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完好标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3679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设备完好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机电设备完好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机电设备完好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机电设备完好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机电设备完好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设备完好标准.docx

《机电设备完好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设备完好标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电设备完好标准.docx

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1、通用部分

•1、1、禁固件

•1、1、1、紧固件齐全、无銹蚀。

•1、1、2、同一部位的螺栓规格一致,弹垫、平垫直径相符。

•1、1、3、用螺栓紧固不透眼部件时,紧固后螺孔须留有大于2倍防松垫圈的厚度的螺纹余量。

拧入深度应大于螺栓直径。

1、通用部分

•1、1、4、螺栓紧固后应露出露纹1~3丝,不得在螺母下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1、1、5、紧固在护圈内的螺栓,其上端平面不得超出护套高度。

并用专用工具才能松、紧。

1、通用部分

•1、2、隔爆性能

•1、2、1、隔爆面间隙、直径差或最小有效长度(宽度)符合下表的要求:

•L--静止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

•L1--通孔边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

•W--静止结合面及杆与杆孔结合面最大间隙或直径差;轴与轴孔隔爆接合面最大直径差;

•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不小于25mm。

隔爆接合面结构参数表

•1、平面、止口或圆筒结构:

•L=6·0L1=6·0:

W(V≤0·1)=0·3;

•L=12·5L1=8·0;W(V≤0·1)=0·4;W(V>0·1)=0·4

•L=25`5L1=9`0;W(V≤0·1)=0·5W(V>0·1)=0·5;

•L=40L1=15`0W(V>0·1)=0·6;

•2、带有滚动轴承的圆筒结构;

•L=6·0W(V≤0·1)=0·4;W(V>0·1)=0·4;

•L=12·5W(V≤0·1)=0·5W(V>0·1)=0·5;

•L=25·0W(V≤0·1)=0·6W(V>0·1)=0·6;

•L=40W(V>0·1)=0·8;

1、2、2、操纵杆直径或圆筒直径与

隔爆结合面的结构参数

•直径d≤6L≥6;

•6<d≤25L≥d;

•d>25L≥25;

•1、2、3、电动机轴与轴孔最小单边间隙不小与0·075mm;滚动轴承结构时,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不小与上表规定的W值的2/3。

•1、2、4、防爆结合面的粗慥度不大与6·3级;操纵杆的表面粗慥度不大与3·2级;

1、2、5、螺纹防爆结构

•螺纹精度不低与3级;螺距不小与0·7mm;螺纹的最少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外壳容积(升)最小拧入深度(mm)最小啮合扣数

•V≤0·15·0

•0·1<V≤2`09·06

•V>2·012·5

•1、2、6、防爆结合面的法兰减簿厚度,应不大与原设计规定的维修余量。

•1、2、7、隔爆结合面的缺陷或机械伤痕,将其伤痕两侧高于无伤痕表面的凸起部分磨平后,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A、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与1mm、深度不大与2mm的砂眼,在40、25、15mm的隔爆面上,每1cm2不得超过5个,10mm宽的隔爆面上不超过2个。

•B、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和深度不大与0·5mm;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与规定的2/3。

•1、2、8、隔爆结合面不得有油漆及锈蚀,应涂防銹油或磷化处理。

如有銹迹,用棉纱擦净后,留有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模无感觉者仍算合格。

•1、2、9、用螺栓固定的隔爆结合面,其紧固程度应以压平弹簧垫圈不松为合格。

•1、2、10、观察窗孔胶封及透明度良好,无破损、无裂纹。

•1、2、11、引进设备的隔爆性能应符合《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的电器设备附录5-A、B、C、D的规定;

•1、2、12、凡不符合1、2、1~1、2、11任意一条者即认为该设备失爆,不得平为完好设备。

1、3、防爆设备的接线

•1、3、1、接线嘴连接紧固,密封良好,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密封圈材质须用邵尔硬度为45~55度的橡胶,并按规定进行老化处理。

•B、接线后紧固件的紧固程度以抽拉电缆不窜动为合格。

线嘴压紧应有余量,线嘴与密封圈之间应加金属垫圈。

压叠式线嘴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得超过电缆直径的10%。

•C、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小于1mm,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密封圈外径D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

