·经脉别论》原文论述水饮在体内的转输过程。

2、结合《素问·痿论》,谈谈你对“治痿独取阳明”是怎样理解的·

模拟试题一答案

 

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阳之守也;阴之使也。

2、任脉通;月事以时下。

3、悲;笑不休。

4、呕血;气上矣。

5、将军之官;决断出焉。

二、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选题(共20分,每题1分)

1、B2、D3、A4、A5、C6、C7、B8、C9、D10、B

11、B12、C13、B14、C15、B16、C17、A18、E19、E20、B

(二)多选题(共10分,每题1分)

1、BD2、ABDE3、BCD4、BDE5、AD

6、ACD7、BE8、BD9、AD10、ACDE

三、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1分)

1、适当运用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一些养生方法,如导引、吐纳、按跷、七损八益等。

和,调和,适当运用之意。

术数,指修身养性之法。

2、指药食气味纯阳者,后世引申为病理之火,即过亢的阳气。

3、阴阳是产生自然界万物运动变化内在动力的场所。

4、奇者,异也;恒者,常也。

言异于通常所说的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因为功能上似脏,在形态上似腑,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名曰奇恒之府。

5、头低垂不能举,目深陷而无光。

是髓海不足,神气衰微的表现。

6、意为应汗而半身无汗。

沮,阻止。

7、经气由肺通向全身经脉,而百脉又都流注于肺,故曰“肺朝百脉”。

朝,会合之意。

百脉,指全身经脉皆会合于肺。

8、指四肢痿废不用,包括下文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等各种痿证。

躄,两腿行动不便。

9、指五脏功能失调,气机失和。

10、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

为足阳明胃经又一络脉,其脉从胃贯穿膈膜联络于肺。

四、默写原文(10分)

1、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驰长,緛短为拘,驰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素问·生气通天论》)(4分)

2、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素問·至真要大论》)(3分)

3、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为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为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3分)

五、简答题(共20分,每题4分)

1、本句意为阴精的产生来源于五味,而贮藏阴精的五脏,又会因过食五味而受伤害。

指出了饮食五味对人体具有“养”和“伤”的两重作用。

(2分)一方面饮食五味化生精微,以滋养五脏,为五脏精气之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饮食五味调和,则五脏精充气壮,脏腑功能协调。

(1分)另一方面,若饮食失调,五味偏嗜,则不但无益,反而会导致脏气偏盛,阴阳失衡,从而伤害人体,故调和五味,是保持人体阴阳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

(1分)

2、答:

热病,外感发热性疾病的总称。

伤寒,外感病的总称。

全句意为:

外感发热性疾病,大都属于广义伤寒范畴。

(1分)所谓伤寒,有广义、狭义之分。

“皆伤寒之类也”的“伤寒”,指广义伤寒。

如《难经》云:

“伤寒有五:

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其中“有伤寒”的“伤寒”,即为狭义伤寒。

(2分)此句说明热病与伤寒的关系,即热病包含在广义伤寒之中。

(1分)

3、答:

正治法:

逆疾病征象而治,即所选药物的属性与疾病的性质相反。

“逆者正治”,正治法又名“逆治”法。

适用于病情轻浅而单纯无假象的疾病,所谓“微者逆之”。

如: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等。

(2分)反治法:

顺从疾病假象而治。

“从者反治”,反治法又名“从治”法。

适用于病势较重、病情复杂并出现假象的疾病,所谓“甚者从之”。

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2分)

4、大凡使用针刺的治法,必须以病人的神气状况做为根本,即一定要本源于病人的神气。

(1分)因为神是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故病人神气盛衰、有神无神直接表达脏腑精气盈亏及功能状态。

治疗方法的施用及取效与否,除了治疗措施正确外,更主要的取决于病人的神气盛衰。

(2分)如果病人气血精神竭绝,神机衰败,则高超的治疗技术也将无能为力,故病人神之盛衰,决定治疗效果及预后。

此句强调了神在诊治疾病中的重要性。

(1分)

5、飧泄,为完谷不化的泄泻。

月真胀指胸膈胀满。

(1分)清气,属阳当升。

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则衰于下,则成完谷不化的飧泄证。

(1分)浊气,属阴当降,阴滞于上而不能降,则壅塞胸膈,表现为胸膈胀满。

(1分)因脾主升清阳,胃主降浊阴,故后世常用此句概括脾胃的病理变化。

脾气虚运化失常,清阳之气不升,肠中清浊不分而成泄泻;胃气不降而反上升,浊阴之气积于胃脘部,而使胃脘胀满。

(1分)

