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概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381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心理学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现代心理学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现代心理学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现代心理学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现代心理学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心理学概论.docx

《现代心理学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心理学概论.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心理学概论.docx

现代心理学概论

《现代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非常复杂的。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与物理、化学等现象不同,心理现象不具形体性,是人的内部世界的精神生活,他人无法直接进行观察。

但是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却可以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因此,心理学还研究行为及其与心理的关系。

一、个体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上所说的个体是指动物和人类的一个个有生命的整体。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人有许多心理现象,例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绪、态度、动机、意志、能力、气质、性格以及信仰、期待、做梦……等等。

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流行观点把人的心理看作复杂的系统。

任何系统都可以作多种描述。

人的复杂心理系统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从人的心理的动态一稳态这个维度上来看,可以区分出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从人的心理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来看,可以把一个人的心理看成是个性,从而又可以区分出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性和自我;从人的心理能否被觉知到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心理现象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等等。

(一)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进程。

在心理学上,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这两个术语一般是通用的。

通常把认识(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也称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人对世界的认识始于感觉和知觉。

我们的五官——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与外部世界保持接触的主要感觉系统。

通过感觉我们获取事物个别属性的信息,如颜色、明暗、声调、气味、粗细、软硬等等。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

它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如一辆汽车、一幢房子、一个美丽的街心花园、一群人等。

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

感知过的经验能贮存在头脑中,必要时还能提取出来,这叫记忆。

借助感觉系统认识周围世界的可能性是很有限的。

它只能使人认识到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具体事物。

人了解世界的知识显然不是仅仅由感觉知觉提供的。

人还能通过对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加工会获取间接的、概括的知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思维。

例如,人们关于基本粒子的知识和遥远的星球的化学成分的知识等,都是借助于思维而获得的。

正常成人的思维同言语活动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用言语把认识活动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并接受他人的经验。

通过他人的描述,人脑能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这就是想象。

例如,人们能想象出前人类社会的生活情景、“外星人”的形象。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都是为了弄清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使人获得知识的心理过程,在心理学上统称为认识过程。

(2)情绪过程。

当人认识周围世界的时候,他总是以某种态度来对待它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

或满意或不满意,或愉快或不愉快,还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喜、怒、哀、惧以及美感、理智感、自豪感、自卑感等等,这些心理现象称为情绪和情感。

情绪过程就是人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3)意志过程。

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某种情绪体验,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

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

认识、情绪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任何心理过程都有一定的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

例如,思维总要经过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试行解答、加以论证等加工程序。

又如,憎恨的情绪,总要经过认识对象的丑恶品质,从而产生否定它、摒弃它的态度体验。

克服困难的意志过程也一样,人总是根据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提出改造这个事物的目标,制定一定的计划,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克服、排除内部和外部的障碍,然后才达到目的的。

这当中都有一系列的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

这些心理活动之所以称为心理过程,是因为其心理操作是一步一步进行的,呈明显的动态性。

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认识、情绪与意志活动并不是彼此孤立地进行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一方面,人的情绪和意志受认识活动的影响。

所谓“知之深,爱之切”就说明认识对情绪的影响;而“知识就是力量”则说明认识对意志行动的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人的情绪和意志也影响着认识活动。

积极的情感、锐意进取的精神能推动人的认识活动,相反,消极的情感、萎靡不振、畏难苟安就会阻碍人的认识活动。

再者,情绪和意志也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

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而人的意志也可以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

2.心理倾向

我们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里总会表现出某种倾向性,这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状态。

其中,注意是一种认知性的心理倾向,表现为认识活动对庞杂而多变的各种刺激的选择和集中;而动机则是一种情意性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人的认识、情绪和意志等心理活动在程序加工过程中都会出现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

例如,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但在思维进行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灵感状态、迟疑状态或刻板状态。

此外,认识过程中的聚精会神状态和注意涣散状态,情绪过程中的心境状态和激情状态,意志过程中的信心状态和犹豫状态等等,都是心理状态。

通常,心理状态是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例如,俗话说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是这个人在一段时间里,感知敏锐,记忆清晰,思维活跃,情绪开朗,做事果断……表现为心理上的振奋状态。

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的相对稳定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

它既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动态、变化,也不同于心理特征那样持久、稳定。

3.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例如,有的人观察敏锐、精确,有的人观察粗枝大叶;有的人记得快、记得牢,有的人记得慢、忘得快;有的人思维灵活,有的人思维迟钝;有的人情绪稳定、内向,有的人情绪易波动、外向;有的人意志果断,坚韧不拔,有的人优柔寡断,朝三暮四等等。

在一个人知、情、意的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即为这个人的心理特征或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总是以个人特点的形态而固定下来的。

