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0287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docx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docx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

建设规划

(2009-2020年)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中省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商洛市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建设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及我市的优势,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坚持循环经济方式促进经济增长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循环经济是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型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模式转变,其本质是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矛盾,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首次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

1972年国际知名的未来学研究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第一份《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指出:

生态环境是制约经济增长的要素,第一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欧洲学者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率先提出“可持续发展”,即: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

20世纪90年代之后,循环经济已逐步成为全球的一股潮流和趋势。

德国是欧洲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早在1972年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1996年提出新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办法》,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法律体系。

美国1976年颁布并实施《固体废弃物处置法》,目前已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不同形式的再生循环法规。

日本从1991年开始先后制定《关于促进利用再生资源的法律》,并于2000年通过和修改多项环保法规,成为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史上关键的一年。

韩国规定,如果生产者回收和循环利用废旧品达不到一定比例,政府将对相关企业处以罚款,并成立一家名为“资源再生公社”的公营企业,专门负责管理和监督“废弃物再利用责任制”的实施。

瑞典实行“生产责任制”,让废弃物包装实现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

我国是从1988年开始引入德国循环经济理念。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上首次提出发展循环经济。

2004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强调要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中。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并将其作为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将循环经济写进了国家中长期规划,并指出“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大战略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循环经济要形成较大规模、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奋斗目标。

2008年8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我省首次将循环经济写进“十一五”规划《纲要》。

我市研究编制的2009—2020年《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目的在于以循环发展的方式实现突破发展。

二、推行循环发展方式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安全双向制约商洛突破发展矛盾的唯一途径

近年来,我市突破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支撑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仍然是一次性初加工为主的粗放型矿业经济,其“废渣”排放主要依靠尾矿库堆积,加之我市是一个以暴雨、洪水为主的自然灾害多发区,尾矿库随时都有溃坝的可能,无疑对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我市7个县区就有6个地处“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水源涵养区,一次性矿产初加工的线型增长方式必然形成大量工业“三废”排放,特别是污水排放,这又对首都人民的饮水安全构成威胁。

随着工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更加剧了“两种安全”的危险性。

如此重大的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围绕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及首都人民饮水安全和本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又加快矿产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实现途径,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增长方式,从根本上破解环境与安全双向制约我市突破发展的难题。

三、建设循环工业经济园区是打造商洛经济核心区带动全市突破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步入了快速增长期,2008年财政收入达到14.25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77倍,提前3年实现了财政收入翻番的目标。

但是,经济整体滞后性的状况仍未改变,与全国、全省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仍未改变,市县经济水平相同性的格局仍未改变。

2008年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农民纯收入,分别占全国31.7%、12.73%、50.43%和全省39.41%、20.02%、76.56%,这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本世纪头20年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西部强省目标相比,差距极大。

2008年市本级财政总收入不足一个县区的水平,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基本上只相当于一个县区的水平,无法显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与作用,致使市上调控能力不强,不能集中财力办大事、办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

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制定一个“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建设规划,用战略带动性产业项目把商州和丹凤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实现市本级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带动商洛突破发展的核心区,并快速推动商州、丹凤一体化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的建成。

第二章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一、有利条件

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看,我市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有五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一)全球经济虽然面临着一场尚未见底的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极广的金融危机,但亚洲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不会因这场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更不会发生全球其他国家那样严重的经济衰退。

另外,我国仍处于消费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的时期。

这种状况不仅不会影响、而且还有利于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二)中央和省上制定和出台了“钢铁、有色金属、汽车、装备制造、太阳能光伏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生产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这为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党中央、国务院已将我市商州、丹凤、洛南、柞水列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省政府批准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为省级园区,并批准总体规划。

这必将为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提供各方面的政策性支持。

(四)省委、省政府提出“坚持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思路,并要求我市“按照做大做强做长的原则,加快开发硅、钒、钼、钛、铁、钙、氟等矿产资源,使其转化为经济优势。

”这为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指明了方向。

(五)随着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彻底改观,东部产业正在向中西部转移,人才与技术也随之流动。

这为加快建设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提供了机遇。

二、不利因素

从我市自身发展环境分析,建设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存在着五个方面的不利因素。

(一)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布局在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加之产业链的上游产品多为矿产加工,“三废”排放要求严,节能减排任务重,环境保护压力大。

(二)我市现有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装备落后,结构单一,产业之间和项目之间缺乏关联性,未形成相互支撑的协作能力,加之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具体组织实施困难较多。

(三)按照外地“园区设施靠政府、入园项目靠企业”的做法,园区内的路、水、电等配套设施需要政府投资建设,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地区,资金成了主要制约的瓶颈。

(四)我市是一个人均只有0.8亩地的土石山区,园区产业项目大、占地多,且相当一部分是基本农田,这与国家18亿亩土地红线产生了矛盾,土地供给难度增大。

(五)我市城镇化水平低,工业化处于初期起步阶段,加之思想守旧、环保意识差,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循环经济阻力多、难度大。

