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管理课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578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5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管理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城市规划管理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城市规划管理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城市规划管理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城市规划管理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管理课件.docx

《城市规划管理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管理课件.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规划管理课件.docx

城市规划管理课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城市的特征与历史

✹一、外国城市历史

✹约公元前3000年以前,在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如孟菲斯、卡洪、罗马、亚历山大、雅典等。

✹城市一般不大,但也有少数人口较多的城市。

如罗马100多万,亚历山大有50万。

✹初期城市结构比较简单,一般划分有不同等级的住宅区等。

✹初期的城市性质主要是以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和宗教为中心。

✹生产力低下,商品交换量小,经济基础薄弱,城市机能不健全,城市兴衰变化很大。

✹9-10世纪欧洲进入复兴时期,城市得到发展。

✹城市性质转为工商业为主,出现自由城市,封建经济开始分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

✹工业革命、新大陆的发现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城市得到了新的发展。

✹殖民城市开始出现。

城市数量激增。

✹百万人的大都市开始出现。

✹城市用地结构开始复杂,按功能分区。

✹城市问题出现。

✹20世纪50年代起,进入城市化时期。

✹其特点有三:

✹第一:

城市化涉及世界范围,但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发展的较快;

✹第二:

大城市继续增多,出现人口逾千万的都市;

✹第三:

城市规模、范围、结构、功能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二、中国城市的历史

✹在从夏到周的奴隶社会时期,城市集中在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

✹春秋战国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早期城市得到发展,数量增多,规模扩大,不少城市人口达到万户以上。

✹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建立了从上到下的城市统治系统。

黄河中游出现不少大城市。

✹汉代城市进一步发展,由于兴修水利,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发展,长安人口达30多万。

✹城市发展到了苏州、广州等地。

✹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22-581),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阶段。

长江中下游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出现了许多城市。

✹格局:

“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

✹隋唐经济发展,商业活动范围扩大;农业生产发达,南北交通频繁。

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东到汴梁、商丘,西到岐州、益州,南到长沙、广州,北到范阳的陆路交通网。

✹重要商业城市:

长安、扬州、广州、泉州、楚州、洪州、明州、益州等。

✹“当今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

(韩愈)

✹宋朝汴梁,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于一地,人口达26万户。

成为10-12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沿运河兴起的城市有:

济宁、临清、东昌、直沽等。

✹当时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有40余座。

✹历史名城基本上形成于此时。

✹元明清定都北京,使北方城市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经济中心依然在江南地区。

由此南北海运得到了加强,从而促进了沿海、沿河口岸城市的发展。

✹13-14世纪全国10万人以上的城市已达50余座。

✹鸦片战争以后,殖民城市得到了发展。

如上海、天津、武汉、哈尔滨、青岛等。

✹建国以后,不少历史名城得到了复苏,如洛阳、邯郸、南阳、襄樊等。

✹同时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如大庆、马鞍山、攀枝花、石河子、株洲等。

✹1949—49座,1983—289座

✹第二节城市的结构与功能

✹一、城市的结构

✹城市的结构包括:

内部结构←→外部结构。

✹内部构造是指城市的生产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之间在空间上的布局,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

✹人们对城市结构的认识是对现有城市进行分析比较后得出的。

✹美国学者较早开始对城市的结构进行研究和理论上的概括。

三种结构说。

✹一是同心圆说(同心带理论)。

主要是由E.W伯吉斯(E.W.Burgess,1886~1925)于1925年提出的,按理论认为,一般城市发展的结构可以分成5个圆形地带,依次向外扩散。

✹二是扇形(楔形)理论。

这是由土地经济学家R.M.赫德(R.M.Hurd)在1924年研究了200多个城市后提出的,1936年H.霍伊德又加以发展。

他们认为,城市的发展是从一个中心出发,沿着主要交通干道或阻碍最少的线路向外放射的,沿交通线向外发展的区域又有不同的特点。

✹三是1933年R.D.麦肯齐提出的多核心理论,1945年芝加哥大学著名地理学家哈里斯加以总结发展。

他们认为,大部分美国的大城市(人口50万以上)都可分为不同的功能区,还有一些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

