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概论学习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195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2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物流概论学习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现代物流概论学习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现代物流概论学习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现代物流概论学习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现代物流概论学习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物流概论学习中.docx

《现代物流概论学习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物流概论学习中.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物流概论学习中.docx

现代物流概论学习中

现代物流概论

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

物流概论

1.1.1物流基本概念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一、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二、物流与流通

1、流通与生产的关系?

答:

1、流通是商品生产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没有流通对劳动分工协作的实现与促进,社会分工就因失去必要的外部环境而无法生存。

2、流通和生产是两种不同的职能,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于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生产决定流通,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流通的性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流通的规模和方式,生产是流通的物质基础。

反之,流通也对生产有反作用,流通的状况制约着生产的规模、范围和发展速度。

生产越发展,物资越丰富,流通的反作用越显著。

2、什么是流通?

流通的作用是什么?

答: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含资金流和信息流)和物流(含信息流)

流通的作用解决了两方面问题:

1、解决产成品从生产都所有转变为用户所胡,解决所有权的更迭问题;2、解决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以实现其使用价值,也就是实现物的流转过程。

3、什么是商流?

什么是物流?

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

商流:

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包括市场需求预测、计划分配与供应、货源组织、订货、采购调拨、销售等。

物流:

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关系:

商流和物流都是流通的组成部分。

二者的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商品由供方向需方的转移过程。

物流是产生商流的物质基础,在发生次序的先后上商流是物流的先导。

二者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缺一不可。

图1-1流通活动框架结构

4、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三、物流与生产

1、物流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答:

加工活动和物流活动是生产系统的两大支柱。

1、物流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

2、

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3、

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2物流分类

一、物流分类有哪些种?

答:

1、按照作用分类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地区物流(按行政区、按经济圈、按地理位置)

b)国内物流

c)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社会物流(一般是指流通领域所发生的物流)

b)行业物流(同一行业中在物流领域中互相协作,共同促进行业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c)企业物流(在企事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物流系统)

二、物流模数的定义?

答:

为了实现物流的合理化、标准化,有决定物流系统各个要素尺寸时,其数值应是某个基准尺寸的倍数(小数或整数倍),这个基准尺寸称为物流模数。

三、政府如何推进国家整体物流系统化?

答:

1、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2、制订各种交通政策法规3、与物流活动有关的设施、装置、机械以及各种票据的标准化和规格化。

4、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和物流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

图1-3物流分类图

图1-4企业物流的水平结构

1.1.3物流结构及其合理化途径

一、企业物流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答:

1、水平结构:

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废弃物物流;

2、垂直结构:

管理层(计划、实施和控制;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系统控制、和成绩评定。

控制层(控制物流流动过程;订货、服务、库存、生产、用料、采购)

作业层(运输、装卸、包装、保管、流通加工)

二、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意义:

答:

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物流成本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4、通过物流改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5、每个企业都是供应链的一环,企业物流合理化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三、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答:

1、各种设施在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

2、合理控制库存存(原材料库存管理要满足1、原材料成本下降2、保证供应,防止缺货3、减少流动资金)3、均衡生产是杜绝生产现象的重要措施(均衡比例为上、中、下旬为2:

3:

5)4、合理的配置和使用物流机械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水平是物流现代化的标志)

四|、物流机械的配置主要考虑以下条件:

答:

1、根据物料形态与特性、搬运工艺要求、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类型与规格的物流机械,而且要注意系统配套。

2、要根据综合经济效益确定机械化水平。

3、物烊的单元化和集装化与机械的配置有密切关系。

1.2物流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1.2.1物流科学的产生

物流活动历史悠久,但物流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流通的本质是:

实现物资的空间效果和时间效果(时间维、空间维)。

加工活动是改变物的形状与性质的功能

一、什么是物流的后进性?

形成物流后进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

物流技术的发展落后于生产技术,物流科学的产生也比加工科学历史短暂,称之为物流的后进性。

形成物流后进性的根本原因是:

1、物流科学是在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才产生的2、物流科学是在融合了许多相邻学科的成果以后逐渐形成的,如运筹学、技术经济学、系统工程等都是物流科学形成的重要基础。

因此,物流科学只能在这些科学与技术之后得以诞生的发展。

1.2.2物流科学的发展过程

1、PD物流科学时代(20世纪60年代)

PD概念:

(PD是physicalDistribution)是把完成品从生产线的终点有效地移动到消费者手的广范围的活动,有时也包括从原材料的供给源到生产线的始点的移动。

PD不包括生产物流)

