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学前教育概况作业.docx
《新加坡学前教育概况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加坡学前教育概况作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加坡学前教育概况作业
新加坡学前教育概况
个人书面作业
1、对新加坡托儿所及幼稚园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并针对这两种办学模式提出个人见解
(1)相同点:
执照要求:
向商业注册局注册,也要向所属相关机构申请营业执照。
目前,儿童早期发展局()监督幼儿中心在新加坡的设立并定期巡查核对,给予执照更新。
学生、老师:
学生:
一般身心健康的幼儿、身心特殊的幼儿、环境特殊的幼儿
老师:
都有资格要求,确保照顾及教育幼儿的老师们每位具备专业的水平
师生比例:
2至18个月1:
5
18个月至30个月1:
8
30个月至3岁1:
12
3岁至4岁1:
15
4岁至7岁1:
25
护理活动:
在日常入园活动中,都需要提供安全、卫生的护理环境,关注幼儿的生理需要,给予全面的照顾
教师培训:
都必须要具备相关学前教育资格,如参加:
幼儿保育课程(、、、),学前教育课程(、、)以及相关急救课程、特殊教育课程等
管理层资格要求:
两种教育机构对管理层的资格要求也相同。
如对园长的学历要求必须是5科“O”水准,学前教育双大专文凭(、)
课程设计:
都需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设计教学计划及课程模式。
要涵盖两大部分的均衡课程:
学术型范畴(语言、数理、艺术、社会、健康)和三位一体的全面涵盖(知识、技能、情感)
环境布置:
凡是幼儿直观感受到得皆是幼儿的学习环境,包括家庭,社会及自然界得大环境,包括学校里的小环境。
教室的布置,各种资源的投放都要在幼儿身心发展基础上实施。
同时,物质环境要考虑安全和卫生元素,精神环境则要营造舒适和谐的学习气氛
教材教具:
都应该选择能满足幼儿生活、游戏、学习及身心发展的教材教具,能吸引幼儿兴趣且必须考虑幼儿的安全,使用安全材质的教具
(2)不同点:
比较项目
托儿所
幼稚园
管辖机构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
教育部()
运作时间
周一至五早上七点至傍晚七点,可申请延长至晚上八点或九点,星期六则为早上七点至下午二点
周一至周五上课,周六及周日不用到校
3小时课程:
8-11点、11-14点
4小时课程:
8-12点、13-17点
收生年龄
18个月至6岁
2至6岁
护理活动
餐点、冲凉、午睡、活动、上课、游戏等
上课、课间茶点
上课时间
入园一整天,上课时间能根据情况灵活安排
上课时间短,学习时间相对固定
学校假期
无,只有公共假期
一年有12周学校假期
(3)、个人见解
针对幼儿园及托儿所的不同运作模式,我个人更倾向于托儿所的办学模式
第一,随着时代发展女性投入职场,幼儿缺乏看管,托儿所能提供全天的作息时间,而且能为幼儿提供更专业的护理照顾和身心发展,适合幼儿家庭的现实情况。
第二,结合新加坡多民族多语言多元文化的特点,政府又推行精英政策,要求幼儿从小在大集体中浸润,更能培养出全方位综合性人才。
第三,及幼稚园相比,个人认为托儿所的教育模式更适合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生活中学、在玩中学,而不是为学而学,几个小时的集中式学习效果也许不如长期集体环境的熏陶。
第四,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更适应幼小衔接,帮助幼儿更快适应,良好过渡。
2、归纳新加坡幼儿教育的设置及实践内容,由此对新加坡幼儿教育的优势及不足发表个人见解
(1)、新加坡幼儿教育硬件设置标准:
托儿所:
地点:
一定要设置在地面层,一切建筑及格式都须按照社会及家庭发展部()的准则进行,凡事一定要考虑幼儿的安全。
室外硬件设施:
要有游乐设施的安置,远离油站、大路和其他危险地方
室内硬件设施:
至少要有30平方米的活动空间,每位幼儿要有3平方米的生活空间。
每间托儿所都要有厕所、冲凉房、厨房、进食和休息的设置安排;此外还要有办公室、放置床褥、玩具、用具、教学材料、清洁用具的储藏室,每一间托儿所一定要有照顾生病儿童的病室
幼稚园:
地点:
教育部()规定要远离市场、戏院、工厂和喧闹的地方
室外硬件设施:
整体建筑物须有至少2个分开的出口,每一间课室必须有两个向外开的出口,园内不可有拉动门、玻璃门,所装置的门必须是安全的。
室内硬件设施:
每一间课室一定要有47平方米的面积,音乐及活动室不能小于70平方米;厨房面积为9平方米,若有烹煮者要求约18平方米
托儿所或幼稚园都不能有玻璃展示架或壁橱;电源的开关及电器的装置必须是幼儿摸不到的;地板要考虑防滑元素,特别是厕所;幼儿的马桶、洗脸盆一定要符合幼儿的身高体型;为了卫生条件厕所一定要有洗手液及纸巾;一定要有基本的药箱以备幼儿的小意外发生
(2)、新加坡幼儿教育软件设置标准:
幼教人员从业资格:
园长:
5科`O`水准,学前教育双大专文凭(、)
合格老师:
5科`O`水准,学前教育教导大专文凭()
助理老师:
4科`O`水准以下
学前教育课程文凭(、L1),幼儿保育及教育初级文凭
每所幼儿园的四位合格老师中要有一位是大学专科文凭持有者
幼儿园的均衡课程:
学术性的范畴:
语言,数理-科学、数学,艺术-美工、音乐,社会、健康三位一体的全面涵盖:
知识、技能、情感
幼儿园的常规生活安排:
入园、离园,集体、分组、个人活动,上课、游戏,餐点,盥洗如厕,睡眠,间隙转换
(3)、新加坡幼儿教育的实践内容:
家园合作的作用及意义: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及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家园合作能实现教育上的优势互补。
就幼儿园教育说,它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她们经过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养,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
作为家长来说,他及孩子之间存在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经济关系使得这种教育具有强烈的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教育方法机智灵活。