•D≥20≤1·0

•20<D<60≤1·5

•D>60≤2·0

密封圈宽度应大电缆外径的0·7倍,

但必须大于10mm;厚度应大于电缆

外径的0·3倍,但必须大于4mm(70平方的橡套电缆例外)。

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

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它物体。

•D、低压隔爆开关引入凯装电缆时,密封圈应全部套在铅皮上。

•E、电缆护套穿入进线嘴一般为5~15mm,如电缆粗穿不进时,可将穿入的部分锉细(但密封圈与护套结合部位不得锉细)。

•F、低压隔爆开关空间的接线嘴应用密封圈及厚度不小于2mm的钢垫板封堵压紧。

其紧固程度:

螺旋喇叭嘴用手拧紧为合格;压叠式线嘴用手揘不动为合格,钢垫圈应置与密封圈外侧,其直径应符合密封圈与进线装置内径的规定。

高压隔爆开关的空间接线嘴应用与线嘴法兰厚度、直径相符的钢垫板封堵压紧,其隔爆结合面的间隙应符合规定。

•G、高压隔爆开关接线盒引入凯装电缆后,应用绝缘胶灌至三叉口以上。

•K、凡不符合以上之一者,即为失爆,不得平为完好设备。

•1、3、2、接线装置齐全、完整紧固,导电良好,并符合下列要求:

•A、绝缘座完整无裂纹;

•B、接线螺栓和螺母无损伤,无放电痕迹,接线零件齐全,有卡爪、弹簧垫、背帽等;

•C、接线整齐无毛刺,卡爪不压绝缘胶皮或其它绝缘物,不得压或接触屛蔽层;

•D、接线盒内导线的电器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增安型电器设备的要求。

•E、隔爆开关的电源、负荷引入装置,不得颠倒使用。

1、3、3、固定设备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A、设备引入线的终端线头,应用线鼻或用过渡接头接线。

•B、导线连接牢固可靠,接头温度不得超过导线温度。

•1、3、4、电缆的连接除符合《规程》要求外,还要符合下列要求:

•A、电缆芯线的连接严禁绑扎,应采用压接或焊接。

压接后的接头电阻不应大与同长度芯线电阻的1·1倍,抗拉强度不应小与原芯线的80%。

•不同材质芯线的连接应采用过渡接头,其过渡接头电阻值不应大与同长度芯线电阻值的1·3倍;

•B、高、低压凯装电缆终端应胶注绝缘材料,户内可采用环氧树脂干封,中间线盒应胶注绝缘胶。

1、4、安全供电

•1、4、1、高、低压电器设备的短路、漏电、接地等保护装置,必须符合《规程》、《煤矿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等的规定。

•1、4、2、短路保护计算整定合格,动作灵敏可靠。

•1、4、3、漏电保护装置使用合格。

•1、4、4、接地装置:

•1、4、4、1、接地螺栓符合下列标准:

•A、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凯装电缆接线盒的外接地螺栓应齐全完整,并标注接地负号(运行中移动的采掘机械设备除外)。

•B、电器设备接线盒应装设有内接地螺栓,并标有接地符号(电机车及36伏以下的设备除外)。

•C、外接地螺栓直径

•容量小于或等于5KW的不小于M8;

•容量大于5KW至10KW不小于M10;

•容量大于10KW的不小于M12;

•通讯、信号、按钮、照明灯等小型设备不小于M6;

•D、接地螺栓应进行电镀防銹处理。

1、4、4、2、接地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其截面积不小于:

•镀锌铁线100mm2;扁钢25×4mm2;

•铜线50mm2;

•B、电器设备外壳同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积的联线和电缆接线盒两端的凯装、铅皮的连接地线,其截面不小于:

•铜线25mm2;扁钢50mm2(后度不小于4mm);

•镀锌铁线25mm2。

•1、4、4、3、接地电阻不得大于下列数值:

•A、100KVA以上(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4欧姆;

•B、100KVA以上变压器供电线路从复接地10欧姆;

