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6772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docx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docx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造课堂自主学习模式

——莱芜高新区福山小学“13656”理想课堂综述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一书中,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理想课堂的第一重境界是有效落实教学框架。

从这里不难看出教学模式在实施课堂教学中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试图探索一种有效的教学框架来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到杜威的“五步教学设计”,无不体现了这种思想。

丹尼尔森《教学框架——一个新体系的作用》一书的出版,更是把这一规范发挥到了极致。

形形色色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应运而生,纵观这些教学模式,可以看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那就是它们都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某一维度的深入研究,是对课堂教学个性化的高度概括。

它对引领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创新教学方式,固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也显露出了一些弊端。

“百家争鸣”式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在评课时,各抒己见,各执一词,没有一个共同的“话题”。

这种共同语言的缺失,导致了我们的教研活动达不成共识,失去了教研的意义。

既然如此,我想我们的教学不如返璞归真,重新审视、梳理教学中的一些基本的东西。

譬如,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如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如何评价等等。

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我们福山小学在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探索了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理念的“13656”理想课堂教学模式。

下面围绕课堂教学的观念转变、方式转变、如何评价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突出一个主体——以学生为主体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师生关系时认为,师生应该是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

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必须进行平等的交流。

为此他特别强调:

“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理想的课堂,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1.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方式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

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要带来学习方式的转变。

多年来,新课程改革实验人积极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形成一种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格局。

其本质是师生关系的重塑和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

传统的“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个人自学新知、获取新知的能力将成为决定其个人未来命运的基本素质。

所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已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技能。

另外,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行动规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

只能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事物,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多年来,新课改实验者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创新,已逐渐形成了现代主要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我们提出“13656”课堂教学模式正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深深植根于新课改实验土壤中孕育生发出来的一支奇葩。

“13656”理想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把“自学”理念和精神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导学案中的自学案、探究案、训练案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整堂课下来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新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追求知识的主人。

2.学生是课堂合作探究的主体

朱永新教授在《走近最理想的教育》一书中指出,理想的学生应该是一个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相处,有着和谐人际关系的“人缘儿”。

未来社会是一个要求广泛合作的时代,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绝大部分的工作必须通过许多人的合作才能完成,仅靠个人的奋斗很难取得成功。

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合作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们主要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合作,也就是平时我们经常讲的小组合作学习。

“13656”理想课堂改变了原先“插秧式”课堂教学模式。

打破了整齐划一的座次格局,在综合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按照4、6、8人一组组成一个学习单位。

指定组长,组内成员按照特优生、优生、待优生进行搭配。

组合时既考虑到各种层次的学生,同时又兼顾到学生的实情,努力做到优良结合、动静相济。

选出的小组长负责预习的检查、信息的反馈、互动的主持和板演的点评。

把待优生放到特优生的旁边,让特优生和待优生实现“一对一”的帮扶活动。

形式完成后,关键是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导学案,一步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质疑,教师释疑,再质疑、再释疑,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共识,完成学习活动。

3.学生是课堂互动展示的主体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

德国教育家普斯谱朗格说过: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朱永新教授在谈理想的课堂第三重境界的时候也强调,理想课堂的最高境界是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

课堂教学要坚决摒弃“满堂灌”的教法,改变以往教师—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

增强师生活动的多项性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教师要根据教材、学情的不同特点,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一种平等、自由、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思维激活状态,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求新知。

“13656”理想课堂教学模式一贯秉承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就是学生的说,学生的学即是做”的教学理念,打破原先课堂教学“一言堂”的做法,变先前学生的被动听为学生的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导学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开始合作学习,首先完成导学案中的自学案,然后汇报交流,总结收获,生发问题,提出质疑,然后过渡到导学案中的第二案——探究案。

探究案是课堂教学的重点。

学生在教师学法建议的指导下,开始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成员在组内充分发表看法,统一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要求小组长把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写在小白板上进行全班组际间交流展示。

一组解说,其他组或教师或补充或质疑,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完善知识。

通过小组互动,课堂学习中遗留的问题基本上都能得到解决,这样大大减少了课堂中被遗忘、被冷落的学生;通过小组互动,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使教学的针对性得到更好的落实;通过小组互动,学生可从同伴的发言中迅速得到有效的帮助,反馈能在多层面、多方向上展开,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互动,使学生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收获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4.学生是课堂学习评价的主体

