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5307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30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

《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

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1综合说明1

1.1项目背景1

1.2项目批复及调整情况1

1.2.1项目批复1

1.2.2项目调整情况1

1.3项目基本特征1

1.3.1项目类型2

1.3.2项目性质2

1.3.3项目位置和范围2

1.3.4项目规模3

1.3.5土地权属状况3

1.3.6新增耕地情况3

1.3.7建设工期3

2项目概况4

2.1某县情况4

2.2整理区基本情况4

2.3自然条件4

2.3.1气候4

2.3.2水文地质与水资源5

2.3.3地形地貌6

2.3.4土壤6

2.3.5矿产资源7

2.3.6自然灾害7

2.4社会经济条件7

2.5农作物种植情况8

2.6整理区基础设施情况8

2.6.1交通设施8

2.6.2水利设施9

2.6.3电力设施10

2.6.4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11

2.7土地利用现状11

3项目设计提要13

3.1设计目的13

3.2设计原则13

3.3设计依据14

3.3.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14

3.3.2法律、法规和土地整理相关政策15

3.3.3相关规划、文件16

3.3.4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16

3.3.5相关基础资料16

3.4设计任务17

3.5技术路线17

4工程布局18

4.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18

4.2基础分析18

4.2.1水土资源分析18

4.2.2新增耕地潜力分析20

4.2.3土地利用问题分析20

4.3工程布局21

4.3.1土地利用布局21

4.3.2田块布局21

4.3.3道路布局21

4.3.4农田水利工程布局21

5工程设计23

5.1土地平整工程设计23

5.1.1土地平整内容23

5.1.2土地平整方式的选择25

5.1.3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26

5.2灌排工程28

5.2.1水源工程设计28

5.2.2灌水工程设计32

5.2.3排水工程设计39

5.2.4建筑物工程设计40

5.3道路工程43

5.3.1设计标准43

5.3.2道路工程结构设计44

5.3.3道路工程纵、横断面设计44

5.4电力工程46

5.4.1电源46

5.4.2计算负荷46

5.4.3主要电气设备选择47

5.5工程量汇总52

6施工组织设计59

6.1施工条件59

6.2施工布置和方法59

6.2.1施工布置原则59

6.2.2施工方法和程序60

6.2.3施工管理61

6.2.4施工进度管理64

7投资预算与效益分析66

7.1投资预算66

7.1.1编制依据66

7.1.2费用计算标准66

7.1.3投资结构66

7.1.4分年度投资66

7.2耕地质量评价67

7.2.1评价单元的确定67

7.2.2主要作物对土地质量的要求67

7.2.3土地评价因子赋分68

7.2.4评价结果分析69

7.3效益分析70

7.3.1社会效益70

7.3.2生态效益70

7.3.3经济效益71

8工程实施与后期管理建议73

8.1工程实施73

8.1.1实施机构73

8.1.2管理制度73

8.2后期管理建议75

8.2.1土地权属调整75

8.2.2制定土地权属调整方案76

9附件78

1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

某镇三块石村和康明村,地处某市西部平原沿河区,是重点产粮区。

规划项目区内,80%以上的耕地为基本农田,其中大部分为水田,由于资金限制没有统筹规划集中整治,现有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难以保证旱能灌涝能排,使粮食产量不能达到预期指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

“针对当前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极待加强的状况,从2005年起,要在继续搞好大中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基本农田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农民的长远生计,是耕地保护的重中之重。

各地要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的同时,加大对基本农田的投入,以建设促保护。

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是今后一个时期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基本农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中央发展农业的战略和国土资源部确定的土地开发整理方向,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使优质土地发挥最大潜能,通过土地整理、灌溉及排水工程的整治,达到旱涝保收、增产增收的目的,这是当地农民的深切愿望。

在当地农民的要求下,镇政府向某县国土资源局提出了项目申请。

1.2项目批复及调整情况

1.2.1项目批复

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已经由某市国土资源局批准立项,批准文号:

辽市国土资发【2011】15号,并已备案入库。

1.2.2项目调整情况

根据某县国土资源局提供的《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规划设计小组实地踏勘,项目申报情况与实地情况相符,规划方案局部调整。

1.3项目基本特征

1.3.1项目类型

本项目类型为重点项目。

1.3.2项目性质

本项目性质为土地整理项目。

1.3.3项目位置和范围

项目区位于某市西南端,地处辽宁省浑、太两大河流所夹地带,涉及某镇康明村和三块石两个行政村。

按项目区划定边界,东邻某镇乔坨子村和鱼窖子村,距太子河1.5km;南与某镇长林子村毗邻,距某与海城交界处1.5km;西邻某镇蚂蜂泡村,西北边界在浑河大堤脚下,隔河为台安县;北邻某镇翟家村,距203国道1.5km。

其中康明村分K1、K2、K3、K4四个地块,三块石村分S1、S2、S3、S4四个地块。

项目区地理坐标:

东经122°38′18″~122°41′10″;

