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笔试复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466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笔试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笔试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笔试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笔试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笔试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笔试复习题.docx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笔试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笔试复习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笔试复习题.docx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笔试复习题

语文知识部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注音。

(4分)

慰藉()苍劲()潜()伏戛()然而止

装载()炽()热揩()拭殚()精竭虑

2、.请写出下列字的书写笔顺:

(2分)

鼎:

凹:

3、列词语有错字吗?

把你认为有错的改过来。

(4分)

迫不急待穿流不息凭心而论世外桃园

再接再励一愁莫展如愿已偿管中窥豹,可见一般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①热爱()②团结()③亲近()④经验()

⑤具体()⑥和蔼()⑦拥护()⑧坚定()

5、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1)流水不腐,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杜甫千古流传的两句古诗:

(4分)

(1)

(2)

7、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4分)

《送东阳马生序》——()《朝花夕拾》——()

《岳阳楼记》——()《鲁滨逊漂流记》——()

8、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

(4分)

人物:

林冲诸葛亮贾宝玉孙悟空鲁智深曹操

————————————————————————————————

二、阅读题(10分)(每小题2分)

我母亲生病需要做大手术,医院张口要10元万押金。

10万,对我这个刚刚靠借钱买下出租车的下岗人员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但我下了决心,就是把自己卖了,也要给母亲治病。

于是顶着高温开着车奔波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总算凑了9万元。

医院开恩,收了9万元后让母亲住了进去。

都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这话偏偏就应在我身上。

那天午后,刚拉了一趟活儿的我正喜滋滋地抄近路赶着回家,不知是我脑子走神还是该我倒霉,迷迷糊糊地就把车开上了人行道。

我猛地发现车前正走着一位老太太时,脚便狠狠地踩在了刹车上。

吱的一声,老太太也应声倒下。

当我跳下车抱起老太太时,她已昏迷过去。

怎么办?

我发现此时四周一个人影儿也没有,一个想法便闪入我脑海中:

跑。

可怎么也迈不开腿,一个声音也在耳边响:

你还算人吗?

眼前要是你的母亲你也这样吗?

我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容不得多想,立即将老太太送向附近医院。

在医生抢救下,老太太很快苏醒了过来。

还算走运,老太太只断了一条腿,别的地方什么事也没有。

一个大汉走了进来。

大汉看了我两眼后走近老太太说:

"妈,您还记得撞您那人什么模样吗?

仔细想想,一会儿警察来了您就跟他们说。

"听了大汉的话,我心里猛地一跳,觉得还是自己先说出实情为好。

于是我赶紧对大汉说:

"大哥,我……"老太太急忙打断我的话,指着我对她儿子说:

"对,就是这位司机救了我。

"我正怀疑是不是我的耳朵出了毛病,那大汉一把就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

"兄弟,我、我什么也不说了。

你的救母之恩,我一定会报的。

""我。

哎,你听我说,我……"我的话没说完,又被大汉给拦了回去。

"什么也别说了。

兄弟,把你的姓名和地址写给我,过后我一定登门重谢。

"这时我脑海里又闪出一个念头,还留什么姓名和地址啊,老太太既然没记住我,溜吧。

想到这,我边往外走边对大汉说:

"好好照顾大妈,我走了。

"说完我逃跑似的冲出了医院。

在回家路上,我觉得这事挺走运,老太太不但没认出是我撞的,还把我当成了救命恩人。

可到了晚上,心里总是不踏实,我想起了母亲常对我说的话:

什么时候都要心里干净。

心里有鬼的人,迟早会出事的。

于是我下了决心,第二天一定要到医院说清楚。

第二天,我拿了一堆补品和5000元钱,早早来到医院。

可巧,就老太太一人在,老太太见是我,挺生气地说:

"你怎么还来?

"

"大妈,您、你知道我是谁吗?

"

老太太说:

"知道。

孩子,大妈不糊涂,眼睛也好使。

看得出你的心不坏。

"

"那、那您为什么不说出真相呢?

"我不解地问。

"孩子,你能及时把我送到医院,就足以证明你是个好孩子,我就知足了。

我哪能因为你的一次失误,而误了你的前程呢?