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着的。

首先,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进行中形成和表现出来。

如果没有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产生一定的情绪体验,没有对环境相互作用的意志行动,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便无由形成,同时也无法表现出来。

其次,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

例如,漫不经心的心理倾向不仅会降低认识和行动的效率,而且长此以往易使人情绪低落;又如,在思维过程中不同的思维品质(灵敏性、逻辑性、广阔性等)制约着对问题解决的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速度、方向、转换等)。

第三,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也是密切联系的。

如果说心理特征是个人恒常的、稳定的特征,那么心理倾向则是可变的、流动的。

如果某类心理倾向(如漫不经心)经常反复出现,并且持续时间也愈来愈长,那么这类心理倾向就有可能转化为这个人的心理特征(粗心大意的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又会影响心理倾向的性质。

内向、顺从的人受到挫折时多半产生内疚、自责等心理倾向;而机灵活泼、自信心强的人对挫折往往是泰然自若。

当然个人的心理特征也会随情境的变化、时间的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总之,从人的心理现象的动态一稳态维度来看,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是既有区别而又密切联系的。

它们构成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的内容。

(二)个性心理

人是社会的个体,是某一社会享有一定权利的成员,能够而且应该承担与此相应的社会角色和履行义务,从而实现其自身的潜能。

每个人的精神面貌都不相同,各自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史。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它是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而形成的,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个性的心理结构包含极复杂的成分。

可以把个性结构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子系统: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和自我。

1.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

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

例如,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笨;有的人有高度发展的数学才能,有的人有高度发展的音乐才能。

这是能力上的差异。

能力标志着人在完成某项活动时的潜在可能性上的特征。

有的人活泼好动、反应敏捷,有的人直率热情、情绪易冲动,有的人安静稳重、反应迟缓,有的人敏感、情绪体验深刻、孤僻,这是气质上的差异。

气质标志着人的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有的人果断、坚韧不拔,有的人优柔寡断、朝三暮四,有的人急功近利,有的人疾恶如仇,这是性格上的不同。

性格显示着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2.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

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人有各种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等。

个性是人在活动中满足各种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简单的或是复杂的,都是在某种内部动力推动下进行的。

这种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称为动机。

动机的基础是人的各种需要。

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想要怎样生活?

又必须怎样生活?

由此而产生的愿望、态度、目标、理想、信念等等,都是由这个人的价值观所支配的。

价值观是一种浸透于人的所有行动和个性中的支配着人评价和衡量好与坏、对与错的心理倾向性。

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人的各种需要。

如果说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那么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

它制约和调节着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

3.自我

自我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

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从心理形式上来看,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识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

属于认知的有:

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认定、自我评价等等,统称为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使个人认识到自已的身心特点、自己和他人及自然界的关系、个人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和他一生的时间内他始终是他自己。

自我认识主要涉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

”等问题。

属于情绪的有:

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等,统称为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主要涉及“我是否满意自己”,“我能否税纳自己”等问题。

属于意志的有:

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自律等等,可统称为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活动的调节、自己对待他人和自己态度的调节等。

如“我怎样节制自己”,“我如何改变自己的现状,使我成为自己理想中那样的人”等。

自我意识的上述三种表现形式综合为一个整体,便成为个性的基础——自我。

自我使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等造成分成为统一的整体。

如果自我发生障碍,人就有可能失去自己肉体的实在感,或者感觉不到自己的情感体验,觉得自己陷入了麻木不仁的状态,或者感到自己不能做主,总是受人摆布等等,导致人格障碍、个性结构中的诸种心理成分不是无组织的、杂乱无章的,它们是由自我进行协调和控制而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整体。

总之,从人的心理特征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上来看,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就是他的个性。

个性是一个多维度的、具有层次结构的心理构成物、个性心理(其主要结构: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和自我)是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三)意识和无意识

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和自我),绝大多数是当事人能够觉知到的,但也有不少是当事人不能觉知到的。

从能否被当事人觉知到的角度来看,可以把人的心理划分为意识现象和无意识现象。

1.意识

意识就是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我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够意识到作用于感官的外界环境(如感知到各种颜色、声音、车辆、街道、人群等等);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目标,对行为的控制,使环境适应于自己的需要;能够意识到认识、情绪和意志行动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身心特点和行为特点,把“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区别开来;还能意识到“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个人对于自我的意识称为自我意识。

意识使人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认识自身、评价自身,井实现着对环境和自身的能动的改造。

总之,意识是我们保持生活正常的心理部分,它涉及我们心理现象的广大范围,就像一个复杂庞大的心理文件系统,包含着我们觉知到的一切消息、观念、情感、希望和需要等等,还包括我们从睡眠中醒来时对梦境内容的意识。