北纬41°10′18″~41°13′14″。

项目区所在图幅号:

K51G067043、K51G068043。

 

项目区

 

图1-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1.3.4项目规模

项目区总面积746.7087公顷,除去有林地、公路用地、坑塘水面和村庄用地不动工面积26.1437公顷,项目区建设规模为720.5650公顷。

1.3.5土地权属状况

项目区土地均为集体所有,权属清楚,无争议。

1.3.6新增耕地情况

项目区内新增耕地面积为0.6125公顷,新增耕地率0.08%。

1.3.7建设工期

本项目计划建设期限为1年,实施期为12个月(2011年10月1日~2012年10月1日)。

2项目概况

2.1某县情况

某县位于辽宁省中部,辽东半岛北端,地处东经122°35'04″~123°41'00″,北纬40°42'19″~41°26'32″之间。

该县东与本溪市平山区、本溪县相连,南与凤城县、岩县、海城市、鞍山市旧堡区接壤,西界浑河与台安县、辽中县相望,北与灯塔市、某市毗邻,中间被某市太子河区首山农场相隔,将县境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区三部分。

某县全县土地总面积283545.82公顷。

耕地面积98113.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60%,其中水田面积26339.54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6.85%,水浇地面积947.76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0.96%,旱地面积70826.49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2.19%;园地面积4540.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0%;林地面积134101.5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29%;草地面积5003.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6%;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23121.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15%;交通运输用地4555.4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3573.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9%;其他土地面积535.8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9%。

2.2整理区基本情况

整理区位于某镇,涉及到某镇康明村和三块石村两个行政村,周边交通十分便利,适合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运输和物资外运。

项目区内局部地块不平整,各项农业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田间道路等级偏低。

此外,由于降雨量分布不均,作物生长过程中,降雨量偏少,难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影响作物正常发育造成旱灾。

2.3自然条件

2.3.1气候

该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风大,干旱少雨,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

(1)气温

据某县气象局截至2010年气象资料记载,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8.4℃,最高年平均气温9.5℃,最低6.9℃,极端最高气温38℃。

7月气温最高,平均气温为24.2℃。

1月气温最低,平均为零下11.2℃。

(2)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752.9mm,多雨年和少雨年降雨量相差很大。

1985年降雨量1075.1mm,1978年降雨量仅505.4mm,年差469.7mm。

年最大降水多出现在7~8月份。

(3)蒸发

多年平均蒸发量1631.1mm,年最大蒸发量1886.9mm,年最小蒸发量1324.5mm。

月平均蒸发量相差较大,5~6月蒸发量最大,达541.01mm,占全年蒸发量的33.17%;1月份最小蒸发量为26.4mm。

(4)光照

多年日照时数平均2630.6小时,日照率为60%。

年最多日照时数为2828小时,最少为2114.5小时。

5~9月作物生长期,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28.5小时。

日照高峰值为5月,最短为11月。

(5)风速

春季平均风速5~6m/s,最大风速25~28m/s。

夏季平均风速3~4m/s,最大风速20~25m/s。

秋季平均风速2~6m/s,最大风速25~30m/s。

冬季最大风速25~32m/s。

(6)无霜期冻土层

该地区无霜期165天左右,冻土层厚1.15m。

2.3.2水文地质与水资源

项目区位于浑河、太子河之间,某县内为冲积平原,地质条件属于西部平原第四系水文地质系列,第四纪各时期地层在垂直方向上,从早期到近期松散堆积物的厚度逐渐变薄的特点。

在水平方向的变化是由北向南,由东西两侧向中间逐渐加厚的规律。

第四纪堆积物的成因和颜色变化规律是:

平原的边缘地区多为冰水堆积、冲洪积、坡洪积以及冲积的棕黄、综红色、桔黄色粗碎屑物质堆积。

中部平原或南部以河湖相为主,并有冲海积相的灰、灰白、灰绿、灰黄色的较细颗粒物质堆积。

松散堆积物较厚,层次较多,由下而上的主要地层为中更新统冲积层、上更新统冲积层、全更新统冲积层。

太子河在项目区东侧3km,为辽河下游一级支流。

据《某水利志》(1972)记载,该河战国时期称衍水,辽代改为太子河,发源于新宾县红石立子山,经本溪流入某境内,在唐马、穆家与海城交界的三岔口入辽河。

流域面积13880km2,全长413km,河道比降1.24‰。

年平均径流量40亿m3,多年平均流量86.2m3/s。

浑河在项目区西北侧,古称辽水,因河水浑浊而得名。

该河发源于清原滚马岭,自东北向西南,由灯塔市七台子流入小北河境内,经唐马镇流入海城市。

全长415km,河道比降1.33‰,最大年径流量44.81亿m3,最小年径流量6.18亿m3。

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某东部山区地下水净储水量5.86亿m3,西部平原净储水量47.34亿m3,储水量最多的某镇,达8.41亿m3。

根据当地水利部门提供的资料,潜层地下水埋深1.7~6.9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