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月考定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986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月考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月考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月考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月考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月考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月考定稿.docx

《高一月考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月考定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月考定稿.docx

高一月考定稿

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一学程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答题时间:

120分钟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

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

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

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

许慎说:

“书者,如也。

”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

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来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

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

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

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

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中国书法从一笔入手,但一笔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

这“永字八法”由“永”字的笔画而来,为侧(点)、勒(横)、努(直竖)、超(钩)、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

这些笔画,悬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

点,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瞰,欹侧不平。

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

横画称为“勒”,是说它的势,牵缰勒马,跃然纸上。

书法的“美”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它倾向于壮美。

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

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

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

中国书法艺术里这种空间美,在篆、隶、真、草、飞白里有不同的表现,尚待我们钻研。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1.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本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的一项是()(3分)

A.王献之的行草被称为“一笔书”,其代表作《中秋帖》字字相连,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纵然偶有不连,但气势不断。

B.东汉书法家张芝将杜度、崔瑗等的草书笔法加以变化,创造“今草”。

其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贯通,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飞白”。

C.南朝画家陆探微的“一笔画”将草书行笔运势的特点引入绘画,使绘画的线条彼此呼应,灵活运转,气脉相连,给人以浑然一体的艺术享受。

D.北宋画家戚文秀的《清济灌河图》中有一笔长线从画的边际起,通贯于波浪之间,随波曲折翻腾,绵延五丈余,却并没有扰乱整个画面中的其他线条。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张旭有动于心时就写草书,看到天地间各种可喜可愕的变化时也会寓之于书,这证明中国书法确实可以用来表现书写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B.中国人写的字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使用毛笔是一个重要原因。

毛笔的特点使其可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管笔、钢笔、铅笔和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C.来源于“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反映着物象里的“势”和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使中国书法具有了壮美的倾向。

D.汉字点画间的空白处也是妙境,与笔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二者虚实相生,使汉字成为一个艺术品,并在各种不同的字体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字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能从观察、感受各种生命形态中获得启发,这是中国书法有可能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成为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B.“书者,如也。

”书的任务就是如,因此书法家要像赵子昂写“子”字时习画鸟飞之形那样,通过模写客体的形象来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C.中国书法与绘画、音乐等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运用较少的基本元素,如笔画、线、条、乐音等,加以千变万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

D.中国书法的用笔变化多样,讲究以笔画之“势”传达出物象之“势”,而悬腕中锋,有助于将全身之力集中于笔端,使柔软的毛笔能写出具有力度感的字。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阅读(共23分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4、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

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

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C.共其乏困(供:

供给)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渡河)

D.夫晋,何厌之有(厌:

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

略微)

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6、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介宾结构后置句)

B、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C、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D、以乱易整,不武。

(被动句)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越国以鄙远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既东封郑

8、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行李之往来

9.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每句4分)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②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7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

10.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

(3分)

11.“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下阕中,通过回忆最能直接抒发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的

两句是:

“,。

(2)寻梦?

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3)李白在《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诗中用“,”两句表达了乐观和自信。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厉以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焦杨

一个名字能与伟大的改革实践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幸运,但对厉以宁而言,这种幸运却意味着辛勤的劳作与思考,意味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

说到厉以宁,人们往往把中国股份制改革和他联系在一起。

更多的人说,没有厉以宁的股份制理论,就没有今天的中国股份制改革;还有人说,厉以宁一席话,可以震动中国证券市场,影响“熊”、“牛”的大决斗,动摇股市涨跌。

因而被社会和经济理论界誉为“厉股份”。

  厉以宁的研究成果丰厚,问他研究经济问题的真谛和最大价值是什么?

他认为是“有用”。

他说,“文章发表得再多,不联系中国实际,对中国的改革没有用处。

”作为学者,厉以宁希望自己的每一个研究都能“经世致用”。

  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始终关注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始终以推进改革开放为主要的着眼点,这是厉以宁这些年作出一系列经济学贡献的突出亮点。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他直面热点,敢于涉险滩、勇于担当,发表的观点都严谨、独到、鲜明,也因此获得了“厉股份”、“厉民营”等称谓。

改革开放30多年过程中,厉以宁的学术成就很多,他自己比较看重的是:

“第一个是股份制,第二个是就业优先,第三个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第四个是提出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