在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的情况下,一定要用解放思想的办法,不断化解不利因素,不断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探索创新,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一致,攻坚克难,高质量的建设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全面推动我市突破发展。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开发思路、

园区定位及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市场导向和科技领先的原则,坚持大产业构建、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方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依托国内外大型企业,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商洛发电厂为能源保障,以铁路、公路、水资源为条件,以太阳能光伏、盐化工与水泥、氟化工、钒材料及新能源、锌及锌合金材料、钼材料及钼金属制品、钛材料及钛金属制品、镁材料及汽车零部件、钢材料及制造业为重点,并开发建设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高技术产业,走产业链延伸、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子,打造商洛经济核心区,推进全市突破发展。

二、开发思路

坚持“废弃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重复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基础设施共同使用”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园区现代材料产业链的延伸,形成园区内企业之间及园区内与园区外项目之间循环发展,使上游产业环境治理过程变为下游产业原料搜集过程,走出一条以废弃物治理为核心的资源综合利用之路,最终形成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相互结合、左右支撑、协作配套、关联开发的新型发展方式,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环境保护最优和经济效益最佳,以此加快全市突破发展的进程。

三、基本原则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技术进步,强化监督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坚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按照减量优先的原则开发和建设项目;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方针,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社会氛围;坚持市县区共建、财税分享、考核计分的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建设产业项目的积极性;坚持“归口争取、捆绑使用、各论其功”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全力推进园区路、水、电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四、园区定位

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知名、西部一流”的循环工业经济示范基地、“关中——天水经济区”中最具有活力之一的经济板块和全面带动商洛突破发展的核心区,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使其成为继关中装备制造业和陕北能源化工之后又一个支撑“陕西西部强省目标”实现的新的经济增长区域。

(详见表1)

表1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制造业及高技术产业占比情况一览表

产业名称

项目(个)

投资情况

实现销售收入情况

实现利润情况

实现税金情况

总投资(万元)

占规划(%)

销售

收入

(万元)

占规划(%)

利润

(万元)

占规划(%)

税金(万元)

占规划(%)

1、制造业

10

5752162

47.94

16384830

52.26

2446335

52.79

1281666

52.006

2、高技术

产业

23

8544319

71.21

26000984

82.94

3894250

84.04

1954626

79.32

五、总体目标

1、经济效益:

到2020年,园区产业项目共需投资1199.88亿元,全部建成达效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135.04亿元、利润463.41亿元、税金246.49亿元。

(详见表2)

表2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投资与效益一览表

单位:

万元

年份

投资总额

实现销售收入

实现利润

实现税金

合计

11998751

31350356

4634070

2464944

2011年

1540579

2082572

292599

166936

2015年

5114072

15527656

2238300

1174628

2020年

5344100

31350356

4634070

2464944

2、社会效益:

到2020年,基地项目全部建成达效后,可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01237个,年可增加固定性和稳定性收入20.93亿元,其中工厂就业96803人(新增95286人),年可增加固定性收入19.36亿元;三产就业2070人,年可增加稳定性收入0.62亿元;运输就业2364人,年可增加稳定性收入0.95亿元。

可带动25.31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使城市化水平提高约15%以上,并快速推动商州、丹凤一体化50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的建成。

3、环保效益: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发展模式建设园区项目,年可减少432.09万吨“固体废弃物”、118.98万吨粉尘(烟尘)、518.21亿m3“废气”和10467.87万吨“废水”的排放,综合回收利用率及废水重复使用率分别达到81.76%、98.18%、42.44%和97.46%,并削减二氧化硫18.387万吨、化学需氧量1.79万吨,削减率分别为96.21%和98.02%。

另外,有13个项目100%以工业废渣及废气为原料进行再生产,总投资17.33亿元,全部建成达效后,年可实现循环经济销售收入26.46亿元、利润6.21亿元、税金4.65亿元。

第四章园区范围及占地与用水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园区范围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位于陕西东南部秦岭腹地最精华的商州和丹凤之间,属秦岭国家重点生态保护体系的适度开发范围,西起南秦河,东至丹凤火车站,北沿312国道北边坡垣及丹景路两侧至洛南县界,南临沪陕高速公路,辐射面积98km2,涉及2个县区、9个乡镇、2个办事处,2020年前拟建面积25km2。