•C、100KVA以下的变压器10欧姆;

•D、100KVA以下变压器供电线路从复接地30欧姆;

•E、高、低压电器设备联合接地4欧姆;

•F、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10欧姆;

•G、高压线路的保护网或保护线10欧姆;

•H、井下设备2欧姆;

•I、井下手动移动电器设备1欧姆;

•1、4、5、设备闭锁装置齐全可靠。

•1、4、6、井下供电应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

1、5、不漏油、不漏电的规定

•1、5、1、不漏油固定结合面及阀门、油标管等不应有油迹,运动部位允许有油迹,但擦干后在3min不见油,半小时不成滴。

非密封运动件部件润滑油脂不得甩到其它部件和基础上。

•1、5、2、不漏电网路的绝缘电阻不小于下列规定,漏电继电器正常投入运行。

•1140V60千欧

•660V30千欧

•380V15千欧

•127V10千欧

1、6、电器性能检测

•1、6、1、电器设备的绝缘性能必须按照《煤矿电器设备试验规程》规定的周期和项目进行试验,并符合标准,有记录可考查。

•1、6、2、绝缘油,新油使用前应做油质分析;运行中的油,每年做一次简化分析;多油断路器的油,每半年做一次耐压试验。

其它试验项目按《煤矿电器设备试验规程》规定进行,有记录可查。

•1、6、3、继电保护装置计算整定检验每年一次;对矿井的继电保护装置,每半年一次,并符合整定方案,有记录可查。

1、6、4、指示回转仪表应每年检验一次,其准确等级不低于2·5级;电源计量仪表每半年效验一次,其准确等级不低于1·0级。

有记录可查。

1、7、设备使用

•1、7、1、高、低压开关的选用应符合《规程》要求,与被控制的设备容量应匹配,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平为完好设备:

•A、超容量、超电压等使用者;

•B、不符合使用范围者;

•C、继电保护失灵,熔体选用不合格;

D、隔爆磁力起动器用小喇叭口出动力线。

•1、7、2、井下隔爆型电器设备,必须在下井前,经过指定的隔爆电器设备检查员检查出具的合格证,否则一律不得评定为完好。

1、8、安全保护

•1、8、1、机房和电器设备,一切可以危机人身安全的裸露带电部分及转动部位,均须设防护罩,防护栏,并悬挂危险警告标志。

•1、8、2、机房应备有符合规定的防火器材。

•1、8、3、机房不得存防汽油、煤油、绝缘油和其它易燃物品。

用过的棉纱应存放在盖严的专用容器内,并放罩在指定地点。

1、9、涂饰

•1、9、1、设备表面应涂防銹漆。

开关箱、接线盒等内壁应涂耐弧漆,颜色应与出厂颜色一致。

•1、9、2、设备的防护栏、油标、注油孔及油塞等的外表应涂红色油漆。

•1、9、3、设备表面脱落油漆的部位应及时补漆。

1、10、设备环境

•1、10、1、设备表面无积尘、油垢。

•1、10、2、机房清洁,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无滴水、无油垢,工具、备件材料等存放在固定地点,安放整齐。

•1、10、3、机房通风良好,照明设施亮度合适,符合安全要求。

1、11、记录、资料

•1、11、1、固定电器设备场所必须具备下列记录及资料:

•A、电器系统图;B、检查、修理、试验记录;

•C、运转、交接班、事故记录;

•1、11、2、移动电器设备应有下列记录:

•A、检查、修理记录,试验整定记录;

•B、事故记录;