”现在回头看,他的这4个学术贡献,最初提出时几乎都遭受过“炮轰”,挨过“板砖”。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人开始认同了他的主张,也感到了他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时过境迁,谈起当时所受的压力,厉以宁坦然一笑,“排除那些扣帽子式的所谓‘争论’,正常的学术争论是学术繁荣的必由之路。

而且,任何经济学家都不可能是先知先觉者,必须跟着实践走。

我最初提出在中国实行股份制,只有经过实践检验后才慢慢成为真正的理论,我的研究大都来自实践。

的确,经济学是致用之学,经济理论上的创新亦来源于丰富的社会实践。

厉以宁准确的预见性既源于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对处在转轨过程中的中国经济独到的理论分析,也源于他深入实际进行的调查研究。

尽管现在厉以宁已经80多岁了,但他仍然坚持每年至少外出调研一两次。

正是这样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孕育出很多真知灼见,这从《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一书中处处可见。

他深入农村、林区、牧区,深入城市社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在几十年教书生涯里,厉以宁培养了大批学生,遍及海内外。

2000年的一个周末,厉以宁的历届弟子三四百人从各地赶到北大,为厉老师的70寿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会。

厉以宁登台即兴朗诵了自己的《破阵子·七十感怀》:

“往日悲歌非梦,平生执着追寻。

纵说琼楼难有路,盼到来年又胜今,好诗莫自吟。

纸上应留墨迹,书山总有知音。

处世长存宽厚意,行事惟求无愧心,笑游桃李林。

”为人师表的自豪与自信跃然纸上。

  虽然现在他已是耄耋之年,也非常忙,但厉以宁始终牢记着自己是一名教师,以无私的胸怀扶持后生、诲人不倦。

他每学期都给学生们讲课,对学生论文中的标点错误都会细心改正。

一位听过他课的本科学生说,“厉老师讲课大多数时间不用讲稿,只在卡片上列出提纲。

讲课时,他会请某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讲完一段后问大家,‘你们看有没有道理?

’”还有听过他课的学生回忆,厉以宁教授的课程因为听众不断增多,几度换教室,开始是小教室,后来是中型教室,后来又换到大教室。

  厉以宁不仅仅是北大讲坛上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他的经济思想和他在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好学风、好作风、好文风,也深深地影响了一大批学生和经济工作者,为推动一系列改革决策的出台提供了强大的“正能量”。

有的学生跟他出去调研,对厉老师的“接地气”感触深刻:

有人说,厉老师的研究从来不摆什么花架子,他的语言也都是非常直白、非常通俗易懂,他书中的每一页、每一段都是自己思考了几十年的成果。

有人说,厉老师的研究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现实生活之中,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他用言行告诉我们,搞经济研究,不能热衷、满足于在书斋把经济模型做多么好,而只有像厉老师这样的研究才能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人物周刊》2014年第3期,有删节)

(1)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厉以宁的研究成果丰厚,他研究经济问题以“有用”为原则,他的每一个研究都做到“经世致用”,力求对中国的改革有用处。

B.厉以宁有“厉股份”、“厉民营”之称,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他能直面热点,敢于涉险滩、勇于担当。

C.厉以宁提出的股份制、就业优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观点,最初几乎都遭受过“炮轰”,但时间证明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看法具有前瞻性。

D.厉以宁认为正常的学术争论是学术繁荣的必由之路,任何经济学家都必须跟着实践走,经的住实践检验的才是真正的理论。

E.厉以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80多岁了仍然坚持每年外出调研一两次,正是这样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使他孕育出很多真知灼见。

(2)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3)厉以宁是北大讲坛上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说明。

(6分)

 

(4)厉以宁无论作为经济学家还是作为老师,他都称得上是成功的,他的成功给你哪些启示?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II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漫溯(shuò)  怅寥廓(kuò)   百舸争流(kě)  夜缒而出(zhuì)

B.颓圮(pǐ)   大堰河(yàn)   挥斥方遒(qiú)若不阙秦(quē)

C.河畔(bàn)峥嵘岁月(zhēng)激扬文字(jī)  撑支长篙(hāo)

D.忸怩(niè)  彳亍(chù)   氾南(fán) 软泥青荇(xìng)

15、下列选项中字形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荒谬  笙箫  徜徉  偃旗息鼓

B.惆怅  斑澜  彷徨  沧茫大地

C.陷井  荡漾  荆棘  橘子州头

D.长篙 冷寞  云宵 风华正茂

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家庭出了问题,王老师最近总是无精打采,结果在最后关头不孚众望,没有被评上模范教师。

