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558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生心理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生心理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生心理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生心理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研究报告.docx

《小学生心理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研究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心理研究报告.docx

小学生心理研究报告

小学生心理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

在德育工作中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不时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当今社会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缺乏心理素质的培养,造成不少独生子女任性、自私、考试焦虑,缺乏自信心,经不起挫折和失败,不会交往,怕苦怕累,自理能力差等。

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为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必须把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创新与发展。

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研究学生,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这一实验与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必须重视并努力实践。

  二、研究目标与原则

  1、研究目标

  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突出特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以充分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以人为本,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控,形成健全的人格。

  

(2)发展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3)全面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全面性,包括学习、心理、个性发展、自我调适、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各个不同领域,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活动性原则。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才能,培养集体观念、责任感和义务感等健康的心理素质。

  (5)差异性原则。

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存在着个体差异,也存在着年级差异。

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有层次性、梯级性和循序渐进性,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应进行有针对性的群体指导或个别辅导,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6)互动性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交往互动,有利于促进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要主动地与学生交往,唤起学生交往的心理动力。

师生的交往互动,促进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以教师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促使双方主体性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与操作策略

  1、研究内容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

考试焦虑、任性、孤僻、情绪脆弱、过度依赖、意志薄弱、怕苦怕累、抗挫折能力差、不善交际、不善自我调节等。

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和心理发展的需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包括学习心理、情绪心理、意志心理、交往心理、考试心理、创新心理六项教育内容。

教师对学生成长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予以心理方面的指导,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要及时予以心理治疗与行为的矫正。

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低年级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中、高年级以活动和体验为主,从生活辅导扩展到学习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两个主体: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

同时要构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操作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要树立现代新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

  

(2)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龄及身心特点确定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应确定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进行心理矫治,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两个方面。

学生只有真正落实到行为上,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做到目标要具体,操作性要强。

  (3)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实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教育。

从时间上看,是终身教育;从空间上看,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从本质上看,它是培养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教育。

因此,我们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

  四、研究步骤与做法

  

(一)明确对象,分段实施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一至五年级16个班级全体学生。

六年级毕业生不列入实验对象。

  实验研究的实施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研究的启动阶段。

  

(1)提出初步方案。

  

(2)成立“特色德育”实验与研究课题领导小组。

  (3)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人员。

  (4)学习理论,进行课题论证。

  (5)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6)确定实验班,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测量,为实验与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

研究的实施阶段。

  

(1)召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开题会。

  

(2)实验教师培训。

  (3)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进一步论证,完善实验研究方案。

  (4)组织好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和研讨活动。

  (5)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观摩和交流。

  (6)对实验工作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与评价。

  (7)定期召开课题组实验与研究工作会议,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与研究。

  (8)组织实验教师写好中期研究成果总结报告,并进行成果交流与展评。

  (9)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测评,进行效果评定。

  (10)建好科研课题档案。

  第三阶段:

研究的总结阶段。

  

(1)收集材料、总结课题成果,进行课题研究材料汇总。

  

(2)完成结题报告与撰写科研论文。

  (3)提出书面申请,请专家组做全面鉴定验收。

  (4)召开总结汇报会,总结推广实验研究成果。

  

(二)实施研究,突出特色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

  

(1)通过课题牵动,开展“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科研课题研究活动,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质量。

“以人格力量育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魂。

因此,我们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了师德建设和专业知识培训,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意识,使教师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

每位教师坚持隔周上好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向课题组交一份质量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

组织实验教师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在实验与研究的三年中,平均每位实验上心理健康教育课54节。

在课题中期成果总结评比中,实验教师执教的《互助合作快乐多》、《你说吧,我来听》、《自信的力量》等六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被评为市级优秀课。

《自控抗诱惑》和《自信的力量》二节课被评为省级优秀课。

  

(2)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可见,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在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抓教师课改,树立新课程现代教学观念。

学科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看教师是否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传授知识和渗透德育融为一体。

二是抓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看是否做到师生互动,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是抓寓教于乐,寓心理辅导于学科教学之中。

看是否真正把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得扎实有效。

实践证明,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功效长久的好办法。

  2、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关爱帮扶四种学生。

  心理教育是一种心灵感化的教育。

我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关爱帮扶四种学生。

实验教师对这些弱势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扎实有效的心理辅导。

  第一种学生是离异家庭子女。

由于父母离异,使这些孩子失去了关爱。

容易出现心理压抑、认知失调、感情脆弱、意志薄弱、自卑、孤僻、粗暴等心理问题。

我们对这群孩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寻找心理支点,挖掘离异家庭子女内心深处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成功的表现机会,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第二种学生是服刑人员子女,因为父亲或母亲触犯了法律,正在接受劳动教养或服刑,使这些家庭的孩子感到自卑。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生存环境堪忧,易成为高犯罪率人群,我们对服刑人员子女进行帮扶救助。

第三种学生是留守子女,父母在外地打工,使这些孩子造成孤独心理。

我们对这些孩子进行救助保护。

第四种孩子是双差生,他们经常表现出沮丧、萎靡、自卑等心态,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厌烦学习和活动的现象。

教师对四种学生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子解他们的内心感受,把握住他们的心态,在交流感情中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采取“四多”的方法。

“四多”:

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多帮助他们,在感情上多亲近他们,在思想上多开导他们。

特别在人格上平等善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扶,使其不断转化。

已有33名离异家庭子女,1名服刑人员子女,9名留守子女,73名后进生都程度不同的有了进步,解除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3、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

  

(1)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

  学校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地点设在科研处,这里成了学生心理需求的展台。

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这里得到了解答和心理疏导。

并伴之于教师的“四个一”疏导方法:

即一句鼓励的话语,一种信任的眼神,一次理解的微笑,一回善意的交流。

收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2)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国旗下的讲话”

  学校定期举办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的国旗下的讲话。

我们定期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国旗下的讲话材料,例如针对学生缺少爱心,不懂感恩、自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学会感恩》、《助人是快乐之本》、《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为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解除了他们的心理障碍,既教育了自我,又感召了他人,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主题班队会

  坚持每周举行一次主题班队会活动,净化了学生的心灵,解决了学生心理困惑问题。

课题领导小组组织观摩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15节。

《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让我们心存感恩》3节主题班会向家长开放,广大家长走进课堂,和学生一起观摩主题班会,受到家长的称赞。

使学生的组织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和心理品质得到了提高。

  (4)开办“心灵之约”专题广播

  学校少先大队红领巾广播站配合课题组开办“心灵之约”专题广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红领巾广播站设立了“校园亮点”、“文学天地”、“交流空间”、“文明礼仪”、“七彩童年”、“成长在线”、“感动你我”等7个栏目,都程度不同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特别是开办“心灵之约”专题广播以来,坚持每周一、三、五的中午学生进校后到上课前的15分钟,广播心理健康教育专稿,内容都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个案剖析、心理话诉说、心理问题解答等等,为心育构建一个宽松和谐、积极健康的良好氛围。

  (5)利用橱窗、黑板报、班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学校宣传橱窗、黑板报开辟“心雨专刊”,16个实验班班刊开设“心灵俱乐部”、“知心园地”、“真情沟通”、“心语架新桥”、“知心姐姐信箱”等班刊专栏。

每个月更换一期内容,如《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