2、低压隔爆开关

•2、1、外观检查

•2、1、1、外壳无变形,无开焊,无銹蚀,托架无严重变形。

•2、1、2、操作手柄位置正确,扳动灵活,与操作轴连接牢固,无虚动作。

•2、1、3、磁力启动器的按钮与手柄及壳盖的闭锁关系正确可靠,并有警告标志。

•2、1、4、接地螺栓、接地线完整齐全,接地标志明显,有规定期内接地电阻试验记录。

2、2、防爆性能

2、3、触头

•2、3、1、主触头、辅助触头接触良好,接触面积不小于60%。

触头不同期性不大于0·2mm;触头开距、超距、初压力、终压力符合厂规定。

•2、3、2、触头无严重烧损。

2、4、消弧罩

•2、4、1、零件齐全、完整,无裂纹。

•2、4、1、消弧片数量符合厂家规定。

如无规定时,380V不少于8片;660V时不少于11片。

2、5、隔离刀闸开关

•2、5、1、接触良好,插入深度不小于宽度的2/3,接触面积不小于刀夹的75%。

•2、5、2、动刀闸的开合位置、动作方向与手柄严格协调一致。

2、6、导线、带电螺栓

•2、6、1、导线绝缘无破损老化,绝缘性能良好。

绝缘电阻:

1140V不低于5兆欧;660V不低于2兆欧;380V不低于1兆欧。

•2、6、2、配线整齐、清楚,开关内部导线不得有接头。

•2、6、3、开关露出的带电螺栓应用绝缘材料封闭好。

2、7、保护接地

•2、7、1、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灵敏可靠,有规定期内的试验整定合格记录。

•2、7、2、熔断管无严重烧焦痕,无裂纹。

熔体容量选用合格。

•2、8、开关有明显的用途标志。

3、50KVA及以上户外变压器

•3、1、外观检查

•3、1、1、零部件齐全、完整、紧固。

•3、1、2、通气孔不进水、不堵塞,放油阀门密封良好。

各接触面、阀门不渗油。

•3、1、3、安全气道、吸尘器、净油器等符合厂家规定,完整可靠。

•3、1、4、储油柜油位清晰,并有-30+20+40度三道油指志线,油的高度符合要求。

•3、1、5、瓷瓶清洁,无裂纹破损,无放电痕迹。

•3、1、6、运行中无异响,上层油温不超过85度。

•3、1、7、基础完整,无沉陷现象。

3、2、油箱及冷却装置

•3、2、1、油箱及散热管无明显变形,个别散热管变形不大于管径的1/3,表面油漆无脱落。

•3、2、2、密封垫无老化、无变形。

•3、2、3、大型变压器的冷却风扇使用正常。

风扇有事故信号装置及自动启动、停止装置。

水冷装置不渗漏、无堵塞,正常运行。

3、3、接线装置

•3、3、1、接线紧密,温度不超过65度。

接头应采用线鼻子或过渡接头。

•3、3、2、导电杆裂纹无烧痕,无秃扣,放松装置齐全。

•3、3、3、夹装式套管固定牢靠,套管顶部排气孔畅通。

•3、3、4、分接开关电器和机械性能良好,无接触不良或动作卡阻现象,位置正确,标注清楚。

3、4、绝缘油

•3、4、1、油质合格。

•3、4、2、耐压强度:

•用于15KV及以下的变压器,不低于20KV;

•用于15~35KV及以下的变压器,不低于30KV;

•用于44~220KV及以下的变压器,不低于35KV;

•3、4、3、有规定内的测试记录。

3、5、线圈

•3、5、1、线圈绝缘老化程度应不低于3级,线圈不松动,接线无过热现象。

有规定期内的试验记录。

•3、5、2、线圈的绝缘吸收比不应低于1·3,其它绝缘性能符合《煤矿电器试验规程》的规定,并有规定器内的测试记录。

3、6、保护装置及仪表

•3、6、1、变压器应根据容量、电压等级按《继电保护装置设计规范》设置不同的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整定试验,动作灵敏可靠,信号明确。

有规定期内的试验记录。

•3、6、1、1、800KVA及以上的油侵式变压器及400KVA及以上车间内油侵变压器应设瓦斯继电器保护。

•3、6、1、2、10000KVA单台运行变压器的或6300KVA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应设纵联差动保护;必要时6300KVA单台运行变压器也可设置纵联差动保护。

•3、6、1、3、4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应有温度测量装置,并能发出超温报警;低压侧中性接地400KVA及以上变压器应设零序电流保护;4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高压侧应设过流保护,重要场所应设过流速断保护。