日本平原直提出物流一词,被日本称为“物流之父”

物流一词的定义:

林周二描述为“物流是包含物质资材的废弃与还原,联结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克服空间与时间距离,并且创造一部分形质效果的物理性经济活动。

3、Logistics物流科学时代(20世纪80年代)

一、Logistics的概念:

(旧定义)“是对货物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

此时代认识到物流系统合理化研究与实施不应只限于流通领域,扩展到供应、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

(新定义)“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二、Logistics取代PD是物流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三、物流活动(LogisticsActivity)物料流(MaterialFlow)

美国物流管理协议会(CLM)英国物流管理协议会(ILDM)

四、物流定义: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五、物流概念包含的要点:

答:

1、物流的研究对象是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供应链中一切物料流以及有关的信息流,研究目的是以系统的观念对其进行科学规划、管理与控制,使其高效率、高效益地完成预定的服务目标。

2、物流的作用是将物资由供给主体向需求主体转移(包含物资的废弃与还原),创造时间价值,并且创造部分形质效果。

3、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等,这些活动各自都是物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4、物流作为供应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供应链管理与整合中主要的研究内容。

物流科学发展阶段:

产生以前、萌芽期、形成期(PD)、发展期(logistics)、供应链管理时代。

1.2.3网络时代的物流特点

一、物流信息化表现为:

答:

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二、互联网时代物流的特点是什么?

答:

1.经营全球化2.网络系统化(物流系统的网络化是经济全球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3.供应链的简约化(供应链是指涉及产品或者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活动的全过程中、上、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系统)4.企业的规模化5.服务一体化

第三方物流最时髦的口号是:

“提供一体式物流服务”

1.2.4物流科学的性质

一、物流的本质:

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二、研究物流的目的:

是要有效的管理控制物流的全过程,有保证服务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总费用最小。

(经济指标是衡量物流系统的基本尺度)

三、为什么说物流学是综合性交叉学科?

答:

1、经济指标是衡量物流系统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成本必然涉及技术经济学、数量经济学。

2、研究物流要素涉及工程技术科学,在运输技术、仓储技术等融合机械、电器自动化等学科。

3、研究物流系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必须以应用数学、运筹学为基础,并以计算机作为手段实现分析和控制的目的。

4、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物流科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当前物流现代化最突出的成果是互联网技术。

综上所述物流科学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或是管理科学和工程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必须运用多学科的成果,综合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系统性是物流科学的最基本特征。

对系统的评价是以系统的投入与产出之比为主要指标。

五、什么是物流系统?

答:

物流科学产生的标志就是发现了各物流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证明它们是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这个体系就是物流体系。

1.3我国的物流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我国的物流发展历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

1、第一阶段: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流(1949-1977年)。

生产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流通结构不合理,物流效率低下。

这一阶段没有现代物流概念。

2、第二阶段: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1978-1992年)。

国家计划管理的品种和数量减少,物资流通企业全面发展,促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这一阶段有了现代物流概念,是中国物流引进、启蒙和宣传普及时期。

3、第三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物流(1993-1998年)。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流通体制朝着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

这个阶段生产规模和产量扩大,库存积压物流发展滞后矛盾再度显露。

这一阶段是中国物流发展成长时期。

4、第四阶段:

新经济发展形势下的物流(1999年-至今)。

新经济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网络经济。

之二为信息经济。

之三是全球经济一体化。

在新经济发展形势下,迎来了物流发展的春天。

这一阶段是中国物流大发展的年代,中国物流正在和世界经济接轨,和国际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小。

1984年8月中国物流研究会成立1989年4月北京承办“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

1994年上海召开(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国际学术会议)

1995年中国物资流通协会成1997年举办(亚太国际物流会议)

2001年(物流术语)实施(中国物流年鉴)、(中国物流发展蓝皮书)发行

1.3.2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第二章物流系统及其构成

系统的含义: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者相互作用的单元之间有机结合起来,完成某一个功能的综合体。

系统成立的条件:

1.系统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要素组成2.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使系统保持稳定

3.系统具有一定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从而使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

系统的特点:

1.具有可以判断目标性能好坏的标准2.为了完成同一目标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案

3.有可能应用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或模拟模型进行分析验证

物流系统的概念:

是由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组成(物流子系统),系统的输入各个环节所消耗的劳务、设备、材料等资源,经过处理转化,变成系统的输出即物流服务。