五、论述题(共20分,每题10分)

1、《素问·经脉别论》云:

“饮入于胃,遊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3分)此段说明了水饮入于胃的消化转输过程。

(1分)水饮入于胃,将其营养物质上输于脾,再由脾的运化,把精气输布到肺,经肺的宣降作用,以三焦为通道,布达全身,其清者输布于全身四肢百骸、肌肉皮毛;(3分)其浊者下达膀胱,如此把水精布散全身,流于五脏六腑。

(1分)在这个过程中,肺、脾、肾三脏是关键,需要肺的宣降,脾的运化转输,肾的气化作用。

还强调了水液代谢必须与四时阴阳变化和五脏功能特性相适应。

了解这一过程,有利于分析水液代谢障碍性疾病的病机,对指导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2分)

2、、《素问·痿论》:

“帝曰:

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

岐伯曰:

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闰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揔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

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帝曰:

治之奈何?

岐伯曰:

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

”(4分)

治痿独取阳明是《素问·痿论》中提出的治疗痿证的重要原则之一,其道理主要有两方面:

①因痿证的主要病机是五脏热而导致津液气血亏少,以致筋脉痿废不用,而足阳明胃是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若要筋骨皮肉恢复其正常的功能,就必须有充足的气血营养,所以必须重视阳明。

(2分)②人身阴阳诸经,皆会合于阳明经之气街穴处,并且连属于带脉,故称阳明为“十二经之长”。

如果“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所以治疗阳明经,则诸经皆可得以调治。

可见,“取阳明”是治疗痿证的关键。

(2分)

本篇“独取阳明”,是强调诸种痿证的治疗皆应重视阳明,并非仅取阳明之义。

因经文中还指出了“各补其荥而通其俞”,“各以其时受月”两条基本治疗原则,说明“取阳明”的同时,还必须对痿证相关脏腑进行辨证论治,还应按脏腑所主旺时来取穴论治,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分)

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实则()。

2、恐则精却,却则(),闭则气还,还则(),故气不行矣。

3、心者,(),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

4、《素问·热论》曰:

病热少愈,()则复,多食则(),此其禁也。

5、形不足者,温之(),精不足者,补之()。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

1、最早对《内经》进行分类研究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太素》B、《素问吴注》C、《黄帝素问直解》

D、《黄帝内经素问》E、《读素问钞》

2、《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此处“主水”是

指()

A、主水液代谢B、主藏精的功能C、主骨D、主天癸E、生殖之精

3、《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父为()”

A、基B、本C、楯D、根E、标

4、《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是由于()

A寒邪束表B暑热熏蒸C湿邪困表D风邪袭表E湿邪蕴蒸

5、《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汗出见湿”乃生()

A、水肿B、偏枯C、痤疿D、风疟E、大疔

6、《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

A、张志聪B、李中梓C、马莳D、高士宗E、张介宾

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气在上,则生胀”的机理是()

A、胃气衰不能腐熟水谷B、清阳衰于下而不能升C、浊阴滞于上而不能降D、肾阳衰不能温运脾土E、以上均不是

8、《素问·阴阳离合论》曰: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这段经文中“一”是指()

A、一致B、离合C、一阴一阳D、一元E、气

9、据《素问·五脏别论》,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

A、面B、发C、目D、气口E、七窍

10、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转摇不能”是由于()

A、筋将惫B、肾将惫C、骨将惫D、府将坏E、肝将败

11、《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肾为()            

A、阴精之本B、封藏之本C、阳气之本D、先天之本E、罢极之本

12、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病()

A、泄泻B、四肢不用C、水肿D、饥不受食E、腹痛

13、据《素问·热论》,“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则()

A、病重B、病甚C、必不免于死D、易已E、病愈

14、《素问·痹论》“肾痹”的症状是()

A、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B、烦满喘而呕C、四肢解堕,发咳呕汁

D、中气喘争,时发飧泄E、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15.《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脾”的原文是()

A、诸逆冲上B、诸胀腹大C、诸躁狂越D、诸厥固泄E、诸湿肿满

16、据《素问·平人气象论》,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是()

A、水肿B、黄疸C、胃疸D、带下E、妊子

17、溲血见于《素问·痿论》中痿证的()

A、肉痿B、骨痿C、脉痿D、筋痿E、痿躄

18、《素问·汤液醪醴》中的标本是指()

A、病因和症状B、先病和后病C、正气和邪气

D、病人和医生E、症状和病机

19、据《素问·举痛论》,疼痛而喘动应手者,是由于寒气客于()