说不定,好多要紧事正等着你去做呢。

天下做父母的,都是这个样……"

我的泪水早已止不住地流下来,我忘情地叫了一声妈,便把头扎在老太太的怀里,失声痛哭起来。

1、第2节开头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与"祸不单行"相关的两件事。

————————————————————————————————

2、文中的"我"想"跑"却没跑,"溜"了又返回,你对此如何评价?

————————————————————————————————

————————————————————————————————

3、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老太太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

4、给本文拟一个含有"母亲"两个字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

你课外也一定读过不少歌颂母亲、表达母爱的作品,请写出其中一篇(或一本)的题目(或书名),并注明作者。

————————————————————————————————

————————————————————————————————

5、文章结尾说"我忘情地叫了一声妈,便……失声痛哭起来"。

此时此刻,文中的"我"肯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你发挥想像,探究一番,然后代"我"说几句。

————————————————————————————————

————————————————————————————————

三、写作题(10分)

任选一首描写景物的古诗,根据古诗意境,发挥想象,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段。

(不少于200个字)

古诗:

———————————————————————

———————————————————————

片段:

教学实践部分

一、是非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语文教学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

3、“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是第三学段的识字目标。

()

4、“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是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

()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重点。

()

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

8、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

9、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

10、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

二、问答题。

(每小题5分,共15分)

1、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5分)

2、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请举例说明。

(5分)

3、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5分)

4、你平时读过哪些教育教学刊物或专著?

它对你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分)

三、分析题(9分)

下面是《坐井观天》课堂实录的一个片段。

请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加以分析评点。

师:

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生甲:

小鸟说的对。

生乙:

我反对,我认为青蛙说得对。

生丙:

他们说得都对。

(众生哗然。

师若有所思,片刻停顿之后,即向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

师:

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很好。

如果能把理由说出来,那就更好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生甲:

(迫不及待)小鸟说得对,因为天确实大得很。

生乙:

(胸有成竹)青蛙说得对,因为他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它说得是实话,也没错。

生丙:

(按捺不住)他们都把各自看到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了,都很诚实,应该都对。

师:

(点头肯定,竖起大拇指)好!

几位同学都谈出了各自的见解和感受,说得都有道理。

大家再想想,假如青蛙跳出井口,他还想到什么,说些什么?

大家讨论讨论,看谁想得好,说得棒。

(学生各抒己见,兴趣盎然。

                                            

   第三部分 教学案例分析(10分)

   阅读下面两则教学片断,写出评析。

   20、有一回,斯霞老师让小朋友写日记。

有个小朋友这样写:

昨天,有个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里来参观,法国阿姨是女的,我们请她坐小汽车。

   斯霞老师改到这篇日记,不禁笑了。

提起红笔正想把“法国阿姨是女的”这句划掉,转念一想:

孩子唯恐别人不知道阿姨是女的,就写上了那么一句,这正是孩子的特点,出与儿童天真、幼稚,在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写出这样的话,是可以原谅的。

既然这样,就不必苛求他们。

斯霞老师觉得,只要他们不说“法国阿姨是男的”,留在文中没有什么关系。

   21、《妈妈的爱》教学片断:

   师:

这首诗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小节?

   生:

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二小节。

   师:

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吗?

(该生试读后,其他同学评议,小组内练读。

   师:

(再指一名同学读)你读得太感人了,介绍一下经验吧。

   生:

读着读着,我想到了自己的妈妈。

有一回我高烧不退,妈妈赶紧送我去医院。

医生说很危险,妈妈紧紧搂着我哭了,边哭边说:

“这该怎么办,这该怎么办?

   师:

我听出来了,原来,他把自己当成了文中的角色,才读得这么好的。

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

    第四部分 写作

   22、以《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

(25分)

 

一、基础知识:

(31分)

1、请你默写韵母表或整体认读音节表(4分)

2、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ānyǎnɡjiézòuǒuěrpòzàiméijié

()()()()

dǒuqiàoluòyìbùjuéɡūlòuɡuǎwén

()()()

3、选择正确读音(6分)

支支吾吾(wūwú)希冀(jìyì)匀称(chènchènɡ)

攒在一起(cuánchuán)济南(jǐjì)勉强(qiǎnɡqiánɡ)

戛然而止(ɡājiá)一匹马(pīpǐ)崇高(chónɡchǒnɡ)

裙袂飞扬(mèikuài)脊背(jíjǐ)谬论(niùmiù)

