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检测试题1.docx
《届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检测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检测试题1.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检测试题1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
三年高考二年模拟一年原创
专题01货币与消费、价格与供求
【考点定位】
一、考点扫描
1、货币
(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2、价格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3、消费
(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二、考情分析
考点一:
经济学的计算题
【名师点睛】近年来,高考试题延续了经济生活肯定有计算题的出题规律,我们要把握基础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试题演练】(2018高考大纲版全国卷24)2018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8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8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
A.10万件、80元、800万元B.10万件、40元、400万元
C.20万件、80元、1600万元D.20万件、40元、800万元
考点二货币、纸币、外汇
【名师点睛】有关货币与纸币的区别,成为学术的焦点,也是近年高考的重点。
【试题演练】(2018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2)货币最早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与金属货币比起来,纸币的制造成本更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二是纸币能执行货币的部分职能,如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本题的设问是纸币代替金属货币的原因。
①说法错误,纸币不能执行贮藏手段,执行贮藏手段的只能是实实在在的金银条,③使用范围广与设问不构成因果关系。
所以排除①③,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纸币的优点。
考点三商品的价值规律(价格与供求)
【名师点睛】商品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最重要的规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等价交换,虽然在每一次具体的交换中并不都是等价交换,但是,从长期来看,等价交换的实现是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的。
近年来,每年都考,而且以图形的形式考查居多。
【试题演练】(2018高考江苏卷6)
图1表示某商品供给食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条件下,以下变化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格与需求的相关知识。
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但是受供求关系影响,而图中可以看出,供给从S1到S2呈现增加趋势,而价格不变,供给增加,说明成本降低,所以③要选,而成本降低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所以①要选,故选B。
图中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没有变化,②错误。
图中供给增加,生产该商品的企业一般不会减少,④错误。
【答案】B。
【三年高考】12、11、10高考试题及其解析
2018高考试题解析
考点一:
经济学计算题
1(2018高考海南卷1)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 )
A.0.5次/年 B.1次/年 C.2次/年 D.3次/年
【解析】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通过计算可知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2次/年,C符合题意。
【答案】C。
2(2018高考海南卷2)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致是( )
A.下降10% B.上升10% C.上升30% D.上升50%
考点二:
货币、纸币、价格与供求
1(2018高考上海卷10)在经济社会里,货币的借贷活动十分重要。
所谓货币的借贷活动,是指让渡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
A.所有权B.收益权C.经营权D.使用权
【解析】货币的借贷是要还本付息的,因此,让渡的是货币的使用权,到期要偿还,可见ABC都是错误的。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2(2018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2)货币最早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与金属货币比起来,纸币的制造成本更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二是纸币能执行货币的部分职能,如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本题的设问是纸币代替金属货币的原因。
①说法错误,纸币不能执行贮藏手段,执行贮藏手段的只能是实实在在的金银条,③使用范围广与设问不构成因果关系。
所以排除①③,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纸币的优点。
3(2018高考广东卷24)《汉书·食货志》记载:
“籴(dí,买进谷物)甚贵,伤民;甚贱,伤农。
”近期,“十元钱两根大葱”、“卷心菜八分一斤愁坏菜农”等报道也时有所见。
这说明
A.农产品的价格变化由流通环节决定B.农产品的价格应调控在合理范围内
C.农产品“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D.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由价值变动引起
4(2018高考江苏卷6)图1表示某商品供给食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条件下,以下变化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格与需求的相关知识。
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但是受供求关系影响,而图中可以看出,供给从S1到S2呈现增加趋势,而价格不变,供给增加,说明成本降低,所以③要选,而成本降低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所以①要选,故选B。
图中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没有变化,②错误。
图中供给增加,生产该商品的企业一般不会减少,④错误。
【答案】B。
5(2018高考福建卷27)30图9中M、N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A、M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业应扩大该商品的生产
B、N商品是高档耐用品,企业就减少该商品的生产
C、当MN商品同时提价时,政府应对M商品征收增值税
D、当N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
【答案】D
【解析】由图9可知,价格变动对MN需求量的影响不同,对M商品的影响大,对N商品的影响小,由此可见,M是高档耐用品,N是生活必需品,所以A、B不选。
C说法不准确。
由于N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以减少物价上涨对他们的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D正确。
6(2018高考浙江卷24)某镇居民喜食鸡肉和羊肉,近几年镇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养鸡业,市场上鸡肉供给大幅增加。
假定羊肉供给未变,这会使
①鸡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②羊肉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
③鸡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上升④羊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2018高考四川卷24)汽油和汽车是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行车需求的商品。
汽油价格的变动不仅会引起汽油需求量的变动,还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不列能够反映油价上涨对汽车需求量影响的是
