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自考题模拟1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9934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心理学自考题模拟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管理心理学自考题模拟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管理心理学自考题模拟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管理心理学自考题模拟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管理心理学自考题模拟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自考题模拟14.docx

《管理心理学自考题模拟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自考题模拟1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心理学自考题模拟14.docx

管理心理学自考题模拟14

管理心理学自考题模拟14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型群体的合理规模为

A.3~20人

B.2~10人

C.2~40人

D.尚有争议

答案:

D

2.知识经济背景下,思维方式的特点是

A.开发

B.理性

C.直觉

D.创新

答案:

D

[解答]知识经济背景下思维方式的特征是创新。

创新就是以超常或反常规的眼界、方法去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答案、程序或重新组合已有知识、技术、经验,获取创造性的思维成果,从而实现人的主体创造能力。

3.在知觉过程中,对某人无好感,则对他的举动都看不顺眼,有了好感,则对其一切言谈举止都觉得顺眼,这种现象属于社会知觉中的

A.第一印象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定型效应

答案:

B

[解答]晕轮效应,是指我们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

4.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可以作为哪种交往的典范

A.思想交往

B.功利交往

C.感情交往

D.礼仪交往

答案:

A

5.心理测验法必须采用哪种方法来进行测评与研究

A.实验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调查法

答案:

C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要点透析]使用一定测量工具,通过书面形式,进行企业和行政管理的个体心理或团体心理研究的方法称为问卷法或测验法。

心理测验法必须采用标准化的问卷来进行测评和研究。

6.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物质的或精神的)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是

A.动机

B.需要

C.挫折

D.目的

答案:

B

[解答]需要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物质的或精神的)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

7.将绩效考核分为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其依据是

A.考核的主体

B.考核的性质

C.考核内容

D.考核的形式

答案:

B

8.首次把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是否融洽摆在重要位置的是

A.黎维特

B.梅奥

C.闵斯特伯格

D.勒温

答案:

B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重视研究团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要点透析]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首次把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是否融洽摆在重要位置,而把物理环境、物质刺激放在次要方面。

9.下列选项中属于个性的心理特征的是

A.能力

B.兴趣

C.爱好

D.信念

答案:

A

[解答]个性的心理特征,即心理过程的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10.知识分子举止比较文雅、有修养,待人礼貌,但爱幻想,农民作风朴素,憨厚老实,工人集体主义强,守纪律。

这种差别原因在于

A.遗传

B.家庭因素

C.阶级和阶层因素

D.文化传统因素

答案:

C

11.下列选项中,属于强制性组织的有

A.工商业

B.学校

C.专业协会

D.劳教所

答案:

D

[解答]从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这个标准来看,可以分成三种组织:

(1)功利性的,在运用合法权威的同时,实行经济和物质奖励,这类组织如工商业、农场等;

(2)规范性的,利用了有内在价值的奖励,权威建立在业务专长的基础之上,如学校、专业协会、医院、社会团体等;(3)强制性的,包括监护性精神病医院、监狱和劳教所等。

12.毛泽东说:

“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这说明了处理的重要性。

A.礼仪交往

B.功利交往

C.思想交往

D.感情交往

答案:

D

13.组织文化要体现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现组织中全体员工的信仰、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这是指组织文化建设的

A.价值原则

B.目标原则

C.参与原则

D.成效原则

答案:

A

14.个体实际所归属的群体称为

A.正式群体

B.参照群体

C.实属群体

D.非正式群体

答案:

C

15.下列是所有认识活动的基础、门户和开端的是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答案:

A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要点透析]感觉是所有认识活动的基础、门户与开端,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

16.来自同一部门的5~12名计时工作的员工组成,每周用几小时的时间会面,谈论产品质量、效率、改善工作环境等问题,交换看法、提出建议,这样的团队属于

A.问题解决团队

B.交叉功能团队

C.虚拟团队

D.自我管理团队

答案:

A

17.决定组织横向结构的因素是

A.管理层次

B.管理幅度

C.任务难易

D.组织目标

答案:

B

18.组织变革和发展的措施不包括

A.进行调查反馈

B.压制学习型组织

C.进行过程咨询

D.组织行为改造

答案:

B

[解答]组织变革和发展的措施和方法很多,主要有目标管理、敏感性训练、职工事业发展计划的辅导、组织行为改造、道格式发展、调查反馈、过程咨询、团队建设以及学习型组织等组织变尊和发展的措施和方法。

19.冲突的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其中阶段Ⅱ是

A.认识和个性化

B.潜在的对立或不一致

C.行为意向

D.结果

答案:

A

[解答]我们可以把冲突的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

(1)潜在的对立或不一致;

(2)认知和个性化;(3)行为意向;(4)行为;(5)结果。

20.家属、挚友间的接触,依据霍尔的观点属于

A.亲密区

B.熟人区

C.社交区

D.公众区

答案:

A

[解答]人类学家霍尔根据人们接触的距离,把人际关系的范围划为4个区:

亲密区、熟人区、社交区和公众区。

亲密区的人际距离在一英尺半以内,比如恋人、家属、挚友问的接触;熟人区在1英尺半到4英尺,是熟人相处时接触的距离;社交区为4英尺到12英尺,属于一般交往;公众区在12英尺以上,报告人和听众之间的距离就是这样,他们绝大部分不相识,关系最疏远。

21.下列不属于自我管理的方法的是

A.改变与改造环境

B.回归社会,适应环境

C.随波逐流,放任自我

D.形成自我,发展自我

答案:

C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自我知觉。

[要点透析]自我管理的主要方法有:

改变与改造环境,促进自我的发展;通过再社会化途径,改变与完善自我,促进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脱离不良环境,以利自我发展;回归社会,适应环境,以利自我免疫与发展;从他人、社会、团队、大局、全局、未来的角度看问题,超越自我;通过培养自信心与自尊心理来认识自我、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等。

22.在组织设计中,职务设计要从两个主要维度来考虑,即专业化和

A.集权化

B.等级性

C.技能性

D.自主性

答案:

D

[解答]职务设计要从两个主要维度来考虑,即专业化与自主性。

专业化指分工精细,每人承担的任务很少直到只承担一项任务,内容也很简单。

所谓自主性指一个人在履行职务时,有自行决定自己工作的自由,自主性越高,工作上的自由度越大。

23.勤劳或懒惰,认真或马虎,细致或粗心,以上说的是性格的

A.意志特征

B.情绪特征

C.态度特征

D.理智特征

答案:

C

[解答]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待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态度特征,包括对待社会、集体的态度,对待劳动、工作的态度,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态度,对待物品的态度等。

24.公司在有限资源条件下,为了取得最大竞争优势,只保留关键活动,而以合同为纽带依靠其他组织进行制造、分销及会计等业务经营活动的组织结构是

A.团队结构

B.无边界组织

C.虚拟组织

D.职能组织

答案:

C

25.在组织变革与发展中如果涉及重新建构组织以及组织所处环境的观念,这种变革属于

A.渐进式变革

B.激进式变革

C.平缓式变革

D.跳跃式变革

答案:

B

26.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措施有四类,注意群体规范属于

A.进行力场分析

B.让组织成员参加变革

C.利用群体动力

D.奖励变革中的创新者

答案:

C

[解答]克服变革阻力的措施有:

(1)进行力场分析;

(2)让组织成员参与变革;(3)利用群体动力;(4)奖励变革中的创新者。

而注意群体规范属于利用群体动力。

27.我们依据年龄将工人分为青年工人、中年工人、老年工人,这种群体属于

A.实际群体

B.假设群体

C.参照群体

D.小型群体

答案:

B

[解答]假设群体,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

比如,可按不同的特征(如民族、年龄、职业、性别等)来划分群体:

汉族民工、回族民工、藏族民工;青年工人,中年工人、老年工人;科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普通工人;男工、女工等等。

28.依据三层次说,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组织文化核心层的是

A.理想

B.规章制度

C.价值观念

D.信念

答案:

B

[解答]三层次说认为组织文化是由三个层次内容组成。

第一层次是文化的外显部分,指企业组织中的厂房、设施、机器、装备、产品、服务、厂容厂貌等外显的、物质形态的东西。

较深一层的第二层次称为制度文化,指组织的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制度形态的东西。

最深层次为核心层,称为精神文化,指组织的价值观念、信念、理想等精神形态的东西。

29.年终考评、届期考评都属于

A.单项考核

B.日常考核

C.临时考核

D.综合考核

答案:

D

[解答]综合考核是对组织成员活动的绩效进行全面、整体的评价,也就是考察被考核者对组织的整体贡献的大小。

许多时候都要用到。

例如年终考评、届期考评等都是综合性的考核。

30.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属于人的高级需要的是

A.尊重需要

B.生理需要

C.安全需要

D.交往需要

答案:

A

[解答]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归为人的低级需要,而把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看做是人的高级需要。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心理定势的表述,正确的有

A.心理定势对社会知觉有积极作用

B.心理定势对社会知觉有消极作用

C.心理定势是对某一个人或某类人的刻板印象

D.心理定势不受以往经验模式的影响

E.心理定势可能会使人们产生偏见

答案:

ABCE

2.英国的管理哲学家厄威克认为实用于一切组织的原则包括

A.目标原则

B.职责原则

C.协调原则

D.明确性原则

E.相符原则

答案:

ABCDE

3.人的智力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表象

E.判断

答案:

BCD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智力差异的表现。

[要点透析]人的智力差异还表现在知觉、表象、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和品质等方面。

在知觉方面有综合型、分析型、分析综合型之分;在表象方面有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之分:

在记忆方面有记性好坏之分和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情绪记忆、抽象逻辑记忆之分;在想象方面有强弱之分和再造、创造之分;在思维方面有深刻与肤浅、敏捷与迟钝、灵活与死板、再造与创造、聚合与发散、抽象与具体之分等。

4.团体士气的测量与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A.对工作的兴趣与态度

B.事业信守

C.对工作团体的满意度

D.对工作条件和待遇的满意度

E.对团体气氛的满意度

答案:

ABCDE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团体的士气。

[要点透析]团体士气的测量与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对工作的兴趣与态度;事业信守;对工作的满意度;对工作团体的满意度;对工作条件与待遇的满意度;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对团体气氛的满意度;对信息沟通的满意度;对团体领导的满意度;对团体与组织的认同与归属。

5.趋同离异规律包括

A.认同现象和趋同倾

B.认异现象

C.离异倾向

D.酬赏性趋同

E.惩罚性离异

答案:

ABCDE

[解答]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总是喜欢接近和自己有某些相同点的人,而不喜欢接近和自己毫无相同之处的人,这种趋向同一性、离开差别性的情况,就是趋同离异规律的反映。

(1)认同现象和趋同倾向;

(2)认异现象和离异倾向;(3)酬赏性趋同和惩罚性离异。

三、简答题

1.简述组织文化建设的内容。

答案:

(1)企业价值观体系。

(2)科学的经营管理。

(3)全方位激励的管理方法。

(4)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

(5)加强礼仪建设。

(6)塑造组织形象。

2.简要列举造成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

答案:

(1)语义上的障碍。

(2)知识经验水平的限制。

(3)知觉选择性障碍。

(4)心理因素引起的障碍。

(5)组织结构层次的影响。

(6)信息过量的影响。

3.从众行为的管理对策有哪些?

