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病例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114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1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病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口腔病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口腔病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口腔病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口腔病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病例分析.docx

《口腔病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病例分析.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腔病例分析.docx

口腔病例分析

口腔病例分析

第一节 龋病

  浅龋

  

(1)患者一般无主观症状,接受外界的物理、化学刺激时也无明显反应。

  

(2)窝沟浅龋部位透出墨浸状,用探针检查时有粗糙感或能卡住探针尖端。

  (3)平滑面浅龋呈白垩色点或斑,或黄褐色斑点。

  (4)邻面的平滑面龋早期不易察觉,用探针或牙线仔细检查,配合X线片可能作出早期诊断。

  中龋

  

(1)患者对酸或甜食物较为敏感,冷、热饮食也可引起酸痛感觉,以冷刺激为明显,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2)深及牙本质浅层的龋洞,内有黄褐或深褐色的病变组织和食物残渣等。

  (3)龋洞探诊质软,可有酸痛感或无明显的感觉。

  (4)颈部牙本质龋的病变浅而宽,探痛症状较明显。

  深龋

  

(1)患者遇冷、热刺激时,产生的疼痛比中龋显著。

引起疼痛以温度刺激为主,温度刺激入洞可引起疼痛。

  

(2)刺激除去后,疼痛立即消失。

温度测试反应同对照牙。

  (3)深及牙本质深层的龋洞,内有大量深褐色的病变组织和食物残渣等。

  (4)龋洞内探诊质软,可有痛感。

  猛性龋

  猛性龋又名猖獗龋,是特殊类型的急性龋。

  

(1)短期内(6~12个月)多个牙、多个牙面,尤其在一般不发生龋的下颌前牙甚至是切端的部位均发生龋。

  

(2)见于患者唾液腺功能被破坏或障碍时,如头颈部放疗后出现的龋损增加或患口干症时,前者又称为放射性龋。

  (3)可分别出现浅龋、中龋和深龋的症状或无明显自觉症状。

  继发龋

  

(1)已有修复体的边缘或底部发生的龋。

卡住探针,患者对探诊的反应如何。

  4.X线检查

  

(1)邻面的浅龋不易发现,用探针或牙线仔细检查,配合X线照片可早期诊断。

  

(2)邻面龋、继发龋在X线片上显示透射影像。

  (3)为了检查龋洞的深度及其与牙髓的关系,也可借助于X线检查。

  鉴别诊断

  浅龋应与釉质发育不全鉴别诊断

  釉质发育不全牙面有变黄或变褐色的情况,不同于浅龋的是:

  1.探诊时损害局部硬而光滑。

  2.病变呈对称性,发生在同一时期发育和钙化的几个牙上。

  3.有患者婴幼儿时期患高热疾病史。

  浅龋应与氟牙症鉴别诊断

  氟牙症是一种特殊的釉质发育不全,不同于浅龋的是:

  1.受损牙面呈白垩色至深褐色,缺陷处探诊粗糙但不软。

  2.患牙为对称性分布,或受损牙面涉及全口牙。

  3.患者有牙齿发育矿化期在高氟区生活的历史。

  深龋应注意与可复性牙髓炎鉴别诊断

  深龋的特点是:

  1.患者遇冷刺激时,产生的疼痛不如可复性牙髓炎显著。

  2.深龋患牙温度刺激入洞可引起疼痛,刺激除去后疼痛立即消失。

  3.深龋患牙温度刺激试验反应同对照牙,而可复性牙髓炎温度刺激试验的疼痛在刺激除去后可有短暂持续后消失称为一过性敏感。

  深龋应注意与慢性牙髓炎鉴别

  1.深龋无自发痛史,慢性牙髓炎可有自发痛史。

  2.温度测试深龋患牙反应同对照牙,慢性牙髓炎可为敏感、迟钝或迟缓痛。

  3.深龋无叩痛,慢性牙髓炎叩痛(±或+)。

  治疗原则

  终止病变的进展,保持牙髓的正常活力,恢复牙齿的外形和生理功能。

  1.牙体硬组织缺损作充填治疗或粘结修复。

  2.深龋时洞底敏感者可垫底后充填或粘结修复。

  3.猛性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全口患牙的治疗和防龋计划。

  儿童龋病的诊治特点

  1.急性龋多见

  急性龋进展快,龋损染色较浅,松软湿润,容易用挖匙去除。

  2.龋蚀呈广泛性、多发性

  儿童龋齿发病时间早,同一口腔内多个牙可同时患龋,恒牙龋齿好发(牙合)面和邻面,乳牙龋齿除(牙合)面和邻面外,还好发于唇面、舌面等光滑面和牙颈部。

  3.自觉症状不明显

  儿童龋齿症状不明显,往往在龋齿发展成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时家长才发现。

  4.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活跃

  临床常见到釉质全部剥脱的乳牙,其牙髓活力仍然正常。

  治疗

  1.分析儿童龋病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宣教,请家长协助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配合医生治疗。

  2.改变致龋的口腔环境,限制含糖零食的摄入,戒除不良的喂养习惯,培养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定期局部涂布氟化物,应用含氟牙膏,进行窝沟封闭术预防龋齿。

  3.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期、分区治疗

  首先治疗急性炎症,其次按上、下磨牙区和上、下前牙区分区有步骤地进行治疗。

  浅龋或剥脱性龋可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2%氟化钠,酸性氟磷酸盐,38%氟化氨银等溶液。

38%氟化氨银使牙齿变黑并且有腐蚀性,禁用于年轻恒牙。

  儿童龋齿临床采用去腐,备洞后可以选择释氟的玻璃离子粘固粉充填、光敏树脂粘接修复,金属预成冠修复。

  年轻恒牙深龋可以去除大部分龋坏组织,保留易露髓处软化牙本质采取氢氧化钙间接牙髓治疗,10~12周后再次治疗,使牙齿正常发育。

  4.定期复查

  每隔3~6月进行定期的口腔检查。

第二节 牙本质过敏症

  【临床表现】

  1.症状

  

(1)激发痛,以机械刺激最为显著,其次为冷、酸、甜等。

  

(2)刺激除去后疼痛立即消失。

  2.检查所见

  

(1)(牙合)面或牙颈部有磨损的浅黄色牙本质暴露区。

  

(2)用探针尖在牙面上寻找一个或数个敏感点或敏感区,引起患者特殊的酸、“软”、痛症状。

  (3)敏感点多在(牙合)面釉牙本质界、牙本质暴露处或牙颈部釉牙骨质界处,可发现在一个或多个牙上。

  【诊断】

  1.探诊 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用尖锐的探针在牙面上滑动,可找到1个或数个过敏区。

  2.冷测验 敏感点或敏感区敏感,用温度降低的多少来判断牙髓对冷刺激的敏感程度。

  3.可用主观评价评定牙本质过敏的程度。

  

(1)疼痛3级评判法(VRS):

令患者将日常生活中对冷空气、冷热甜酸食物和刷牙等刺激进行综合评价,每次复诊时用问卷方式:

定好转为(-1),无改变为(0),加重为(+1)。

有时,3级评判法提供描述的词语不足以反映患者的真实感觉。

  

(2)数字法疼痛评判法(VAS):

用一条10cm长的线,一端标有“无不适或无疼痛”,另一端标有“严重不适或剧烈疼痛”。

全线分为10度,要求患者在直线上作一标记来代表测定时的牙敏感程度。

临床医师使用后,认为数字法疼痛评判法重复性更好,能连续评价牙齿的敏感性。

  【鉴别诊断】

  牙齿感觉过敏症与浅龋鉴别诊断:

牙齿感觉过敏症的特点是

  1.探诊过敏的牙面无变色,为牙本质色。

  2.过敏区探诊硬而光滑。

  【治疗原则】

  1.药物脱敏治疗 根据敏感点的部位选用合适的脱敏药物或方法。

  2.激光治疗 激光的热效应作用于牙本质小管,可在瞬间使暴露的牙本质小管热凝封闭,从而达到脱敏作用。

  3.调磨对(牙合)牙过高的牙尖。

  4.治疗相应的牙体疾病牙硬组织磨损较多者可作充填治疗。

  5.个别磨损严重而接近牙髓,症状明显而脱敏无效者,可考虑牙髓治疗。

第三节 牙髓病

  牙髓炎是发生于牙髓组织的一组最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由来自牙体的感染所致,还见于来自牙周袋的逆行性感染和非常少见的血源性感染。

根据临床表现和治疗预后,可将牙髓炎分为:

可复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残髓炎、逆行性牙髓炎和牙髓坏死。

  由于牙髓炎的症状主要是疼痛,而且是具有一定特性的疼痛。

因其病因明确,大多是通过一定的感染途径引发,以及牙髓炎发生时牙髓对温度的敏感程度增高等特点,临床诊断牙髓炎并不十分困难。

但急性牙髓炎所表现的疼痛不易定位,因而明确患牙是诊断牙髓炎的关键所在。

临床上可通过三大步骤进行诊断,称为牙髓炎的诊断“三步曲”。

首先是问诊,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获取初步印象;然后检查可能引起牙髓炎的病原问题,排查病因,寻找可疑患牙;再进一步对可疑患牙进行牙髓温度试验进行验证。

这样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证实所判断的可靠性,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最终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一、可复性牙髓炎

  可复性牙髓炎是牙髓组织以血管扩张、充血为主要病理变化的初期炎症表现,以往又称作“牙髓充血”。

在临床上若能得到适当治疗,患牙症状可消失,牙髓恢复至原有状态。

  【临床表现】

  1.症状

  患牙遇到冷热刺激或甜酸刺激时,立即出现瞬间的疼痛反应,尤其对冷刺激更敏感,但无自发痛。

  2.检查所见

  

(1)患牙有近髓的牙体硬组织病损(如深龋、深楔状缺损等)、充填体、深牙周袋或有(牙合)创伤。

  

(2)患牙对温度试验敏感,且反应迅速,尤其对冷测反应强烈;去除刺激后,症状随即消失,即呈一过性敏感反应。

  (3)叩诊反应与正常对照牙相同,即叩痛(-)。

  【诊断】

  1.对温度刺激一过性敏感的病史,但无自发痛。

  2.可找到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病损或牙周疾病。

  3.对牙髓温度试验的反应阈值降低,相同的刺激,患牙常可出现一过性敏感。

  【鉴别诊断】

  

(一)深龋

  1.深龋时患牙对温度刺激也敏感,但往往是当冷、热刺激进入深洞内才出现疼痛,且刺激去除后症状不持续。

因此,深龋患牙对牙髓温度试验的反应为“正常”或“同对照牙”,只有当冷水(或热水)入洞时才会有一过性敏感反应。

  2.在临床上,深龋与可复性牙髓炎有时很难区别,此时可按可复性牙髓炎的治疗进行处理。

  

(二)不可复性牙髓炎

  1.不可复性牙髓炎一般有自发痛史。

  2.温度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久。

  3.在临床上若可复性牙髓炎与无典型自发痛症状的慢性牙髓炎一时难以区分时,可先采用诊断性治疗的方法(安抚),在观察期内视是否出现自发痛症状再明确诊断。

  (三)牙本质过敏症

  牙本质过敏症的患牙往往对机械刺激(探、触)和化学刺激(酸、甜)更敏感。

  【治疗原则】

  去除感染源,避免外界温度刺激患牙,给牙髓恢复正常提供条件。

如:

对因龋或其他牙体疾患所致的可复性牙髓炎,可行间接盖髓术或安抚治疗;对(牙合)创伤所致的可复性牙髓炎,可行调(牙合)处理。

  二、急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特点是发病急,疼痛剧烈。

临床上绝大多数是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的表现(龋源性者尤为显著),无慢性过程的急性牙髓炎多出现在牙髓受到急性的物理损伤、化学刺激以及感染的情况下,如手术切割牙体组织所导致的过度产热,充填材料的化学刺激等。

