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初一下资料复习提纲共3单元齐.docx
《历史初一下资料复习提纲共3单元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初一下资料复习提纲共3单元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初一下资料复习提纲共3单元齐
初一下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隋朝建立(581年,隋文帝,长安),589年灭陈统一全国(三国以来分裂之后的又一次统一。
)
隋炀帝时开凿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隋朝大运河
起止点:
北起涿郡,南至余杭,中心洛阳
意义: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唐朝的建立(618年,唐高祖——李渊,长安)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一隋唐
措施皇帝勤政,大臣廉洁
唐朝贞观之治(唐太宗)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魏征——“镜子”)
效果: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加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
武则天(唯一的女皇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措施任用贤臣姚崇为相,励精图治。
开元盛世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县令。
(唐玄宗)注意节俭
结果:
“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时期。
修水利,提高农耕技术,改进农工具(曲辕犁,筒车)
农业:
南方水稻采用育秧技术,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蔬菜有新品种
江南种茶,饮茶之风盛行
二、唐朝经济丝织业
手工业陶瓷业(唐三彩——世界工艺珍品)
商业——长安城:
市(商业区),坊(住宅区)
隋文帝(杨坚):
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杨广):
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三、隋唐科举制度唐太宗(李世民):
扩充国学规模
武则天:
亲自面试(殿试),设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度的作用:
改善用人制度,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文学艺术发展,清朝末年被废除)
四、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吐蕃:
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
唐与吐蕃以游牧或农业为生,纺织业和冶铸业水平高
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太宗时)
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蕃合同为一家
回纥(后改名回鹘):
维吾尔族的祖先,游牧于色楞格河一带
唐朝的民族关系唐与回纥首领被唐玄宗册封为怀人可汗
生活在松花江、黑龙江一带
唐与靺鞨首领被唐玄宗册封为渤海郡王
南诏:
白族、彝族的祖先,生活在云南苍山、洱海间
唐与南诏首领被唐玄宗册封为云南王
日本遣唐使、留学生、僧侣到中国来
唐与日本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唐玄宗时),设计唐招提寺
新罗派遣使节、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学习中国政治制度
唐朝对外关系唐与新罗医学、天文知识
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玄奘西游(唐太宗时)
唐与天竺
写成《大唐西域记》
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世界最古老的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
建筑唐都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
印刷术——《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隋唐文化李白(诗仙),代表作《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唐朝诗歌
杜甫(诗圣),代表作“三吏”、“三别”
白居易:
《秦中吟》、《新乐府》
书法名家柳公权和颜真卿
唐朝书法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
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作品《历代帝王像》、《步辇图》
唐朝绘画吴道子(画圣),作品《送子天王图》
石窟——敦煌莫高窟(坐落于甘肃西部,世界最大的艺术石窟之一,因壁画和彩色塑像著称)
乐舞
第二单元宋元时期
1.辽(契丹)的兴起(契丹族,阿保机——辽太祖)
北宋和辽、2.北宋建立:
陈桥兵变(赵匡胤——宋太祖称帝,定都
(960—1127年)东京)
西夏的和战
两宋与少数民
族政权的关系3.北宋与辽的关系澶渊之盟(寇准主战)——双方议和(宋给辽岁币,北宋人民负担加重)
4.北宋与西夏西夏(党项族,元昊),北宋与西夏战后双方议和,宋给西夏岁币
1.金的兴起(女真族,阿骨打——金太祖)
2.金灭辽、北宋(1127年,靖康之役,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宋亡)
3.南宋的建立(赵构,定都临安)
(1127—1276年)
南宋与金的对峙岳飞抗金——郾城大捷
4.南宋与金抗金名将岳飞被害,抗金失败
宋金议和——南宋与金对峙(西起大散关,东到淮水)
发展原因中原人南迁——带来劳动力、技术
南方自然条件好
农业:
表现:
引进越南占城稻,在江南推广
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棉花的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
茶树的种植也有很大的发展
两宋的经济丝织业、棉织业
和社会风貌手工业:
制瓷业(北宋)景德镇——瓷都
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商业都市:
北宋都城东京和南宋都城临安
商业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对商业贸易进行管理
(北宋四川)交子——世界最早的纸币
衣——从简到奢,服装受胡服影响;妇女开始缠足
食——饮食丰富,种类多
社会风貌住——茅屋(农村百姓)、瓦房、四合院
行——牛车、驴车、乘轿、骡车,邸店多
瓦子——娱乐场所,瓦子中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
今天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已出现(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等习俗)宋代春节称元旦
1.蒙古的兴起铁木真(成吉思汗)1206年统一蒙古
2.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定都大都)
3.元朝灭南宋(1276年)
元朝南宋抗元将领文天祥被俘,坚贞不屈,写下《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开凿两段新运河,方便南粮北运,开辟海运
4.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
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5.元朝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比欧洲早四百年)
指南针(战国司南——世界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科技火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唐朝末年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
史学:
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著作
词的特点:
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宋元文化苏轼(豪放,雄浑壮观),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词李清照(委婉,感情真挚,口语化,清新自然),代表作《如梦令》
辛弃疾(豪放,表达对山河破碎的悲痛和恢复中原的壮志),代表作《西江月菩萨芒》
元曲:
关汉卿_——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作品《窦娥冤》
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
绘画和书法: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明朝的建立(1368,朱元璋——明太祖,南京)
地方: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行政
中央:
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
明朝加强中央军事:
设锦衣卫(特务机构)
集权的措施
明清文化思想:
八股取士(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明成祖迁都(1421年,由南京前往北京),增设特务机构:
东厂
目的: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时间:
1405-1433年(共7次)
最远到达地点:
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
意义: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壮举,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戚继光抗倭(戚家军,民族英雄)明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616年努尔哈赤建后金
满洲的兴起
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改后金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
清初:
议政王大臣会议
行政
清朝加强中央雍正:
设军机处(标志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集权的措施
清朝文化思想:
(康熙、雍正、乾隆)文字狱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1662年收复台湾
清朝反抗台湾问题
外来侵略清朝设台湾府(1684年),加强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巩固祖国的东南沿海
抵抗沙俄的侵略(康熙皇帝组织清军在雅克萨两次打败沙俄军队,双方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顺治封“达赖喇嘛”封号
巩固多民族西藏康熙封“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国家的措施1727年清朝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辖西藏
乾隆评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迎接土尔扈特(蒙古族)回归祖国,首领渥巴锡(民族英雄)带领该部回归祖国
清朝的疆域:
四至(东至太平洋,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南至南海诸岛)
农业:
明代从南美洲引进玉米、甘薯,还引进马铃薯、花生、向日葵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手工业
丝织业(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中心,南京丝织业后来居上)
瓷器(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
明清经济的发展
商业——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苏州、松江的纺织业),“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目的:
保住清朝的统治
原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无需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张,清朝担心国家领土受侵犯,也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联合起来威胁自己的统治。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做法:
清初40年,实行禁海政策,只开放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影响:
对西方殖民侵略起一定自卫作用,但也导致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