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

1.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之间的制约关系2.构成物流服务子系统之间的约束关系。

3.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的关系4.个子系统的功能和费用的关系。

物流系统的模式

输入、处理(转化)、输出、限制或者制约、反馈

物流系统化的目标:

1.服务性(Service)2.快捷性(Speed)3.有效的利用面积和空间(Spacesaving)

4.规模适当化(Scaleoptimization)5.库存控制(Stockcontrol)

物流系统分析的作用: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特别是当系统中存在着不确定因素或者矛盾的因素的时候。

物流系统分析的特点:

1.以整体为目标2.以特定问题为对象3.运用定量方法4.评价值判断

运输

1.运输是物体借助动力在空间上产生的位置移动

2.运输的任务是对物资进行较长距离的空间的移动

运输的方式:

铁道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合理化运输的途径

1.运输网络的合理配置2.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3.提高运行效率4.推进共同运输

5.采用各种现代的运输方式

仓储

仓储是“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

仓储的目的

是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时间上的差异,使物质产生时间效果,实现其使用价值。

仓库的功能:

1.储存和保管的功能2.调节供需的功能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4.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

仓储合理化

1.实现ABC管理2.科学的库存控制3.应用预测技术

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是指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的存在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具体地说,包括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等;

意义

1.装卸搬运载物流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装卸搬运在物流成本中占有重要地位3.装卸搬运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关键

构成:

1.堆放拆垛作业2.配货作业3.移送作业4.其他作业

搬运装卸作业合理化原则

1.省力化原则2消除无效搬运3.提高搬运活性4.合理利用机械5.连续化原则

6.保持物流的均衡顺畅7.集装单元化原则8.人格化原则9.提高综合效果

包装

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以及辅助物的总体名称。

包装可以分为单个包装、内包装、外包装

包装合理化

1.包装的轻薄化2.包装的单纯化3.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4.包装的机械化与自动化5.注意与其他环节的配合6.有利于环保

流通加工

物品在从生产地道使用地过程当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等简单作业的总数。

流通加工的目的:

1.方便运输2.方便用户3.方便综合利用

配送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挑选、加工、包装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的特点:

1.配送是从物流据点至用户的一种送货形式2.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或者输送,而是运输和其他活动共同构成的组合体。

3.配送不是广义上的组织物资订货、签约以及对物资处理分配的供货,而已供货者送货到用户的服务性供应。

4.配送是在全面配货的基础上,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运送。

按配送组织分类:

1.企业内部配送2.企业之间配送3.企业对消费者配送

按照配送时间分类:

1.定时配送2.准时制物流配送3.定量配送4.定时、定路线配送5.共同配送

配货作业方法

1.分货方法2.拣货方法

配送路线的确定原则

1.确定目标2.确定配送路线的约束条件

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

工厂—〉进货、集货、存储、分拣、配货、分发、车辆配装、送货—〉用户

配送中心的功能:

集货、储存、分货和配货

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

要考虑到配送范围的距离、集货渠道的距离、实际交通状况,又要考虑时间、费用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配送中心的功能划分:

进货区、储存区、分拣区以及其他功能区

物流信息

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或者物流活动进行中必要的信息称为物流信息。

物流信息的特点:

1.物流信息量大2.物流信息动态性强3.物流信息种类多,由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之间的信息。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企业针对环境带来的挑战而做出的基础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使物流企业按照现代管理思想、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说开发的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

1.集成化2.模块化3.网络化4.实时化5.智能化

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数据的收集和录入、信息的存储、信息的传播、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输出

物流信息系统的类型1.操作型系统2.决策型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

按照垂直方向:

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

按照水平结构:

供应物流、生成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废弃物流的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

第三章:

物流成本、服务、质量与标准化

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是指随着物流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消耗的物化活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物流成本由3部分构成:

1.伴随着物资的物理性流通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和费用。

2.完成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所发生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的费用。

3.对上述活动进行综合管理所发生的费用。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动到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1.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

2.树立物流总成本观念,增强全员的物流成本意识

3.加强物流成本核算,建立成本考核制度

4.优化企业物流系统,寻找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物流成本计算概述

物流成本计算的目的

1.揭示物流成本的大小,提高企业内部堆物流的重视程度。

2.发现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3.堆物流活动进行计划、控制和业绩评价。

4.指出由于其他部门引起的不合理物流活动。

物流成本基础数据的取得方法

1.计算范围取决于成本计算的目的,在讨论物流成本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该成本计算所含盖的范围。

