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民办立达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黄浦区民办立达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黄浦区民办立达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黄浦区民办立达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上海市黄浦区民办立达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制成冰雕B.苹果腐烂C.铁被磁化D.石蜡熔化
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作铅笔芯B.金刚石作钻头C.用铜丝作导线D.天然气作燃料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碘盐
B.调和植物油
C.冰浴液
D.干冰
4.在二氧化碳(CO2)、甲烷(CH4)、酒精(C2H5OH)、碳酸钙(CaCO3)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A.碳
B.氧
C.氢
D.钙
5.下列气体属于空气中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单质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氢气
6.下列气体中会污染空气的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硫
7.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给液体加热B.
滴加试剂C.
读取液体体积D.
移走蒸发皿
8.重要文件资料需要长期保存,书写时最好使用()
A.铅笔B.碳素墨水笔C.蓝墨水笔D.圆珠笔
9.20℃时,将18.5g硝酸钠放入50g中,充分搅拌后全部溶解,则20°C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单位g/100g水)
A.37.0
B.18.5
C.9.25
D.无法计算
10.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
2X+2SO2+O2=2CaSO4+2CO2。
则X的化学式是
A.CaOB.CaCO3C.Ca(OH)2D.Na2CO3
11.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
B.硬度大小:
C.气体溶解性:
D.地壳中元素含量:
12.维生素A1其化学式为C20H3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A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30∶1
B.维生素A1是由20个碳元素、30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C.维生素A1是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
D.维生素A1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3.下列各图中“o”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
A.
B.
C.
D.
14.化学概念间有如右下图所示的部分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氧化物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C.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属于包含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金刚石、大理石组成上都含有碳元素
B.在化学反应中镁条燃烧是吸热反应
C.空气中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
氧气>氮气
D.V1mL水和V2mL酒精混合得V3mL溶液:
V1+V2=V3
16.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
1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蒸发足量的溶剂一定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将t1°C,55g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C时刚好成饱和溶液
C.t1°C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顺序一定为乙>甲=丙
D.t2°C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一定为乙>甲=丙
二、填空题
18.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物质,请从①一氧化碳②活性炭③氧气④氢气⑤氦气中,选取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于工业炼铁且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充入灯泡内通电能发出有色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①锌元素被称为“智力之花”,写出锌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并标出锌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②某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占78%,表示出它的8个分子____________。
(2)今天是小明爸爸的生日:
小明妈妈为小明爸爸斟了满满一杯白酒,小明远远就闻到了酒的特殊香味,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闻到香味的原因_______;小明爸爸点燃了生日蜡烛。
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
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__________。
20.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滤水中的杂质。
(2)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些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__________的减小而减小。
(3)加热冷水尚未达到沸点,水中常有气泡,气泡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
(4)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与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物质)有关。
21.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某同学构建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网络图,其中a、b、c、d、e、f分别代表不同的反应,请根据该图回答有关问题。
(1)a可以得到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d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一氧化碳的燃烧是实现f的途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同时产生氧气。
三、实验题
22.如图“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该反应利用CO的还原性,将Fe2O3中的铁还原出来。
(1)A装置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有一个不足之处,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B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若想证明CO不与澄清水灰水反应,应该在气体通入A装置前,添加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①仪器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来制取和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填序号)。
(3)检验D装置中的集气瓶里的CO2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4)实验室里在A装置中利用KClO3和MnO2制备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较反应前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变小、变大、不变)。
(5)实验室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引发装置爆裂,你认为从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称为“氧炔焰”,可以用来切割和焊接金属,故为了防止乙炔气体在点燃时发生爆炸,点燃起一定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
四、科学探究题
2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家里找来矿泉水瓶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CO2能与水反应吗?
