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学案.docx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学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学案
高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学案
高三政治备课组
一.【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考点展示:
1.中华文化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5.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二.【自主预习单】---自主预习,总结答案。
1.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能举例说明。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有哪些?
为什么这样说?
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哪些表现?
并举例说明。
4.试概括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关系。
5.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原因?
6.如何正确理解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7.概括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8.概括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并举例说明。
9.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0.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1.概括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的关系。
12.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巩固检测单】
判断并说明原因:
1.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
()
3.各民族文化的力量都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
4.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精神。
()
5.爱国主义是具体的、抽象的。
()
四.【拓展提升单】
1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是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手工编织艺术品。
其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在华人圈里广为流行。
这说明
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中华文化已被世界各民族所接受D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
2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盘长结、藻井结、双钱结等,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愿望。
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B中华文化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C中华文化反映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了其精神世界
D中华文化丰富多彩
3在我国,孝文化由来已久,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
可见
A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B“孝”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D汉字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
4温州市乐清的“细纹刻纸”是中国传统剪纸中的典型代表,艺人能在一寸见方的纸上刻出四十根细纹线条,技艺高超的甚至能刻六七十根,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A包容广纳B推陈出新C博大精深D源远流长
5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
下列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评价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B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用,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C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唯一标志
D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
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
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
回答6、7题。
6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承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7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A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B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C被外来文化所同化
D剔除外来文化
8《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学艺术的魅力。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A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B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C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D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9震撼人心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港澳台居民和海外华侨中间引起强烈反响。
他们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为荣,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
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B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C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02010虎年春节期间,法国总统萨科齐在爱丽舍宫举行了招待会,向广大法国华人、旅法华侨致以节日祝福,这在法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加快,作为中华文化鲜明符号的春节,越来越为各国人民所了解和欢迎。
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B春节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综合国力的提高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D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11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
这说明
A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B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C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D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12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通过文字“人”的体型,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蓝色之水”的体色,表达“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海宝”与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在形象上各自不同,在承载和传递文化的任务上也各有侧重。
所以,有人说“福娃”是京派文化的体现,而“海宝”是海派文化的折射。
对于“海宝”与“福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都有着较大的社会价值
B二者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C二者都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D二者的差别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特征
13下列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解释正确的是
A土尔扈特东归——爱国主义B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团结统一
C中国坚决反对恐怖主义——爱好和平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强不息
14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C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首千百年来为无数海内外游子所传唱、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心的《游子吟》,牵出了中华游子文化节。
游子文化体现了
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B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
C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D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162009年10月31日上午,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先生在北京逝世。
钱学森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家,只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赢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尊重,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
这告诉我们
A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这一主题
B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C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的一致性
D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
17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C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D中华民族优秀于任何民族
2008年12期《半月谈》载文指出,袁隆平其实也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这种精神财富曾经激励我们创造了无数科学奇迹,同时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度变得稀缺。
回答18——20题。
18袁隆平常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中国多一点粮食不怕,若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这种情怀是激励他孜孜不倦、忘我探索的不竭动力。
这说明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B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
C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D爱国主义是鼓舞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19袁隆平不是因循守旧、盲从权威的科学家,他善于质疑,勇于创新,敢于超越。
这启示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B民族精神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C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时代精神则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D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20对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B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工作者特别是英雄模范人物的职责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我国发生了三件惊天动地、令全世界瞩目的大事: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奋勇夺取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的重点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
2008年5月12号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华大地开展了一场气壮山河、情满人间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都连在一起,真正做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这场抗震救灾斗争既从伟大的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又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开拓和提升了民族精神的新境界。
有这种精神作支撑,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1)联系材料谈谈你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7分)
(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6分)
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