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政治思想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562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家的政治思想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道家的政治思想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道家的政治思想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道家的政治思想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道家的政治思想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家的政治思想2.docx

《道家的政治思想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家的政治思想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家的政治思想2.docx

道家的政治思想2

道家以法自然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一、道家概述

“道家”并非是后人想象中的一个如同“儒家”“墨家”“法家”那样的一个学术和思想流派,先秦没有“道家”之称。

“道家”之称是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开始的: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其实,司马谈在这里所说的“道家”,更象是汉初的黄老之术,或汉初的道教。

如果说,儒、墨两家在战国初期都已成显学的话,那么道家在当时却未必是一个传承脉络明确的流派,甚至思想也不那么一致和清晰。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儒者以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墨者以严密的组织关系,两者均可以在历史上理出他们思想传承延续的轨迹,而道家则很难确立其起源和传续的痕迹,只能说当时有一批知识人有一种大体一致的思想倾向,成为了一种思潮。

例如,孔子的生卒及传承都有详细的记载,而老子则不同,其生活的年代及传承,很早就搞不清楚了。

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最早记载了老子,其中提到的“老子”“李耳”“老聃”“老莱子”“太史儋”,是不是一个人,司马迁也搞不清楚,还说老子活了160岁或200余岁,但很慎重,没有说肯定。

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只能大体说,老子与孔子大体同时,他有感于礼教对人性的桎梏(gu),决意弃世,西出函谷关,西出函谷关后,不知到那里去了。

《老子》的成书年代也成问题,现在认为是老子后学根据老子言论记述而成,约在战国初期。

道家的自我意识与儒家和墨家有明显的不同。

儒家有宗师、有师承,墨家有组织,道家在这方面是欠缺的。

但道家也有自己微弱的自我意识,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道家有树立旗帜和宗师的倾向。

道家的旗帜和宗师就是老子和黄帝。

后人成道家为“黄老之言”或“黄老之术”,就是树黄帝和老子为宗师。

在先秦道家著作中,《庄子》对黄帝有褒有贬,一派是贬斥黄帝,认为在黄帝之前,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天性自然,悠然自得,但这种自然的生活被黄帝搅乱了,他发明了仁义,搅得人心不安,人类失去了自然状态,离道越来越远,每况愈下,如《至乐》《缮性》《天运》《秋水》《在宥》《天地》《盗跖》篇;另一派是褒扬黄帝,认为黄帝是道的体现,是大彻大悟的“至人”,如《大宗师》《齐物论》《天道》《知北游》《天道》《山木》《徐无鬼》篇。

齐道家也是尊崇黄帝的。

在马王堆出土的《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道家派的著作中,黄帝成了真正的宗师。

除了尊崇黄帝外,道家中一些人还以老子为宗,最鲜明的是《庄子》,视老子为自己的宗师和圣人,正如司马迁所说:

庄周“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先秦道家之于黄帝和老子虽然远不如儒家之于孔子、墨家之于墨子那样一致尊崇,但这种趋势是明显的。

其次,道家有一定的师承关系,不过这个问题不甚清楚。

从一些记载来看,道家许多人都有弟子门徒。

据《庄子》记载,老子的弟子有柏矩、庚桑楚、阳子居;杨朱、庄子,以及齐稷下道家的田骈等都有弟子。

道家之外的人也有视道家为一党的倾向。

孔子周游列国时遇到一些人,他们嘲笑孔子,认为孔子救世的努力是徒劳的。

这些人离群索居,遁迹山林,孔子称其为“隐者”,这些人就是道家。

有一位隐者说: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论语·微子》)孔子回答说: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子路有一次也反击说:

“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不过这不是一些普通的隐士,而是一些有独特思想理论的隐士,他们的学说被称之为“全生之说”(《管子·立政》),这些人被称为“轻物重生之士”(《韩非子·显学》)、“贵生之士”(《韩非子·六反》)。

在一些评论中,这些人往往被视为一个集团,《荀子·非十二子》把它嚣、魏牟并列,把陈仲、史鰌并举;《庄子·天下》篇把彭蒙、田骈、慎到、关尹、老聃、庄周视为一个集团;《吕是春秋·不二》篇视老聃、关尹、列子、田骈、阳生为一个集团,都大同小异。

