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054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3.docx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3.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3.docx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必修3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高考目标导航】

最新考纲

特别提示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

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1.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原因和阶段特点

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3.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因素差异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名师透析】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工业基础、世界产业发

展形式的变化及国内、国际竞争的增强等因素影响,在完成初步产业升级后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显现出如下主要问题:

【名师点拨】在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往往形成城市群,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城市群可以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构建城市群需具备以下条件:

(1)高密度的聚落;

(2)一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枢纽;

(3)拥有发达的网络结构;(4)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

【例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2010年12月的报告称,澳门2011年的经济可望增长16.3%。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与澳门图。

(1)从1999年到2008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3%,人均GDP居亚洲前列。

分析澳门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珠三角地区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近几年来,出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开始向长江三角洲一带转移的现象。

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澳门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澳门所在的珠三角地区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以及珠三角近几年来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

(1)题,澳门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及政策因素等方面考虑。

(2)题,珠三角地区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但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而且城市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为此,要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调整和治理。

第(3)题,注意比较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地的土地、劳动力、市场、科技水平、经济腹地、政策等区位因素,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

(1)①澳门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交通便利;②地处珠江入海口的西岸,毗邻广东省和香港,在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圈中,粤港澳进行了有效合作;③澳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环境优越;④旅游资源丰富;⑤优惠的政策(中国实施“一国两制”,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

(任选四个要点即可)

(2)问题:

用地十分紧张、人地矛盾突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

理严重滞后,城市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

措施:

加强城市发展规划,防止盲目膨胀;加强城市间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治理城市环境污染。

(3)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企业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地

形(南岭)的阻隔使得珠三角的腹地相对狭小,远离市场;政策优势逐渐丧失;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

答案:

(1)①澳门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交通便利;②地处珠江入海口的西岸,毗邻广东省和香港,在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圈中,粤港澳进行了有效合作;③澳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环境优越;④旅游资源丰富;⑤优惠的政策(中国实施“一国两制”,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

(任选四个要点即可)

(2)问题:

用地十分紧张、人地矛盾突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城市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

措施:

加强城市发展规划,防止盲目膨胀;加强城市间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治理城市环境污染。

(3)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企业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地形(南岭)的阻隔使得珠三角的腹地相对狭小,远离市场;政策优势逐渐丧失;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

【高考真题感悟】

(2011年高考全国卷)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2。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1~3题。

1.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濒临五大湖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答案】D

【解析】结合题干中信息“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则可知芝加哥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是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

[来源:

学§科§网]

2.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D.美国本土

【答案】A

【解析】20世纪之前,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还没有形成钢铁工业基地。

所以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3.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答案】B

【解析】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便捷的交通运输,可以通过河运运输煤炭和利用五大湖运输铁矿石,芝加哥本身没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钢铁工业不是劳动密集型工业。

4.(2011·江苏地理·T28·综合·11分)图17为广东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18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2分)[来源:

学.科.网]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

(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

(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力影响是

▲。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布局及产业转移。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掌握分析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技巧、工业区位模式、工业联系优势和产业转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由题目可以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1)广东佛山市产业分布状况;

(2)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

【精讲精析】第

(1)题,由广东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可直接读出,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2)题,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首先在珠三角建

立深圳经济特区,然后建立了许多对外开放城市,开启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

局。

广东佛山市之所以吸引港商投资主要得益于政策、劳动力、相对位置、交通等区位优势。

第(3)题,由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可知,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明确分工是充分利用了工业集聚的优势,通过各企业之间的产品联系,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扩大了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第(4)题,近年来,佛山市把资源、劳动密集型等低端产业转向外地,主要是改善环境质量,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承接技术、市场型的高端产业。

【参考答案】

(1)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临近香港;交通便利。

(3)便于企业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2009·福建文综)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图3-4-11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完成5、6题。

5.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广阔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6.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解析】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和掌握区域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方向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第1题,图示信息表明,Ⅲ走廊沿长江分布,水运便利。

第2题,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会导致内部竞争;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会导致环境恶化;当地矿产资源优势不明显。

【参考答案】5.B6.C

7.(2009·广东地理)北海、钦州、防城港是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港口城市。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5)题。

[来源:

学.科.网]

资料一:

见图甲。

[来源:

学|科|网]

资料二:

见表。

资料三:

见图乙。

资料四:

见图丙。

(1)与铁路和公路运输相比,海运的优势是______。

(2)关于三城市2000~2004年的三次产业产值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单选题,填选项字母)。

A.北海市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B.防城港市第二产业产值逐年上升

C.钦州市第三产业产值逐年上升

D.第三产业产值上升最快的是北海市

(3)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三城市的城市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北海

B.2005年广西GDP小于重庆

C.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防城港

D.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钦州

E.2005年西南五省(市、区)GDP之和小于广东

(4)分析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三港口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问题。

(5)提出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的发展对策。

【解析】本题以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港口及其腹地的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考查学生综合探讨、评价现

实中的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的能力。

本题考查内容跨度大,综合性较强,认真分析图文资料,从中获取正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题,与提供的资料关联性不强,根据所学知识

,从运量、运价上作出比较即可。

(2)题,从资料二中获得解题信息。

第(3)题,分析资料三、四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第(4)题,结合资料一、二、三可以看出,三个港口相距较近,竞争较为激烈,其城市本身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而且港口腹地的发展水平也较低,制约着港口的发展。