✹城市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人口结构必须与城市的内部结构相适应。

✹扩充:

✹1.同心圆----扇形学说(阿福特曼英国)

✹2.三地带(1942迪麦森同心圆基础上提出)中央—中间—外缘地带(郊区地带)

✹3.折衷理论:

商业、工业、住宅

✹城市的外部结构指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城市形成一定的比例,彼此关联,相互制约的城市综合体。

✹即城市之间的关系。

完全相同的城市连在一起是不合理的。

✹二、城市的功能和作用

✹城市的结构决定了城市的功能。

城市作为经济和社会的载体,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它的功能和作用。

这些取决于城市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社会历史、行政区划、经济实力及其构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城市功能→主要功能、一般功能、基本功能。

✹城市是外部作用和内部功能的统一体。

✹城市功能是城市作用的内部机能,城市作用是城市功能的外在表现。

✹城市的主要功能决定了城市的性质,是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实际能力。

✹城市的性质是这些实际能力的概括。

✹城市的一般功能是指体现城市中心作用的众多功能中,除主要功能外其他城市功能。

✹城市基本功能是指城市作为人的聚居地和生活场所必须具备的共性。

✹确定城市的性质,要使用定性的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区域对比法,从国民经济全局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现实、外在、潜在的各种条件和主导因素的特点进行综合评估;城市性质是随客观条件或客观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的。

✹明确城市的结构、功能和性质,能够为城市行政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思想。

✹第三节城市规划概述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实质

有五种概念的表述法:

①城市规划是在整备街道及公共设施的同时,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的的综合规划,使城市规划活动形成一个整体,统一于城市结构之中,使其各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②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目的,在于满足城市的生活与经济发展的要求。

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项社会工程,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之一,也是一项专门的科学。

✹③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方向,合理利用土地,协调空间、各项建设部署和具体安排。

✹④城市规划对城市内所有的人与物作出适当的安排,使社区的发展能在正当的秩序下进行,从而增加全社区的福利。

✹⑤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

✹其实质含义有五个方面:

✹①城市规划是政府的一项职能,其编制、实施是政府意志的体现,是一种行政行为。

✹②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使城市的公共利益得到保障,为各种经济活动的协调提供秩序,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

✹③城市规划是实施城市经济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

通过对城市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调控城市的各项建设。

✹④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自然、社会等方面,而每个方面又都是一个专门学问。

✹⑤城市规划是一门空间艺术。

✹二、城市规划及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周礼•考工记》先秦重要科技典籍;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庙,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絷以县,以景为规,识日中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2、《管子•小匡》“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门近,工贾近市”。

✹“士农工商四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

杂处则其言哤,其事乱。

是故圣王之处士必就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

✹3、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奥古斯都时代,是全世界保留到今天唯一的最为完备的西方古典建筑典籍,对后世有深刻的影响。

✹总体上该书包括了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机械工程等范畴。

✹在城市选址方面,该书认为占用高爽地段,避开沼泽地和病疫孳生地,同时有利于避浓雾、强风和酷暑,要有好的水源、农产资源和有便捷的公路或河道通向城市。

✹在建筑物选址方面,该书讨论了建筑的性质、与城市的关系,认为选址于地段、道路、地形、朝向、风向、阳光、水质、污染等方面有关。

✹4、1068-1077开始编撰的《营造法式》,1079年由李诫重修,1103年刊行。

✹5、1898年英人E•霍华德发表了《田园城市》一书。

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诞生。

✹6、1933年《雅典宪章》认为城市规划的主要工作是“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作一个平衡的布置,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

✹7、1977年《马丘比宪章》强调在现有人力和自然资源条件下进行规划,防止环境恶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规划,并强调对文化遗产、城市个性和特性的保护。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是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个度,四周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有,委托专业委员会管理。

✹8、《华沙宣言》:

