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课文 翻译及课文简析素材 苏教版通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9411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课文 翻译及课文简析素材 苏教版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课文 翻译及课文简析素材 苏教版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课文 翻译及课文简析素材 苏教版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课文 翻译及课文简析素材 苏教版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课文 翻译及课文简析素材 苏教版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课文 翻译及课文简析素材 苏教版通用.docx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课文 翻译及课文简析素材 苏教版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课文 翻译及课文简析素材 苏教版通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课文 翻译及课文简析素材 苏教版通用.docx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课文翻译及课文简析素材苏教版通用

文言文课文翻译及课文简析

《陈涉世家》作者:

司马迁《史记》鲁迅: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原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jiǎ)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chuò)耕之垄(lǒng)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hónghú)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lǘ)左谪(zhé)戍(shù)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duó)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shuòjiàn)故,上使外将(jiàng)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

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

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bó)曰:

“陈胜王(wàng)”,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jiàn)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cí)中,夜篝(gōu)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fèn)恙(huì)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chī)广。

尉剑起,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下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nìng)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í)。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

将兵徇蕲以东,攻銍(zhì)、酂(cuó)、苦、柘(zhè)、谯(qiáo),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骑(jì)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huì)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

“将军身被(p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jì),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zhǎng)吏,杀之以应(yìng)陈涉。

译文及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1-----1)写陈胜的出身和青年时期的远大抱负。

陈胜是阳城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人,表字叫叔。

陈胜年轻时,曾同别人一道被人家雇佣耕地。

(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在田埂上心中愤愤不平了好久,说:

“假如有一天谁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

”雇工们笑着回答说:

“你是给人家当雇工的,哪能富贵呢?

”陈胜长叹了一声说:

“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第二部分(2--2)写陈涉起义的原因和策划的经过。

秦始皇二帝元年七月,朝廷派遣九百名贫苦百姓去驻守渔阳,临时停驻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编进戍边的队伍里,并担任领队。

正巧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耽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都要被砍头。

(第一层:

写起义的原因)

陈胜、吴广就商量说:

“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而死好吗?

”陈胜说:

“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好久了。

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继位做皇帝,应当继位做皇帝的是公子扶苏。

扶苏因为多次劝说

(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罪,二世却把他杀死了。

百姓们大多听说他很贤明,但不知道他已经死了。

项燕是楚国大将,多次立下战功,有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怜他。

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已经逃走了。

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人反秦,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吴广认为他讲得很对。

(以上是第二层:

突出一个“谋”字,重点写陈胜对形势的分析。

于是就去占卜。

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

“你们要做的事都能成功,并且能建立功业。

然而你们还是把事情向鬼神问一下吧!

陈胜、吴广听了很高兴,考虑(占卜人所说的)卜鬼(这件事的用意)”,说:

“这是叫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

”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网的鱼的肚子里。

士兵们买鱼煮了吃,发现鱼肚子里(绸子上)写的字,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

(陈胜)又暗中使吴广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里用竹笼罩着火(装作鬼火),又装作狐狸嗥叫(向士兵)喊道:

“大楚要复兴,陈胜要称王。

”士兵们夜里都很害怕。

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以上是第三

层:

写陈胜、吴广在准备起义过程中造舆论,以号召发动群众。

第三部分(第3段)写陈胜、吴广领导起义和取得的伟大胜利。

吴广待人一向很好,戍卒多愿意听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说想逃,来激怒军官,使(军官)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吴广的部下,军官果然用竹板子打吴广。

军官拔出剑(想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下剑杀死了那个军官。

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

(陈胜)召集并号令所属的士兵说:

“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了期限该判杀头。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中十分之六七也会死掉。

大丈夫不死罢了,要死就要(干大事)成就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属下的士兵都说:

“(愿意)听从(你的)号令。

”于是他们就假称是公子扶苏和相燕的的队伍,为的是依从人民的愿望。

他们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

(用土)筑成高台上宣誓,用(被杀死的两个)军官的头祭天。

陈胜立自己为将军,吴广担任都尉。

(以上第一层:

写起义的发动,计划十分周密。

起义军攻下大泽乡,收集大泽乡的义军攻打蕲县。

蕲县攻下后,(陈胜)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士兵攻打蕲县以东的地方。

攻打铚、酂、苦、柘、谯,都攻打下来了,他们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

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人,士兵好几万人。

攻打陈县(时),郡守、县令都不在(城内),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和义军交战。

(守丞)不能取胜,被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县。

过了几天,陈胜传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

乡官和有声望的人都说:

“将军亲自穿着铁甲,手里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昏庸无道的暴君,诛灭凶残暴虐的秦王,重建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

”于是陈胜被拥戴做了王,定国号叫“张楚”。

在这时候,各郡县苦于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以上是第二层写起义军势如破竹的胜利进军和迅速壮大的形势。

 

《桃花源记》作者:

陶渊明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

“不足为(wé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及课文分析:

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第一段:

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绮丽的景色)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一个小洞,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

渔人就离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洞口起初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步,一下子由狭隘幽暗而变为开阔明亮。

只见那土地平旷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得声音。

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

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

,自得其乐。

(第二段:

描写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图景。

第3段,写桃花源中的社会风尚。

(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一一作了回答。

人们就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

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赶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的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他们问渔人,

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这个渔人一一地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们听了都很惊叹。

