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
《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科研微型课题
微型课题
《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汶川县水磨小学
微型课题《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传统美德。
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
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也将变得更加有意义。
水磨镇小学学生来自水磨镇街道和周边村组的通校生占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寄宿制学生占三分之二。
通过调查了解到,一方面目前全校学生中有半数学生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子女,许多家长外出打工,将其孩子托给年迈的爷爷奶奶来养育,隔代教育的结果只会是娇惯、溺爱有余,正确引导不足,使许多孩子缺乏做人的基本常识。
这些学生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太阳”,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很多学生都缺乏感恩意识。
学生个性中暴露出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的不良倾向。
还有一部分生活在高半山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艰苦,他们刚出世,母亲就抛弃他们远走他乡,这些孩子大部分都缺少父母双亲的关爱,缺少亲情教育,导致不少孩子精神空虚,情感苍白,行为失范,他们根本不懂得感恩之心;另一方面,我校学生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来自农村,家长文化普片较低,甚至部分学生家长素质差,他们的孩子在语言、行为上缺少正确引导,这是道德教育建设的一大空白。
为了我们的教育,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
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
因此,为了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改变青少年道德失范现象,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水磨小学少先队大队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做人教育为重点,以行为教育为主线,以心理教育为突破,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确定了以“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为切入点的《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微型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的主要目标
1、学生初步具备知恩、报恩意识。
2、老师具备感恩素养。
3、学校形成感恩氛围,建构校园文化。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父母的感恩。
2、对老师的感恩。
3、对同伴乃至他人的感恩。
4、延伸至对自然、对祖国的感恩。
五、研究的方法
根据课题性质、类型,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并辅之教育叙事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等。
六、研究实施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以活动为核心。
活动初期发动学生收集感恩名言,如“心怀感恩,学会做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喝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等,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发动学生收集感恩的典型事例,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学校宣传栏报道有关感恩的典型事例,介绍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宣传开展感恩教育的意义;面向全体师生召开“感恩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王校长再次浅显易懂的阐述了什么是感恩,为什么感恩,向哪些人感恩,怎样感恩。
大队辅导员老师也做了“事父母,能竭其力,从今日始”的发言。
大队长余双宣读了汶川县水磨小学“让感恩与你我同在”活动倡议书,五、一中队的廖星星同学代表全体少先队员发言,表达了少先队员们积极参加这项活动的决心。
2007年9月份,教师节到来前,各班出了一期“感恩老师”的小报,教师节时给老师制作一张贺卡,表达对老师教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10月份,结合国庆“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举办“祖国颂”歌咏比赛,以表达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在比赛中,表现出了少先队员对祖国的了解、抒发出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那热情洋溢,欢乐甜美的歌声,把听众带到了建国初期,带到了现在,带到了未来,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再次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他们在活动中了解了祖国的过去、现在、展望了祖国的未来,他们决心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勤奋,积极实践,全面发展,为社会、为祖国和家乡的变化贡献力量。
11月份,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了“感恩”手抄报制作比赛,本次手抄报比赛以“感恩”为主题,两人为一组合作完成,每班上送三份作品参赛,由艺体科教师当评委,每个年级选出一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
本届手抄报的水平比往年都有了显著性的提高,每份作品都能做到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排版布局合理,版面整洁美观。