(实验)甲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打开瓶塞,迅速将烧杯内的水倒入瓶中并拧紧瓶塞,振荡,一会后发现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
CO2能与水反应。
(反思)乙认为甲的实验不足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实验)取少量甲实验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乙同学认为这可以说明CO2能与水反应(提示:
石蕊是一种遇酸变红的紫色液体)。
你认为乙同学验证CO2能与水反应的方法,是通过证明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反应物被消耗B有新物质生成
(反思)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也不足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思考、讨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CO2能与水反应,请你完成如下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向干燥的紫色小花上喷水
小花仍为紫色
________
(2)把干燥的紫色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小花仍为紫色
_______
(3)把实验
(1)后的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小花由紫色变红色
_________
(结论)CO2能与水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5.用73g的稀盐酸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该实验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时,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a为40g时,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A.冰块制成冰雕:
改变的是冰的形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属于物理变化。
B.苹果腐烂是苹果中的成分变质,生成了新的物质。
属于化学变化。
C.铁被磁化是在磁铁的作用,铁制品具有了一定的磁性,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属于物理变化。
D.石蜡熔化是石蜡由固态变为液态,改变的是石蜡的形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D
【详解】
A、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的颜色和质软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B、金刚石作钻头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C、用铜丝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D、天然气作燃料,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
3.D
【详解】
A、加碘盐是食盐与含碘元素的物质碘酸钾的混合物,错误;
B、调和植物油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错误;
C、淋浴液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错误;
D、干冰是指二氧化碳固体,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正确;
故选D。
4.A
【详解】
二氧化碳是由C、O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由C、H两种元素组成;酒精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碳酸钙是由Ca、C、O三种元素组成,故都含有的元素是碳。
故选A。
5.C
【详解】
A.氧气支持燃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支持燃烧的化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氮气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单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D.氢气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单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根据气体是否支持燃烧、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
6.D
【详解】
A、空气中含有0.03%的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不会污染空气,故A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所以氧气不会污染空气,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气燃烧生成水,不会对空气和环境造成影响,不会污染空气,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可以进一步生成硫酸,会形成酸雨,所以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解析】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要不时地来回移动试管,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错误;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错误。
故选A。
点睛: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是这样的:
首先也要给试管进行预热,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液体的部位加热,需要注意的是:
1.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1/3;2.加热时,应使试管倾斜并与桌面成45°左右,并不时地移动试管;3.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4.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应该拿住试管夹的长柄部分,切不可把大拇指按在短柄上,以免造成试管脱落。
8.B
【解析】
碳素墨水中含有碳,用碳素墨水笔书写的材料能够保持很长时间.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
9.D
【详解】
20℃时,将18.5g硝酸钠放入50g中,充分搅拌后全部溶解,由于未指明是否达到饱和状态,则无法确定该温度下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硝酸钾的质量,即不能确定硝酸钾的溶解度。
故选D。
10.B
【分析】
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得物质的化学式.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a,2;S,2;C,2;O,12;已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2;O,6;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a,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1和3,故X的化学式为CaCO3,故选B。
11.B
【详解】
A、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44;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28;相对分子质量:
二氧化碳>氮气>氢气,错误;
B、金刚石可以刻玻璃,所以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玻璃;石墨是自然界中最软的物质之一,所以硬度大小:
金刚石>玻璃>石墨,正确;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气体溶解性:
二氧化碳>氧气>氢气,错误;
D、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
氧、硅、铝、铁,地壳中元素含量:
Si>Al>Fe,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
A.根据化学式,维生素A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0)∶(1×30)∶16,选项A错误;
B.维生素A1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不可以讲个数,选项B错误;
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该元素原子的个数,根据维生素A1的化学式C20H30O,一个维生素A1分子是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选项C错误;
D.根据
,维生素A1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D正确。
故选D。
13.D
【详解】
A、图中由两种单质混合而成,不符合题意;
B、图中物质由两种化合物混合而成,不符合题意;
C、图中为一种化合物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混合而成,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根据微观图中分子的种类及分子构成分析,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为混合物,分子中同种原子构成为单质,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
14.D
【详解】
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错误;
B、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与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故错误;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属于并列关系,故错误;
