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峰张斌意动与内容之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6652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祁峰张斌意动与内容之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祁峰张斌意动与内容之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祁峰张斌意动与内容之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祁峰张斌意动与内容之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祁峰张斌意动与内容之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祁峰张斌意动与内容之争.docx

《祁峰张斌意动与内容之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祁峰张斌意动与内容之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祁峰张斌意动与内容之争.docx

祁峰张斌意动与内容之争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内容与意动之争

课程名称心理学历史与流派

姓名祁峰学号201102090868

专业基础心理学年级2011

学院教科院日期(年月日)2013.3.20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分值)

得分

A

B

C

D

选题

选题是否新颖;是否有意义;是否与本门课程相关。

20-16

15-11

10-6

5-0

论证

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结构是否严谨;研究方法是否得当;论证是否充分。

20-16

15-11

10-6

5-0

文献

文献资料是否翔实;是否具有代表性。

20-16

15-11

10-6

5-0

规范

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流畅;体例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学术道德规范。

20-16

15-11

10-6

5-0

能力

是否运用了本门课程的有关理论知识;是否体现了科学研究能力。

20-16

15-11

10-6

5-0

评阅教师签名:

年月日

总分:

内容与意动之争

1、内容心理学概述

1.1冯特:

内容心理学创立者

1.1.1冯特的生平

1.1.2冯特的著作

1.2、冯特的心理学体系

1.2.1心理科学观

(一)、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

(二)、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

(三)、心理学的应用性

1.2.2、心理学的对象

(一)、冯特之前的观点

(二)、内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2.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冯特心理学方法论的提出

(二)、内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2.4、心理学的任务与内容

(一)、经验的分析

(二)、经验的结合

(三)、心理元素结合的规律

1.3、对冯特的评价

1.3.1冯特的贡献

1.3.2冯特的局限

1.4、德国的其他内容心理学家

1.4.1艾宾浩斯

(一)艾宾浩斯的生平与著作

(二)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

(三)对艾宾浩斯记忆研究工作的评价

2意动心理学概述

2.1、布伦塔诺:

意动心理学的创立者

2.1.1、布伦塔诺的生平与著作

2.1.2、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思想渊源

2.2、布伦塔诺的心理学思想

2.2.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2.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3、对布伦塔诺的评价

2.3.1、布伦塔诺的贡献

2.3.2、布伦塔诺的局限

3、内容与意动之争

3.1争论产生的背景

3.2双方分歧的焦点

3.2.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2.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2.3心理的分类

3.3争论产生的原因

3.3.1布伦塔诺没能正确理解冯特的心理学内容

3.3.2布伦塔诺没能正确认识冯特的心理学方法

3.3.3布伦塔诺没有正确看待冯特的内容心理学

4、争论的试图解决——二重心理学的产生

4.1二重心理学建立的理论前提

4.2二重心理学对争论的试图解决

5、参考文献:

[1]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15,285.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09.

[3]高觉敷译.实验心理学史[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1:

406.

[4].意识的分析内容心理学[M].方双虎、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4]王启康.试论心理学史上的意动和内容之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1.

[5]郭本禹.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评述[J].心理学报.1998.1.

[6]段碧花.内容与意动争论之始末.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内容心理学概述

1.1冯特:

内容心理学创立者

1.1.1冯特的生平:

WilhelmWundt冯特(1832-1920),德国心理学家。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

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心理学的著作。

1.生于德国的巴登地区,父亲是位牧师。

他潜心于宗教事业,无暇顾及儿子,因而把对冯特托付给了一位老师。

冯特同这位老师吃住在一起,很少见到父母。

2.1851年,他前往德国杜平根大学学习医学(预科生),第二年,他转往海德堡学医。

学习刻苦,三年修完课程。

1955年留校任教一年,他的兴趣转向了生理学。

1856年,前往柏林大学跟缪勒研习生理学。

从1957年开始,冯特在海德堡大学担任生理学讲师,第二年又担任了著名感官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的实验助手。

