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9936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docx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docx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

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答:

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营活动个体决策者行为及后果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后果

2、二者间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方法、基本假设、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都不同,微观的理论就不一定适合宏观中解决问题

二、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三、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

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答:

1、流量是一个时间段内的变量(一段河水的量),存量是一个时间节点上的变量(湖水的量)2、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四、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

答: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公司是创造GDP的盈利机构,公司债券的利息是从公司当年的生产所得中分出来的一部分,政府是不创造GDP的非盈利机构

五、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是投资,而在经济学上不算是投资?

答:

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而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买了债券和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

六、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

答:

工资是劳务报酬,GDP的概念就是一段时期内的产品+劳务综合。

工资是衡量劳务的标准,救济金既不是生产的产品,也不是劳务,所以不计入GDP。

七、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

答:

因为间接税直接计入产值里面的,是产值的一部分,所以自然计入GDP。

八、

(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2)购买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卡车生产时已经计入GDP了,当然买卖这辆卡车的交易手续费是计入GDP的。

(3)买卖股票的价值不计入GDP,例如我买卖了一万元某股票,这仅是财产权的转移,并不是价值的生产。

(4)购买一块地产也只是财产权的转移,因而也不计入GDP。

九、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

为什么?

答:

影响个人收入PI。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十、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

答:

两国之间没有了贸易,计算GDP时少了净出口一项,导致两国合并后的GDP小于原来两国的GDP之和。

十一、假定某国某年发生以下活动:

(a)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了一批项链卖给了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用最终生产法计算GDP答:

最终售价40万美元,故GDP=40万美元

2、工资利润各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答:

工资7.5+5=12.5,利润10-7.5+30-5=27.5

GDP=工资+利润=12.5+27.5=40万美元

十二、某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品

1998年

1999年

数量价格

数量价格

书本

面包(条)

菜豆(千克)

10010美元

2001美元

5000.5美元

11010美元

2001.5美元

4501美元

求:

1、1998年和1999年的名义GDP.

2、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分别是多少?

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幅度多大?

3、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分别是多少?

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幅度多大?

4、“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那一年的价格作为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

”这种观点对吗?

为什么?

5、用1998年为基期,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

答:

(1)1998年名义GDP=100×10+200×1+500×0.5=1450(美元)。

(2)1999年名义GDP=110×10+200×1.5+450×1=1850(美元)。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GDP=1450美元,1999年实际GDP=110×10+200×1+450×0.5=1525(美元),这两年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525-1450)/1450≈5.17%。

(4)以1999年为基期,1999年实际GDP=1850(美元),1998年的实际GDP=100×10+200×1.5+500×1=1800(美元),这两年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850-1800)/1800≈2.78%. 

(5)GDP的变化由两个因素造成:

一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数量的变动,二是物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

“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以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只说出了后一个因素,所以是不完整的。

 

(6)用1998年作为基期,1998年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450/1450=100%,1999年GDP折算指数=1850/1525=121.3%。

十三、某国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

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4800

总投资800

净投资300

消费3000

政府购买960

政府预算盈余30

试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DPI;5、个人储蓄

答:

1、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4800-(800-300)=4300;

2、由GDP=C+I+G+NX得,NX=GDP-C-I-G=4800-3000-800-960=40;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960+30=990;

4、个人可支配收入C+S=国内生产总值GDP-政府净收T=4800-990=3810;

5、由GDP=C+S+T得,国民储蓄S=GDP-T-C=4800-990-3000=810,而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政府储蓄),所以私人储蓄=国民储蓄-公共储蓄=810-30=780。

十四、假设GDP是5000,DPI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C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答:

(1)储蓄=DPI-C=4100-3800=300

(2)因为:

I+G+(X-M)=S+T,所以:

I=S+(T-G)-(X-M)=300-200-(-100)=200

(3)政府支出G=1100

十五、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答: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储蓄主要由居民户进行,投资主要由企业进行,个人储蓄动机和企业投资动机不相同。

第二章

一、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之时

二、当消费函数c=α+βy(α>0,0<β<1)时,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三、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GDP增加多少

答:

产出变化=投资乘数×投资变化,

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储蓄倾向

所以,GDP增加=(1/0.3)×60=200亿元

四、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答:

均衡产出是与社会意愿的有效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计划存货总是大于零,非计划存货投资为0,计划投资+计划消费=计划支出

五、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小于1?