视他们为道家同党,是符合实际的。

再次,道家有相同的思维方式和使用相同的概念、范畴。

如“道”、“德”、“自然”、“有”、“无”、“生”、“死”、“无为”、“无私”、“无欲”、“不争”、“柔”、“弱”、“静”、“至人”、“真人”、“神人”,等等。

二、道家的政治倾向

儒家的政治倾向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为统治者出谋划策,积极入世,即在政治上与统治者持合作主义的立场。

道家则相反:

对现实政治秩序持批判和否定的立场,与统治者持不合作的立场。

儒家也有自己的政治理想,现实的政治秩序与儒家的政治理想有时是吻合的,这就是所谓的“盛世”(其实历史上符合儒家政治理想的盛世极少,儒家往往美化现实),这时儒家最卖力;但往往不是吻合的,有时差距还很大,即乱世,这时儒家的基本立场是改造现实,积极救世,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这个态度,如果实在无能为力,就要独善其身,耐心等待时世的好转,决不捣乱,决不做乱臣贼子(孟子是个例外,他说: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他认为“汤放桀,武王伐纣”是合理的,他说: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轼君也”——梁惠王下,意思是,如果君主完全丧失了合法性,即无道,推翻他是合理的)。

道家则从自己政治理想出发,认为现实的政治完全不可取,但也不谈改造,而是完全的回避、坚决的不合作和彻底的抛弃,故道家有出世倾向。

《汉书·艺文志》说: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禀要执本。

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子南面之术也”。

史官记人事,故深谙历史的辩证法,又掌天文占卜之事,故也深通自然大道,但得出的确是“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的为人处世之道和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

(儒家也深通自然与人文大道,但得出的却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生哲学。

三、老子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

《论语》一书以论人事著称,《老子》以论哲理著称。

《老子》一书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在天道观上,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代表宇宙和万事万物的本原,正如《老子》所言: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二十五章)

道同时也代表天地万物的基本规律。

如《老子》所描述的“周行而不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等。

老子的“道”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是道法自然。

老子提出了天道自然无为的观念,视道为无意志、无目的、无情感的客观实体,即道的本性是自然而然的。

《老子》云: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认为,作为天地万物最高法则的道是纯任自然的。

所谓“自然”,是指道完全是根据自身的性质存在和变化着,它是本来如此的,是“自因”的,没有任何外在的意志可以限制它,这是老子“自然”概念的本意。

而以“自然”为本的天道必定是无意志、无目的、无情感的客观实体,它的存在和变化都不包含任何类似于人类情感的主观因素。

因此道是无为的而不是有为的,其创生天地万物的过程完全是无目的的过程。

这样,道与天地之间,天地与万物就不包含诸如“仁”“义”等道德因素。

在先秦时期,将天神秘化、人格化的天道观非常盛行。

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肯定了自然界是按其自身的规律存在和运行的,与神意无关,与天命无关,这无疑具有反对神学唯心主义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老子的“道”不仅是一个宇宙自然观的概念,还是一个融哲学、伦理、政治为一体的概念。

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借天道以言人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共同特征,道家也是这样。

《老子》说: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德是行而上的道在人生层面的体现。

孔德即大德,德与道是统一的,故人道必须遵循和服从天道。

四、无为政治

老子认为天道是自然无为的,这个无为之道落实到人生的层面上也应该是无为的。

无为是老子人生观的核心概念,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在《老子》书中有大量的论述,归纳起来,有下述三层含义。

首先,统治者应该效法天道,实行无为的政治——即少扰民。

这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这方面老子说得很多,如: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天地是无偏无私、无意无欲的,它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加干涉;人间的统治者也应效法道的这种精神,抛弃主观好恶,克制私欲(即无心),任凭百姓和社会的自然发展而不妄加干涉。

这层意义上的无为,实际上是要求统治者不要为了自己的私欲和偏好而侵扰百姓、任意妄为,而应顺应百姓之情,以百姓利益为重。

这种无为政治的理念,如何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来实现呢?