D、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当氧化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时即为化合反应,当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中有氧气时即为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正确。
故选D。
15.A
【详解】
A.干冰即固体二氧化碳、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组成上都含有碳元素,正确;
B.在化学反应中镁条燃烧是放热反应,错误;
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氮气>氧气,错误;
D.分子间有间隔,V1mL水和V2mL酒精混合得V3mL溶液:
V1+V2故选A。
16.B
【详解】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溶液中的各种粒子都在不断运动,错误,
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正确,
C、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而言,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但有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错误,
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才是溶液,错误,故选B
17.A
【详解】
A、蒸发溶剂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A项正确;
B、t1°C,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g甲物质,则55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g甲物质,50g水,t2°C,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甲物质,50g水中最对能溶解12.5g甲物质,则55g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C时不是饱和溶液,故B项错误;
C、t1°C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丙物质的溶解度,且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同,t1°C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顺序一定为乙>甲=丙,但题目中缺少饱和条件,故C项错误;
D、t2°C时,甲、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同,且都大于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C,丙溶液溶剂,溶质不变,质量分数不变,t1°C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则乙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丙溶液的质量分数,即:
乙>甲>丙,故D项错误;
答案:
A。
18.O2H2CCOHe
【详解】
(1)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急救病人,故填:
O2;
(2)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是最清洁的燃料,故填:
H2;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异味,故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C;
(4)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用于工业炼铁,且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故填:
CO;
(5)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充入灯泡内通电能发出有色光的是氦气,故填:
He。
19.ZnO
8N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吹气,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详解】
(1)①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锌元素通常显+2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故锌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ZnO;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氧化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
②某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占78%,则该气体是氮气,氮气的化学式为N2,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8个氮分子表示为:
8N2;
(2)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酒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从而闻到酒香;
将蜡烛吹灭是吹气,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20.吸附杂质气压氧气CO2
【详解】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异味、色素和一些杂质,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吸附杂质和过滤水中的杂质。
(2)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些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气压的减小而减小。
(3)空气在主要含有氧气和氮气,氧气比氮气易溶于水,所以加热冷水尚未达到沸点,水中常有气泡,气泡的物质主要是氧气。
(4)汽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与CO2有关。
21.
分解
光合
【详解】
(1)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d是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3)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同时产生氧气,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
故填:
光合。
22.
装置B后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没有必要,因为加热前,已经通入一段量的CO,排走装置内的空气,已经经过澄清石灰水
【详解】
(1)A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因为如果当氧化铁被完全反应成铁的之后,通入的一氧化碳就不在参与反应会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所以要在装置B后边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3)B装置中是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没有必要,因为实验是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一氧化碳与B中的石灰水接触,能确定是否反应。
23.分液漏斗BD或CD点燃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变大B检验纯度(验纯)
【详解】
(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B或C,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可选D,故填:
BD或CD;
(3)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检验D装置中的集气瓶里的CO2已集满的方法是:
将点燃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
(4)氯酸钾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由于生成了气体,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减小,故反应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较反应前变大;
(5)实验室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引发装置爆裂,发生装置应选B,分液漏斗可通过控制药品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乙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前,一定要进行验纯操作。
24.塑料瓶变瘪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也会使塑料中的压强减小B乙同学没有排除水和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干扰水不能使石蕊变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使石蕊变色
【详解】
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所以打开瓶塞,迅速将烧杯内的水倒入瓶中并拧紧瓶塞,振荡,一会后发现塑料瓶变瘪;
[反思1]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也会使塑料中的压强减小,所以不能仅仅依据塑料瓶变瘪就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补充实验]
根据乙同学的操作可知,乙同学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是化学变化,即产生了新物质来进行判断的。
[反思2]
乙同学没有排除水和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干扰,不具备说服力。
[再实验]
根据实验操作可以知道,向干燥的紫色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