1864年升为副教授,开设了“自然科学的心理学”讲座,后又更名为“生理心理学”讲座。

在此期间,冯特开始产生以实验生理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问题的想法,试图把传统的哲学心理学改造成为独立的实验科学。

3.冯特曾经得到过多所大学的邀请,最终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扎下根来,1875年担任了莱比锡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并在1889年担任了莱比锡大学的校长。

他在莱比锡大学工作了45年,1920年去世。

4.冯特是个勤奋、多产的心理学家。

波林(E.G.Boring)计算了冯特从1853年到其逝世的1920年这68年期间,估算其平均速度是每天2.2页。

铁钦纳在前往莱比锡读书之前,翻译了冯特第三版的《生理心理学原理》。

他把英文译本送给冯特,却发现第四版已经出来了。

于是铁钦纳赶快翻译第四版,但是还没有等他完成译稿,第五版又出来了。

可见冯特的写作速度。

1820年,冯特在完成了他的自传之后盍然去世。

1.1.2冯特的著作:

1.《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1862)——第一次表达其实验心理学思想,第一次正式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

2.《关于人类和动物灵魂的讲演录》(1863)——冯特心理学革新的初步成型的新心理学系统著作。

3.《生理心理学原理》(1873-1874)——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成熟的标志。

4.《心理学大纲》(1896)——心理学体系完全确立的标志,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情感三维说”5.《民族心理学》(1900-1920)——一部关于语言、艺术、神话、宗教、风俗、法律、道德等多卷本的社会心理学著作。

1.2、冯特的心理学体系

1.2.1心理科学观

(一)、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不可分割,哲学是心理学的基础之一。

(二)、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反对心理现象生理学化。

(三)、心理学的应用性——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不主张进行应用研究。

1.2.2、心理学的对象

冯特认为一切科学都研究经验:

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而其他科学研究间接经验。

如对于“光”这一经验,心理学研究人对光的感觉,而物理学研究的光的粒子和波长等。

再如,物理学和化学所使用的数据和资料是通过仪器、仪表等工具获得的,因而由这种方式产生的经验是间接经验,而心理学的数据和资料是人类自身体验的结果,不需要任何的中介,因而是直接的经验。

1.2.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冯特以为心理学必须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但不能完全抛弃内省法,因为个人的直接经验只能为自己所察觉。

因此冯特主张把实验法和内省法结合起来—实验内省法。

1.2.4、心理学的任务与内容

冯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分析心理的元素,并确定它们组合的原理与规律。

(一)、经验的分析:

感觉、情感、意志

(二)、经验的结合:

联想、统觉、心理复合的规律

联想——被动消极的过程。

融合:

即不同的心理元素结合成一个紧密的复合体,从这个复合体中很难再辨认出个别的心理元素。

同化:

当一个不为我们所熟悉的事物进入意识时,我们总是通过联想找到与之相似的事物,并将它们组合起来。

合并:

不同种类的感觉或情感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体,如听到枪声脑子里出现枪的形象,同时产生恐惧的感觉。

相继联想:

如记忆过程,把过去的感觉、情感回忆起来,并与现存的心理元素相结合。

统觉——主动积极的过程。

统觉定义:

是把特定心理内容由意识的范围提升到注意焦点或注意中心的过程。

功能:

统觉具有心理组合的功能,它使得各种心理元素以处于注意焦点的那些心理内容为中心,形成复杂的意识状态。

作用:

统觉的组合功能具有创造性综合的作用,各种心理元素就是通过统觉形成与原来成分不同的具有新的性质的复合体。

心理复合的规律,创造性综合原则:

各种不同的心理元素组成的心理复合体并不是原有元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产生了新的性质——“心理化学说”。

心理关系原则:

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各个元素的意义——重视“整体的内在关系”。

心理对比原则:

心理内容中一些相互对立的成分由于对比而加强——心理关系原则的特例。

1.3、对冯特的评价

1.3.1冯特的贡献

▪第一,由于冯特的努力,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学科,这是冯特最大的贡献。

冯特全面总结了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哲学心理学的体系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与心理学有关的研究课题结合起来,把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办了第一份心理学刊物,确定一批典型的心理学实验项目,使心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第二,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家,为心理学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冯特创立了互补的个体与民族心理学,组建了完整的心理学体系。