这次比赛不仅激发了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学会“感恩”的意识,从小培养“感恩他人”的良好品质。
水磨小学少先队大队部于2008年11月21日朝会大集合时间向全校师生宣布了水磨小学少先队大队部感恩教育系列活动之四的实施方案,希望通过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使我校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父母的艰辛和对自己的一片爱心,通过学生为父母所做的一系列事情来激发广大同学的家庭责任感。
要求各班推荐感人文章在班上传读,班主任进行教育解读,对此次活动进行大力宣传。
此次实践活动的推荐内容有:
(1)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2)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3)给父母打一次电话,送去一声问候;(4)给父母捶捶背、搓搓手(握握手);(5)我为家里做四件家务:
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于2007年11月28日和12月5日分别对通校生班和寄宿制班所做的“感恩父母主题队会”进行了检查、评比。
当我们来到各个中队时被眼前出现的一幕幕场景深深的感动了: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用稚嫩的声音讲述自己在家里是怎样为家长捶背、搓手、讲开心故事的;二年级的小朋友则认真的回忆自己在家里是怎样帮父母做家务的;三年级的同学们把自己说给父母的温馨话语讲给班上的同学听;四、一中队的三位女同学朗诵的“我是妈妈心中的小太阳”,获得了他们班同学的一阵阵掌声;五年级的同学们在各自班上交流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等各种家务活的方法;六年级的同学们谈起了在家里为父母、长辈洗脚的过程和感受。
这次活动我们相信我校的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爱的教育,在活动过程中,在各班教室里我们听到了真挚的语言,看到了真诚的眼泪。
这次活动我们相信我校的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爱的教育。
2008年春季学期开学以来我校的感恩教育活动以“三·八”妇女节为契机又轰轰烈烈的拉开了序幕,大队部要求各中队根据本中队的实际情况按照大队部的统一要求继续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一、二年级着重以感恩父母、老师为主题,三、四年级在此基础上着重以感恩老师、他人为主题,五、六年级又在这些基础上渗透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
让我们的学生在明理的基础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并且要求四到六年级各班根据本班开展的活动情况制作展板。
此次展板制作,四年级到六年级各班同学和各科老师齐动手,把最能反映本班活动主题的内容精心筛选出来,配上图片和照片,对我校的感恩教育活动又是一个极好的宣传。
2008年4月25日,我们课题组推出了文惠老师和刘娇老师的主题班队会。
文惠老师带的六、一班为我们呈现的主题队会——“与爱同行”,这次主题队会邀请了该班部分学生家长参加。
在活动进程中,孩子们朴实的语言,来自内心的感受,深深的打动了在场每个老师和家长的心,在六、一班的队会上观摩的老师和参与的家长们无不为孩子们肺腑之言所震动,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孩子们分别回忆自己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父母无微不至的爱,并且还在老师的带领下立下誓言,表达了自己孝敬父母的决心。
刘娇老师带的一、一班展示的是一节主题班会——“我爱爸爸妈妈”,设计这次主题班会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亲子活动,让孩子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很辛苦的带到这个世界上,用很多的爱来抚养长大的。
我们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我校的感恩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效应,并且影响到了水磨镇的各个角落。
5、12地震后,结合我校实情,结合我校师生的亲身感受,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宣传广东启创社会工作站、广东狮子会光明、粤明服务队、华南师大心灵花园工作室、西南民航空管局、广东佛山市同济小学等单位和个人的援助,通过捐赠仪式、学生感谢信;通过教师工作坊、学生班级团康活动、沙盘游戏治疗等活动引导教师、学生感受社会各界对灾区人民的无私援助,对我们学校的大力帮助,让全校教师、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感恩中国共产党、感恩祖国、感恩援助我们的社会各界的好心人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
经过一年以来的实践,我校的主题班会已形成了有特色的成功模式,总结出了许多新颖有效的活动形式。
如:
孝心主题班会,在班会上让学生家长谈养育孩子的辛苦和对孩子的殷切期望,让父母与孩子面对面交流沟通;让学生收集与主题有关的格言或故事,如:
孝敬父母、诚信等方面的感人故事,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反思自己,这是一个有效的情感升华的过程;宣誓或签名活动,心理学上的从众效应在这类活动中表现特别明显,学生在宣誓、签名活动中强化了正确的思想认识。
七、实验成果
(一)、策划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蓄情。
感恩教育需要通过主体的参与,首先在既定的情境中,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
为此我们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
如“收集温馨照、算算亲情帐、讲讲亲情故事、写写感恩信”。
孩子们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照片收集起来,用文字记录照片拍摄时间、地点,以及简要的情节,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些定格的温馨照片,使孩子们瞬间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
他们逐渐明白原来平淡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的哲理。
孩子们在反刍生活的同时,还把父母为培育子女成长所支付的一切费用罗列出来。
在算算、想想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平时视而不见的却是一笔笔多么昂贵的财富呀!