4、补充词语(4分)

初出茅()流光()彩()透心脾大名()

锱铢()风尘()文质()朝朝()

5、请你填上合适的词(3分)

发挥()发掘()发起()

性情()性质()性能()

6、形近词组词(4分)

揭()虐()敛()钝()

竭()需()俭()盹()

褐()虑()险()纯()

二、基本技能:

(32分)

1、补充词句(4分)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

②,人情练达即文章。

③千淘万漉虽辛苦,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2、填空(7分)

①躁燥噪:

热音急干烦

②慕幕暮:

色银羡布夜降临

③辨辩辫:

一场论真假难梳子

3、请你写出一首毛泽东诗词(4分)

4、补充词语(12分)

壮丽的()幽静的()精致的()艰巨的()

起伏的()脆弱的()柔美的()快乐的()

幸福地()勇猛地()顽强地()狼狈地()

愤怒地()耐心地()热情地()不安地()

打扮得()打扫得()考虑得()描写得()

高兴得()伤心得()照顾得()激动得()

5、填写人名,通过成语引出人物的主人公(3分)

卧薪尝胆()精忠报国()闻鸡起舞()

铁面无私()负荆请罪()完璧归赵()

6、修改病句(2分)

①老师纠正了我的错误的不正确的说法。

②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行为。

三、阅读世界(17分)

一千张糖纸

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外婆家住。

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年龄,加之隔壁一个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两个的种种游戏使外婆更不安宁了,笑呀、闹啊,四合院里到处充满我们的声音。

表姑在外婆家养病,她被闹得坐不住了。

一天,她对我们说:

“你们怎么就不知道累呢?

”我们互相看看,没名堂地笑起来,是呀,什么叫累呢?

我们从来没想过。

表姑又说:

“你们不是有一些糖纸吗?

你们为什么不去找一些漂亮的糖纸,多好玩呀。

”我想起世香向我炫耀过,她有几十张美丽的糖纸。

可我不喜欢糖纸,也不觉得糖纸有什么好玩的。

世香却来了兴致:

“你为什么要我们攒糖纸?

”“你们各攒够一千张糖纸,我就给你们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我们惊呆了,电动狗也许不被今天的孩子所稀奇,但在我的童年,表姑的许诺足使我们激动很久,那是怎样的一笔财富,那是怎样的一份快乐。

从此我和世香不再吵吵闹闹,外婆家也安静如初。

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被遗弃在角落里的糖纸。

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有时候我们会追随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追个老半天。

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用来买糖纸,这样也只能用来买几十颗,然后我们突击吃糖,嗓子让糖齁得生疼。

我们还在糖果柜台边,耐心地守候带孩子来买糖吃的大人,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我们把又脏又皱的糖纸带回家,在脸盆里仔细泡干净,然后一张一张贴在玻璃窗上,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

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每人都攒够了一千张糖纸。

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两千张糖纸。

表姑不解地问:

“你们这是干什么呀?

”我们说:

“狗呢,我们的电动狗呢?

”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待她不笑了才说:

“表姑逗你们玩的,嫌你们老在院子里闹,不得安静。

”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

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大人是我的表姑啊。

这时,我突然觉得很累。

原来大人们常说的累,就是胸膛里那颗心突然加重了。

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我俩不约而同地把那精心整理过的糖纸奋力扔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随风飘去。

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到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了,但孩子不可以欺骗,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我已经长大成人,可是所有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吗?

1、比一比,组词语。

(4分)

壁()飘()嫌()骗()

碧()瓢()歉()遍()

2、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使表达的意思不变。

(2分)

所有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吗?

3、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请简要回答。

(2分)

4、“表姑”为什么要“我们”攒糖纸?

“我们”又为什么攒呢?

(2分)

 

5、文章开始说累距离“我们”很遥远,结尾说“我突然觉得很累”。

你怎样理解?

(2分)

 

6、“我俩不约而同地把那精心整理过的糖纸奋力扔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随风飘去。

”从这句话看,她们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分)

 

7、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3分)

四、写作天地(20分)

每个人都有过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不管它是大还是小,被人承认还是不为人知,都会感受颇深,难以忘记。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记下你的一次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写出自己的心理体验。

全文不少于400字。

五、案例分析:

结合你对新课程的认识,写出对该课堂片断的评论。

师:

(启发引导)那个种葫芦的人由于不知道叶子与果实的关系,还不听邻居的劝告,没有得到可爱的小葫芦。

假如你明年种了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你会怎么做呢?