1.3.2冯特的局限

首先,冯特把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于促进心理学的科学化是有帮助的。

但是,以经验取代客观现实,是错误的。

其次,冯特宣称反对内省法,也尽量使实验的方法客观化。

但归根结底没有摆脱

内省法。

这与他把经验看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关系的。

第三,冯特的理论体系庞杂而又混乱。

他受到多种哲学流派的影响,同时他又兼容并蓄了许多哲学心理学的理论观点,这使他的心理学理论充满了矛盾。

1.4、德国的其他内容心理学家

1.4.1艾宾浩斯

(一)艾宾浩斯的生平与著作

艾宾浩斯出生于德国伯恩附近的巴门。

1.大学时代,艾宾浩斯最初学习古典语言学和历史,以后转向哲学,并于1873年在伯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他的博士论文论述的是联想主义心理学家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

2.完成博士论文之后,他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在欧洲旅行。

在英国伦敦,他偶然看到了《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

费希纳以数量化方法研究感知觉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启示他其它心理现象的研究也可以使用数量化方法。

3.他在1878年开始用数量化方法研究记忆问题。

1885年,出版了专著《论记忆》。

在学习和记忆问题上,艾宾浩斯之前曾有许多学者进行过探讨。

但是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以往的研究都是在记忆过程发生之后进行的,即把记忆作为学习的结果而使用内省法进行分析,如联想主义从记忆的结果推论记忆的过程。

宾浩斯认为这样的研究是不合理的,因为内省的回顾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受费希纳的启发,艾宾浩斯认为可以使用实验方法在记忆进行的过程中研究记忆,即控制记忆的条件,观察记忆过程的结果。

(二)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

研究方法:

实验材料——无意义音节。

测量方法——节省法。

实验对象——自己。

(三)对艾宾浩斯记忆研究工作的评价

主要贡献:

把实验法引入高级心理过程,为实验心理学开创一个新局面;

方法上,力求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对后人研究有很大启示;

极大促进了记忆心理学的发展。

缺点:

对记忆过程的变化只作定量分析,没有考虑记忆内容性质的变化;

使用无意义音节,脱离实际;

把记忆看成机械重复的结果,没考虑到记忆是个复杂主动的过程;

以自己为被试,产生大量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2意动心理学概述

2.1、布伦塔诺:

意动心理学的创立者

2.1.1、布伦塔诺的生平与著作

生于德国的马利恩堡城,祖父是富裕商人。

他的叔叔和婶婶是德国浪漫主义作家,他的哥哥曾因思想史方面的杰出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

布伦塔诺自小表现出音乐、绘画和体育运动的天才,聪颖机智,受家庭的宠爱。

17岁开始接受神学教育,以后在柏林、慕尼黑和杜平根大学学习哲学,1862年在杜平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论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1864年,他被任命为神父,1866年成为符兹堡大学的讲师。

以后他辞去了神父的职务,原因之一是他不同意教会关于教皇无过错的教义,原因之二是他对经院哲学的厌恶和对孔德实证主义哲学的赞赏,另一个原因是他想结婚过世俗的生活。

1874年他被任命为维也纳大学的哲学教授,同一年出版了他最有影响的心理学著作《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冯特也是在这一年出版了心理学巨著《生理心理学原理》。

这两本书都成为心理学的不朽名著。

2.1.2、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思想渊源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把心理看作灵魂的功能或机能。

布伦塔诺不仅著文讨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而且还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思想。

此外,意动心理学还与中世纪经验哲学和近代莱布尼茨以来的传统思想有关。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具体体现在他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上。

2.2、布伦塔诺的心理学思想

2.2.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布伦塔诺则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感觉、判断、情感等心理的内容,而是感觉、判断、情感等心理的活动。

这种心理活动即意动。

所以布伦塔诺的心理学被称为意动心理学。

2.2.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布伦塔诺认为,作为对正在进行的心理过程之内部察觉的内省,在心理研究中是不可能做到的,因而他提出反省以替代内省。