答案:

(1)要充分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

(2)要警惕和防止从众心理、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

(3)领导者在作决策时,要防止在“表面一致”的情况下,匆忙地做出决策;

(4)重视并善于倾听不同的及反面的意见。

4.简述需要的特征。

答案:

(1)需要内容与对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2)需要与个体生存发展的相关性。

(3)人类需要的共性与个别差异性。

(4)人类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5.简述阿尔波特的价值观分类。

答案:

(1)理论的:

强调通过理论性的批判的方法探求真理。

(2)经济的:

强调功用性的实务性。

(3)惟美的:

强调形式与和谐。

(4)社会的: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爱和信任。

(5)政治的:

强调权力的获取和影响力。

(6)宗教的:

强调经验的一致性及了解宇宙本身。

四、论述题

1.试述怎样改善与进行有效的沟通。

答案:

提高沟通的心理水平。

要想提高沟通的心理水平并解除意见沟通的障碍,必须注意以下心理因素的作用:

认真感知,集中注意力,有助于信息准确而又及时地传递和接受,避免信息错传和接受时减少信息的损失;增强记忆准确性是消除意见沟通障碍的有效心理措施,记忆准确性水平高的人,传递信息可靠,接受信息也准确;提高思维能力是提高沟通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高水平的思维能力与正确地传递、接受和理解信息,有密切的关系;具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与个性特征,有助于人们心平气和地传递信息和正确地判断信息,避免因偏激情绪而歪曲信息;通过满足各种心理需要、激励沟通动机、促进利益的互动、激发交流兴趣等来提高与调动沟通积极性;以良好的心态与他人交往是成功沟通的关键。

必须具有关爱、同情、尊重、热情、合作、服务、赏识、分享等基本心态,领导和管理者与员工沟通时还必须把自己放在和员工同等的位置上,“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平民化沟通,拉近心理和空间距离,才有利于消解心理隔阂,以使沟通成功。

(2)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

运用的语言文字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

在意见沟通中,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应注意以下方面:

语言文字要真挚动人,具有感染力、吸引力,有利于从感情上激励对方;使用的文字意义要明确,不要拖泥带水,不要模棱两可,以免沟通时产生误解;努力做到措词得当,通俗易懂,不要滥用辞藻,力戒空话、套话、大话,非专业性沟通少用专业性术语;借助手势语言和表情动作,以增强沟通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对方容易理解与接受;尽量使用短句,有利于意见的沟通;叙事说理,力求言之有据,条理清楚,富于逻辑性;注意语言文字净化,努力做到语言美,说话和气;说话时快慢节奏、轻重停顿、语气要得当,必要时应该重复;交谈时人称要明确合适,否则会造成误解;尽量使用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少用土语、方言。

(3)学会有效的聆听方法。

有效聆听是克服沟通障碍的重要条件。

戴维斯曾列举有效聆听的十大要点:

少讲多听,不要打断对方的讲话;交谈轻松、舒适,消除拘谨不安情绪;表示有交谈的兴趣,不要冷淡或不耐烦;尽可能排除外界干扰;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表现出对对方的同情心;要有耐性,不要插话;要控制情绪,保持冷静;不要妄加批评和争论;提出问题,以显示自己充分聆听和求甚解的心理;仍是少讲多听。

(4)学会有效沟通的方法与艺术。

良好的沟通应注意下列问题:

选择适当的交谈地点,严肃庄重的内容应在会议室、办公室谈适宜,亲切的内容可以边散步边交谈,求助人的内容可到家中拜访交谈;交谈时间要适当,既不要仓促草率,也不要马拉松式;交谈主题内容明确,不要扯得太远;交谈气氛应亲切、平等、诚恳;交谈结束时,要有礼貌地告辞。

有效沟通具体的艺术和方法是要做到:

知彼知己,事先了解沟通对象的背景,如年龄、喜好、特点、有何民俗忌讳等习俗;及时解释并尽快澄清容易引起误解的原因,尽快消除心理隔阂与误会;渲染气氛,拉近沟通距离,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沟通开始见面交换名片后,不要立即转入正题,可以先寒暄其他事情或者说一些赞许之辞,以表示亲近和热情;谈话时,坦诫有礼,精神要集中,要看着对方,态度诚恳而积极,不要打断对方讲话,要用商量的口吻有针对性地表示自己的看法;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对方有些蛮不讲理时,也要冷静应付,以不变应万变;遇敏感或复杂问题时,避实就虚,可巧妙地绕过去,或用“有待了解,现暂时无可回答”等托辞;要注意用“知书达理”、“达理通情”对待“秀才遇到兵”的现象,尊重理解做好与知识员工的沟通;巧用体态语言及恰当的手势、表情、神态等增强讲话的信度和力度等;有效沟通还要注意学习如何化解争执的艺术。

2.试述管理心理学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答案:

(1)实验法。

优点:

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有计划地引起某种行为现象发生;研究者可以控制一切无关变量;研究者可以使某种行为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发生,反复观察验证,他人也可以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和验证。

缺点:

表现在实验室的人为性及对心理现象的过分简化,因而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

(2)观察法。

优点:

使用方便,能够得到第一手真实资料。

缺点:

自然环境难以复原,难以重复观察,难以检验和证实,只能被动等待;自然条件下影响员工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很多,难以进行精确的定量与定性方面的分析;难以确定某种行为现象的真正原因。

(3)问卷调查法和测验法。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广泛的材料,能对结果进行数量处理;缺点是难以把握所得结论直接与被试者的实际行为进行比较。

测验法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许多人的一个或多个特点,能从数量上比较个人之间的差异;缺点是目前所使用的测验量表不够完善,信度和效度系数低。

(4)个案研究法。

优点:

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对于组织内部问题的诊断和纠正有帮助;缺点:

用该方法归纳出来的结论往往缺乏普遍性。

(5)宏观和微观环境结合分析法。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微观和宏观结合的环境之中的。

管理心理学研究企业中的社会心理活动规律,由于这一研究对象的特点所决定,必须采用微观和宏观环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6)经验总结法。

我国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势头、团队建设与组织气氛良好,应对危机的能力较强,员工积极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总结这些经验,用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加以概括,有利于揭示管理过程的社会心理规律。

五、案例分析题

1.心理学中曾经作过一个实验,给两组大学生看同一个人的同一张照片。

在看这张照片之前,对一组大学生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另一组大学生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位著名的学者。

然后,让这两组大学生分别从这个人的外貌来说明他的性格特征。

结果两组大学生的解释截然不同。

第一组大学生说,深沉的目光里隐藏着险恶,突出的下巴表明他死不改悔的决心。

第二组大学生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的深刻性,突出的下巴表明了他在科学道路上勇于攀登的坚强意志。

问题:

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在管理活动中应当怎么办?

答案:

这一实验充分说明了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的重要影响。

第一印象也称初次印象,它是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

第一印象主要是获得被知觉者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服装等方面的印象。

在人对人的知觉过程中,给人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就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良好判断,反之则形成不良判断。

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一般来说,第一印象的作用是消极的,因为它仅仅是一种假设、猜想,如果不经过进一步检查、验证,只凭第一印象去处理人际关系以及管理问题,往往会出现差错。

但是,第一印象作为初次见面时的认识现象,是客观的、无法回避的,况且它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是人们进一步加深认识的基础和必经阶段。

所以,在管理中,关键是如何正确运用第一印象的作用,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克服其消极的另一面。

具体来说,要从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一是在看待别人时,要尽量避免仅仅凭第一印象就下判断,并根据这种片面的判断去待人接物,对人、对事要多观察、多分析,以发现对方的优点。

二是在对待自己时,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随时随地给人留下第一个良好的印象,为以后顺利开展工作打下有利的基础。

三是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要注意克服由于第一印象的不良影响而造成的各种偏见和误解,引导人们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