家园合作能使家长从老师这里得到比较专业的育儿意见,老师也能及时从家长那里得到反馈,了解每个孩子在家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教育。
这样就可以发挥我们教育的最大优势,确保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
例如:
我们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果家园没有做到互动、沟通的话,就会出现"幼儿园抓的严、家庭放的松"的情况。
只有教师及家长取得沟通,两者形成互动,从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对孩子进行该方面的教育、培养,才能使得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取得进步和提高。
所以说,家庭及幼儿园间建立起的分享和支持性的合作关系,能够增强彼此的力量,确保幼儿最优化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确保了幼儿教育和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一个开放、尊重和友好的家园关系能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如:
相处的人、地位、行动方式、权威模式、物质环境的变化;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为幼儿园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甚至可以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改进家庭教育。
幼儿、家庭、幼儿园通过家园合作方式从中受益。
对幼小衔接问题关注的意义:
幼儿园及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在教学要求、环境设置、学习安排和生活制度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
在我国,幼儿园的教育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学校教育则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要形式,并以严格的学习及作息制度来保证,这种差异在客观上形成了幼小衔接中的坡度。
幼儿在缺乏过渡到小学的经验准备或过渡经验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
他们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立即感受到了从未经历过的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许多儿童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
使他们的认知兴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断的减弱。
所以,幼小衔接问题并不仅仅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课程衔接问题,还包括孩子们上小学之前的心理、行为和习惯的适应及准备等方面。
关注好幼小衔接问题,让幼儿在大班阶段,开展一些相适宜的活动,让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有良好的过渡,尽快消除幼儿升入小学后产生的不适应,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保障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4)、根据你对新加坡幼儿教学现状所了解的情况,谈谈新加坡幼儿教育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
社会重视:
新加坡由于领土狭小,自然资源缺乏,“人”成为国家的重要资源。
政府推行精英政策,即由精英人才治理国家,由精英人才管理各行各业,同时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依靠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及他国竞争。
因此,政府非常重视教育。
新加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强调必须从小进行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以培养具有完整、良好个性品质的未来新加坡人。
双语教学:
新加坡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多种语言、多元文化的国家,从小对儿童进行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教育,使儿童通过课程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因此双语教学成为每个幼儿园的“自然”特点,使得新加坡公民更具社会竞争力。
幼儿课程多元化:
按在园时间的不同编班:
一日课程、半日课程、周末课程、临时课程。
按年龄编班:
2至18个月、18个月至30个月、30个月至3岁、3岁至4岁、4岁至7岁等等
按语种不同编班:
以英语和汉语教育的课程方案为主。
按课程内容不同编班:
学前教育机构为儿童提供了不同特色的课程方案。
如:
学前学后托管中心、特殊学校、语言中心、才艺班、激励课程班、露营活动和假期文化营等等,也为不同需求的家长和儿童提供教育服务。
不足:
虽然有纲领性政府指导文件,但新加坡的幼儿教育课程设置不够系统,过于零散,教师在处理课程的过程中随意性太大。
由于场地狭小、气候炎热等原因,造成在新加坡幼儿教育活动中,室内活动较多,室外活动较少;集体活动较多,个人活动较少;教学活动较多,游戏活动较少等等,不利于儿童兴趣爱好的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新加坡精英教育的理念使基础教育过早地对学生进行选拔分流,幼儿园在这种导向的作用下,也倾向于知识性学习,容易混淆学前教育及小学教育之间的界限,助长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错误倾向。
幼儿园间师资水平差异很大,专业水准参差不齐,教师流动性大,不稳定。
保育员和教师的分界线不清晰。