1981年世界建筑师大会提出了建筑物的不当处置对人的负面影响,宣言号召建筑学进入环境健康学的时代。

✹9、《柏林宣言》2000年7月,全球1000个城市的市民代表,100多个国家的官员和社会团体参加了“城市未来”(21世纪城市)的国际会议。

宣言期望全球城市实现9个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提供适宜的住房,并保障其使用权。

✹三、城市规划的特点:

✹1、综合性。

✹城市是一个综合体。

包括生产和生活、物质和精神两大基本方面。

涉及到地上、地下各种设施,以及自然、技术、经济、艺术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受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影响。

✹2、地区性,或称地方性。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建设条件、历史发展特点以及形成的区域经济联系、城市经济和用地结构等等,城市规划必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和布局。

✹3、预见性。

✹规划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蓝图和依据。

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

要求城市规划从现实出发,具有科学的预见性。

✹4、政策性与法制性。

✹城市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故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总体方针和政策都对城市建设具有最重要的指导意义。

✹城市规划→批准→法律效应、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法律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违反。

✹四、城市规划的作用

✹1、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法制化的“龙头”

✹城市规划是依据城市政府的经济政策、社会发展目标和客观规律进行综合部署、统筹安排的,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规划是依法行政、实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政府通过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管理等手段,对城市进行宏观调控、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3、城市规划是保护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保障。

✹五、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意义

✹第一、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外部条件、社会秩序、治安和市场;合理的人口规模与结构、方便的社会服务设施,都离不开城市规划和行政管理。

✹第二、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

✹规划管理目的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社会环境的需求。

✹第三、城市规划管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需要。

✹第四节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城市规划法》的产生

✹1952年《基本建设工作暂行办法》,该办法对以后的城市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6年《关于加强新工业区和新工业城市建设的几个问题的决定》,各地也颁布了类似的行政法规;

✹1978年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根据意见精神原国家建委等组织专家起草《城市规划法》(草案);

✹1980年讨论《城市规划法》(草案)。

✹1980年国务院转发《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要求加快规划法的起草工作;

✹1982年《城市规划法》(送审稿)出台;

✹1984年1月颁布《城市规划条例》,行政法规的形式,对城市的规划进行管理;

✹1987年经过了一年的修改,形成了《城市规划法》送审稿,报送国务院;

✹1989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城市规划法》草案;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城市规划法》。

✹1990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

同时《城市规划条例》废除。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主要内容

✹由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第三章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第四章城市规划的实施,第五章法律责任和第六章附则等六章46条组成。

✹第一章;目的是“为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法。

✹城市定义及规划范围为“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本法所称城市规划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城市规模的定义:

“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

✹该法规定的行政管理程序:

“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城市规划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

✹第二章:

规定“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分别组织编制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

✹第十四条规定: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

 

✹编制民族自治地方的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持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

✹第十五条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符合城市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和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建设等要求,在可能发生强烈地震和严重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抗震、防洪措施。

✹第十八条 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总体现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

大城市、中等城市为了进一步控制和确定不同地段的土地用途、范围和容量,协调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可以编制分区规划。

✹第二十一条 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本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以外的设市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城市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在向上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

 

✹城市分区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城市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编制分区规划的城市的详细规划,除重要的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外,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章: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

✹第二十三条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各项建设工程的选址、定点,不得妨碍城市的发展,危害城市的安全,污染和破坏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各项功能的协调。

✹第二十七条 城市旧区改建应当遵循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逐步改善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并逐步改善居住和交通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

✹第四章:

关于城市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一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的,必须持国家批准建设项目的有关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定点,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其用地位置和界限,提供规划设计条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第三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城市人民政府根据规划作出的调整用地决定。

✹第三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广场、绿地、高压供电走廊和压占地下管线进行建设。

✹第五章:

关于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第四十一条 对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或者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的规定进行建设的单位的有关责任人员,可以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三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制定实施办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亮点

✹①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城乡规划法》:

“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本法中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改变了《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年6月)的城乡二元化建设局面。

