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0748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卷.docx

《安徽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卷.docx

安徽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卷

2016年安徽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下列不属于品德评价法的是()。

A.奖励B.惩罚C.感化D.操行评定

2.对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起决定性作用的()。

A.科技水平B.文化传统C.政治经济制度D.生产力水平

3.具体规定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是()。

A.学制B.培养目标C.教育方针D.课程计划

4.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

A.制定班级工作计划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D.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5.教育家陶行知在《普及现代生活之路》一文中提出,“我们要求的是整个寿命的教育,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这体现了()教育理论。

A.远程学习B.连锁学习C.终身学习D.观察学习

6.当今社会的教育,有进一步将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成人化”的趋势,这一现象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的规律。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7.环境保护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它属于()。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学科中心课程

8.主要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B.讲授法C.讨论法D.演示法

9.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说明学生认识的对象是()。

A.具体的B.直接的C.模糊的D.间接的

10.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育对话等方式,其主要理论是()。

A.建构学习论B.联合学习论C.认识学习论D.结构学习论

11.一个测验能测出他所要测量的属性和特点的程度叫做测验的()。

A.难度B.区分度C.信度D.效度

12.新课改倡导的课程评价理念是()。

A.选拔性评价B.甄别性评价C.发展性评价D.定量化评价

13.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利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评论法

14.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

15.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

16.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科学研究所对22.8万名儿童的调查发现,低能儿占同龄儿童的3%-4%,而低能儿中有50%以上是先天因素造成的,这说明()。

A.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

B.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C.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

D.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17.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思维方向的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

A.流畅性特征B.灵活性特征C.独创性特征D.矛盾性特征

18.有研究表明,学习程度达到多少时,记忆效果最好()。

A.80%B.100%C.120%D.150%

19.看到浮云,自然而然地想象为人面、奇峰、异兽,这属于()。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20.对于那些易受暗示的学生,教师着重培养其意志的()。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持性D.自制性

21.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

A.弗洛伊德主义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

2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

23.眷恋心和自尊心属于()。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心境

24.假日回家探亲,坐汽车票价贵,但节省时间,能早一点到家,坐火车反之,这种冲突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25.做笔记时用红线标出是运用了知觉的()。

A.理解性B.选择性C.恒常性D.整体性

26.假设你对以前一个同学对你谩骂时你愤怒的心情记忆犹新,这种记忆属于()。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

27.问一名四岁儿童:

“你有兄弟吗?

”他回答“有!

兄弟是吉姆。

”但反过来问:

“吉姆有兄弟吗?

”他回答“没有。

”说明儿童思维的()。

A.直观性B.不可逆性C.泛灵性D.抽象逻辑

28.一个懂得维修摩托车的技工,容易学会维修汽车。

这体现的迁移类型是()。

A.一般迁移B.逆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

2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属于()。

A.行为主义B.人本主义C.建构主义D.精神分析理论

30.学生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成为()。

A.自我效能感B.自我归因C.自我预期D.自我期待

31.学生由于长期高度紧张的学习,学习效率下降的一种不良心理现象是()。

A.学习的不适应B.学习疲劳C.学业不良D.考试焦虑

32.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和()策略。

A.记忆B.元认知C.思维D.复习

33.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

A.没有规律可循的

B.从他律道德发展到自律道德

C.个体身心发展到他律道德

D.在他律道德与自律道德之间循环往复

34.通过撤销厌恶刺激而使行为发生概率提高的方法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撤除

35.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个体的心理社会性认为是发展()。

A.自主性B.主动性C.自我同一性D.勤奋感

36.某学生过分害怕猫,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看笼子里的猫,并接近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

教师对该生所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

A.理性情绪法B.自我控制法C.松驰训练法D.系统脱敏法

37.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

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

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

A.学校有义务为全体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

B.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C.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进行教育的义务

D.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用学龄儿童

3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场馆是()。

A.展览馆B.纪念馆C.图书馆D.影剧院

39.《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中规定,学校考核小组组织学生、家长、教师开展师德评议,评议的方式不包括()。