8(2018高考北京卷33)某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如图9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出
A.两种商品之间相互替代
B.商品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C.商品2的生产企业利润上升
D.商品2的市场供给量高于商品1
【答案】:
B
2018年高考试题及解析
考点一:
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1(2018高考安徽卷3)假如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
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A.价值量降低B.价值量提高C.价格下跌D.价格上涨
2(2018高考四川卷24)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
“每一份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
”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
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3(2018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2)2018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8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8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
【答案】C
【解析】因为问的是该企业2018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我们首先把2018年该商品的价值量算出:
132÷(1+20%)=110元;又知2018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所以产量就是10×(1+10%)=11万件,根据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商品数量)的公式,我们可以算出该企业2018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110×11=1210万元,答案是C。
考点二:
信用工具、外汇与汇率
1(2018高考重庆卷27)张某有5万美元,他决定将其中2万美元换成人民币,3万美元换成欧元,根据表1四家银行提供的当天外汇报价,张某应选择的银行分别是
表1
银行
汇率
甲
乙
丙
丁
1美元兑人民币
6.5227
6.5248
6.5257
6.5235
1欧元兑美元
1.4235
1.4258
1.4241
1.4222
A.甲和丁B.丙和乙C.丙和丁D.甲和乙
2(2018高考浙江卷24)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银行信用卡
A.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B.相当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C.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D.可以获得银行指定额度内的贷款
考点三:
替代品互补品
1(2018高考安徽卷2)图1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走势。
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向变化。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种商品的互补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根据函数图显示的内容,是价格不断降低,需求量不断增长。
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该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下降。
这样就排除了选项中的②和④。
本题答案选A。
考点四:
价格与供求
2(2018高考山东卷18)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
3(2018高考重庆卷25)工资水平(W)是劳动者选择“工作”或“休闲”的关键因素。
若工资水平提高,劳动者最初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收入,此时,劳动力供给量(L)会增加;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以至于劳动者认为休闲比收入增长更重要时,宁愿选择增加休闲而减少工作时间,致使劳动力供给量(L)反而减少。
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规律的图形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数形转换能力。
根据材料,先判断出最初的时候,劳动力供给量L与工资水平W成正比关系,随着工资的增长劳动力供给量也增长;到一定阶段,二者成反比关系,也就是随着工资的增长,劳动力供给量反而下降。
正确描述这一变化的是B。
本题考生可能容易误选D,正比函数的曲线D和B都一样,不同的是,D项表示反比函数
的方向有问题。
按照D项图形的变化趋势,就是随着工资水平的降低,劳动力供给数量在减少,明显不符题意,故不选D项。
考点五:
消费观,消费水平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2018高考上海单科政治卷13)右表为市民袁先生家2018年的开支清单。
据此可算出恩格尔系数约为
A.27%B.42%C.38%D.32%
【答案】A
【解析】本题比较简单,首先知道恩格尔系数=食品总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我们算出4/(4+1.6+2.3+1.7+2+2.4+1)=4/15≈27%
2(2018高考北京卷32)近期,我国批准成立了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消费贷款。
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
A.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B.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C.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D.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
3(2018高考天津卷10)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几十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以上,致使以往乘坐的人大多改成动车。
于是,2018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班。
这种现象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③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乘客坐动车这表明的是消费方式的改变,这是有生产决定的,由于人们改成动车后,2018夏季航班的取消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
①③项说法与题目无关。
本题答案选B。
4(2018高考福建卷32)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心”,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
①促进就业②提高恩格尔系数
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④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
A.④—③—①B.①—③—④C.①—④—③D.②—④—③
5(2018高考广东卷25)2018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0%,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
在此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者理性的应对措施是
A.增加现期消费B.提前归还债务C.持有债券D.增加储蓄
6(2018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4)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
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
多样化的月饼消费
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
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