  【临床表现】

  1.症状

  

(1)自发性疼痛,阵发性发作或加剧,炎症牙髓化脓时可出现搏动性跳痛。

  

(2)夜间疼痛较白天剧烈。

  (3)温度刺激可激发或加剧疼痛。

炎症牙髓出现化脓或部分坏死时,可表现为热痛冷缓解。

  (4)疼痛呈放散性,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放散,患者常不能定位患牙。

  2.检查所见

  

(1)患牙有深龋或其他近髓的牙体硬组织疾患,或可见有充填体。

  

(2)患牙对温度试验可反应为极其敏感或激发痛,且刺激去除后症状要持续一段时间。

也可表现为热测激发痛,冷测缓解或迟钝。

  (3)叩诊可有不适或轻度疼痛,即叩痛(±)或叩痛(+)。

  【诊断】

  1.典型的疼痛症状(自发痛、阵发痛、夜间痛、冷热痛、放散痛)。

  2.查及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损害或其他病因。

  3.牙髓温度试验结果以及叩诊反应可帮助定位患牙。

  【鉴别诊断】

  

(一)三叉神经痛

  1.三叉神经痛较少于夜间发作。

  2.疼痛发作有“扳机点”。

  3.温度刺激一般不引起疼痛。

  

(二)牙龈乳头炎

  1.疼痛性质为持续的胀痛,多可定位。

有时也出现冷热刺激痛。

  2.局部龈乳头充血、水肿,触痛明显。

  3.患处两邻牙间有食物嵌塞的痕迹或可问及食物嵌塞史。

  4.未查及引起牙髓炎的牙体及其他疾患。

  (三)急性上颌窦炎

  1.疼痛性质为持续性胀痛,上颌前磨牙和磨牙可同时受累,出现叩痛。

  2.未查及引起牙髓炎的牙体疾患。

  3.上颌窦前壁有压痛。

  4.同时伴有头痛、鼻塞、脓鼻涕等上颌窦炎的症状,或近期有感冒史。

  【治疗原则】

  1.摘除牙髓,止痛,缓解急性症状。

  2.有条件者可行一疗次根管治疗。

  三、慢性牙髓炎

  慢性牙髓炎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型牙髓炎,病理分型又可分为慢性闭锁型牙髓炎、慢性溃疡型牙髓炎以及慢性增生型牙髓炎。

临床症状有时不典型,可以维持较长时间,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

  【临床表现】

  1.症状

  

(1)无剧烈的自发痛,既往可有自发性隐痛、钝痛或定时痛,也可曾有剧烈自发痛的病史。

也有从无明显自发痛症状者。

  

(2)有较长时间的冷、热刺激痛史。

  (3)一般可以定位患牙。

  (4)患牙可有轻微咬合不适。

  (5)当食物嵌入洞内激发较剧烈疼痛时,可能洞底已有裸露的炎症牙髓(溃疡型)。

  (6)因咀嚼食物会使患牙出血或疼痛而长期不敢使用患侧(增生型)。

  2.检查所见

  

(1)查及患牙有深龋洞、充填体或其他近髓的牙体硬组织疾患。

  

(2)洞内探诊较为迟钝。

有时探入深部可引起较剧烈的疼痛和少量出血(溃疡型);也可见有去净腐质后仍无露髓孔者(闭锁型);有时还可在大而深的龋洞中见到有髓腔内突出的红色肉芽状牙髓息肉(增生型),探诊迟钝但极易出血,常伴随大量废用性牙石,此种情况多出现在根尖孔和穿髓孔均较宽大的年轻人患牙。

