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全文及解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9402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全文及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全文及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全文及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全文及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全文及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全文及解读.docx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全文及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全文及解读.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全文及解读.docx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全文及解读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导读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为进一步严格执行放贷条件,规范和加强信贷业务管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贷款业务健康发展,确保银行业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以信贷结构优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更好地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银监会发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这两个办法与之前已经施行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并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以下统称为"贷款新规">,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将作为我国银行业贷款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排,标志着我国银行业信贷管理进入新的科学发展阶段.x.‘è¤ÈXpawn.>nA?

œ©òËVR

  贷款新规主要从规范贷款业务流程、防范贷款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提出监管要求:

一是强化贷款的全流程管理,推动商业银行传统贷款管理模式的转型,提升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二是强调贷款合同的有效管理,明确对贷款风险要点的控制;三是倡导贷款支付管理理念,强化贷款用途管理,提高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防范贷款被挪用风险,保护借款人合法权益;四是加强贷后管理,提升信贷管理质量;五是明确贷款人的法律责任,强化贷款责任的针对性,构建健康的信贷文化.x.‘è¤ÈXpawn.>nA?

œ©òËVR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银监会今年将把推动落实贷款新规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要求,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树立"实贷实付"理念,建立全流程的精细化信贷管理模式,注重从源头上控制信贷资金被挪用风险.目前,银监会正在督促检查贯彻落实《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的有关情况,并拟结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宣传、解读和培训辅导力度,以使贷款新规真正得以有效贯彻执行.x.‘è¤ÈXpawn.>nA?

œ©òËVR

  该负责人表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个人贷款方面已较多倡导采用实贷实付的方式,目前,《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是对我国贷款管理法规的一次系统性修订和完善,将更加有利于实现银行贷款业务的精细化管理,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加强贷款风险管理,确保银行信贷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作用,对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获得快捷、方便的银行金融服务方面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4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解读..........................12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17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解读》..........................28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33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解读》..............................41

《项目融资业务指引》......................................44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经营行为,加强固定资产贷款审慎经营管理,促进固定资产贷款业务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贷款人〕,经营固定资产贷款业务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贷款,是指贷款人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发放的,用于借款人固定资产投资的本外币贷款.

  第四条贷款人开展固定资产贷款业务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

  第五条贷款人应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实行贷款全流程管理,全面了解客户和项目信息,建立固定资产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岗位制衡机制,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并建立各岗位的考核和问责机制.

  第六条贷款人应将固定资产贷款纳入对借款人与借款人所在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额度管理,并按区域、行业、贷款品种等维度建立固定资产贷款的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第七条贷款人应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并按照约定检查、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防止贷款被挪用.

  第八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本办法对贷款人固定资产贷款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受理与调查

  第九条贷款人受理的固定资产贷款申请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借款人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

  〔二〕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记录;

  〔三〕借款人为新设项目法人的,其控股股东应有良好的信用状况,无重大不良记录;

  〔四〕国家对拟投资项目有投资主体资格和经营资质要求的,符合其要求;

  〔五〕借款用途与还款来源明确、合法;

  〔六〕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土地、环保等相关政策,并按规定履行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合法管理程序;

  〔七〕符合国家有关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规定;

  〔八〕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贷款人应对借款人提供申请材料的方式和具体内容提出要求,并要求借款人恪守诚实守信原则,承诺所提供材料真实、完整、有效.

  第十一条贷款人应落实具体的责任部门和岗位,履行尽职调查并形成书面报告.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借款人与项目发起人等相关关系人的情况;

  〔二〕贷款项目的情况;

  〔三〕贷款担保情况;

  〔四〕需要调查的其他内容.

  尽职调查人员应当确保尽职调查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风险评价与审批

  第十二条贷款人应落实具体的责任部门和岗位,对固定资产贷款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价,并形成风险评价报告.

  第十三条贷款人应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贷款风险评价制度,设置定量或定性的指标和标准,从借款人、项目发起人、项目合规性、项目技术和财务可行性、项目产品市场、项目融资方案、还款来源可靠性、担保、保险等角度进行贷款风险评价.

 第十四条贷款人应按照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原则,规范固定资产贷款审批流程,明确贷款审批权限,确保审批人员按照授权独立审批贷款.

第四章合同签订

  第十五条贷款人应与借款人与其他相关当事人签订书面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等相关合同.合同中应详细规定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与违约责任,避免对重要事项未约定、约定不明或约定无效.

