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伴我成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18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伴我成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理想伴我成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理想伴我成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理想伴我成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理想伴我成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想伴我成长.docx

《理想伴我成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伴我成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想伴我成长.docx

理想伴我成长

苏人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五单元第12课第一框题理想伴我成长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的最后一课,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特定的意义。

本框题是本课的第一框题,在结构和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崇高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前进的不懈动力。

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基于这样的情况,为了引导学生做好迈进人生发展新阶段的心理和知识准备,本课着力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理想,了解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的道理,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

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以后出生的一代。

热爱祖国、志存高远、积极向上、勤奋刻苦无疑是我们学生的主流,但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理想认识模糊,不能正确树立理想;胸无大志、理想信念比较淡薄,甚至较为庸俗;有理想的冲动但缺乏实际的行动,怕苦畏难……这些现象尽管不是普遍,但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通过本课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适应社会进步,增强爱国情感,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理想的含义、崇高理想的作用;了解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及其关系;明确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

2.能力目标:

懂得人生不能没有理想、人人需要为理想而奋斗的道理,自觉树立远大理想,提升实现理想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个人理想,认同共同理想;引导学生积极适应社会进步,增强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

教学重点:

1.树立远大理想和确认肩负历史使命的必要性,崇高理想是激励人们前进的动力;

2.了解我们的最高理想、共同理想,正确处理最高理想、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并为理想而奋斗。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收集我国或当地政府制定的奋斗目标的资料。

上课前,播放CCTV-2《赢在中国》主题歌《在路上》,营造氛围。

一、新课导入

1.播放视频《精卫填海》片段。

设问: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略)

师: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告诉我们要志存高远,始志不渝。

这里的“志”就是目标,就是理想。

诗人流沙河写过一首散文诗叫《理想》,我们一起朗读。

2.投影:

理想

流沙河

……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

师:

同学们要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既要放眼世界,又要志存高远。

让我们放飞理想,收获明天的希望!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关于理想的话题——理想伴我成长。

二、课堂活动

模块一:

认识理想

(一)投影:

人因目标而伟大

有一位哲学家到一个建筑工地,问三位正在砌砖的工人:

“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头也不抬地说:

“我在砌砖。

”第二个工人抬头说:

“我在砌一堵墙。

”第三个工人热情洋溢、满怀憧憬地说:

“我在创造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厦。

哲学家说:

“一个心目中有目标的普通职员,会成为创造历史的人;而一个心目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是一个普通职员。

若干年以后……

师:

请同学们推测若干年后的情景,并陈述你这样推测的理由。

学生思考回答。

(略)

投影:

若干年以后,第一个和第二个工人仍默默无闻,惟有第三个工人成为有名的建筑大师。

1.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人生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我在创造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厦”还不是事实,由此请你能推测理想的含义吗?

2.学生讨论、回答。

(略)

3.师归纳:

人生不能没有理想,生活中时时都应有理想;理想层次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社会价值的实现程度;理想是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人生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

(投影)

(二)投影:

袁隆平:

我有一个“超级水稻梦”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现在,我有两个心愿:

第一个愿望就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实现亩产900公斤;第二个愿望就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1.学生看图片、材料。

2.说出你了解的关于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3.讨论:

(1)袁隆平为培育杂交水稻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动力来自哪里?

(2)袁隆平的“超级水稻梦”对我国乃至人类有着怎样重大的作用?

4.学生回答。

(略)

5.师归纳:

理想对人的行为有导向、维持和调控的作用。

如果没有理想,就会缺少稳定、持久的内在激励,失去前进的动力。

因此,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民族团结和振兴的强大力量。

(投影)

(三)阅读流沙河的散文诗《理想》,感受理想的作用。

投影:

理想

流沙河

……

理想是罗盘,给航船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及,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为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

模块二:

畅谈理想

(一)投影:

角色1:

“虽然最近两次比赛都失败了,但我歌声动听,很想当上歌星!

角色2:

“我虽然身材矮小,但是篮球打得很好,迟早会成为篮球运动员!

角色3:

“虽然我家境不富有,但是我酷爱绘画,很想到国外学习艺术课程!