教师培训中,琴棋书画涉猎较少。
3、根据新加坡政府主管部门的学前教育课程相关政策,谈对新加坡幼儿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对个人教育理念形成的影响。
新加坡政府主管部门推出了学前教育框架和教学原理:
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框架):
六大课程领域,旨在让孩子们成为终身学习者:
审美及创意表现:
享受美术、音乐及运动活动;能通过音乐及动作表达思想和情感;能通过实践和想象进行美术、音乐及动作的创作;
探索周围的环境:
对周围的世界感兴趣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能通过简单的探索发掘事物发生的过程及原因;
语言及文学:
会倾听并从中获得信息;读懂文字内容,享受阅读过程;能通过对话、绘画、标记、符号及传统甚至是自创文字及人交流;
运动技能发展:
乐于参及体育活动;在大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控制、协调和平衡能力;在小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控制和协调;具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健康习惯;
早期数学:
认识并使用简单的运算和规律;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应用;认识并运用生活中基本的图形和简单的空间概念;
社会和情绪发展:
建立自我意识;管理自身的情绪和行为;尊重人及人之间的分歧和差异;及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和建立关系;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课程目标及意义:
旨在培养幼儿在各领域的学习及适应能力,获得全面发展
幼儿完成学前教育后应该:
1)拥有学习的能力,创新型思维,用于探索未知的世界;
2)拥有批判性思维,能够判断各种选择,并做出正确决定;
3)能够及持有不同文化背景,想法及观点的人合作。
从而把每一个儿童培养成为:
1)自信的人:
有自我认知是非对错的批判力、能有效沟通及具思考独立性。
2)自主学习的人:
具主动学习,具发问、反思和坚持不懈的态度。
3)主动奉献的人:
有团队精神和主观能动性,会为追求创新及完美而努力。
4)负责任的公民:
扎根新加坡,有强烈公民意识,肯为美好生活做出奉献。
“”的教学理念和原则不仅补充了框架中的内容,也让学前教育指导原则具体化。
的指导原则和纲领
i——整合性一体化学习():
应该通过跨学科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使幼儿获得完整的知识和经验。
T——老师促进学习():
运用肢体、语言、音乐在互动中观察幼儿的反应,了解幼儿的能力发展。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及思考能力。
e——寓教于乐():
有目的的游戏展开教学,突出“乐”的成分,产生单独模仿、伙伴模仿、群体模仿,最终形成创意教学
a——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完成真正的学习():
幼儿要有机会及教师、同伴进行互动,让幼儿处在充满关爱、积极学习的氛围中。
c——幼儿自主累积知识():
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已有经验,通过提供既具激发性又安全的学习环境,以创意游戏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和构建自己的知识。
h——整合型教学方式促进儿童全面地发展():
教师要在各学习领域帮助幼儿学习知识、技能,并培养心性。
课程实施结果:
本着课程目标的内容,幼儿完成整个课程过程后,应该有以下品质的表现
1)能辨别是非对错;2)愿意及他人分享、遵守秩序;3)能及他人相处;4)具有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5)能倾听并理解他人的话,同时也会自我表达;6)有良好的自我感觉;7)有健全的体格和卫生习惯;8)爱家人、朋友、老师和学校。
的指导意义:
强调了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应该让他们从游乐中学习。
纲领也举出教师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所该扮演的角色,突出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策划者及诱导者。
它要求专业的学前教师不单要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更要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原理及学习原则。
及此同时,教师还要能有效地将这两方面的知识结合,运用到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引导幼儿学习的工作中。
这些要求虽然考验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却也提升了本地幼教老师的专业素质和形象。
框架和原理对新加坡幼儿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对个人教育理念形成的影响:
学前教育机构以此计划制定的课程内容须涵盖艺术、科学、语言、健康、数学、社会6大领域。
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强调游戏的作用,主张在游戏中实现儿童主动学习,以便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所以,对教师个人的教育理念方面,要求在设计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母语、所在家庭及社区的文化和价值观,以便为儿童创设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教育环境,使其成为植根于新加坡本土价值观的未来公民。
参考文献:
[1]课堂讲义:
《新加坡学前教育概况》
[2]执照网站:
[3]社会及家庭发展部网站:
[4]教育部网站:
[5]托儿指南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