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D卷.docx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D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D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我学会了(共4题;共8分)
1.(2分)(2016•宁波)如图所示,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的B点和C点能先后被你看到.
(1)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________的虚像.
(2)图中画出了刚看到C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入射角是αc;如果刚看到B点时的入射角是αB,则αB________αc.
2.(1分)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角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
3.(2分)
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甲,服装店墙壁上会竖放着一块大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_;如图乙,牙医用平面镜来诊断病情,它的作用是________。
4.(3分)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________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
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___(左/右)侧。
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二、我理解了(共15题;共35分)
5.(2分)小明用一块长方形平面镜反射太阳光,并将反射的太阳光投射到一块与镜面平行且足够大的白纸上,则白板上的光斑是()
A.圆形的,不是太阳的像
B.圆形的,是太阳所成的像
C.长方形的,不是太阳的像
D.长方形的,是太阳所成像的一部分
6.(2分)(2016•湖州)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2分)如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AOS=60°,∠ROB<60°。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OC是反射光线
B.反射角大小是30°
C.RS右侧是空气
D.∠ROB是折射角
8.(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容器中的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将容器右端抬高一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和反射角都增大
B.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C.入射角不变,反射角增大
D.反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
9.(2分)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A.变大 6m
B.变大 5m
C.不变 6m
D.不变 8m
10.(2分)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应相距5米远。
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米,则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
A.1米
B.2米
C.3米
D.4米
11.(2分)如图,一光束AB射到一玻璃球表面,经折射而穿过玻璃球,则其中可能正确的光路图是()
A.a
B.b
C.c
D.d
12.(2分)在雷电交加的夜晚,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响个不停。
这是因为()
A.人的耳朵产生的错觉
B.闪电的速度比雷声的速度快
C.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D.雷声经过地面、云层及山岳的多次反射
13.(2分) 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
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14.(2分)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5.(2分)
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16.(2分)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渐放掉容器中的水,容器底部的光斑将()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
17.(2分)甲、乙、丙三名士兵并排站在鱼塘边同时正对着前方水下的鱼瞄准射击。
结果甲未击中鱼,射在鱼的上方;乙也未击中鱼,射在鱼的下方;丙刚好射中鱼。
由此可以推断()
A.甲、乙均未瞄准鱼
B.乙、丙均未瞄准鱼
C.甲、丙均未瞄准鱼
D.只有丙一个人瞄准了鱼
18.(3分)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传________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________(入射角/反射角)。
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这说明声音能像光一样反射。
(3)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____(强/弱)于玻璃板。
19.(6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两只相同的棋子,应选________作为平面镜,且厚度要________(厚/薄)。
小华选择两支蜡烛,小明选择两只棋子,请你针对其中一位同学,说出他选择的理由________。
(2)如图,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________(A/B/C/D),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_(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
参考答案
一、我学会了(共4题;共8分)
1-1、
1-2、
2-1、
3-1、
4-1、
二、我理解了(共15题;共35分)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8-2、
18-3、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