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几乎都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单一评价。

新课程标准评价建议指出: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

“13656”理想课堂提倡学生在完成导学案中自我评价的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既是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有效补充,又是对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锻炼和提高。

因为学生之间更熟悉彼此的生活状况、学习水准和心理状态,所以他们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就更贴近实际、更客观。

再者,学生的评价语言是儿童化的,富有情趣的,评价的对象也就更易于接受。

另外,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是相互尊重、倾听、合作、促进的过程,有利于形成民主的氛围。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评价非常重要。

通过自我评价,然后结合老师的评价和同学的评价,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能力,进行有效的自我激励,不仅可以促进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转变方式,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1、完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步骤分“三段六步”

教学过程主要指引导学生掌握课堂学习内容的过程。

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归根到底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实质上就是能动地认识世界。

学生素质的发展,都离不开知识的掌握。

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彻于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

教师必须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教学效果是否理想的成败。

那么教学过程的设计如何才能做到既简约又易操作,关键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呢?

“13656”理想课堂具体做法是积极推行“三段六步”式教学。

“三段”即“自学——互动——训练”

自学

所谓自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有效地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任课教师通过充分的集体备课和个性化备课,设计出详细具体而又切实可行的“学案”,然后引导学生自学。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把疑点、难点记录下来,拿到小组讨论探究,即小组合作学习。

我们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采用的是“4242”模式,即把全班分成4个大组,每个大组都设2个小组,每个小组由4名同学组成,4名同学中再按照学习强弱结成2个帮扶对子。

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当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先由结对生进行帮扶;如果结对生存在困难,再由4人小组研究解决;如果4人小组仍解决不了,那就由大组同学集体合作探究解决;如果大组还存在疑难,就要提到全班解决。

这也就进入了下一阶段“互动”。

互动

所谓互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互相交流、展示。

首先是“生生互动”。

当大组同学把疑难问题提交到班上后,先由全班同学相互讨论,而能够自主解决的同学则登上讲台当“小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就问题的因果关系、结论的来龙去脉有针对性地提问同学。

同学们在台下可以大胆举手,积极发言。

而登上讲台参与当“小老师”的学生可以是若干名,提问到的同学也要大面积涉及,力求人人敢发言,个个能展示。

如果在这一环节里还有疑难问题未能解决,就交由指导教师帮助完成,这也就进入了“师生互动”的环节。

教师针对全班同学提出的问题,先进行思路引领和启迪,然后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启发同学们动脑动口动手,对于大胆举手回答或质疑的同学,教师要先给予鼓励和肯定,然后再来评判。

这样逐步逐步地启发引导,直到最后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训练

所谓训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应所学知识进行的针对性训练和拓展性训练。

针对性训练的内容基本上是课本中的练习题,拓展性训练即变式训练,教师整合学习内容,适当提高练习难度。

以上两种训练都采取“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解决,在练习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六步”是指教学过程的“六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新教师上课紧张的原因之一就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充分,如果教师在上课前结合本课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导课形式新颖、恰当、合理,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会调动起来,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一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再往下进行也就容易多了。

(2)揭示课题,开展自学

导课环节完成后,教师要揭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明确学习要求,并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本时段主要完成导学案中的自学案。

(3)汇报成果,提出质疑

学生完成自学案后,在组内充分发表看法,统一意见,提出质疑,生成问题。

然后再提交全班,教师引领学生认真梳理,找出问题焦点。

以备进入下一个环节。

(4)自主探究,互动展示

在这一环节,学生围绕上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在教师出示的学法建议的引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探究结束后要求学生把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记录在小白板上进行全班展示、互动交流。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互相补充,互相修正,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5)扎实训练,巩固提高

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训练。

只有通过做题,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针对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查缺补漏,完善知识体系,达到提高。

(6)凝练总结,反思升华

一节课完成后,学生先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然后教师再补充升华,形成知识链。

师生互相补充,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反思水平。

通过“三段六步”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使每一节课逐步向理想课迈进。

其实,这也是培养“名师”的基本途径之一。

2、三案并举,创新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自主、自觉行为。

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也就是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

现代学习方式的显著特点是: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和体验性。

“13656”课堂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实际,创编了三种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重视教学的三个不同时段,创编三种不同的学案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的前半段时间教学效果最好。

这一时段,学生精力集中,兴趣浓,学习积极性高。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这一有利时间组织教学,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656”课堂教学,教师精心设计三种学案,即自学案、探究案和训练案。