而这一笔笔财富又蕴含了父母多少深切的爱呀!
感触万分之余,感动之心溢于言表。
孩子们用讲故事、写信、写日记的形式表达对父母的感谢。
四年级一班的代欣然同学在感恩日记中写到:
我要感激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珍贵的生命,给了我情深似海永不图回报的父爱和母爱,他们哺育着我,培养着我,教我做事的原则,做人的品质。
记得有一天晚上,因为妈妈有点感冒,身体不舒服,爸爸又不在家,妈妈硬撑着做完了饭,让我帮她洗一次碗。
妈妈病了,我帮她做事是应该的,所以我便立即答应了,谁知洗碗还不简单呢,弄得我满手是油,好不容易把碗洗完了,还要擦桌子、洗锅,把这弄完了再看看地上,全是水,不得不把厨房的地又拖一遍,做完这一切我已是腰酸背疼。
想一想,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有那么多的家务要做,多累呀!
但是他们洗了那么多次碗,做了那么多家务都没有在我面前说过一声累。
以后我一定要经常帮爸爸妈妈多做一些事,而且要坚持下去。
想到这儿,我不得不感激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让我生活得这么幸福!
这些“感恩活动”从感性的品评,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灵的碰撞,让孩子们经历了深刻的体验过程,心中不禁蓄满了深深的感恩情结。
就让孩子把积蓄已久的感恩之心释放出来吧。
于是我们把感恩教育活动的平台移至生活世界,引导孩子们在生活情境中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心。
(二)、关注现实生活的感恩细节,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为了让感恩行动看得见,摸得着,我们运用以大见小,以点带面的策略,提出了三项感恩作业,就是让孩子用一句话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个举动为父母消除疲劳;一天当家为父母分担家务。
我们要求孩子们每星期至少做一次,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与此同时我们还编写了一本《感恩践行反馈卡》,孩子们人手一卡,记录自己完成感恩作业的情况,表达自己在感恩活动中的点滴感受。
最让孩子们受益的是,通过与父母交流他们开始关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们的心愿,记住他们的生日。
孩子们会在不经意中给父母长辈送去最温馨的祝愿。
他们还试着通过自己的努力给父母带去进步的喜讯、成功的喜悦。
自从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以来,学校在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并且还通过家访等形式,让家长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还记得有一位家长告诉她孩子的班主任,当一向内向、从来都不懂得主动关心别人的孩子把自己的零用钱积攒下来,然后为她买了一双凉鞋,说这是送给她的母亲节礼物时,脸上所流露出来的喜悦之情。
她说:
“原来,能得到孩子的关心与体谅,比他考试取得好成绩还更值得欣慰!
” 同时,同学们还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精心制作了一张张感恩卡,分别送给老师和妈妈……上面写着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
亲爱的妈妈,您为我撑起一片蓝天,让我健康成长,我要大声向您说:
妈妈,我爱您;亲爱的奶奶,以前都是您照顾我,现在,我也会像您照顾我一样来照顾您;老师是太阳,我们是小草,小草离不开太阳,我们离不开老师。
过去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很多是条条框框,学生记住了条条框框却不知从何下手。
这次我们进行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感谢他人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
三、八节时做心意卡、每天回家帮做一件家务、我为妈妈洗洗脚、捶捶背、记住父母的生日等,通过这些小事同学们学会了感恩,每天心存感恩,生活起来也快乐,这样家庭、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也更加和谐。
五年级三班的马文凯同学是一个性格比较孤僻、不容易接受他人意见、学习被动的人,在这次主题活动中,他竟然主动跟老师提出:
“老师,我也参加他们的排练,好吗?