其中刘湾生态工业园,西起南秦河,东至枣园村古道渠,北连丹江南堤,南临沪陕高速公路,控制面积2km2,以综合服务、科技研发、中小企业创业等为主;沙河子现代材料工业园,西起龙山村沙河,东至白杨店村后沟,北沿312国道北边坡垣,南临丹江北堤与沪陕高速公路,控制面积12.5km2;商棣钢及金属材料工业园,西起棣花雷家坡丹江河边,东至古城岭坡跟,北接商棣沿线坡边,南临沪陕高速公路,控制面积8km2;丹凤生态科技园,东至污水处理厂,西起东河河堤,南临丹江,北至东河村坡边,控制面积1km2;留仙坪化工建材工业园,西起丹景路西侧坡边,东至丹景路东坡边,北临洛南县界,南连杜家院南坡边,控制面积1.5km2。

(详见图1)

图1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5个工业园示意图

构成商丹

循环工业

经济园区

留仙坪

化工建材

工业园

丹景公路

丹凤

商州

丹凤生态科技园

商棣钢及

金属材料

工业园

沙河子

现代材料

工业园

刘湾生态工业园

沪陕

高速

 

二、占地与用水

园区规划建设的10个循环产业链46个项目占地16279亩,其中已建成和正在开工建设的项目占地1624亩,新建项目占地14655亩。

全部建成后,年用水14573.51万吨,其中循环用水10467.87万吨,污水处理厂供中水1260万吨,水库(河流)供水2845.64万吨。

三、配套基础设施

按照“节约耕地、关联使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项目对外部环境条件的需求及其经济和技术的可行性,留足开发建设空间,并根据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分期建设园区路、桥、堤、水、电等基础设施,分别满足产业项目的物流、用水、用电、防洪、污水处理等需求,并通过对区内8个小城镇和三产服务及绿化等配套建设,与工业企业构成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舒适的生态型循环工业经济园区格局。

第五章产业布局及建设任务

到2020年,以商洛发电厂为支撑,以太阳能光伏为重点,基本建成10个循环产业链46个项目,并与园区外47个项目之间构成循环发展、链条延伸、产业互动、关联配套的格局。

一、太阳能光伏循环发展产业链

(一)项目布局。

共5个项目,主要在沙河子工业园内部构成循环发展。

①以市内丰富优质的硅石为原料,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环保技术,按照“产业延伸、循环发展”的要求,于2019年前投资707.47亿元,在沙河子工业园王塬及氟硅产业园分期建设年产15万吨工业硅、10万吨多晶硅、1万兆瓦太阳能电池及3千吨6N级多晶硅4个项目。

②以多晶硅为原料,采用西安理工大学的技术,于2015年前投资5.192亿元,在沙河子工业园建设年产100兆瓦单晶硅项目,并将工业硅排放的1680吨硅废渣、多晶硅排放的2.06万吨高硅废渣、太阳能电池排放的2.6万吨金属废屑用于区内钢铁冶炼。

(详见图2)

图2太阳能光伏循环发展产业路线示意图

单晶硅

1

太阳能电池

多晶硅

工业硅

金属废屑

废高硅渣

硅废碴

商丹钢铁冶炼

硅石矿

 

(二)市场预测。

工业硅是新能源产业最基础的功能性材料,被誉为“魔术金属”、“工业味精”。

多晶硅是光伏产业的“粮食”,由于具有独特的导电、光电效应和增加硬度、耐磨、耐腐蚀、防晒、防紫外线、抗老化、不变色等性能特点,被广泛用作太阳能电池制造等,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太阳能电池是新能源材料的终端产品,且光电转换效率高、技术成熟,利用其发电是全球未来能源替代的趋势,国内外市场需求极其巨大。

单晶硅是利用多晶硅或无定形硅,采用直拉法或悬浮区熔法从熔器中生长的棒状产品,主要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也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等,市场空间大。

(三)经济效益。

总投资712.664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157.603亿元、利润321.134亿元、税金139.849亿元。

(详见表3)

表3太阳能光伏循环发展产业投资与效益一览表

单位:

万元

年份

投资总额

实现销售收入

实现利润

实现税金

合计

7126640

21576030

3211343

1398492

2011年

705400

1275000

190500

82875

2015年

2920240

11001030

1628843

711117

2020年

3501000

21576030

3211343

1398492

二、盐化工与水泥生产循环发展产业链

(一)项目布局。

共8个项目,主要在留仙坪和沙河子2个工业园内部构成循环发展。

①以丹凤留仙坪储量特别巨大、品质特别优秀石灰石资源和榆林兰炭为原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环保技术,于2015年前投资21亿元,在留仙坪工业园建设年产60万吨和45万吨2个电石项目。

②以2个电石排放的60万吨矿石渣、19.71万吨废渣和烟尘及商洛发电厂排放的21万吨粉煤灰为原料,于2013年前投资3.3亿元,在留仙坪工业园配套建设年产水泥115万吨及水泥余热年发电0.37亿度2个项目。