生:

我会用药打死虫子。

生:

还不能随便买药,要不然会伤害叶子和葫芦。

生:

我使用杀虫剂。

师:

看来,大家懂得的知识可真多呀。

把我们的语文教学联想到实际生活中去了,真值得夸一夸。

(全班夸奖说得好的同学)

生:

我会听邻居的意见或去问别人。

生:

让爸爸妈妈帮忙。

师:

你们在课文中受到的启发可真不小哇。

生:

我用开水把虫子烫死。

(教师哗然一片,议论纷纷:

那不把叶子烫熟了吗?

葫芦与叶子可是有很大联系的。

生:

我会网很多七星瓢虫,放到叶子上吃蚜虫。

师:

你的思想真是与众不同,夸夸他。

(全班一起夸)

生:

我用手捉虫子,然后踩死。

(众多学生反问:

你捉得完吗?

生:

(说捉虫子的同学发言)我天天去捉,总有一天会捉完的。

生:

我发明一种吸虫的机器,专门吸叶子上的蚜虫。

生:

我用烂菜叶去引走蚜虫。

师:

蚜虫也想美餐一顿,吃到新鲜可口的嫩叶,你的烂菜叶它感兴趣吗?

生:

(摇摇头)那我用新鲜的嫩叶去引走蚜虫。

生:

我重新种葫芦。

部分学生笑着说:

你重新种葫芦,那叶子上又生了蚜虫怎么办呢?

(说要重新种葫芦的学生耷拉着脑袋。

师:

老师知道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肯定还会想出更好的办法。

生:

我专门找消灭蚜虫的书帮忙。

师:

你真是一个肯钻研的学生呀!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30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础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5、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6、课程标准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7、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三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8、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9、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教材,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的观点是:

(C)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C)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

学习攻略,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B)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

(D)

A、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三)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的表述是:

(A)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努力建设开放而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4)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

(1)

(2)(3)(4)B、(3)(4)C、

(2)(3)(4)D、

(1)(3)(4)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于写字,新课标提出:

(A)

(1)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2)1~2年级要多人少些(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4)初步感受汉字的体型美

A、

(1)

(2)(3)(4)B、(3)(4)C、

(2)(3)(4)D、

(1)(3)(4)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B)

(1)朗读

(2)分角色读(3)表演读(4)默读

A、

(1)

(2)(3)(4)B、

(1)(4)C、

(2)(3)D(、3)(4)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

(C)

(1)合作精神

(2)创新意识(3)参与程度(4)探究精神

A、

(1)

(2)(3)B、(3)(4)C、

(2)(4)D、

(1)

(2)(3)(4)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

(D)

(1)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

(2)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

(3)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4)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A、

(1)B、

(1)(3)C、

(1)(3)(4)D、

(1)

(2)(3)(4)

 

二、语文学科基础知识(30分)

(一)填空(11分)

1.填上加横线字的正确读音(3分)

①脉脉()②吮()吸③咀()嚼

④称()职⑤负荷()⑥乘()车

2.写出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4分)

a.(),不亦乐乎?

b.身无彩凤双飞翼,()

3.《送元二使安西》中直接表现对朋友真挚感情的诗句是()。

(2分)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是(

)。

(2分)

(二)选择(5分)

1、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昙②藐③歼④肴⑤敷⑥懦

A、⑤③②⑥①④B、②⑥①④③⑤C、⑥②③⑤①④D、⑤③④①⑥②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的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3、下列成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1)利令智昏

(2)犬马之劳(3)息事宁人(4)度德量力

(5)洗耳恭听(6)步步为营(7)富国强兵(8)闻过则喜

(9)天网恢恢(10)泽被后世(11)天理昭彰(12)完璧归赵

(13)图穷匕现(14)负荆请罪(15)青出于蓝(16)众口铄金

A.

(1)(8)(7)(9)B.(11)(3)(7)(4)

C.(10)(15)(12)(16)D.(5)(13)(6)(14)

4、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球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5、“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三)仿照下面的句式和运用的修辞手法,以"成功"开头,写一段文字。

(2分)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