答:

首先,MPC是单位增加的消费额与单位增加的收入的比率,单位增加的消费额是单位增加的收入中的一部分,故MPC总是大于0小于1;而APC可能存在贷款超前消费,故APC可能=或>1。

六、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

答:

生产和收入决定总需求;背景是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期,西方社会存在大量闲置资源,失业问题严重,工厂有很多多余的生产能力。

供过于求。

 

七、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为什么计算构成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时只计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即为什么y=c+i+g+(x-m)而不是y=c+i+g+tr+(x-m)?

答:

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将收入从一个或一些人手里转移到另外一个或一些人手里,没有相应的劳务和物品交换发生,不计入GDP,而政府购买G是向企业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八、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

答:

贫者较富者而言更需要物质需求,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这会刺激消费,这样就能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使社会总产出增加,也就是提高了社会总收入水平。

九、为什么政府G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税收乘数的绝对值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

答:

根据各个乘数公式,MPCβ始终小于1

十、平衡预算乘数作用的机理是什么?

答:

初始性(自发性)需求注入经济系统后,通过经济系统中投入产出的技术联系以及其他关联机制,产生引致性需求,经过分配和再分配渠道在经济运行中形成一个不断收敛并且不断累加的结果,使总产出倍增。

十一、为什么有了对外贸易后,封闭经济中的一些乘数会变小?

答:

在封闭经济中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是1/1-β,加入对外贸易后变为1/1-β+γ,这主要是由于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现在要用到进口商品上去了。

十二、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需求的影响有何区别?

答:

税收和转移支付都是间接影响总需求的,先影响DPI再影响消费支出,从而影响总支出,政府购买直接影响总需求。

G和Tr与总需求成正比,T成反比。

十三、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c=100+0.8yd,投资i=50,G=200,Tr=62.5,t=250。

求:

1、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答:

Y=100+0.8(Y-250+62.5)+50+200,解得Y=1000

Ki=5,kg=5,kt=-4,ktr=4

十四、在上题中,假定该社会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

(1)增加政府购买,或

(2)减少税收,或(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要多少数额?

答:

首先△y=200,△y/△g=1/1-β=5,△g=200/5=40,同理△t=-50,平衡时△g=△y=△t=200

十五、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0.8yd,净税收Tn=50,i=60,g=50,nx=50-0.05y,求:

(1)均衡收入

(2)在均衡收入水平上的nx余额(3)投资乘数(4)△i=10时的均衡收入和nx余额(5)当净出口从nx=50-0.05y变为nx=40-0.05y时的均衡收入和nx余额。

答:

直接代入公式得y=600;nx=20;ki=4;y=640,nx=18;y=560,nx=12。

 

第三章

一、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二、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三、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四、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曲线右移10亿美元除以k。

五、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i

六、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答: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的核心是国民收入的决定以及影响其决定的因素,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IS—LM曲线,用来分析短期国民收入的确定,IS与LM的交点便是经济社会的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组合。

该模型没有考虑价格水平,只分析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

七、在IS和LM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为什么?

答: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不一定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这是因为,IS和LM都只是表示产品市场上供求相等和货币市场上供求相等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因此,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形成的收入和利率也只表示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它并没有说明这种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收入.当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即使利率甚低,企业投资意愿也较差,这也会使较低的收入和较低利率相结合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即IS曲线离IS曲线坐标图形上的原点O较近,当这样的IS和LM线相交时,交点上的收入往往就是非充分就业的均衡收入。

八、如果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没有同时达到均衡而市场又往往能使其走向均衡或者或一般均衡,为什么还要政府干预经济生活?