③以60万吨电石为原料,于2015年前投资22.3亿元,在沙河子工业园建设24万吨乙炔,同时以乙炔和河南叶县工业盐为原料,利用二龙山水库1080万m3新鲜水,在该园建设30万吨氯碱和4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及以乙炔生产排放的77.2万吨电石渣(干基)和商洛发电厂排放的40万吨粉煤灰为原料,于2015年前投资3.3亿元,在沙河子工业园配套建设年产水泥115万吨及水泥余热年发电0.37亿度3个项目,为钾长石提取硫酸钾等产品、龙须草纸浆板、氟材料、钒电池、钒精化工、钛材料等提供必须的烧碱、氯气和氢气。

④以市内回收的聚丙烯废旧品为原料,于2015年前投资780万元,在沙河子工业园将现有800万条包装材料袋扩建到年产1亿条,为园区内水泥、电石、电石渣及铁精粉等工业品提供配套包装物。

(详见图3)

图3盐化工与水泥生产循环发展及配套支撑路线示意图

留仙坪水泥

石灰石渣

废旧PP料

包装材料袋

石灰石

余热发电

炉渣烟尘

榆林兰炭

电石

沙河子水泥

乙炔

电石渣

余热发电

聚氯乙烯

水库供水

叶县工业盐

氯气氢气

氯碱

钛材料

钾长石加工

氟材料

洛南纸浆

钒电池

(二)市场预测。

电石由无烟煤或焦炭与生石灰用电炉还原法而制得,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是乙炔和氰氨化钙的主要原料,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其用量越来越大。

乙炔主要用于金属加工及热处理、金属切割、焊接、仪器分析等,同时从乙炔出发可以合成数千种化合物,因此,乙炔及其衍生物在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医药、农药、染料、香料、溶剂、粘合剂以及有机导体和半导体等许多工业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氯碱属基本化工原料工业,主要产品有氯气、氢气等,涉及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诸多领域,除用于化学工业本身外,在轻工、纺织、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和公用事业等也均有很大用途。

聚氯乙烯是一种使用一个氯原子取代聚氯乙烯中一个氢原子的高分子材料,因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候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建筑和包装等领域。

因此,盐化工材料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水泥是铁路、公路、桥梁、城建、水利、房屋等各类建筑的主原材料,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安居工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其用量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包装材料袋主要满足园区内工业品的包装需求,不需外销,无任何风险。

(三)经济效益。

总投资49.978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6.81亿元、利润12.836亿元、税金7.732亿元。

(详见表4)

表4盐化工与水泥循环发展产业项目投资与效益一览表

单位:

万元

年份

投资总额

实现销售收入

实现利润

实现税金

合计

499780

868080

128360

77320

2011年

33000

27940

7488

2672

2015年

466780

868080

128360

77320

三、氟材料循环发展产业链

(一)项目布局。

共6个项目(21个产品),主要在沙河子工业园内部构成循环发展。

①以商州、洛南、商南、柞水等地萤石粉和硫酸为原料,于2015年前投资1.881亿元,在沙河子工业园分期建设年产4万吨无水氟化氢项目;②以无水氟化氢为主要原材料,以盐化工产生的烧碱、氯气、乙炔等为辅助原料,按照链条延伸的要求,于2015年前投资15.418亿元,在沙河子工业园建设年产4.3万吨无机氟(3万吨干法氟化铝、1万吨冰晶石、1000吨氟化铵、1000吨氟化氢铵、1000吨氟化钾)、1800吨电解氟(商洛市600吨六氟磷酸锂、商州区200吨六氟磷酸锂、1000吨六氟化硫)、1.5万吨ODS替代品(1万吨HFC-125、5000吨HFC-245fa)、2.5万吨有机氟(2000吨三氟氯乙烯、5000吨FEVE氟碳涂料、3000吨PVDF、1.2万吨氟利昂-22和3000吨氟橡胶)4个项目;③以洛南硫精砂为原料,于2015年前投资1.11亿元配套建设年产20万硫酸(10万吨发烟硫酸、10万吨浓硫酸)项目,为氟材料生产提供配套原料,并将其回收的15.3万吨铁精粉用于商棣工业园钢铁冶炼。

另外,以无水氟化氢和干法氟化铝排放的废渣为原料生产15.5万吨氟石膏和4600吨氟硅酸,其中4万氟石膏用作园区水泥生产的缓凝剂。

(详见图4)

图4氟材料循环发展路线示意图

氯仿

盐酸

氟硅酸

全氟乙烯

氟里昂-22

四氟乙烯

废渣

干法氟化铝

氟石膏

氟橡胶

三氟氯乙烯

氟碳涂料

无水氟化氢

萤石粉

氯气

乙炔

硫酸

硫精砂

氟医药

氟笨

氟精化工

铁精粉

钢铁冶炼

六氟化硫等

ODS替代品

六氟磷酸锂

粉煤灰

水泥

 

(二)市场预测。

无水氟化氢是氟化工所必需的基础原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