✹②禁止乱改、严格实施

✹《城乡规划法》规定:

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未按法定程序修改城乡规划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有关人民政府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③加强了民众的监督与参与

✹《城乡规划法》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

✹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

✹④注重保护历史资源、体现文化特色

✹《城乡规划法》规定:

在城市新区的开发和建设中,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地方特色;在旧城区改建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在城乡建设和发展中,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

✹⑤规范规划编制单位职责、处罚

✹《城乡规划法》规定: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合同约定的规划编制费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由原发证机关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是超级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承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二是违反国家有关标准编制城乡规划的。

✹二、城市规划法体系的内容

✹1、纵向体系

(1)法律:

《城市规划法》

(2)行政法。

在《宪法》基础上制定的相关法规,如《城市供水条例》等。

✹(3)部门规章。

如《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条例》等。

✹(4)地方性法规。

如《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等省市级的城市规划管理相关法规。

✹(5)地方规章。

由地方政府对地方城市规划管理所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

✹2、横向体系

✹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相关其他领域的法例法规。

✹如《文物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水法》、《建筑法》、《人民防空法》等。

✹3、城市规划专业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

✹分成国家及地方的两级。

以国家级为标准:

(1)综合类基本规范

(2)城市规划编制规范

✹(3)城市规划专业规划设计规范

✹4、城市规划文本

✹三、城市规划体系的意义与作用

✹1、城市规划法律体系建设的内涵

✹(1)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2)城市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3)提高全体社会的城市规划法律意识

✹2、城市规划法体系的意义

✹(1)维护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整体利益及长远利益

✹(2)保护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

✹(3)推动城市规划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3、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构不能适应城市规划法制化的实施需要

✹(2)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影响规划工作作用的发挥

✹(3)缺乏有力的执法监察队伍和手段

✹第五节、日本城市规划相关法律介绍

✹1. 日本城市土地法规与土地管理

✹《土地基本法》

✹1989年由日本国会通过并开始实施。

✹由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关于土地的基本政策与措施”和第三章“土地政策审议会”等三个部分组成。

✹目的:

保证土地的正当利用和正常供求,使土地形成适当的价格,以助于国民经济的健全和国民生活的安定向上。

✹演变:

在《土地基本法》以前,土地管理是依据《土地台账法》。

✹1960年,《不动产登记法》改订后《土地台账法》废除。

上世纪60年代后,土地管理依照《不动产登记法》及相关的公法与私法,如《土地征用法》、《土地区划整理法》、《借地法》及《民法》等。

✹《土地基本法》规定:

土地的利用应当优先服从社会福利事业。

认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土地都是国民有限的贵重资源,是国民各种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

✹土地的价值是随着人口与产业的动向、土地利用的动向、社会资本的特有情况及其他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的,土地具有与公共利害密切相关的特征。

✹日本的土地利用是按照《国土规划法》和《城市规划法》等的有关规定,将全国的土地进行编号分类,规定土地的性质。

土地的使用只能符合土地的性质,或是服从土地的使用计划。

✹该法规定土地有价使用。

根据土地的不同性质,土地所有者及使用者将承担与其所得的利益相适应的负担。

土地的使用目的不同,其收益也不同,故其应负担的税金也不同。

(另有《地价税法》)

✹“总则”中规定了国家、地方、企业及个人对土地的责任与义务。

国家及地方有根据土地的基本理念来制定土地的使用政策和宣传这些政策以加深国民的土地意识的责任。

✹企业必须服从土地的基本理念并与政府的土地政策相协调。

✹个人必须尊重政府的政策,并与政府的政策相协调。

✹土地基本政策强调:

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根据人口、产业的未来发展及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来制定必要的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通过以后,土地的性质及用途就固定化了,个人及企业不能随意改变其用途。

✹改变计划必须由国家及地方政府来主持。

✹为了确保土地合理和高效率地利用,有必要扩大公有土地和促进公有地的确保,不轻易地将土地转化为私有。

✹该法规定必须努力满足必要的住宅用地,以确保国民生活及活动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