对此,老子也想了许多办法,基本的主张是劝统治者减少活动。

1、去甚、去奢、去泰

对统治者,老子要求他们减少政事活动,总的原则是“三去”,(“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即要求统治者舍弃一切过度的措施,去除一切酷烈的政举,凡是奢侈的行经,都不宜实行。

具体而言,主要指薄税敛,轻刑罚,慎用兵,尚节俭。

《老子》没有从正面提出过薄税敛的主张,但对厚敛进行过猛烈的抨击,斥责当政者如同大盗。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七十五章),“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从这种入木三分的批判中,我们有理由认为老子是主张薄税敛的。

《老子》没有从正面提出轻刑的主张,但对统治者的刑杀进行过尖锐的控诉,他说: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章)在因果关系上虽不正确,但包含对统治者严令苛刑的批评。

还说: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七十四章)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子是主张轻刑的。

《老子》不是寝兵主义者。

但对战争带来的灾难是痛惜的,指出:

“大军之后,比有凶年。

”(三十章)因此最理想的是不动干戈。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三十章)反之,“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四十六章)

《老子》对统治者的“求生之厚”(七十五章)进行过猛烈的鞭笞,殷切地希望他们从俭。

《老子》讲“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这句话,是无为政治最形象的说明和概括。

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祸,使民不为盗

老子不仅要求统治者自身要作到无为,同时还希望统治者要设法使百姓也作到无为。

这关键是要消除智和欲,即消除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

老子说: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圣人在天下,歙歙然,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老子不仅要求统治者自身要克制私欲,作到无为,同时还希望统治者要设法使百姓也作到无为。

具体做法是:

在经济上“不贵难得之货”。

即视黄金为粪土,把一切巧利之器统统毁掉,以消除人们的争财夺利之欲;在政治上是“不尚贤”,以避免引起人们的争风斗智之心,使民不争;在精神上要去除一切知识,所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

(四十六章)

为了消除欲、智,当政者要制造一个禁区,使人不敢为欲为利。

《老子》宣布:

“罪莫大于可欲”(四十六章),谁有欲望和智慧,就惩罚谁,“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七十四章),恐怖!

“不贵难得之货”等手段消除百姓的欲念,以便“虚其心”、“浑其心”和“弱其志”,从而让百姓只知吃饱穿暖(实其腹)、身体强壮(强其骨)而在精神上无所追求的,这就是所谓的“孩之”和“愚之”。

这样,百姓就会智力低下,象婴孩一样处于“无知无欲”的状态,老子认为这样的百姓才好治理,国家才能实现大治。

3、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老子的无为思想还包含否定一切人为的极端倾向。

他说: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在老子看来,道的精神是自然和无为,而一切人为的努力和创造——包括道德、制度、修为、学习和功利的追求都是有为,都与道的精神相违背,因此都应该抛弃。

老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回归大道,与道合一。

五、弱用之术

在无为政治的基础上,老子进一步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原理。

这也是老子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老子通过对自然、社会的深入细致的观察与思考,从实际出发,深刻地揭示了“守弱曰强”、“柔弱胜刚强”的思想。

他提出以“弱用之术”引导事物发展,顺应自然发展规律,这样进行斗争,可以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

老子弱用之术思想的提出,主要是从经验层面入手的,他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进行归纳,得出了一个他认为是世界万物的普遍规律,即“柔弱胜刚强”。

如“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上善若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等等。

但仅靠经验归纳是不足以证明一个命题的普遍必然性的。

为了说明这一命题的普遍必然性,老子曾从多种角度论证“柔弱胜刚强”,并将其应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实践之中。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其最有力的理论依据。

其中,“弱者道之用”从本体论角度,直接指出“弱”是道发挥作用的方式,对“柔弱胜刚强”加以证明;“反者道之动”则是从发展趋势上说明“柔弱”具有内在包容强、最终发展为强的潜力,这是从辩证法角度对“柔弱胜刚强”加以证明。

1、弱是道发挥作用的方式

从本体论角度看,“弱”是“道”发挥作用的方式,体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

在《老子》看来,道是世界的本原,“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

”万物生于道,归于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也是在万物背后决定其发展变化的总规则。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本,万物以“道”为根据,而“道”以它自己本来的样子(自然)为根据。