 第十六条贷款人应在合同中与借款人约定具体的贷款金额、期限、利率、用途、支付、还贷保障与风险处置等要素和有关细节.

 第十七条贷款人应在合同中与借款人约定提款条件以与贷款资金支付接受贷款人管理和控制等与贷款使用相关的条款,提款条件应包括与贷款同比例的资本金已足额到位、项目实际进度与已投资额相匹配等要求.

  第十八条贷款人应在合同中与借款人约定对借款人相关账户实施监控,必要时可约定专门的贷款发放账户和还款准备金账户.

  第十九条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在合同中对与贷款相关的重要内容作出承诺,承诺内容应包括:

贷款项目与其借款事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与时向贷款人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材料;配合贷款人对贷款的相关检查;发生影响其偿债能力的重大不利事项与时通知贷款人;进行合并、分立、股权转让、对外投资、实质性增加债务融资等重大事项前征得贷款人同意等.

  第二十条贷款人应在合同中与借款人约定,借款人出现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未按约定方式支用贷款资金、未遵守承诺事项、申贷文件信息失真、突破约定的财务指标约束等情形时借款人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和贷款人可采取的措施.

第五章发放与支付

  第二十一条贷款人应设立独立的责任部门或岗位,负责贷款发放和支付审核.

第二十二条贷款人在发放贷款前应确认借款人满足合同约定的提款条件,并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对贷款资金的支付实施管理与控制,监督贷款资金按约定用途使用.

  第二十三条合同约定专门贷款发放账户的,贷款发放和支付应通过该账户办理.

  第二十四条贷款人应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的方式对贷款资金的支付进行管理与控制.

  贷款人受托支付是指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手.

  借款人自主支付是指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将贷款资金发放至借款人账户后,由借款人自主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手.

 第二十五条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资金支付,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

第二十六条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贷款人应在贷款资金发放前审核借款人相关交易资料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条件.贷款人审核同意后,将贷款资金通过借款人账户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手,并应做好有关细节的认定记录.

  第二十七条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定期汇总报告贷款资金支付情况,并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

 第二十八条固定资产贷款发放和支付过程中,贷款人应确认与拟发放贷款同比例的项目资本金足额到位,并与贷款配套使用.

  第二十九条在贷款发放和支付过程中,借款人出现以下情形的,贷款人应与借款人协商补充贷款发放和支付条件,或根据合同约定停止贷款资金的发放和支付:

  〔一〕信用状况下降;

  〔二〕不按合同约定支付贷款资金;

  〔三〕项目进度落后于资金使用进度;

  〔四〕违反合同约定,以化整为零方式规避贷款人受托支付.第六章贷后管理

 第三十条贷款人应定期对借款人和项目发起人的履约情况与信用状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情况、宏观经济变化和市场波动情况、贷款担保的变动情况等内容进行检查与分析,建立贷款质量监控制度和贷款风险预警体系.

  出现可能影响贷款安全的不利情形时,贷款人应对贷款风险进行重新评价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第三十一条项目实际投资超过原定投资金额,贷款人经重新风险评价和审批决定追加贷款的,应要求项目发起人配套追加不低于项目资本金比例的投资和相应担保.

 第三十二条贷款人应对抵〔质〕押物的价值和担保人的担保能力建立贷后动态监测和重估制度.

  第三十三条贷款人应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收入现金流以与借款人的整体现金流进行动态监测,对异常情况与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三十四条合同约定专门还款准备金账户的,贷款人应按约定根据需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或借款人的收入现金流进入该账户的比例和账户内的资金平均存量提出要求.

  第三十五条借款人出现违反合同约定情形的,贷款人应与时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应依法追究借款人的违约责任.

  第三十六条固定资产贷款形成不良贷款的,贷款人应对其进行专门管理,并与时制定清收或盘活措施.

  对借款人确因暂时经营困难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贷款人可与借款人协商进行贷款重组.

  第三十七条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固定资产不良贷款,贷款人按照相关规定对贷款进行核销后,应继续向债务人追索或进行市场化处置.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贷款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经营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贷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采取监管措施:

  〔一〕固定资产贷款业务流程有缺陷的;

  〔二〕未按本办法要求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的;

  〔三〕贷款调查、风险评价未尽职的;

  〔四〕未按本办法规定对借款人和项目的经营情况进行持续有效监控的;

  〔五〕对借款人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未与时采取有效措施的.