1.学生思考:

你认为他们的理想能够实现吗?

为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

(略)

3.师明确:

理想是多元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理想是有层次的,也是不断发展的;理想的确立应该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要实现理想,首先要根据自身条件确立符合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二)我的理想我来说

1.同桌交流:

(1)你的理想是什么?

为什么确立这样的理想?

(2)你认为实现理想的可能性有多大?

优势在哪,劣势在哪?

(3)为了实现理想,你准备采取哪些措施?

2.根据交流,填写下表并向全班同学汇报(投影表格):

理想与行动

我的近期理想是:

我初中毕业后的目标是:

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可能遇到的障碍:

克服障碍的措施:

勉励自己实现理想的座右铭:

师:

(对汇报的同学给予鼓励和祝福)同学们不但要有崇高的理想,而且要为理想的实现不懈努力。

同学们把表格交给我,我好好地保存起来,希望同学们再过10年、20年回望这个表格的时候,以微笑的神情坦然面对。

刚才我们畅谈的是个人理想。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这个集体小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国家、社会、甚至全世界。

任何一个集体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那么,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呢?

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又是什么呢?

(三)我收集,我展示

1.学生展示收集的关于我国或当地政府制定的奋斗目标的资料。

(略)

2.投影:

(1)总体小康——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2)十六大场景——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十一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工作;

(4)十七大场景——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师归纳: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投影)。

4.讨论:

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对全国人民有什么激励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

(略)

师:

以科学眼光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可以发现,社会发展就是人们不断为实现新的理想而奋斗前行的过程。

谁能够说说人类追求理想社会的故事?

学生自由回答。

(略)

5.投影图片:

桃花园

师归纳:

千百年来,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始终不渝。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投影)

6.投影图片: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师归纳:

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共同理想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站。

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投影关系)

模块三:

话说使命

过渡:

共产主义理想的形成,引发了无数志士仁人为之前赴后继、奋斗终身的不懈努力。

你能列举几个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代表人物吗?

1.小小故事会:

选择图片,讲述它背后的故事。

投影图片:

七根火柴;丰碑;王顺友;丛飞;费俊龙;任长霞……

2.学生思考:

(1)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向先进人物学习?

(2)结合学习先进人物的体会,谈谈对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认识。

3.学生讨论并回答。

(略)

4.师明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几代人、几十代人坚持不懈艰苦奋斗,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也是有志青年应该确立的远大理想。

(投影使命)

三、课堂小结

师设问:

这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略)

师总结:

我们今天一起畅谈了理想,懂得了什么是理想、理想的作用,了解了我们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

我相信,只要树立理想,艰苦奋斗,那么我们离理想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就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下面,我们接着朗诵现代诗人流沙河的美文诗《理想》。

投影:

理想

流沙河

……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英雄失去理想,蜕着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出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荫。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四、课后提升

走访本地区知名人士、知名校友,登陆相关网站,收集国内外名人成才资料,了解模范人物的生活、学习、工作历程,寻找其成才轨迹,学习他们为追求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看谁收集得最多,下节课全班进行交流、汇报、评比。

世界观、价值观,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

教学难点:

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并为理想而奋斗。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收集我国或当地政府制定的奋斗目标的资料。

上课前,播放CCTV-2《赢在中国》主题歌《在路上》,营造氛围。

一、新课导入

1.播放视频《精卫填海》片段。

设问: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略)

师: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告诉我们要志存高远,始志不渝。

这里的“志”就是目标,就是理想。

诗人流沙河写过一首散文诗叫《理想》,我们一起朗读。

2.投影:

理想

流沙河

……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

师:

同学们要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既要放眼世界,又要志存高远。

让我们放飞理想,收获明天的希望!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关于理想的话题——理想伴我成长。

二、课堂活动

模块一:

认识理想

(一)投影:

人因目标而伟大

有一位哲学家到一个建筑工地,问三位正在砌砖的工人:

“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头也不抬地说:

“我在砌砖。

”第二个工人抬头说:

“我在砌一堵墙。

”第三个工人热情洋溢、满怀憧憬地说:

“我在创造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厦。

哲学家说:

“一个心目中有目标的普通职员,会成为创造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