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质作用及地貌专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9829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6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地质作用及地貌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形地质作用及地貌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形地质作用及地貌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形地质作用及地貌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形地质作用及地貌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形地质作用及地貌专题.docx

《地形地质作用及地貌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地质作用及地貌专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形地质作用及地貌专题.docx

地形地质作用及地貌专题

专题地质作用与地貌

【知识结构】

 

【知识精讲】

知识点一:

岩石类型及地壳物质循环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是构成地貌、土壤的物质基础,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提供各种矿产资源。

1.岩石及其成因

岩石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集合体,如花岗岩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

按照岩石成因可以分为:

岩浆岩:

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而成,在地表以下凝结(花岗岩)形成侵入岩;喷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喷出岩又叫火成岩(玄武岩);

沉积岩:

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由化学沉积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石灰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化石。

变质岩:

已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形成变化岩,如石灰岩变质形成岩。

2.地壳物质的循环:

 

例1:

(2011·大纲全国卷)读图,完成

(1)~

(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知识点二:

地质作用与地貌

1.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

由于自然界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力作用

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两者同时进行,一般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2.解释地壳运动的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1)地壳运动的分类

性质方向

概念

结果

关系

水平运动

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使地壳物质弯曲变形常形成巨大褶皱山系,有的断裂开,形成裂谷和海洋

相伴发生,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升降运动

(垂直运动)

沿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2)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概念:

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

全球六大板块:

亚欧、美洲、非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几乎全部是海洋)。

运动规律:

板块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

板块裂(生长边界)地区——裂谷或海洋(例证:

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大陆边缘受挤压隆起为岛孤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例证:

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

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

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地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冰岛:

生长边界。

安地斯山脉:

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墨西哥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⑤海底岩石年龄由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向两侧逐渐变老。

例2:

读板块分布图,分析下列问题。

(1)①是板块,

②是板块,

③是板块。

④是板块的(生长、消亡)边界,是由板块的运动形成的。

(2)M地海水深度超过6000米,原因是。

(3)05年10月8日N地发生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专家称此次地震并非偶然,试分析原因。

●板块边界与地形

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示意图

明显地形

海岭、大裂谷

高大山脉、高原

海岸山脉、海沟、岛弧

实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

安第斯山脉、秘鲁、智利海沟、太平洋西部的海沟、岛弧链

例3:

K!

S!

5!

U下图为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

(1)~

(2)题。

(1)按照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

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

(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A.陆地区域边界B.板块生长边界

C.海洋区域边界D.板块消亡边界

3.地质构造与地貌

地质构造:

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岩层的弯曲变形,叫褶皱,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叫断层。

地质构造

判断依据

构造地貌

实例

形态

岩层顺序

地形

成因

上拱

中间老、两翼新

岩层上拱而成山

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顶部受力,易被侵蚀而

成谷

下弯

中问新、两翼老

岩层下弯而成谷

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成山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两侧上升

块状山地

庐山、泰山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两侧下沉

裂谷、凹陷地带

东非大裂谷、汾河

谷地、渭河平原

例4.若右图曲线为某谷地地形剖面图,a、b、c三处岩

石年龄关系为a=c>b,下列可信的是

①剖面处是背斜构造②剖面处是向斜构造

③一般中午时d处气压略高于a处

④深夜c处常吹山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例5.下面两幅图,图Ⅰ为我国西南某地的地质构造和等高线图,图Ⅱ是图Ⅰ中沿NM线的部分地质剖面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地形为,在图Ⅱ中补画完整MN线的地形、地质剖面图。

(2)根据岩层弯曲特征,该地的地质构造应是,该地质构造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地形?

(3)A、B、C三处岩层中属于岩浆岩的是,属于沉积岩的是。

(4)依据科学发展观,如果利用当地资源对图示区域进行合理的开发,请简述其开发的方向和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生态环境问题。

4.研究地质构造意义

①利用向斜构造找水。

②利用背斜找油气资源: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天然气密度小,分布于背斜顶部,水密度大,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③利用向斜、背斜确定矿床位置:

例如,岩层中间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

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

④利用断层找水:

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

⑤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

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

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雨水容易汇集.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⑥断层能加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烈度会变大。

例6.读下图,回答: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向斜在地貌上是,原因。

(3)找油气应在图中的处,找地下水应在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处,原因是。

例7.选择坝址是建筑水库的关键之一,除地形等因素外,下列四种地质构造中最宜建大坝的是:

ABCD

5.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形成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

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

雅丹地貌)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

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

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

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

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陆及邻近地区(例:

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6.典型地貌的形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力作用的典型地貌——山岳的形成