课上,教师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小组内完成自学案,然后小组汇报学习收获,提出问题;进入下一环节——探究案。

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师生、生生互动展示的焦点。

等学生把所有知识点弄明白后,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训练案。

训练案分基础性训练和拓展性训练。

这种设计注重了教学的弹性和深度。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高。

自学案——探究案——训练案,三案并举,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2)重视分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新课程功能的转变,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落实这一功能转变,教学中应着眼于把千差万别的学生都培养成人才。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要把学生看成独特的人,承认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另一方面更要透过差异认清每一位学生的优势素质或素质的优势方面,同时还要认清每一位学生的弱势素质或待开发潜能,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扬长补短,最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很好地发挥主体意识和个体优势,全面提高。

“13656”课堂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面向全体并不等于在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搞“一刀切”,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差异决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必须有差异,否则就缺乏针对性,就无法因材施教。

在备教材、备学生、设计课堂教学结构的时候,必须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分层次做出设计。

要千方百计地使每个学生的优势都充分地发挥出来,开发他们各自不同的潜能。

对所谓的“后进生”,教师应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照顾,消除他们的顾虑,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为了落实好这一思想,在教学中我们在综合考虑学生素质的情况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三种学案:

特优生案、优生案和待优生案。

特优生案和优生案在注重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拔高训练;相反,待优生案我们只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在整个分层教学过程中,为了落实好评价制度,我们引进了激励机制,实施“鱼跃龙门”工程。

一段教学结束后,组织对学生进行考评,根据学习进步情况实行晋级制度。

即由待优生晋级为优生,优生晋级为特优生;反之,如果学习成绩下降则实施降级。

这种做法,最大限度的调动了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保底的基础上促进各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三、评价重塑,课堂评价遵循“五原则六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也成为现代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更是进行各种教育决策的基础。

1.教师评价重视观念转变,凸显新课改理念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这种转变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着,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全方位的要求,必然要求建立一种不断提高的教师评价体系。

总的来说,教师评价集中表现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

“13656”课堂模式在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时遵循了以下五个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是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关键。

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与之相匹配。

“13656”课堂模式在一开始阐述课堂教学师生关系时,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即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努力打造一种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局面。

那么理所当然,我们在评价一堂课时,课堂教学中是否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成了首要的观测点。

先学后教的原则

“13656”课堂模式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成功经验,把学生的自学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着、点拨者的作用,真正实现了师生地位的转变。

以学定教的原则

先学后教是基础,以学定教是必然。

课堂教学中只有真正实现学生自学,教师才能从学生自学中发现问题,把握教学方向,量体裁衣,确定教学内容。

因材施教原则

俗话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

十个手指不一样长。

在一个班级里有四五十个学生,他们受环境、家庭、智力等各方面的影响,学情肯定不一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再搞“一刀切”,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面对高深的知识只能是望尘莫及。

显然对提高教学成绩不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渗透分层教学的思想,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导学案,引导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是“13656”课堂模式的核心,不管是先学后教还是因材施教都必须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根本。

学生只有在团队合作中,借助集体的力量,才能顺利的完成学习活动。

否则学生的自主学习将是一句空话。

2.学生评价重视过程,强调学生主体意识

著名教育家克龙巴赫和斯塔费尔比姆所强调: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新课程标准评价的功能重在强调学生“发展”上的评价,注重自我评价和评价的民主性,注重启发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对评价的参与感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习惯和能力,以促进其反思、改进,主动地发展。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在内容上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尽量少用目标评价,更多地进行过程评价。

让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性评价和分解性评价相结合,特色评价和整体评价相结合。

具体来讲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标准:

(1)学生是否达到课堂建构目标;

(2)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3)学生在课堂中的人际交往和合作精神发挥如何;

(4)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否增强;

(5)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气质,包括情感和价值观是否强烈;

(6)学生在本课中的学习状态与前期学习状况的比较(以正面激励为主)是否有所进步。

以上是我校在构筑理想课堂过程中,所做的一些简单的尝试,由于时间短,同时受知识、能力和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们做的还比较粗糙。

尽管如此,但我们坚信: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只要我们坚持做下去,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成功路上一定会有美丽的庆典在等着我们。

 

实验区:

山东莱芜实验区

实验学校:

高新区福山小学

作者:

刘志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