7(2018高考重庆卷26)2018年我国实施较为宽松的汽车信贷政策,助推了汽车消费的增长,2018年我国汽车产值均突破18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
由材料可知
A.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汽车的生产与消费
B.汽车消费增长是汽车生产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C.汽车信贷政策的变化影响汽车的销售和生产
D.贷款买车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正确的消费观
8(2018高考上海文综卷12)2018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
在地震中受损的福岛核电站出现核泄漏现象,核辐射超标,引起了作为日本近邻的中国的一些民众的恐慌。
有人谣传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没法再提炼盐,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市民抢购碘盐,导致食盐脱销。
这一现象表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水平
②商品的质量、性能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③消费者应当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需求增加将扩大食盐生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影生产和消费的知识点。
①④不符合题意。
9(2018高考安徽卷38)《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了安徽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聚焦‘十二五’,心系安徽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目标解读
在讨论《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同学甲向大家出示了下表:
表二安徽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部分)
指标
2018年预计
2018年目标
年均增长(%)
财政民生支出(亿元)
1096
2403
1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5788
力争31576
>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5285
力争10570
>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4151.5
9500
18
(1)同学们围绕表中目标纷纷发表意见,请你谈谈提出上述目标的经济学依据。
(8分)
【答案】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扩大消
费特别是居民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考生若从统筹城乡发展、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等方面作答,可酌情给分)
【解析】
(1)表格题我们要特别重视文字的作用。
这些指标中和财政有关,和收入有关,和消费有关,这个我们就能联系经济生活的知识进行作答了。
2018高考试题及解析
1、(2018年高考·安徽卷1)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是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回避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2、(2018高考·全国新课标卷1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
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
8。
2018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B.84,80
C84.64D.84,100
3、(2018高考·福建卷26)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
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
由此可见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4、(2018年高考·江苏卷7)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
2018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18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人民币。
这一变化表明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汇率变化的理解能力。
学生要具备汇率变化的基本知识,适当换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5、(2018高考·浙江卷26)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为2%,那么,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
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甲乙两国资金出现等量流动D.甲乙两国间停止资金流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汇率的理解能力。
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意味着乙国货币兑换甲国货币是需要支出的更多,故从投资的角度看,为避免损失,将会把资金流向甲国。
6、(2018高考·北京卷34)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p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变化x,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
①<0,②>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B.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C.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D.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7、(2018高考·北京卷35)2002-2019年人民币对欧元的年平均汇率(人民币元/100欧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图9中汇率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①2002年至2018年,中国出口到法国的纺织品更具竞争力了
②2002至2018年,德国出口到中国的机械设备变得便宜了
③2018至2018年,中国企业赴欧元区国家投资设厂更有利
④2018至2018年,法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减少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2018高考·浙江卷25)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共低收入者租用的廉价房等。
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
①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②增加廉租房就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③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互为替代品④增加保障性住房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2018高考·广东卷24)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影响。
由图表中价格箭头方向及需求曲线的变化可得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可得③。
10、(2018年高考·山东卷19)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6所示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两年模拟】12、11名校模拟题及其答案
2018高考必考基础知识强化一:
经济学的计算
例题1(河北保定2019届高三一模12)假设某国去年有10亿件商品,商品价格总额为120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0亿元,今年从事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该国货币贬值2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