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3452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以下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农田B.草原C.城市D.森林

2.枯叶蝶体态与干枯的叶片十分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  )

A.环境改变生物

B.生物依赖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改变环境

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黄山上的松树

B.巢湖及湖里的全部生物

C.长江中的中华鲟

D.淮河内的全部生物

4.北陵公园植被覆盖率高,有许多参天古树,夏天,我们一进入公园就会感到气候湿润,空气清新、凉爽,这种现象说明(  )

A.环境可以影响生物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周围的环境

5.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兔←鹰

B.草→兔→鹰→分解者

C.草←兔←鹰

D.草→兔→鹰

6.下列各项中,能完整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兔子吃草,狐吃兔子

C.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D.老鹰吃蛇,蛇吃老鼠

7.下列对于科学观察的认识,错误的是()

A.观察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B.边观察边思考

C.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

D.只要看就行了

8.下图中,主要体现了生物的哪项基本特征(  )

A.需要营养

B.能进行呼吸

C.生长和繁殖

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9.一个海洋被DDT(一种难以分解的化学农药)污染,海洋中一条食物链:

浮游植物→小虾→鱼→鱼鹰,在此食物链中,体内DDT含量最少和最高的是(  )

A.浮游植物、鱼

B.小虾、鱼鹰

C.浮游植物、小虾

D.浮游植物、鱼鹰

1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包含有三条食物链

B.它能表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C.其中的④是生产者

D.②中的能量直接来源于阳光

11.“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出自唐朝张志和的《渔歌子》中的诗句,这诗句描写了影响鳜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B.江水C.温度D.桃花

12.在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则田鼠的数量将会(  )

A.缓慢上升

B.仍保持相对稳定

C.迅速上升

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

13.昆虫中菜粉蝶等蝶类在白天活动,而美国白蛾等蛾类在夜晚活动,说明生物体具有(  )

A.应激性B.变异性C.趋光性D.遗传性

14.在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属于生物应激性的是(  )

A.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迅速合拢

B.生长在田野里的向日葵,其花盘总是向着光生长

C.王朋同学吃水果糖时,口腔内总是会分泌许多唾液

D.生活在河水中的鲫鱼,总是会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15.下列关于生物圈是最大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D.生物圈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

16.下列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金针菇

B.噬菌体

C.含羞草

D.金丝猴

17.山东不生产柑橘,广东不生产苹果,对此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A.阳光

B.空气

C.水分

D.温度

18.通常肉类食物的价格要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

A.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B.饲养动物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19.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存在这样一条食物链:

微小的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其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  )

A.水生植物

B.蜻蜓幼虫

C.小鱼

D.大鱼

2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相互依存关系图,以下不合理的选项是(  )

A.甲是生产者

B.丙不是消费者

C.丁是分解者

D.根据吃与被吃的关系只有1条食物链

21.如图为某草原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需要补充下列哪项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非生物部分

D.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统一整体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C.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D.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二、非选择题

23.李敏家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李敏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

(1)提出问题:

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

_________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实验步骤:

①材料:

20只鼠妇,铁盘,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

②装置:

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构成 _________.③在铁盘中央放入20只鼠妇.④观察与记录:

仔细观察,每分钟分别统计 _________处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

(4)实验结果:

_________一方的鼠妇较多.

(5)实验结论:

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4.地球上所有的_________与其_________的总和就叫做生物圈;在一定的 _________内,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的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_________.

25.在一定地域内,________与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有________、温度、水等.

26.有些家庭将一种水晶球样的生态球作为摆设.该球密封,内装有空气、水、底部有沙子河泥,生长着一些水藻和几条小鱼.

(1)你认为生态球应放在什么地方________.

(2)该装置中水藻的作用是________.

(3)该装置中小鱼的作用是________.

(4)该装置中沙子河泥的作用是________.

(5)该装置中能量流动特点是________,物质循环特点是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

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A错误;

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B错误;

C、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少,自我调节能力最弱,C错误;

D、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D正确.

2.【答案】C

【解析】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枯叶蝶的拟态,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捕食和御敌,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3.【答案】B

【解析】A、黄山上的松树,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

B、巢湖及湖里的全部生物,即包括了巢湖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正确;

C、长江中的中华鲟,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错误;

D、淮河内的全部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错误.

4.【答案】D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使人感觉空气清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使人感觉空气湿润.所以夏日走进翠绿的果园,顿感空气清新湿润,这得益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体现了生物(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5.【答案】D

【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A、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

B、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

C、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捕食者;

D、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6.【答案】B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A选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能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C选项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也不能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因为其中缺少生产者。

D选项老鹰捕食蛇,蛇捕食老鼠,其中也缺少生产者。

而B选项狐吃兔子,兔子吃草能够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

草→兔子→狐。

故选B。

7.【答案】D

【解析】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进行测量.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并进行讨论.因此观察时实事求是,不能只看不思.