①山岳的类型

类型

概念

规模

举例

褶皱山

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

规模有大有小

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系

断块山

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

分布广泛,规模大小不一

华山、庐山、泰山

火山

地下深处岩浆沿地壳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冷却凝固形成

规模大小不一

日本的富士山,我国长白山主峰

②山岳对交通的影响

特点

原因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公路为主,铁路为辅

公路成本较低,难度较小

铁路成本高,难度大

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其他地区密度低

盆地、河谷地势相对和缓

交通线的延伸方向

弯曲程度大,线路总长度大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迂回前进

(2)外力作用的典型地貌——河流地貌的发育

①河流侵蚀地貌

形式

概念

影响

河段

时段

溯源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上游

河谷发育初期(沟谷期)

下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上中游

河谷发育初期(沟谷后)

侧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中下游

河谷发育中后期(V形——槽形期)

②河流的堆积地貌

类型

在流域中的空间位置

形成

洪积—冲积平原

发育于山前

山区河流流出谷口,地势平缓,水道开阔,水流放慢,泥沙堆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连接而形成冲积——洪积平原

河漫滩

平原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面积逐步扩大,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淹没,接受沉积。

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

三角洲

平原

形成于河流入和海滨地区

河流入处,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③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分布

原因

高原

地区

呈带状,分布于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山区

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明显的条带状,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

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十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

平原区

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有便捷的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例9.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还是B处好?

,理由是。

(2)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访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其理由是。

(3)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为什么?

(4)河流的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

其成因和特征如何?

知识点三:

地质灾害

成因

基本知识

危害

防御

岩石圈在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引起一定围的地面震动。

两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建筑物发生破坏或倒塌,造成A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宜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等。

岩浆沿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

 

火山构造:

火山口、火山锥、火山通道

火山类型:

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火山灰和熔岩破坏田园建筑,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引起气候异常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形成原因具有复杂性,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及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山区暴发的饱含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

形成原因具有复杂性,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

例10.读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拉喀托火山于1853年8月26日从水深305米的海底猛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36000多人丧生。

这次火山喷发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

现今该火山海拔813米。

  

(1)填空:

喀拉喀托火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相对高度是____米。

图中A城市名称是___,它是___(国家)的首都。

(2)写出图示围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

(3)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

 

例题参考答案:

例1:

(1)D

(2)C例2:

(1)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生长裂

(2)板块碰撞形成了海沟(3)N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例3.

(1)D

(2)B例4.C

例5.

(1)山地画图略(要求形态正确,顶点正确)

(2)向斜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残留成为山岭(3)CAB

(4)发展方向:

①该地区有喀斯特地貌分布,可以以这一旅游资源为依托进行合理的规划,发展旅游产业;②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自然要素,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经济林术等),并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③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等。

注意问题:

①在开发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植被的保护,以免水土流失而造成严重的“石漠化”现象;②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产生;③注意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例6.(l)DC

(2)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力影响,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3)DC(4)D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成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生产成本较低例7.D

例9.(l)A因为A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河床深

(2)粘土、粉砂、砂、砾石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3)与北岸(即左岸)相连因为该河位于北半球,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因而南岸侵蚀,北岸则泥沙堆积(4)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沙堤等它们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流速减缓的情况下以及海潮的顶托下泥沙沉积形成的,其地形特征是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错

例10.(1)8263 雅加达印度尼西亚(2)板块边界为挤压型(消亡边界、海沟俯冲型),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3)两大板块互相挤压,板块界线附近深处岩浆熔融,沿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

【反馈练习】

1.下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2012)图1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

该山山顶海拔3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

读图回答2~3题。

2.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B.褶皱弯曲C.冰川堆积D.风力侵蚀

3.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

(2012)读图回答4~5题。

4.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地震使海底抬升B.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

C.海底扩处岩浆涌出D.海底扩处沉积物大量堆积

5.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岛弧和海沟B.海岭和海沟C.海岭和裂谷D.岛弧和裂谷

(2011)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

据此完成6~7题。

6.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A.100cm/sB.200cm/s

C.300cm/sD.400cm/s

7.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

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

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

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

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2题。

(2012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blog.sina..\s\blog_5a18c50f0102e0gw.html)

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photo.blog.sina..\showpic.html-blogid=5a18c50f0102e0gw&url=s15.sinaimg./orignal/5a18c50fxc22d4fc3129e8.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9.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

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图2,显示青藏铁路从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

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

据此完成10~12题。

(2011年新课标)

10.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

11.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坡B.河流C.沟D.原地

12.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2011年高考卷)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

图3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

读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②地坡度最陡

C.③地分布有茶园

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14.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450米 B.500米

C.550米  D.600米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考察。

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

图5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6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

据此回答15~16题。

(2011年)

15.图5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

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

16.与图6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17.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2卷)

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18.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的特点。

图16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9分)

(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

(6分)

 

1-5DABCA6-10BDCAB11-15CBCAC16D

17.⑴断块山洪积-冲积平原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⑵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

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

18.

(1)崩塌、滑坡、泥石流。

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

(2)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