A、背俞之脉B、五脏C、冲脉D、厥阴之脉E、阴股

20、《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劳者”宜采用的方法为()

A、濡之B、补之C、温之D、摩之E、润之

(二)多选题(10分,每题1分)

1.对《内经》进行分类研究的著作有()

A、《类经》B、《黄帝内经太素》C、《黄帝素问直解》

D、《内经知要》E、《素问绍识》

2.《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善于养生者的主要做法()

A、起居无节B、务快其心C、食饮有节D、法于阴阳E、和于术数

3、《内经》载五运六气的篇章有()

A、天元纪大论、至真要大论B、五运行大论、五常政大论C、四气调神大论D、六微旨大论、六元正纪大论E、气交变大论

4、《素问·生气通天论》概括阳气的生理功能为()

A、阳因而上,卫外者也B、精则养神,柔则养筋C、卫外而为固也

D、藏精而起亟也E、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的走向是()

A、出上窍B、走五脏C、发腠理D、归六腑E、实四肢

6、《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气之湿”的表现为()

A、浮肿B、小便不利C、中盛脏满D、声音重浊E、不欲食

7、据《素问·咳论》,心咳之状为()

A、咳则心痛B、喉部梗塞C、咽肿D、喉痹E、唾血

8、《灵枢·营卫生会》所述“少壮之人不昼瞑”的原因是()

A、气血盛B、肌肉滑C、气道通D、营卫之气相搏E、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9、《素问·至真要大论》,下列哪些属于正治法()

A、坚者削之B、客者除之C、微者逆之D、甚者从之E、结者散之

10、《灵枢·水胀》篇指出石瘕的病因病机是()

A、寒气客于子门B、癖而内著C、恶气乃起D、子门闭塞,气不得通

E、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

三、名词解释(10分,每题1分)

1、恬惔虚无2、少火3、真藏脉4、传化之府5、背曲肩随

6、肺热叶焦7、罢极之本8、阴阳交9、七损八益10、通因通用

四、默写原文

1、“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灵枢·决气》)(4分)

2、默写病机十九条中关于火的病机?

(《素问·至真要大论》)(3分)

3、“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素问·经脉别论》)(3分)

五、简答题(20分,每题4分)

1、试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2、根据《素问·痹论》简述行痹、痛痹、著痹的病机与病证特点。

3、如何理解“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4、如何理解《素问·五脏别论》中“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5、如何理解“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六、论述题(20分,每题10分)

1、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试比较煎厥和薄厥的异同。

2、结合《素问·汤液醪醴论》原文,试述水肿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则及治法。

模拟试题二答案

 

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恐;怒。

2、下焦闭;下焦胀。

3、君主之官;治节出焉

4、食肉;遗。

5、以气;以味。

二、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选题(共20分,每题1分)

1、A2、B3、C4、B5、C6、C7、C8、B9、D10、B

11、B12、B13、C14、A15、E16、E17、C18、D19、C20、C

(二)多选题(共10分,每题1分)

1、ABD2、CDE3、AB4、ABCE5、ACE

6、CD7、ABCD8、ABCE9、ABCE10、ABCDE

三、名词解释(10分,每题1分)

1、思想安闲清静,没有杂念。

恬惔,安闲清静。

虚无,心无杂念。

2、指药食气味温和者,后世引申为生理之火,即平和的阳气。

3、是脉无胃气而真藏之气独见的脉象,如但弦无胃等之类。

4、传导变化饮食物的器官。

包括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脏。

5、即背屈曲不能直,肩下垂不能举。

是脏气精微不能营于肩背,心肺失强的败坏之象。

随,下垂之意。

6、形容肺叶受热、灼伤津液的病理状态。

7、肝主筋,筋主运动,筋脉运动强健有力,赖于肝血和肝气的濡养,所以称肝为罢极之本。

8、指阳热邪气入于阴分与阴精正气交结不解,是外感热病过程中邪盛正衰的危重证候。

交,交争。

9、指古代房中养生术中七种有害于人体精气的做法和八种有益于人体精气的做法。

10、前一“通”字,指邪实于内的泻利证;后一“通”字,即下法。

谓用攻下法治疗下利的病证。

如用承气汤治疗“热结旁流”之类。

四、默写原文(10分)

1、“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岐伯曰:

两神相搏,和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何谓气?

岐伯曰: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何谓津?

岐伯曰:

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何谓液?

岐伯曰:

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何谓血?

岐伯曰: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何谓脉?

岐伯曰:

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灵枢·决气》)(4分)

2、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病月付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素问·至真要大论》)(3分)

3、食气入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