九、一个预期长期实际利率是3%的厂商正在考虑一个投资项目清单,每个项目都需要花费100万美元,这些项目在回收期长短和回收数量上不同,第一个项目将在两年内回收120万美元;第二个项目将在三年内回收125万美元;第三个项目将在四年内回收130万美元。

哪个项目值得投资?

如果利率是5%,答案有变化吗?

(假定价格稳定)

答:

120/(1+3%)2≈113.11>100,值得投资;125/(1+3%)3≈114.39>100,值得投资;130/(1+3%)4≈115.504>100,值得投资。

换成5%答案不变。

投资收益大于投资成本,值得投资。

十、假定每年通胀率是4%,上题中回收的资金以当时的名义美元计算,这些项目还值得投资么?

答:

名义利率=通胀率+实际利率=7%,120/(1+7%)2=104.8,一二项值得投资,第三项不值得投资。

十一、1,若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5r,找出利率为4%、5%、6%、7%时的投资量;

2,若储蓄为S=-40+0.25y,找出与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收入水平

3,球IS曲线并作出图形。

答:

1,80、75、70、65;2,480、460、440、420;3,r=28-0.05y

十二、假定:

(a)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5r

(b)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10r

(c)c=50+0..75y,投资函数为i=100-10r

求:

1,各IS曲线;2,比较ab、bc,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答:

IS曲线:

a,r=30-0.04y,b,r=15-0.02y,c,r=15-0.025y;

a和b比较,a的IS斜率绝对值大于b,系数d越大时,斜率越小

c和b比较,c的IS斜率绝对值大于b,边际消费倾向β越大时,斜率越小

十三、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5r。

(1)画出利率为10%、8%、6%而收入为800亿美元、900、1000时的货币需求曲线

(2)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亿美元,价格水平P=1,找出货币需求与供给向均衡的收入与利率

(3)画出LM曲线,并说明什么事LM曲线

(4)若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再画一条LM曲线,这条LM曲线与(3)中的LM曲线相比,有何不同

(5)对于(4)中的LM曲线,若r=10,y=1100亿美元,货币需求与供给是否均衡?

若不均衡,利率会怎么变动

答:

1,由公式知,r=10,y=800,L=110r=8,y=800,L=120r=6,y=800,L=130

r=10,y=900,L=130r=8,y=900,L=140r=6,y=900,L=150

r=10,y=1000,L=150r=8,y=1000,L=160r=6,y=1000,L=170

2,从实际货币供给m=名义货币供给M/价格水平P,得150/1=m=L=0.2y-5r,得y=750+25r。

Y=800,r=2,;y=900,r=6;y=1000,r=10

3,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M/P=L=ky-hr得到收入y与利率r之间的关系的图形叫做LM曲线,其中M/P是指实际货币供应量,L是指实际货币需求量=L1(交易性货币需求量+谨慎性货币需求量)+L2(投机性货币需求量)

4,若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则Y=1000+25r,与(3)曲线相比向右平移250个单位。

5,L=1100×0.2—5×10=220—50=170亿美元<200亿美元,故L

十四、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实际货币需求用L=ky-hr表示。

(1)求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曲线的斜率的表达式

(2)找出k=0.2,h=10;k=0.2,h=20;k=0.1,h=10时LM曲线斜率的值

(3)当k变小时,LM斜率如何变化;h增加时,LM曲线斜率如何变化,并说明变化原因。

(4)若k=0.2,h=0,LM曲线形状如何?

答:

1,ky-hr=M/p,r=ky/h-M/hp,斜率为k/h

2,k/h,分别为0.02,0.01,0.01。

3,都是变小。

4,y=5M/p,表明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垂直于横轴,这正好是LM古典区域的情况

十五、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求:

(1)IS曲线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答:

i=s=y-c,m=L,得IS:

y=1250-30r,LM:

y=750+20r,联立方程得,r=10%,y=950亿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