  第三十九条贷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除按本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采取监管措施外,还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规定对其进行处罚:

  〔一〕受理不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贷款申请并发放贷款的;

  〔二〕与借款人串通,##违规发放固定资产贷款的;

  〔三〕超越、变相超越权限或不按规定流程审批贷款的;

  〔四〕未按本办法规定签订贷款协议的;

  〔五〕与贷款同比例的项目资本金到位前发放贷款的;

  〔六〕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贷款资金支付管理与控制的;

  〔七〕有其他严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的.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条全额保证金类质押项下的固定资产贷款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一条贷款人应依照本办法制定固定资产贷款管理细则与操作规程.

  第四十二条本办法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三个月后施行.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背景信息]

自2008年11月实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主要引擎.2009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二季度末,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升至6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9.5万亿元.银行贷款则成为固定资产投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随着上半年"天量"银行信贷投放,特别是固定资产贷款投放猛增,很多金融机构暴露出"重业务发展、轻风险控制"、"重贷前、轻贷中贷后"、"贷款用途管理流于形式"等现象.与"天量"信贷投放"不期而遇"的股市飙升,更加重外界对于贷款资金被挪用,甚至流向非实体经济的可能性的质疑.

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经营行为,加强固定资产贷款审慎经营管理,提高固定资产贷款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促进固定资产贷款业务健康发展,进而确保银行信贷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科学发展的作用.2009年7月27日,中国银监会公开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一、固定资产贷款的界定

《办法》所称固定资产贷款,是指贷款人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发放的,用于借款人固定资产投资的本外币贷款.可见,《办法》从贷款用途的角度将固定资产贷款定义为"贷款人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机构发放的,用于借款人固定资产投资的本外币贷款."其中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界定沿用了国家统计部门的口径,即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以与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大类.

二、《办法》的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贷款人〕,经营固定资产贷款业务应遵守本办法.

《办法》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分大小、不分内外资,均需执行;对所有类型的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均需执行.

三、《办法》对贷款人的要求

贷款人应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实行贷款全流程管理,全面了解客户和项目信息,建立固定资产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岗位制衡机制,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并建立各岗位的考核和问责机制.

具体来说,贷款人应将固定资产贷款纳入对借款人与借款人所在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额度管理,并按区域、行业、贷款品种等维度建立固定资产贷款的风险限额管理制度;贷款人应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并按照约定检查、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防止贷款被挪用.

四、《办法》对固定资产贷款申请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

1、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土地、环保等相关政策,并按规定履行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合法管理程序;

2、符合国家有关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规定.

五、《办法》对贷款合同的签订提出明确要求

贷款人应与借款人与其他相关当事人签订书面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等相关合同.合同中应详细规定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与违约责任,避免对重要事项未约定、约定不明或约定无效.

贷款人应在合同中与借款人约定具体的贷款金额、期限、利率、用途、支付、还贷保障与风险处置等要素和有关细节.

贷款人应在合同中与借款人约定提款条件以与贷款资金支付接受贷款人管理和控制等与贷款使用相关的条款,提款条件应包括与贷款同比例的资本金已足额到位、项目实际进度与已投资额相匹配等要求.

贷款人应在合同中与借款人约定对借款人相关账户实施监控,必要时可约定专门的贷款发放账户和还款准备金账户.

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在合同中对与贷款相关的重要内容作出承诺,承诺内容应包括:

贷款项目与其借款事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与时向贷款人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材料;配合贷款人对贷款的相关检查;发生影响其偿债能力的重大不利事项与时通知贷款人;进行合并、分立、股权转让、对外投资、实质性增加债务融资等重大事项前征得贷款人同意等.

贷款人应在合同中与借款人约定,借款人出现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未按约定方式支用贷款资金、未遵守承诺事项、申贷文件信息失真、突破约定的财务指标约束等情形时借款人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和贷款人可采取的措施.

六、《办法》引入贷款人受托支付制度

所谓贷款人受托支付,是指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手.具体地,在贷款合同方面,文件要求贷款人应事先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约定贷款发放条件、支付方式、接受监督以与违约责任等事项.

受托支付主要与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相区别,后者指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将贷款资金发放至借款人账户后,由借款人自主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手.借款人自主支付模式下,借款人往往会利用银行贷后管理的漏洞,将贷款挪作他用;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相当于"实贷实付"的方式,就可以保证银行对信贷资金流向的充分掌控,有效监控贷款按约定用途使用,防范贷款挪用风险.