  (3)患牙对温度测验的反应多为迟缓性反应,尤其对热刺激的迟缓性疼痛反应更为明显;也可出现对冷、热敏感,或对冷迟钝;温度刺激去除后,症状常持续一段时间。

  (4)叩诊反应为轻度疼痛或不适,即叩痛(+)或(±)。

  【诊断】

  1.可以定位患牙的长期冷、热疼痛史和(或)自发痛史。

  2.查及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损害或其他病因。

  3.患牙对温度试验呈异常反应。

  4.探诊结果可帮助诊断溃疡型,对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深龋洞患牙,在去腐未净时已经露髓,也诊断为慢性牙髓炎。

  5.年轻患者深大龋洞中呈现红色息肉且可探及洞底有较宽大的穿髓孔,并能判断出肉芽来源于髓腔内,可诊断为牙髓息肉。

  6.叩诊反应可作为参考指标。

  【鉴别诊断】

  

(一)深龋

  1.无自发痛。

  2.患牙对温度试验的反应正常,仅在冷水进入深洞时才会出现一过性敏感,无迟缓性疼痛反应。

  3.叩诊反应与正常对照牙相同,即叩痛(-)。

  

(二)可复性牙髓炎

  1.无自发痛。

  2.患牙对温度试验的反应仅有很短暂的疼痛,即一过性敏感。

  3.叩诊反应与正常对照牙相同,即叩痛(-)。

  4.如行诊断性治疗(安抚),在观察期间需密切注意是否出现自发痛以明确诊断。

  (三)牙龈息肉和牙周膜息肉

  1.患牙深洞内的息肉来源于邻面牙间隙的龈乳头者是为牙龈息肉,而由根分叉处牙周组织自髓底穿孔处长入髓腔的肉芽组织则为牙周膜息肉。

  2.可通过探查息肉的蒂部进行判别,也可拍摄X线片仔细观察髓室顶、底的完整性加以区分。

  3.牙髓息肉对冷风或冰水有敏感反应,而牙龈息肉和牙周膜息肉则不会出现疼痛。

  4.自息肉蒂部切除息肉后,观察出血部位明确诊断。

  (四)干槽症

  1.患侧近期有拔牙史。

  2.牙槽窝骨面暴露,出现臭味。

  3.拔牙窝邻牙虽可有冷、热敏感和轻度叩痛,但无明确牙体疾患体征。

  【治疗原则】

  1.牙髓摘除后根管治疗。

  2.有条件者可行一疗次根管治疗。

  四、残髓炎

  残髓炎也属于慢性牙髓炎,发生在经牙髓治疗后的患牙。

由于治疗中残留了少量炎症根髓或多根患牙遗漏了根管未作处理,进而在治疗后又出现慢性牙髓炎的症状,故称为残髓炎。

  【临床表现】

  1.症状

  

(1)患牙治疗后的近期或远期又出现自发性钝痛、放散痛、温度刺激痛等牙髓炎症状。

  

(2)咬合不适感或轻咬合痛。

  2.检查所见

  

(1)牙冠有做过牙髓治疗的充填体。

  

(2)对患牙施以强刺激温度试验,反应为迟缓性痛或诉有感觉。

  (3)叩诊轻度疼痛或不适,即叩痛(+)或叩痛(±)。

  (4)去除患牙充填物,探查根管至深部时有感觉或疼痛,或找到遗漏的根管。

  【诊断】

  1.有牙髓治疗史。

  2.有牙髓炎症状。

  3.强温度刺激迟缓性痛和有叩痛。

  4.探查根管有疼痛感觉方可确诊。

  【治疗原则】

  去除残髓或找到并处理遗漏根管,重做根管治疗。

  五、逆行性牙髓炎

  逆行性牙髓炎源于患牙牙周病所致深牙周袋内的感染,牙周的细菌及其毒素通过根尖孔或侧、副根管逆行进入牙髓,引起局限于根部牙髓的充血和炎症,可表现为慢性牙髓炎症状;炎症也可以根髓为中心扩展至全部牙髓,或转为急性发作,临床上表现出典型的急性牙髓炎症状。

逆行性牙髓炎是牙周一牙髓联合征的一型。

预后取决于牙周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控制效果。

  【临床表现】

  1.症状

  