2.在计算物流成本时,由于原始数据是来自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因此,首先应该把握按支付形态分类的成本。

如材料费、人工费、物业费、管理费等。

物流成本计算表

1.从领域类别的角度把握支付形态类别成本2.从功能类别的角度把握支付形态的成本3.从功能类别的角度把握领域类别的成本

物流成本计算的新方法---物流ABC

ABC:

ActivityBasedcosting活动基准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法)

物流ABC的运用程序

1.明确导入ABC的目的及对象2.调查作业流程和物流中心布局3.界定作业环节。

4.计算各作业环节的单价。

5.确定费用分担比例。

6.其它

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的概念

物流服务是为了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开展的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

物流服务的质量决定于物流系统的质量,与物流系统的各项工作的质量高低密切相关。

物流服务包括以下三个要点:

1.拥有顾客所期望的商品(备货保证)

2.在顾客所期望的时间内传递商品(输送保证)

3.符合顾客所期望的质量(品质保证)

物流服务对企业的重要性

1.物流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差别化的重要一环。

2.物流服务水准的确立对经营绩效具有重大影响。

3.物流服务方式的选择对降低流通成本具有重要影响。

4.物流服务起着连结厂家、批发商、零售商的纽带作用。

物流服务的特性

1.从属性2.既时性3.移动性和分散性4.需求的波动性5.可替代性

工商企业的物流服务内容

工商业企业物流服务是客户服务的一部分。

客户服务是由企业提供的、能够使交易中的商品增值的服务。

可以分为三类:

1.作为功能活动得物流服务2.作为执行标准的物流服务3.作为经营理念的物流服务。

工商业物流服务的标准:

1.库存保有率2.订货周期3.配送率。

商品完好率

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内容

运输、储存、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物流系统设计及网络化物流服务、信息咨询

物流服务水准的确定

物流服务水准的确定应该通盘考虑商品战略和地区销售战略、流通战略和竞争对手、物流系统所处的环境以及物流系统负责人所采取的方针等具体情况,再作决定。

服务与成本的关系:

1.服务水准一定,成本降低。

2.服务水准与成本同时上升3.服务水准上升,成本一定4.服务水准提高,成本下降。

利润曲线上有一个利润最大化点,规划物流系统就是要寻找这一理想的服务水平。

确定物流服务水准的步骤

1.对顾客服务水准进行市场调查。

2.顾客服务水平设定

3.标准费用的感应性实验。

4.根据顾客服务水准实施物流服务。

5.反馈体系的建立。

6.业绩评价。

7.标准与计划的定期检查8.标准修正。

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存储、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过程。

物流标准化的作用:

1.实现物流各环节衔接的一致性2.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3.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手段4.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

5.物流标准化便于同外界系统的连接。

物流标准的种类:

物流技术标准:

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物流基础标准:

1.专业计量单位标准2.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

是指标准化的共同单位尺寸或系统个标准的最小公约尺寸3.集装基础模数尺寸:

是指最小的集装尺寸,它是在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的基础上,按倍数推导出来的各种集装设备的基础尺寸。

4.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主要是指物流系统中各种建筑物所用的基础模数,在设计建筑物的长、宽、高尺寸、门窗尺寸以及跨库、深度等尺寸时以次为依据。

各个分系统中的技术标准

1.运输车船标准2.仓库技术标准3.包装标准4.传输机具标准5.站台技术标准6.集装箱、托盘标准7.货架、储罐标准8.信息标准

工作标准

物流工作标准是对各项物流工作制定的统一要求和规范化制度。

作业标准:

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物流设备运行标准、作业程序、作业要求等标准。

包装标准化

包装表装的内容1.包装基础标准2.包装材料标准3.包装容器标准4.包装技术标准5.产品表包装标准6.相关标准物流质量管理

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

现在企业物流质量就是现代企业根据物流运动规律所确定的物流工作的量化标准与根据物流经营需要而评估得物流服务的顾客期望满足程度的有机结合。

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概念:

依据物流系统运动的客观规律,为了满足顾客的服务需求,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基本标准,运用经济办法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活动过程。

主要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

1.全员参与2.全程控制3.全面管理4.整体发展

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1.商品的质量保证以及改善2.物流服务质量3.物流工作质量4.物流工程质量

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体系

1.物流需要的调研与评定2.物流服务设计3.物流服务过程4.物流管理业绩的分析和改进。

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途径

树立现代企业物流整体管理思想

1.真正形成物流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