我们对这些“心理文件”的觉知,通常是用词来标记的。

2.无意识

除了意识活动,人还有无意识活动.无意识活动在人的心理生活中是很普遍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做梦的经验,梦境的内容可能被我们意识到,但梦的产生和进程是我们意识不到的,也不能进行自觉调节和控制的。

人的自动化了的活动,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是意识不到这类活动的结构的。

无法回忆起的记忆或无法理解的情绪常属于无意识之列.偶尔,无意识中的一些东西也会闯入意识之中,诸如失言或说溜了嘴、笔误,会把自己无意识的愿望泄露出来。

有意识的动作或经验可能在梦境、联想和神经紧张症中表现为无意识的东西。

总之,无意识活动也是人反映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

人借助于它来回答各种信号,而未能意识到这种反应的整个过程或它的个别阶段。

在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是紧密联系着的、意识和无意识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个体心理和行为

心理学通过行为来研究人的心理。

行为就是个体对所处情境的一种反应系统。

这种反应有内在生理性的(如肌肉运动、腺体分泌等)和外在心理性的(如言语、表情等)。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是很复杂的。

例如,吃饭、穿衣、写文章、驾驶汽车等行为,都是由一系列反应动作所组成而成为某种特定的反应系统。

行为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引发个体反应的情境因素称为刺激。

刺激可以来自外部环境,也可能起于机体的内部。

例如,外界的声音、光线、温度、气味,他人讲话的内容、动作、面部表情以及机体内的内分泌或血液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头脑中浮现的思想观念、欲望等都可以成为引发个体反应的刺激。

人类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心理成分,受刺激所制约,并且是由一定的刺激而引起。

因此,不考虑哪一种或哪一些刺激对具体人的影响,就无法理解人的行为。

行为与心理是不同的,但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

引起行为的刺激通常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而起作用的、每个人都存在着一些个别差异,例如,知识经验、态度需要、个性特征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由于心理条件的不同,同样的刺激在不同人身上的反应井不相同。

由于心理条件的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同样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也不相同。

例如,同一张观看足球赛的入场券,可以使球迷们趋之若狂,但不爱好足球的反应则是淡漠的。

即使是球迷,如果由于身体欠佳或者有重要的工作必须去完成,对同样是球赛入场券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这也说明,人的心理现象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心理支配着行为而又通过行为而表现出来。

人不同于动物。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的心理对行为的支配和调节通常是很复杂的。

他可以有意地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不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可以做出与内心不符的行为表现,甚至某些行为自己也不能自觉。

也就是说,人的外部行为和内部的心理活动的关系不像动物的行为和心理的关系那样是单义的,它往往是多义的。

例如,微笑这种行为,它可能表示对某人的好感,也可能嘲笑某人的愚蠢,还可能是笑里藏刀,心里盘算着暗害某人等等。

因此,要正确地理解人的行为,确定行为所表达的心理活动,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引起和制约行为的各种条件,并且系统地揭示这些条件和行为的因果关系,才能明确行为的意义。

心理学以研究人的心理为主,透过行为来研究人的心理。

此外,心理学还研究动物心理。

研究动物心理也就是研究动物的行为。

正是从这些意义上来说,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三、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

人是社会的人。

他不可能一个人独来独往,而总是与其他社会成员发生种种联系,结成各种社会关系,如民族关系、阶级关系、上下级关系、亲属关系、师生关系等等,从而就产生了各种社会心理现象。

例如,时尚、风俗、社会习惯和偏见、舆论和流言,以及不同团体、民族和国家的心理特点等。

当然,这些社会心理现象也表现在个体的心理现象之中。

显然如果仅研究个体心理而不从整个团体以及团体的关系的角度来加以研究,就无法理解这些社会心理现象。

因此,心理学还要研究团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既有区别而又密切联系。

社会心理是人们头脑里的心理活动,同时又存在于人际之间,人心相通,互有影响(即心理气氛的影响)。

社会行为是人们的外部活动。

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社会心理表现在社会行为中。

社会行为是受社会心理支配的。

但是,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也并不完全一致。

相同的社会行为不一定有相同的社会心理;同样,相同的社会心理也不一定都有相同的社会行为。

因此,当我们根据直接观察到的社会行为去分析某种社会心理时应当十分谨慎。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门类和作用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一)确定心理事实

心理学研究最起码的一项工作是在质上和量上确定心理生活的具体事实。

每一种心理事实都有质上和量上的特点。

例如,在研究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时,就要确定成就动机具有哪些质的和量的特点。

学生的成就动机包含回避失败倾向、学业达成倾向、克服困难倾向和社会竟争倾向,这四种倾向的组合就表现为成就动机的质的特点。

而表示每种倾向强弱的分数则表现为成就动机的量的特点。

每一种心理事实都可以从质的和量的方面来描述、从质上和量上对心理事实进行描述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项基本任务。