8.【答案】B

【解析】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说明鲸正在呼吸.

9.【答案】D

【解析】生物富集现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如农药、铅、汞等,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其浓度在逐步升高.在“浮游植物→小虾→鱼→鱼鹰”这条食物链中,浮游植物位于食物链的开始,其有害物质浓度最低,而鱼鹰则位于食物链的最末端,其体内有害物质最高.

10.【答案】B

【解析】A、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图中只有①→②→③一条食物链.A错误;

B、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图中的①是生产者,②③是消费者,④是分解者,阳光是非生物成分.因此它能表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B正确;

C、④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能够分解动植物的残体,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促进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C错误;

D、②是动物,它的能量通过取食来自于①生产者.D错误.

11.【答案】C

【解析】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桃花流水鳜鱼肥”主要描述了温度影响了鱼的生活,使生物开始萌发.因此“桃花流水鳜鱼肥”诗句中描写的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12.【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中的生物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田鼠由于缺乏天敌,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田鼠的数量短期内会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生存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因此鼠的数量就会大量减少.

13.【答案】A

【解析】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反应.生物生存环境之中,每时每刻都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对这些影响作出相应的反应.菜粉蝶和美国白蛾受到一定的温度和光照的刺激便发生相应的反应,这是应激性的体现.

14.【答案】D

【解析】A、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迅速合拢,这是含羞草对碰触刺激发生的反应,是生物的应激性;

B、生长在田野里的向日葵,其花盘总是向着光生长,这是向日葵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是生物的应激性;

C、吃水果糖时,口腔内总是会分泌许多唾液,这是对糖果的刺激作出反应,是生物的应激性;

D、生活在河水中的鲫鱼,总是会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生物的呼吸作用,不是生物的应激性.

15.【答案】A

【解析】A、生物圈的范围:

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A错误.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B正确.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C正确.

D、生物圈包括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正确.

16.【答案】A

【解析】A、金针菇是真菌,主要靠分解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属于分解者;

B、噬菌体是病毒,主要寄生在细菌细胞内,因此不属于分解者;

C、含羞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

D、金丝猴是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属于消费者.

17.【答案】D

【解析】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苹果是温带水果适合生长在温度较低的北方,南方温度高不适合苹果生长.柑橘是热带水果,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南方温度高适合柑橘生长,而北方温度低不适合柑橘生长.因此造成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

18.【答案】C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的.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营养级,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作用的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因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消耗的也多,成本也越高.故肉类和鸡蛋的价格要比粮食和蔬菜高.

19.【答案】D

【解析】在食物链:

微小的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中,大鱼的营养级最高,有毒物质最多的是大鱼;这是因为大鱼有更多机会通过其他食物链途径积累有毒物质.

20.【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观图可知:

甲属于生产者,乙和丙属于消费者,丁属于分解者.

A、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所以甲是生产者,A正确;

B、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所以丙是消费者,B错误;

C、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丁是分解者,C正确;

D、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确切的说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按照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的次序可知,该食物网中有1条食物链,即甲→乙→丙,D正确.

21.【答案】D

【解析】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因此图中的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因此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所以“如图示某草原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需要“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

22.【答案】B

【解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在生物圈中既有高大的山脉,也有低洼的海洋,因此这三个圈层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生物就生活在这三个圈层中,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23.【答案】

(2)土壤的潮湿程度(3)②等量湿土对照④干土和湿土(4)湿土

【解析】

(2)作出假设是给出问题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因此此题假设是:

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实验步骤

②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即水的多少不同.给鼠妇提供了干燥和潮湿两种环境,其他条件如温度、光照都相同。

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就是形成以水分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

④观察与记录:

每分钟分别统计干燥和潮湿两种环境中的鼠妇数量,共统计10次,便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实验结果是湿土一侧的鼠妇数目多,由最终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鼠妇的生活受土壤的潮湿程度的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24.【答案】生物;环境;区域;生物和它所生存的环境;生物圈.

【解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存的环境二者形成的整体就叫生态系统,如:

一片麦田就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也能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叫生物圈,它包括了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5.【答案】生物;环境;生产者;阳光

【解析】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植物死后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被植物体利用.因此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26.【答案】

(1)阳光下;

(2)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

(3)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4)固着植物体,河泥中的分解者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提供无机盐;

(5)单向的;周而复始的.

【解析】

(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因此这个生态球应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小鱼和水藻能生存的原因是:

水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氧和养料;小鱼通过呼吸作用为水藻提供二氧化碳,其排泄物被分解者(细菌、真菌)分解之后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再被水藻利用.所以该装置中水藻的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

(3)该装置中小鱼的作用是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4)该装置中沙子河泥的作用是固着植物体,河泥中的分解者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提供无机盐;

(5)该装置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的,物质循环特点是周而复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