”平时怕背书的他也有勇气参加小组朗诵了。
六年级一班余双同学在感恩征文中写道:
《母亲节-------点燃一盏感恩的灯》五月,春光灿烂,草长莺飞,空气中飘溢着康乃馨的香气,母亲节,这个充满温馨的日子,又轻轻地向我们走来了。
记得每年一到儿童节,妈妈会给我们很多好吃的,当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到来的时候,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为母亲点燃一盏感恩的“心灯”。
众所周知,“母亲节”是“舶来品”。
在中国这个以尊老为传统美德的国度里,母亲节因承载着母爱、亲情、感恩、回报等人类共同的情感,渐渐成为晚辈向长辈传送美好祝福的日子。
然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母亲节并没有像圣诞节等“洋节”那样带来如期的消费热潮。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现在一些像我们这样的独生子女,大多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和年龄,对含辛如苦抚养自己成人的母亲不愿多敬一份孝心,甚至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都嫌麻烦,还有的经常对父母发脾气……一切都在变,只有母爱永远,尽管母爱不许要回报,孝敬之情也难以报答养育之恩,但在母亲节这个特别的日子为母亲点燃一盏感恩的灯,不仅应该,也很有必要。
作为晚辈的我们,不应该因此而习惯了对母爱无度的索取,也不能因我们小,自认为年幼无知而忽略了对母亲的关怀和回报,更不能以来日方长为由回避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要知道,虽然今天我们是孩子,明天我们也要为人父母。
一位哲人说得好:
人世间事业的成功可以等待,庄稼的丰收可以等待,爱情和友谊的果实也可以等待,而最不能等待的就是对母亲的孝敬和对母爱的报答。
因此,在这个伟大的节日里,我们实在不该让母亲们冷冷清清,有鲜花、礼物相送更好,没有的,那就送父母一句关心的话,为父母做一件简单的家务,为他们点亮一盏心灯。
为了得到家长的配合,学校还专门拟写了一份致全体家长的公开信,希望家长们能够督促孩子积极参加感恩活动,多给孩子赞赏和鼓励,多为孩子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知恩报恩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做孩子的榜样,孝敬长辈,心存博爱,多带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爱心捐助等。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
“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
当我们把感恩教育切入实际生活之时,当孩子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行动之时,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初见成效了”。
当“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学校全体教职工英勇无畏,认真履职,组织学生有序安全撤离。
撤离中全体教职工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确保了全校学生无一伤亡。
震灾后,全体教职工在风雨中熬过四个不眠之夜,把所有学生安全交到家长手中,得到了全体家长的赞誉,家长们感谢学校、感恩老师。
当我校的板房学校在2008年7月26日复课时,我校全体师生无不感谢援建我们的单位中铁二句、中铁十六局、以及援助我校复课急需物质的广东狮子会光明、粤明服务队,是他们让我们师生重回学校。
学校、老师、学生们得到的援助和捐助太多了。
复课典礼上学校就向师生宣讲感恩,宣讲回报,班队会上老师们组织开展面对大爱无限的感恩活动,学生制作表示自己心意的小报、卡片。
开展“感恩”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来,同学们渐渐变得有礼貌了,懂事了,学会孝敬父母、关心他人了。
家长也普遍反映,孩子在家越来越懂事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没有了。
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好的班风与学风,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是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高度赞扬。
主题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让学生在体验中明辨是非,在感动中学会感恩,学会主动关心、帮助别人,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
我们认为,德育无小事。
德育工作需要小题大做,虚功实做。
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公民。
德育工作必须有有效的活动作为载体,德育工作更需要真实的感受与体验。
相对于传统的说教式思想工作,主题班会更注重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感受,从而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
我校的“感恩”系列主题教育收到良好效果,受到了家长与社会的一致赞扬。
家长普遍反映,通过这项活动,孩子变得有礼貌了,懂事了,学会关心别人了,学习也更加刻苦了。
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内在的学习动力,促进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
今后,我们将更加深入扎实地开展好这项活动,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争取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