“道”的特征是柔弱。

老子以“水”例,来论证“道”的柔弱品格。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几”就是接近的意思,老子认为“水”的特性是最接近“道”,道发生作用的方式就像柔弱的水一样,滋润万物且不和万物相争,甘居下位。

而水的特征是柔弱: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柔弱的东西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柔胜过刚,柔胜过强。

万物以“道”为根据,而“道”的特征是柔弱,弱是“道”发生作用的方式,是“道”最根本的属性,而刚强与“道”是对立的。

因为刚、强、壮等会突破道的规定性,而柔弱是保持事物符合于道的最好手段。

“弱者道之用”充分体现了“弱”在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

据此老子提出弱用之术。

2、柔弱与刚强对立转化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老子是从柔弱与刚强的对立与转化关系中论证“柔弱胜刚强”,从而提出弱用之术的。

老子从“反者道之动”,和“物壮则老”的观念出发,通过对种种客观事物变化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后,发现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转化的,而在这对立转化的过程中,其规律乃是“柔弱胜刚强”。

《老子》第三十六章指出: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这一章是老子辩证观的反应。

他通过对张歙、强弱、兴废、与夺等种种客观事物变化的分析,得出事物遵循着“物极必反”的法则。

“反者道之动”,宇宙间对立事物的相互转化是一个普遍的法则。

当事物发展到一个极限的时候,他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运转,所以老子在对待事物矛盾的双方时,注重从正面去透视负面的意义,注重矛盾双方的互补与互依,“曲则全,枉则直,溢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委屈反而能保全;屈就反而能伸展,地处低洼才能积聚充盈的水分,拥有的少才能得到,贪多反而使人陷入困惑。

在得失,利害,雌雄、高下、强弱等对立状态中,如果多得、争利、称雄、居高、呈强至极点,就要向反面转化。

因此,老子判断柔弱与刚强的优劣时,不是从二者当下力量强弱的对比,而是从发展的趋势来判断二者的价值的。

老子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

”很明显,对具体事物而言,其初生阶段虽然外表柔弱,但内里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光明的发展前途,是外弱内强、由弱趋强;事物发展到成熟期,刚性增强,却失去了生机,虽然外表强大了,但这种强大却是走向衰亡的开始,即“物壮则老”。

“为有生者所同然,即天道亦不能免”老子通过从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得出,看起来柔弱的东西反而是最有生命力的,等到发展为坚强的状态时就马上要走向衰亡了。

因此,《老子》五十五章指出: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则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用赤子来比喻具有深厚道德境界的人,能返到婴儿般的纯真柔和。

这样才能时刻保持精神充沛饱满,新事物因为充满了勃勃生机,是活泼生动的,所以能向上发展、向前发展,终究战胜强大而又衰老的旧事物。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守弱是一种策略和手段。

既然“反”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的根本法则,事物既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也有相反相成的一面,正与反既相互对立又互相转化,所以在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同时,不仅从正面入手,而且也应从反面入手,居于反面而做出不懈的努力,即等待时机,以曲求全,养精蓄锐,承受曲折和痛苦的考验。

为达到目的,还须设法主动创造条件,促使事物的转化即“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这是老子对对立事物相互转化法则的具体运用。

3、“弱用之术”的内涵

人们常说《老子》中含有的人君南面之术,通常表现在弱用之术上。

《老子》的弱用之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致虚守静”。

老子认为只有在虚静之中才可以得到处世的真谛。

“致虚极,守静焉。

万物并坐,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

所以道是虚静的,万物运动变化最终都要返回到虚静之中的“无”。

面对着动变,要持静观的态度,等待其复归于本。

这样才符合道,才能长久。

老子认为“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因为“静为躁君”,安静能控制焦躁的君主。

虚静最终可以战胜躁动,所以要虚静柔弱,在静中不断洞察事物变化,明晰运动规律,博采众家之长,从而可以静观其变,采取以静制动的方法,最后达到胜强制躁的目的。

作为国家的执政者更始要展现稳重、安定的样子。

否则心烦气躁无法定静,就容易失控,失去方向。

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与人们的交往中,确实可以看到临事不惧、镇静自若,常常可以胜人一筹。