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

渔人逗留了几天,

告辞回去。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

“这儿的情况不值的对桃花源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了山洞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渔人

到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进出桃花源的情况作了禀报。

太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渔

人他们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以上第四段写太守派人随渔人寻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复可得)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

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

从此以后,就不在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以上第五段写:

桃花源无法寻找。

(三)、《与朱元思书》作者: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xuān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líng)泠作响;好鸟相鸣,嘤(yīng)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

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及课文分析: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远山融为一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

流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以上第一段:

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游动着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

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要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

百鸟相互和鸣,鸣叫嘤嘤,和谐动听

蝉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分写:

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四)、《岳阳楼记》作者:

范仲淹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同“嘱”)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朝晖(huī)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xiāo)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摧;薄(bó)暮(mù)冥冥(míng),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

一空,皓(hào)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yí),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及课文分析:

第一段:

谢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和当今贤士名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第二段:

概括描写洞庭湖的美景。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

(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细了。

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可能会有所不同吧?

第三段:

写洞庭湖风雨天的景象及登楼观景之“悲”情。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混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了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也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第四段:

写洞庭湖“春和景明”时的景象极登楼观景之“喜”情。

又如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北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地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白璧。

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真实无穷无尽。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第五段:

抒发了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政治抱负。

唉!

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

(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夜忧虑。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

啊!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第六段:

交待写作这篇记的时间。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五)、《醉翁亭记》作者:

欧阳修

原文:

环滁(chú)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y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chú)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者胜,觥(gōng)筹(chóu)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及课文分析:

第一段: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

远远望去,

那草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瑯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飞翔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造亭子的是谁?

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给它命名的是谁?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太守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稍微喝了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个号叫“醉翁”。

醉翁的意趣不再酒上,而

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第二段:

描写山间的招募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

又如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就散了;云气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或明或暗,变化不定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露清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

这时山中春夏秋冬四季。

早晨进山,傍晚回来,四季的景物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第三段:

写太守、众宾、游人之乐。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游览。

在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酒清而醇;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面前摆着。

这是太守举行盛宴。

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射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尽情地欢乐。

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

第四段:

写太守醉游归来,自得其乐。

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边。

树林里渐渐昏暗了,鸟雀到处鸣叫。

游人离去,鸟雀就欢乐起来。

但是鸟雀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欢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

太守是谁?

就是庐陵人欧阳修。

六、《捕蛇者说》作者:

柳宗元唐代著有《柳河东集》

原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è)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ánwǎn)、瘘(lòu)、疠(lì),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dàng)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曰: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sì)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shuò)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

“若毒之乎?

余将告于莅(lì)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ìe)也。

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xún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

卧。

谨食(sì)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故为之说,以俟(sì)夫(fú)观人风者得焉。

第一段:

写异蛇的性状和永州人冒死争捕这种蛇的原因。

永州的野外生长一种奇特的蛇,黑色的身子上有白色的花纹;它碰到草木,草木全都枯死;如果咬了人,没有抵御毒蛇的办法。

然而捉住它,把它晾干,制成药饵,可以用来治好麻风病、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的病、肿脖子病和恶疮,除去坏死的肌肉,杀死各种寄生虫。

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够捕蛇的人,(准许用蛇)抵他的赋税。

永州的老百姓都争先恐后去干(捕蛇)这个差事了。

第二段:

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

有个姓蒋的人,独占这种(捕蛇而不纳税)好处已经三代了。

问他,他却说:

“我的祖父死在捕蛇上,我的父亲也死在捕蛇上,现在我接替干这件事已有十二年了,险些送命也有好几次了。

”他说这些话,脸上好像很忧伤的样子。

第三段:

写作者对蒋氏不幸遭遇的关心和同情。

我同情他,并且说:

“你怨恨这个差事吗?

我打算告诉管政事的地方官,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

第四段:

写蒋氏的血泪陈述。

姓蒋的人十分悲伤,眼泪汪汪,夺眶而出,说道:

“你要哀怜我想让我活下去吗?

”然而我干这个差事的不幸,还比不上恢复我缴赋税不幸那么厉害呢。

假使从前

我不干这个差事,我早已困苦不堪了。

自从我家三代住在这个乡里,一年一年算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

可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出去了,把他们的收入也都拿出去了,(被苛捐所迫)大家哭着喊着辗转迁移,又饥又渴,(劳累得)跌倒在地,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时疫的毒气,处处是死人成堆。

从前和我祖父住在一起的,那些人家现在剩不到一家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现在十家剩不到二三家了;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现在十家剩不到四五家了。

(那些人家)不是人死光就是逃荒去了。

可是我靠着捕蛇单独活了下来。

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们乡里,就到处吵嚷叫喊,到处骚扰。

那种喧闹着使人害怕的情形,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阿。

我提心吊胆地起来,看看那瓦缸,我的蛇还在,才放心地睡。

我小心地喂养它,到规定的时间把它献上去,回家来就很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

我一年中冒死亡威胁只有两次,其余时间,就快快活活地过安乐的日子。

哪里像我的乡邻们那样天天有死亡的威胁呢!

现在我即使死在捕蛇这个差使上,比起我的乡邻来,就已经死在后了,我又怎么敢怨恨(这差使)呢?

第五段:

点名文章的中心意思。

我听了更加悲痛,孔子说:

“苛酷的统治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