(1)急性牙髓炎表现:

自发痛、阵发痛、冷、热刺激痛、放散痛、夜间痛等。

  

(2)慢性牙髓炎表现:

冷、热刺激敏感或激发痛,不典型的自发钝痛或胀痛。

  (3)长期牙周炎病史,可有口臭、牙齿松动、咬合无力或疼痛等表现。

  2.检查所见

  

(1)患牙有深达根尖区或根分叉的牙周袋、牙龈水肿充血、牙周袋溢脓,附着丧失,牙齿不同程度的松动。

  

(2)患牙无引发牙髓炎的深龋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病。

  (3)患牙对温度试验的反应可表现为激发痛、迟钝或无反应。

  (4)叩诊轻度至中度疼痛,即叩痛(+)~(++),叩诊浊音。

  (5)X线片显示深达根尖区的齿槽骨破坏或根分叉病变。

  【诊断】

  1.有长期牙周炎病史。

  2.近期出现牙髓炎表现。

  3.患牙无引发牙髓病变的牙体硬组织疾病。

  4.患牙有严重的牙周炎表现。

  【治疗原则】

  1.根据患牙牙周病变的程度和牙周治疗的预后来决定是否保留患牙。

  2.患牙如能保留,先摘除全部牙髓,消除急性症状,再行根管治疗。

  3.同时进行牙周系统治疗。

  4.必要时考虑将患根截除,保留患牙。

  5.如牙周病变严重,治疗预后差,则可直接拔除患牙止疼。

  六、牙髓坏死

  【临床表现】

  1.症状 无明显自觉症状。

  2.检查所见

  

(1)牙冠变色。

  

(2)深龋穿髓孔探诊无感觉。

  (3)牙髓电活力测试无反应。

  (4)X线片显示根尖周影像无异常。

  【诊断】

  1.无自觉症状,曾有牙髓炎或牙外伤史。

  2.牙冠呈暗黄色或灰色并失去光泽。

  3.温度测和电活力测均无反应。

  4.探穿髓孔无反应,开髓后可有恶臭。

  【治疗原则】

  1.根管治疗。

  2.恢复牙色、形、功能。

第四节 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多为牙髓病的继发病,主要是由根管内的感染通过根尖孔作用于根尖周组织引发的炎症性病变。

当根管内病源刺激的毒力强,机体抵抗力弱时,病变以急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反之,若机体抵抗力较强,而病源刺激较弱,病变则呈慢性表现。

急性根尖周炎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得到了某种引流,又未彻底治疗时,可转变为慢性根尖周炎;而慢性根尖周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又可急性发作。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机体抵抗力很强,根尖周组织局部长期受到某种轻微、缓和的刺激时,组织的表现以增生为主,临床较为少见。

  成人的根尖周炎,主要由根管内感染造成,此时,牙髓多已坏死。

除此之外,还可由来自根管的机械、化学刺激引起。

而乳牙和年轻恒牙的根尖孔较粗大,牙髓组织血运丰富,在罹患牙髓炎时感染较易扩散,因此,在牙髓炎症的早期便可合并发生急性根尖周炎。

  一、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是从根尖部牙周膜出现浆液性炎症到根尖周组织形成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反应过程,是一个病变程度由轻到重、病变范围由小到大的连续过程。

临床上以患牙及其周围组织肿痛为主要表现。

由于病变侵犯组织的范围和程度不同,可以将炎症划分为浆液期、根尖周脓肿期、骨膜下脓肿期、黏膜下脓肿期4个阶段,后三个阶段又统称为化脓期。

所以,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过程又分别称为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和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或称急性牙槽脓肿)。

急性根尖周炎每一发展阶段的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应急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在临床上应加以区分和诊断,以获得最佳的疗效。

  【临床表现】

  

(一)急性根尖周炎的浆液期

  急性根尖周炎的浆液期是根尖周炎发生的初期,临床过程很短,此刻根尖周围的牙槽骨尚无明显变化。

  1.症状

  