B.我生长在一个用华语沟通的家庭,所以,英语一直学得不好,英文水平总是差强人意。

C.非洲由于大旱,到处是饥民。

联合国虽多次运粮救济,但因灾民太多,杯水车薪。

D.这家工厂虽然也取得了某些经济效益,但他们的有些作法,却是不足为训的。

17.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3分)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走近绿色你会发现,那也许是一片班公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无人能够预测这新绿能否长成,但这新绿却彰显了生命的不屈。

①在高原肆虐的寒风中裸露着白森森的胴体

②它们的树皮总是被残忍地撕脱了一部分、一半,甚至更多,甚至一丝不挂

③许多班公柳承受不住这样的残酷折磨死去了,而在残根断枝上又萌生出稚嫩的新绿

④高原生命的生存永远是那般艰辛

⑤几乎没有一棵班公柳的枝叶是完整的

⑥没有人知道班公柳的生命中经历了什么,只看到它经历残酷磨砺后的顽强

A.⑤④⑥①③②B.②①⑥④⑤③C.⑤⑥②①③④D.④⑥⑤②①③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分)

大家都知道,①,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结,人体通过呼吸,②,排出二氧化碳。

那你可知道土壌也有呼吸?

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一个③的过程。

20、作文(60分)

请以“我生活在之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选取一个适合你自身的词语,可以是一个动词,或一个名词,或一个形容词,或者是其他词语,或者是一个短语,填在题目横线上。

②文体要规范,书写要工整,不得抄袭套作。

③不少于800字。

 

姓名

班级

考号

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一学程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答题卡

客观题(每题3分共39分)

1

2

3

4

5

6

7

8

14

15

16

17

18

9.(8分每句4分)

10.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

(3分)

1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

.

13、

(1)()()(5分)

(2)(6分

(3)(6分)

(4)(8分)

19、(5分)

座位号:

第一学程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原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

2.C(C项与原文“点如高峰坠石”、横画似“牵缰勒马”内容不符)

3.B(B项对“书者,如也”的理解有误,“如”的意思是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并不是直接模示客观形体,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课内文言文DADBB

课外文言文:

诗歌鉴赏【答案解析】

10、答案重阳节,“九日”、“登高”、“饮酒”、“菊”

11、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诗人一是直接抒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

12、

(1)CDE(C3分D2分E1分A绝对化,B强加因果,E每年“至少”外出调研一两次)

(2)①说明了厉以宁的股份制理论对中国股份制改革的重大影响和作用。

②赞美了厉以宁辛勤的劳作与思考,具有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

③既吸引了读者,又引出了下文厉以宁对经济问题的研究。

(每点2分)

(3)①胸怀无私、诲人不倦。

已是耄耋之年,仍始终牢记着自己是一名教师扶持后生。

②教学认真。

每学期都给学生们讲课,对学生论文中的标点错误都会细心改正。

③上课民主平等。

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④给学生以良好影响。

他的经济思想和他在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好学风、好作风、好文风,深深地影响了一大批学生。

(每点2分,任选3点即可)

(4)①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他始终以推进改革开放为主要的着眼点,关注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而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能提出严谨、独到、鲜明的观点。

②要顶得住压力。

他的一些观点最初提出时几乎都遭受过“炮轰”,他坦然面对,时间证明了他观点的正确性。

③应注重实际的调查研究。

80多岁的他仍然坚持每年至少外出调研一两次从而孕育出很多真知灼见。

④做事认真,无私奉献。

给学生们讲课,对学生论文中的标点错误都会细心改正。

耄耋之年,仍以无私的胸怀扶持后生。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4.B15A16B17B

18.D

【解析】划线句后面接的是“新绿”,只有③中有这个词,所以③在最后;③中提到“这样的折磨”,应该指代的是“树皮总是被残忍地撕脱”,②应在③之前,而①中的“胴体”与中②“一丝不挂”衔接,因此顺序为②①③。

或:

根据后面句子“这新绿”,前面的句子应是③,排除A、C;另外,⑤②①相连,排除B。

19【答案】①一个人活着就必须呼吸,②从大气中吸入氧气,③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1吸对人类非常重要②吸入新鲜氧气 ③吐故纳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