第(5)题,从基础设施建设、交流协作、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①运输量大;②运输价格(成本)低

(2)A

(3)ADE

(4)遇到的共同问题:

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港口腹地发展水平较低);②周边港口多,竞争激烈;③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化水平不高。

(5)发展对策:

①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②提高港口管理水平;③加强港口之间的交流协作;④大力发展临港工业;⑤加强区域经济协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考点模拟演练】

一、选择题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1~3题。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2.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来源:

学#科#网]

3.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原因的是()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解析】1选C,2选A,3选B。

第1题,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工业产值低,变化小;20世纪90年代后,重点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高,变化大。

第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第一阶段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工业附加值增长较慢。

第3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缺乏。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城市化

不合理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

据此回答4~6题。

4.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来源:

Zxxk.Com]

5.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绿地B.工业区

C.交通区D.住宅区

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

B.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

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解析】4选B,5选A,6选D。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导致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主要原因是人口、产业高度集中,超过了环境的环境容量,因此应在城市建设中,加大绿地建设,提高植被的覆盖率,从而改善城市环境。

珠三角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均是环境污染问题,只有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属于生态破坏。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企业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读图完成7、

8题。

7.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8.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B.城市建设相对

落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解析】7选C,8选D。

第7题,根据城市群体发展的基础条件可以确认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

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第8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产业转移,相对于特大城市而言十分缓慢。

读中国工业化结构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回答9、10题。

9.A、B、C表示工业化的三个指标,其中A表示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

①B表示农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比重

②C表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③B表示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

④C表示工业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与国际还存在的差距是()

①就业劳动者的素质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②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比重的一半

③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约为国际通用标准的一半

④工业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约为国际通用标准的一半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9选A,10选C。

本题组以工业化结构指标为背景考查了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现状。

从图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化的三个指标中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国际接近,但是农业就业人口数比重远远高于国际标准,城镇人口比重远低于国际标准,说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还很低,还有很大的空间。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C.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D.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12.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解析】11选D,12选C。

第11题,读图分析,该国城市化水平较高,工业化水平则较低,尤其在阶段Ⅲ时期工业化水平还在呈下降趋势,因此根据该国城市化水平可判断为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下降说明其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第12题,根据上题分析,该国为发达国家,因此工业部门主要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在阶段Ⅲ时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因此现代服务业也将吸纳较多的劳动力。

故③④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新网2010年10月11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该大桥将于2015年至2016年建成通车。

这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

港珠澳大桥对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

(1)关于“珠三角”的说法正确的是()[来源:

学科网]

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三角洲

②位于广东省东部,平原广阔

③河流纵横交错,水热条件好

④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简述“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3)打造“珠三角”地区城市群过程中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4)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促进“珠三角”工业化、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两条即可)

【解析】本题以港珠澳大桥建设为背景考查了“珠三角”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自身优势条件及不足,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1)题,“珠三角”面积小于“长三角”,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三角”地区地势低平,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而且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开发早,经济、文化发达。

(2)题,结合教材知识,即可解答。

第(3)题,打造城市群过程中会给环境、交通、就业等带来很多问题。

第(4)题,港珠澳大桥建设能方便各地区间的联系,带动其经济的发展。

答案:

(1)C

(2)区位优势:

位置优越,邻近港澳及东南亚地区;交通便利,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和航空等形成综合运输网络;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先进,人才丰富;著名侨乡、改革开放的前沿,便于吸引外资,资金充足;国家给予政策优惠。

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石漠化等);城市环境问题突出。

(3)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就业困难;社会治安差等社会问题。

(4)①完善港珠澳之间的交通,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物流业发展;②带动“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③加强内部联系,扩大交流;④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加速区域开发。

14.根据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苏南地区城市化呈现出“众星捧月”之势,即中心城市发达,受其辐射的周边县、区和村镇也发达,自西向东有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通、上海等,由于大城市的带动,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周边繁星璀璨,形成发达的县、区及村镇体系,呈“捧月”之势。

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南城市化模式诞生在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江南水乡。

下图为我国苏南地区城市化模式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苏南地区工业产值示意图和外来劳动力产业部门比重图

(1)说明该镇的支柱性产业及其主要的竞争优势。

(2)分析该镇能吸引大量的外来劳动力的主要原因。

(3)该镇的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应重点发展哪些产业部门?

原因是什么?

(4)近年来苏南地区电子装配企业向苏北和皖中地区转移,与苏南地区相比苏北和皖中地区发展电子装配业有何优势?

(5)简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苏南模式城市化的意义和特点有哪些。

【解析】本题以苏南地区工业产值示意图和外来劳动力产业部门比重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工业化的优势、特点及影响,同时也考查了对坐标图和柱状图的综合判读能力。

苏南地区随着大城市的扩散,充分发挥廉价劳动力优势大力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从工业产值图可以看出苏南地区电子、服装和家电工业比重最大,外来劳动力也是在这些部门中的比重最高。

答案:

(1)支柱性产业:

电子、服装、家电。

优势: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2)经济发达,生活条件好,收入水平高,就业机会多。

[来源:

学+科+网]

(3)电子工业。

地处沪宁杭工业基地,区域内科技发达、人才集中,交通和通信便利,市场广阔。

(4)劳动力价格较低,地价较便宜。

(5)依靠内向型经济发展壮大起来的典型区域;乡镇企业是其核心和主体,它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的;苏南模式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从大中城市的工业配套和拾遗补缺起步,逐步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