(1)初期患牙根尖部不舒服、发木、浮出发胀,咬合时与对(牙合)牙有早接触感,有时咬紧患牙反而稍感舒服。

此时一般无自发痛或只有轻微钝痛。

  

(2)随着病情发展,患牙浮出和伸长的感觉逐渐加重,出现自发性、持续性的钝痛,咬合时不仅不能缓解症状,反而引起较剧烈的疼痛,影响进食。

  (3)疼痛范围局限于患牙根部,不引起放散,患者能够指明患牙。

  2.检查所见

  

(1)患牙可见龋坏、充填体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或可查到深牙周袋。

  

(2)牙冠变色。

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但乳牙或年轻恒牙对活力测试可有反应,甚至出现疼痛。

  (3)叩痛(+)~(++),扪压患牙根尖部位出现不适或疼痛。

牙龈尚无明显异常。

  (4)患牙可有Ⅰ°松动。

  

(二)急性根尖周炎的根尖周脓肿期

  急性根尖周炎的根尖周脓肿期多是由浆液性炎症发展为化脓性变化而来的,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转化而来。

此时,脓液只局限于根尖孔附近的牙周膜内和牙槽骨骨髓腔中。

  1.症状

  患牙自发性、剧烈持续的跳痛,伸长感加重,咬合时首先接触患牙并引起剧痛,患者不敢对(牙合)。

  2.检查所见

  

(1)患牙可查及能引发牙髓坏死的牙体病损、深牙周袋或充填体等,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

  

(2)患牙叩痛(++)~(+++),松动Ⅱ°~Ⅲ°。

  (3)根尖部牙龈潮红,但尚无明显肿胀。

扪诊感轻微疼痛。

  (4)相应的下颌下淋巴结或颏下淋巴结可有肿大及压痛。

  (三)急性根尖周炎的骨膜下脓肿期

  骨髓腔中的脓液继续向根尖周围更广泛的区域蔓延,从组织结构较薄弱之处突破排脓。

最常见的途径是脓液穿过骨松质到达骨外板,再通过骨皮质上的营养孔到达骨膜下,之后突破骨膜、黏膜或皮肤向外排脓。

由于骨膜坚韧、致密,不易穿破,脓液在此处积聚时,造成局部压力增高,引起极为明显的局部症状,此时,全身症状仍然较轻,若全身症状明显,应注意观察,防止发展为颌骨骨髓炎和败血症等并发症。

  1.症状

  

(1)患牙持续性、搏动性跳痛更加剧烈,疼痛达到最高峰。

  

(2)患牙更觉浮起、松动,轻触患牙即觉疼痛难忍。

  (3)病程多已3、5天,患者极其痛苦,影响睡眠和进食。

  (4)可伴有体温升高,身体乏力等全身症状。

  2.检查所见

  

(1)患者痛苦面容,精神疲惫。

体温可有升高,约38℃左右。

末梢血象白细胞增多。

患牙所属区域的淋巴结可出现肿大和扪痛。

  

(2)患牙可查及能引发牙髓坏死的牙体病损、深牙周袋或充填体等,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

  (3)患牙叩痛(++)~(+++),松动Ⅲ°。

  (4)患牙牙龈红肿,移行沟变平,有明显的压痛,扪诊深部有波动感。

  (5)严重者可的相应颌面部可出现蜂窝织炎,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压痛,面容改变。

如上切牙可引起上唇肿胀;上颌前磨牙及磨牙可引起眶下、面部肿胀;下牙可引起颏部、下颌部肿胀;有时下颌第三磨牙的根尖周化脓性炎症可出现开口受限,还可能引起口底蜂窝织炎。

  (四)急性根尖周炎的黏膜下脓肿期

  积聚于骨膜下的脓液产生的压力终致骨膜破裂,脓液流注于黏膜下或皮肤下,构成黏膜下脓肿或皮下脓肿,由于黏膜下组织较疏松,脓液到达黏膜下时,压力已大为减小。

最后,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