《办法》规定,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资金支付,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贷款人应在贷款资金发放前审核借款人相关交易资料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条件,贷款人审核同意后,将贷款资金通过借款人账户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手.

为防范贷款人受托支付的相关规定被变相突破〔比如上述500万元的金额限制,有可能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来突破〕等情况的发生,《办法》第29条规定,当借款人出现信用状况下降,或不按合同约定支付贷款资金,或项目进度落后于资金使用进度,或违反合同约定,以化整为零方式规避贷款人受托支付的,贷款人应与借款人协商补充贷款发放和支付条件,或根据合同约定停止贷款资金的发放和支付.

七、《办法》对固资贷款贷后管理的要求更加具体

贷款人应定期对借款人和项目发起人的履约情况与信用状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情况、宏观经济变化和市场波动情况、贷款担保的变动情况等内容进行检查与分析,建立贷款质量监控制度和贷款风险预警体系.

项目实际投资超过原定投资金额,贷款人经重新风险评价和审批决定追加贷款的,应要求项目发起人配套追加不低于项目资本金比例的投资和相应担保.贷款人应对抵〔质〕押物的价值和担保人的担保能力建立贷后动态监测和重估制度.

贷款人应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收入现金流以与借款人的整体现金流进行动态监测,对异常情况与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贷款人应按约定根据需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或借款人的收入现金流进入该账户的比例和账户内的资金平均存量提出要求.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加强流动资金贷款审慎经营管理,促进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贷款人〕经营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流动资金贷款,是指贷款人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发放的用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周转的本外币贷款.

第四条贷款人开展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

第五条贷款人应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实行贷款全流程管理,全面了解客户信息,建立流动资金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岗位制衡机制,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并建立各岗位的考核和问责机制.

第六条贷款人应合理测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审慎确定借款人的流动资金授信总额与具体贷款的额度,不得超过借款人的实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贷款人应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的规模和周期特点,合理设定流动资金贷款的业务品种和期限,以满足借款人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实现对贷款资金回笼的有效控制.

第七条贷款人应将流动资金贷款纳入对借款人与其所在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管理,并按区域、行业、贷款品种等维度建立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第八条贷款人应根据经济运行状况、行业发展规律和借款人的有效信贷需求等,合理确定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不得制订不合理的贷款规模指标,不得恶性竞争和突击放贷.

第九条贷款人应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

流动资金贷款不得用于固定资产、股权等投资,不得用于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和用途.

流动资金贷款不得挪用,贷款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检查、监督流动资金贷款的使用情况.

第十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照本办法对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受理与调查

第十一条流动资金贷款申请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借款人依法设立;

〔二〕借款用途明确、合法;

〔三〕借款人生产经营合法、合规;

〔四〕借款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有合法的还款来源;

〔五〕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

〔六〕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贷款人应对流动资金贷款申请材料的方式和具体内容提出要求,并要求借款人恪守诚实守信原则,承诺所提供材料真实、完整、有效.

第十三条贷款人应采取现场与非现场相结合的形式履行尽职调查,形成书面报告,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尽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借款人的组织架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法定代表人和经营管理团队的资信等情况;

〔二〕借款人的经营范围、核心主业、生产经营、贷款期内经营规划和重大投资计划等情况;

〔三〕借款人所在行业状况;

〔四〕借款人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等真实财务状况;

〔五〕借款人营运资金总需求和现有融资性负债情况;

〔六〕借款人关联方与关联交易等情况;

〔七〕贷款具体用途与与贷款用途相关的交易对手资金占用等情况;

〔八〕还款来源情况,包括生产经营产生的现金流、综合收益与其他合法收入等;

〔九〕对有担保的流动资金贷款,还需调查抵〔质〕押物的权属、价值和变现难易程度,或保证人的保证资格和能力等情况.

第三章风险评价与审批

第十四条贷款人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价机制,落实具体的责任部门和岗位,全面审查流动资金贷款的风险因素.

第十五条贷款人应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制度,采用科学合理的评级和授信方法,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建立客户资信记录.

第十六条贷款人应根据借款人经营规模、业务特征与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资金循环周期等要素测算其营运资金需求〔测算方法参考附件〕,综合考虑借款人现金流、负债、还款能力、担保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结构,包括金额、期限、利率、担保和还款方式等.

第十七条贷款人应根据贷审分离、分级审批的原则,建立规范的流动资金贷款评审制度和流程,确保风险评价和信贷审批的独立性.

贷款人应建立健全内部审批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