•3、6、2、计量仪表完整好使,指示正确,并有规定期内的效验记录。

•3、6、3、接地装置符合规定。

4、矿用变压器

•4、1、外观检查

•4、1、1、零部件齐全、完整、紧固。

•4、1、2、瓷瓶清洁、无破损,无放电痕迹。

•4、1、3、通风孔有护圈,不堵塞,放油孔护铁完整。

闸阀开闭灵活,不渗漏。

•4、1、4、油箱散热管及接线盒无明显变形,个别散热管变形不得大于管径的1/3。

•4、1、5、油位计指示清楚,无油垢油量符合油温线标志,不低于15度的油温线;

•4、1、6、各部位密封合格,不渗油。

•4、1、7、运行时无异响,上差油温不超过85度;

•4、2、接线装置

•4、2、1、接线符合要求。

接线柱无烧伤或秃扣,接线应采用线鼻子或过度接头连接。

•4、2、2、分接开关完整无损,动作可靠,指示位置正确。

4、3、绝缘性能

•4、3、1、线圈及套管的绝缘电阻在20度时不低于下列数值,并有规定期内的测定记录;

•6KV:

250兆欧;

•3KV:

150兆欧;

•660V:

35兆欧;

•380V:

18兆欧;

•4、3、2、绝缘油耐压强度不低于20KV,油质合格,有规定期内的测试记录;

4、4、保护装置

•4、4、1、过流保护动作灵敏示。

温度计指正确。

•4、4、2、接地装置符合规定。

5、电动机

•5、1、外观检查

•5、1、1、螺栓、接线盒、吊环、风翅、通风网、护罩及散热片等等部件齐全、完整、紧固。

•5、1、2、运行中无异音。

•5、1、3、运行中温度不超过厂家规定,无规定时可按下列规定:

•A级绝缘时95℃;E级绝缘时105℃;

•B级绝缘时110℃;F级绝缘时125℃;

•H级绝缘时135℃;

•集电环105℃;换向器90℃;滚动轴承75℃;

•滑动轴承65℃;

5、1、4、运行中转动平稳,无明显振动,振动最大允许量见下表:

•5、1、5、绕线式、同部及直流电机运行时火花等级不大于1·25级,直流电机换向瞬间允许增大为1·5级。

•5、1、6、电流不超过额定值;三相交流电机在三相电压平衡的情况下,三相电流之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相差5%。

在电源电压及负荷不变条件下,电流不得波动。

•5、1、7、接地装置符合要求。

5、2、定子、转子

•5、2、1、绕线及铁芯无积垢,绝缘无老化、裂纹、不振动。

•5、2、2、鼠龙型转子无可焊断条,同步电机极掌不松动,启动铜条无可焊、裂纹,转子绕组联结牢靠,无可焊、虚焊现象。

•5、2、3、绕线及同步电机集电环不松动、表面无严重烧痕。

电刷接触面积不小于75%。

刷辫、刷握连接牢固,电刷在刷握中上下灵活,间隙不大于0·3mm,压力均匀。

•5、2、4、直流电机换向器表面无烧伤变黑现象。

云母片应低于整流片0·5~1·5mm,且均匀一致。

换向器表面磨损深沟不超过1mm,径向跳动不超过换向器直径的0·02%。

电刷在刷握内移动灵活,压力均匀,接触面积不小于75%。

•5、2、5、换向器片与绕组焊接良好,无过热开焊现象。

换向片磨损剩余高度不得小于下表的规定:

换向器片剩余高度表

•换向器工作直径极限剩余高度(mm)

≤1002·0

>100~1502·5

>150~2003·0

>200~2503·5

>250~3004·0

>300~3504·5

>350~5005·0

5、2、6、定子与转子间隙:

•异步电机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30%;同步电机与直流电机不得超过15%。

•5、2、7、绝缘良好。

温度在75℃时,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

3KV不低与3兆欧;6KV不低与6兆欧;700V不低与0·5兆欧;转子绕组不低与0·5兆欧;大型电机轴承座与机座之间的绝缘垫完整无损,绝缘电阻不低与0·5兆欧。

•5、2、8、高压电机的泄露及直流耐压按《电器试验规程》进行。

有定期测试记录。

5、3、轴承

•5、3、1、轴承不松旷,转动灵活,运行平稳无异响。

滑动轴承油圈转动平稳。

•5、3、2、油质合格,油量适当,大型电机有定期换油记录。

•5、3、3、强制水、油循环装置不阻塞,不渗漏。

5、4、接线

•5、4、1、接线螺栓、引线瓷瓶、接线板无损伤裂纹,标号齐全,引线绝缘无老化破坏。

•5、4、2、接线终端应用线鼻子或过渡接头接线。

接头温度不得超过导线温度。

•5、4、3、接线应符合1、3节的规定。

•5、5、隔爆电机的隔爆性能应符合1、2节的规定。

6、隔爆型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

•6、1、外观检查

•6、1、1、外壳、托架无明显变型,无严重锈蚀。

•6、1、2、零部件齐全、完整、紧固。

•6、1、3、指示灯色别清晰,并符合规定。

•6、2、接线

•6、2、1、接线符合1、3节的规定。

•6、2、2、电源盖板、危险排齐全。

6、3、电器性能

•6、3、1、接触器绝缘无损伤,触头接触良好,触头开距为3·4~4·1mm。

消弧装置完整。

齐全接触器吸合无噪音。

•6、3、2、变压器及导线绝缘无损伤,无老化。

•绝缘电阻:

660V不低于2兆欧;

•380V不低于1兆欧;

•127V不低于0·5兆欧;

6、4、保护装置

•6、4、1、过载、短路、漏电保护装置齐全,整定合格,动作灵活可靠。

•6、4、2、熔断管完整无损伤,固定牢靠,熔体选用合格。

•6、4、3、机械、电器闭锁齐全可靠。

手柄在停电位置时,触头不带电。

•6、4、4、隔爆性能符合1、2节的规定。

•6、4、5、接地可靠,接地装置及接地电阻符合1、4、4节的规定,并有规定期内的测试记录。

7、矿用通讯、信号装置

•7、1、外观检查

•7、1、1、零部件齐全、完整、紧固。

•7、1、2、外壳无锈蚀,我严重变形。

壳体内无油污、积垢和水珠。

•7、1、3、观察窗清洁,无破损。

•7、2、接线

•7、2、1、接线及接线端子整齐、清洁,导线标示清晰。

•7、2、2、插销接线装置紧密、牢固,接头接触良好。

•7、2、3、接线符合1、3节的规定。

7、3、主回路绝缘性能

•7、3、1、绝缘性能良好,系统绝缘电阻:

•1140V不低与5兆欧;660V不低于2兆欧;380V不低于1兆欧;127V不低于0·5兆欧;7、3、2、导线绝缘良好,无破损老化现象。

7、4、整体系统功能

•7、4、1、控制、检验、监视、信号、显示系统的声,光显示正常。

•7、4、2、通讯系统声音清晰,音量适当。

7、5、防爆性能

•7、5、1、隔标性能符合1、2节规定。

•7、5、2、对引进设备尚需符合《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电器设备分册附录5-A、B、C、D的有关规定。

•7、6、外壳接地装置符合规定。

8、矿灯

•8、1、外观检查

•8、1、1、外表干净、不漏液,电池和灯盖内部无垢污,极柱上无氧化物。

灯盖簧片和各内部接点无锈蚀。

•8、1、2、注液口透气孔畅通无堵塞。

孔塞保持注液干燥。

8、2、灯头和灯线

•8、2、1、零部件齐全、完整、紧固。

•8、2、2、闭锁螺栓紧固可靠,腊封无裂纹、破损。

•8、2、3、灯泡、开关接触良好、不眨眼、不灭灯。

•8、2、4、灯碗聚光好、亮度足,玻璃不松动、无破损。

•8、2、5、灯线无破损,出线口密封良好,长度不小于1m,接线必须使用线鼻子。

8、3、灯盒、锁盖

•8、3、1、绝缘良好,不漏电。

•8、3、2、灯盒不漏液、不变形。

•8、3、3、灯锁良好,必须使用专用工具才能打开。

8、4、电池

•8、4、1、绝缘座、极柱垫、保护套等齐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