但又必须指出,仅靠静绝不可能获得一切。

要做到静,首先要“少私寡欲”。

私欲是无止境的,它使人变得贪得无厌,而且容易引起纷争,使需要虚静的人永无安宁。

由此老子认为私欲是乱世的根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所以“要摒弃心中的欲望”但老子并不是排斥一切欲望,他认为人生存的基本物质应该具备,“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但求安饱,不逐声色之娱,可以达到处弱守静的目的,“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同时还要做到“荣辱不惊”。

在老子看来,“世俗之人由于名利得失之心太重,缺乏无私无我之境界。

在他们心中‘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一旦受到宠爱或屈辱,都会感到意外惊喜”从而失去了原有的虚静心态,最终不可能在虚静中学习,失去可以胜强的条件与时机。

所以世人应该“荣辱不惊”。

虽然把静观绝对化是老子的弱点,但提出静观待变思想却是《老子》的重要贡献。

欲取先予。

“物壮则老”,即壮大成熟的事物必然走向衰老。

从这个规律出发,老子主张创造条件,促使对方转化。

要削弱对方,应该把对方推到强的顶端。

因为“反”是事物的运动规律,物极必反,他会变成另一面。

《老子》三十六章说:

“将欲狱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将要收敛它,必须先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先增强它;将要摧毁它,必先扶植它;将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扩张、增强、扶植、给予都是为了创造促其衰亡的条件。

这段话通过事物矛盾转化的观点说明物极必反的道理,被视为是老子辩证法的最好体现。

虽然“强”未必一定能“弱”,但“先予”是成“弱”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后取”的目的,实现“柔弱胜刚强”。

知盈处虚。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圣人“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只有不自满、自骄,不自以为伟大,才能成就伟大。

同时老子提醒人们,当事物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时,一定要谨慎。

他说: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们往往在接近成功时失败,但如果在结束时仍能象开始一样慎重,就不会把事情搞坏。

老子还提醒人们,尤其是在成功之后更不能大意。

要牢记“物壮则老”的规律,“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成功了不要自命不凡,不要四处炫耀,不要骄傲自满。

柔弱不争。

在老子看来,“争”会向反方向转化,所以不可争。

同时“争”可积怨,有怨不易解。

不易达到无不争的目的,故采取不争的手段。

《老子》二十二章指出: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所谓“抱一”就是指守道。

遵循大道的人,就不会只想到自己、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自以为了不起,这样的人不会对任何人造成伤害,也就不会树立任何对手,反而会有“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伟大功效。

由此可见,老子所讲的“不争”充分体现了“反者道之动”的规律,表面上讲人们不争功名,不争利禄,不争地位,不争是非等,实质上这里的“不争”仅是一种手段,不争并非绝对不争,而是以不争为争。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这是最高的境界。

居上谦下。

与儒家崇尚阳刚、居上示尊的思想不同,老子主张居上谦下,以下安上。

为了说明谦虚是王者必备的美德,《老子》六十六章中打了一个比方,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能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就上下关系而言,老子深刻认识到,统治者权势在握,容易给人民造成一种重压感。

基于此,老子唤醒统治者应该处下退让、居上谦下。

“善用人者为之下”“为之下”就是对人谦虚。

统治者处上而又能谦下,这样就可以使下成为自己居上的补充,从而以下安上。

知微见著。

老子提出要把可能引起祸患的事物扼杀在萌芽状态。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当事物的变化已十分明显,一般人都感觉到时,再采取措施,往往为时已晚。

老子主张要在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就做好准备,当混乱尚未开始之时就将其消灭在摇篮中。

这就需要有知微见著的洞察力。

在这里,用弱改为治微、治弱。

以曲求全。

根据“反者道之动”的原则,老子认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以其丰富的人生经验告诉人们,事物的正面和负面并不是截然不同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以老子认为人们不该过分追求“全”、“盈”、“新”、“得”,因为他们将转化,而处于“曲”、“洼”、“敝”、“少”却可达到“全”,“盈”,“新”“得”。

把握了其中底层的一面,自然可以得到相连的另一面,也就是说,用弱用到极致,委屈反而能保全。

这样“承受曲折的痛苦以求得人生之实现。

”这个方法虽然保守,但它仍不失为老子成弱为刚的妙法。

深藏不露。

老子主张不可把实力示人。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是老子的名言。

锋芒毕露,是刚强的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