A.自评B.互评C.学生评D.校长评

40.“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这体现了师德规范的()。

A.爱岗敬业B.爱国守法C.热爱学生D.终身学习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41.学校应把智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

42.素质教育就是放弃学生的知识的学习。

()

43.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予以批评教育,并可以开除。

()

44.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

()

45.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是教师教得怎么样。

()

46.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来概括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关系,即: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

47.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

()

48.新课程坚持的“以人为本”既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49.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叫做替代性强化。

()

50.处于自律阶段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

51.记忆保持的内容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

52.作家、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塑造新人物,使用的是再造想象。

()

53.所谓需要的满足是指绝对的满足,一般说来,低级需要只有充分满足后,较高的需要才有可能出现,人的动机才有可能受新的需要支配。

()

54.一个人性格好,那他的气质也很好。

()

55.品酒师为了保护嗅觉和味觉的敏感性,应该长时间接受强烈的味觉和嗅觉刺激。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56.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57.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58.简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59.简述教师使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60.简述学习迁移的概念及促进学习迁移的主要措施。

61.简述学校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四、材料分析题(62题12分,63题11分,64题12分。

共计35分。

6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儿童节前夕,某小学受到其他学校的邀请,准备排练节目。

华华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由于爱好跳舞,向老师申请了参加《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的舞蹈表演。

但由于华华害羞,在训练过程中,由于放不开经常跳错,不是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节拍,就是动作不到位,负责训练的教师,总是当场严厉指责华华跳的不对,并斥责说:

“怎么有你这么笨的孩子呢,不会

跳还报名干什么呢?

”最后华华申请退出了舞蹈表演,并告诉家长说不会跳舞也不喜欢跳舞了。

问题:

试从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评析这位老师的做法。

6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明的父母都从事房地产开发工作。

因为工作的原因,小明从小到大跟着父母去过不少

地方,每个地方待了不到两三年,就又要到另一个城市去。

因为父母工作忙,小明与父母的沟通也不是很多,每次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进入当地学校读书,小明就又要适应一个新的环境。

而当小明渐渐熟悉起来,又可能要离开了。

刚入学时,小明成绩挺好的,可是几年下来,成绩一落千丈,他自己很烦恼,父母也很担忧。

问题:

(1)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小明的哪种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2)请从需要之间的关系分析小明成绩下降的原因。

(3)请分析如何帮助小明摆脱困境,提高成绩。

6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河北省一名学生答写高考数学试卷时,在卷面上偷偷画了一个人头,并在旁边写着:

“看,这个丑陋的人就是我的数学老师。

”其数学分数因此被阅卷老师扣掉30分,并得到了阅卷委员的一致同意。

美国迈阿密的一所中学,学生阿瑟答完数学试卷后,在试卷上画了个肥胖的数学老师的画像,数学老师在批完卷子后,用红色的铅笔把画像上那肥胖的身躯改成了肌肉发达的样子,然后写上:

“这样看上去更美一些”。

过了几天,阿瑟送给数学老师一些关于如何减肥和锻炼的简报。

请运用教育学理论分析为什么“同一漫画会有不同结果”。

2016年安徽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

品德评价法指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终身学习理念。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A。

解析: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强调合作学习,强调师生互动

等。

11.【答案】D。

12.【答案】C。

解析: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强调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认为评价应该

是促进课程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有效手段。

13.【答案】A。

解析:

陶冶教育法是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14.【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了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15.【答案】B。

解析:

认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

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社会模仿模式认为品德的获得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说理教育模式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模式。

16.【答案】A。

17.【答案】B。

解析:

“开创不同思维方向”体现的是多角度思考问题,是思维类型多样化的表现,体现的是思维的变通性。

18.【答案】D。

解析:

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

适当的超额学习,指实际学习的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

研究表明,超额学习程度达到150%时,效果最佳;小于或多于150%,效果都不理想。

19.【答案】A

20.【答案】A。

21.【答案】C。

22.【答案】B。

23.【答案】A。

解析: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24.【答案】D。

解析:

双趋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双避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趋避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多重趋避冲突是指既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对于坐汽车这件事,既有吸引的成分——节省时间,又有排斥的成分——价格贵;对于坐火车这件事,既有吸引的成分——价格便宜,又有排斥的成分——浪费时间。

所以答案是D。

25.【答案】B。

解析: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用红笔标出重点,可以更好的从背景中选择出重点内容,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

26.【答案】C。

解析:

情绪记忆指的是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这里对过往“愤怒”的记忆就是一种情绪记忆。

27.【答案】B。

解析:

这一现象说明儿童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28.【答案】C。

29.【答案】C。

解析:

皮亚杰是建构主义的创始人。

30.【答案】A。

解析: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31.【答案】B。

解析:

学习疲劳是指一个人长时间连续学习之后,学习效率下降的一种生理与心理异常的状态,它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长期高度紧张的学习所造成。

目前,中小学生中学习疲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32.【答案】B。

解析:

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33.【答案】B。

解析: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发

展。

34.【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了负强化的含义。

负强化主要是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

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的出现的概率。

35.【答案】C。

36.【答案】D。

37.【答案】B。

38.【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免费对未成年人开放。

39.【答案】D。

40.【答案】A。

二、判断题

41.【答案】×。

42.【答案】×。

解析:

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

另外,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知识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因此,知识的学习是不能偏废的。

43.【答案】×。

解析:

受教育权是学生的基本权利。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44.【答案】√。

45.【答案】×。

解析:

一堂好课应该明确地凸现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身上,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

首先是学生的参与状态,其次是学生的交往状态,最后是学生的达成状态。

因此,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

46.【答案】√。

47.【答案】×。

解析:

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教学内容。

48.【答案】√。

解析:

“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唯有教师专业发展,才能够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情感体验、道德生活以及人格培养。

49.【答案】√。

50.【答案】×。

解析:

处于他律阶段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此阶段又称为权威阶段。

51.【答案】×。

52.【答案】×。

解析:

作家、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塑造新人物,使用的是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发明创造、文学家塑造新人物、构造故事情节、科学家的新的研究方案和设计等,都是创造想象的过程。

53.【答案】×。

解析:

所谓需要的满足不是指绝对的满足,而是从相对意义上说的。

一般说来,低级需要只要有部分满足,较高的需要就有可能出现,人的动机就有可能受新的需要支配。

54.【答案】×。

解析:

心理学“气质”是指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不具有好坏之分。

55.【答案】×。

解析:

长时间接受强烈刺激会造成感觉的敏感性降低。

三、简答题

56.【参考答案】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表现在: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7.【参考答案】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

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58.【参考答案】

(1)先天素质

(2)早期经验

(3)教育与教学

(4)社会实践(5)主观努力

59.【参考答案】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这样能防止练习中可能产生的盲目性,从而提高练习的自觉性。

(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严格要求。

无论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或操作练习,都要严肃认真。

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刻苦训练、精益求精,达到最高的水平,具有创造性。

60.【参考答案】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促进学习迁移的主要措施有: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61.【参考答案】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四、材料分析题

62.【参考答案】

这位老师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首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

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材料中负责训练的老师不但没有仔细引导华华,还当场严厉指责她,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

其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要求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材料中负责训练的老师批评华华的言语粗鲁,侮辱孩子的人格,不但造成华华的退出,对其他学生也势必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在实际的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关爱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63.【参考答案】

(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小明的归属与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2)小明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进而影响了他对更高层次需要的追求,这也是小明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3)①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家长沟通,满足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②关爱学生,用教师的爱弥补学生归属与爱的缺失;③集合全班同学的力量加强对小明的关心与爱护,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进而激发他的学习动机;④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教育,增强小明的自信心。

64.【参考答案】

上述两则案例中中美老师截然不同的反应,体现了教师职业理念的不同。

(1)我国教师的做法没有遵循教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分析问题。

面对学生试卷中的漫画我们的教师想到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不够尊重,而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就决定要扣学生分数。

(2)美国的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基于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幽默智慧的方式将学生的问题化解,并在最后与学生建立了比较好的师生关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