(二)揭示心理的规律

心理学研究的第二类问题是揭示心理的规律。

科学研究不能只限于对心理事实的描述,而应从现象的描述进而探求其规律。

例如,每当某种心理事实的发生具有相应的条件时,就必然会出现这种心理事实,我们就说,这种心理事实将合乎规律地发生。

例如,“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就是艾宾浩斯(Ebbinghaus,1885)用实验得出的一条规律.心理的规律有不同的层次。

心理学研究的另一项基本任务就是从不同的层次来揭示心理的规律。

(三)揭示心理的机制

心理学研究的第三类问题是揭示心理的机制。

机制一词,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

心理学上借用这一术语是指要了解心理的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心理结构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和变化,以及其间发生的生理生化性质和相互联系.对心理机制的探讨往往离不开对与之相应的生理机制的探讨。

但是,对心理机制的探讨和对心理生理机制的探讨毕竟是属于心理学研究的不同层次,完全可以非同步地进行研究。

例如,目前在心理学中对思维的生理机制知之甚少,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人类问题解决思维机制的研究。

(四)揭示心理的本性

心理学研究的第四类问题是揭示心理的本性。

这类问题,包括各种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是如何产生的,又如何发展的?

这些心理现象有何作用?

又如何起作用的?

等等。

总的来说,就是揭示心理的本性是什么?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涉及到哲学的根本问题。

具体地说,它涉及到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与神经系统、脑的关系,心理与行为活动、社会实践的关系。

在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上,学者们的哲学观点往往会形成尖锐的对立——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指导我们科学地解答这个问题。

因此,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基本任务来看,可以下这样一个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本性、规律、机制和事实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门类

现代心理学是一个学科体系。

在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包含有多种多样的心理学分支。

这些心理学分支有些担负理论上的任务,有些担负实践上的任务、根据它们担负任务的不同,可以大致把各分支心理学划分为两个大的领域:

基础领域和应用领域。

(一)基础领域

同于基础领域的心理学分支,研究心理科学中同各分支心理学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的方法学问题,研究心理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问题。

基础领域的心理学分支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研究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阐述正常成人心理(认识、情绪、意志和个性心理等)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概括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

在普通心理学范围内还包括感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思维心理学、言语心理学、动机心理学、情绪心理学、意志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等、普通心理学为各分支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实验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来研究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的科学。

它研究心理学领域中进行实验研究的原理、设计、方法、仪器、技术和资料处理等问题。

比较心理学是研究动物心理并与人类心理相比较以探求人类心理如何演化而来的科学。

与此相类似的一门学科叫动物行为学。

它的研究目的是了解各种动物的行为活动规律,如各种动物的迁徙、季节适应、觅食、食物储备、交配、哺幼、营巢、自卫、搏斗、合群、通意、鸣叫、游戏等行为的方式和规律、这两门学科是十分接近的。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按照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可分为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分别研究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规律。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各种感觉系统的机制、学习和记忆、动机和情绪等各种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以及内分泌腺对行为的调节机制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说,它研究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感情、团体心理(如民族心理、阶级心理、小团体人际关系心理等)以及时尚、风俗、舆论、流言等社会心理现象的特点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

(二)应用领域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甚广。

可以不夸张地说,凡属人类的各种社会实践均涉及到人的问题,都是心理学应用的领域。

属于心理学应用于社会实践的各分支学科,主要的有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商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等。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揭示教育教学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为教育和培养学生服务。

教育心理学包括德育心理学、教学心理学、学科心理学、教师心理学等等。

劳动心理学是在与劳动对象、工具和环境的相互联系中研究劳动者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包括职业心理学、工程心理学、航空心理学、宇航心理学等等。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各种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包括行政管理心理学、企业管理心理学、学校管理心理学等。

医学心理学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预防中的心理学问题,为人的保健事业服务。

它包括病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药理心理学、护士心理学、心理健康咨询学、心理治疗学等分支学科。

商业心理学是研究商品销售过程中商品经营者与购买者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研究商业人员的选择、培训和职业指导,以及消费者的动机、知觉和决策等。

它包括销售心理学、旅游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等。

军事心理学是研究军事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战斗时人的行动、指挥员与下属的相互关系、士气、心理战,以及掌握军事技术等方面的心理学问题,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

它包括指挥员心理学、战士心理学、军事工程心理学等。

司法心理学也叫法制心理学。

它研究人们在法制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在立法、刑事犯罪与诉讼活动、民事法律、社会治安管理、法制宣传及实现其他法律活动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它包括犯罪心理学(刑事心理学)、罪犯心理学、诉讼心理学、侦缉心理学、审判心理学等。

运动心理学也叫体育心理学。

它研究人在体育运动、训练、竟赛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