反省是对刚刚过去的在记忆中仍呈鲜活状态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的观察和体验。

此外,他还主张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语、动作及其他表现,并对动物、儿童、变态的人以及不同的文化进行研究。

2.2.3、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布伦塔诺同冯特一样,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经验科学,是应用与理论并重的科学。

《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

“在心理学方面,我的立场是经验的,只有经验才是影响我的老师。

2.3、对布伦塔诺的评价

2.3.1、布伦塔诺的贡献

首先,布伦塔诺是一位心理学理论家,而不是一位实验家,他的主要影晌是确定了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而不是解决心理学的具体问题。

他认为,心理学家应该从心理学的大处着眼,着眼于对心理现象作大体的解释;而不是从其小处着手,着手于对一些细节的实验。

只有这样才不致使心理学迷失于实验方法之中,而失去了主要问题。

这在心理学的创立之初尤为重要。

心理学家的首要任务是确立心理学的基本方向,然后才是沿着这个方向开展具体的实验研究。

因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应该保持基本不变,而实验结果则可以不断修正所以,布伦塔诺的《经验观点的心理学》从1874年初版到l911年才修订1次,而且两版虽有变化,但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而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则从1874年初版到l911年先后修订了6次,而且各版都有较多的增改,以至于该书的最后一版长达2353页。

因此,在心理学的独立之初,正当大家都热衷于大搞实验的高潮时,布伦塔诺的主张无疑是给大家敲了一下警钟。

正如维利指出:

布伦塔诺之所以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位大师,是因为他是这门学科的不同观点的倡导者,这种观点即是强调正确理论重要于实验工作。

”所以说,如果冯特对后世心理学的影响主要是在实验方法上,那么布伦塔诺的影响则主要是在理论观点上。

第二,布伦塔诺提出来的心理活动(意动)与心理内容相对立的思想,对2O世纪心理学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他的意动心理学成了后来不满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的推动力。

在定意义上说,冯特的心理学观点成为后继者们反对或叛逆的目标,而布伦塔诺的心理学观点则是后继者们继承或呼应的目标。

屈而佩本是冯特的学生,后来却接近了布伦塔诺,他改“意动为机能”,主张内容与机能并重的二重心理学。

就连最忠诚于冯特的铁钦纳,其晚年的立场也似乎有所松动。

在他身后出版的《系统心理学:

绪论》一书中,专门评论了意动心理学。

后来的华生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更是把矛头直接指向冯特的内容心理学。

与冯特形成鲜明的对比,布伦塔诺的心理学则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后来各国心理学家理论观点的来源在德国,斯顿夫的机能心理学实即布伦塔诺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动心理学,他直接用实验研究布伦塔诺的意动。

屈而佩的符茨堡学派也从布伦塔诺那里获得启示。

同时,尽管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是经验的而非实验的,他本人也没有建立过实验室,但他的理论仍旧被引进心理实验室,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实验指南。

在奥地利,布伦塔诺直接培育了奥国学派,推动了其学生厄棱费尔从事形质研究,他的另一位学生麦农于1894年在格拉茨大学建立了奥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最终形成了心理学史上著名的形质学派,就连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布伦塔诺的影响。

在英国,布伦塔诺的学说为沃德和斯托特所用,成为战胜联想主义的武器。

而麦独孤把德语的‘Akt’(意动)译为英语的‘behaviour'(行为),并把心理学界定为对行为的研究,这几乎早于华生l0年在美国,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和随后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实际上是对大洋彼岸的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的一种遥相呼应。

正如阿伦斯指出:

意动心理学是詹姆士和‘机能主义’的前驱,因为后者也关注心理的作用。

第三,布伦塔诺开创了一种不同于冯特的心理学研究取向。

冯特只是简单地模仿自然科学,最终是要把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像物理学一样的规范科学。

所以,冯特所开创的是以自然科学(物理学、生物学等)为模板的说明(或解释)心理学研究取向而布伦塔诺则继承了传统的习惯势力,把心理学等同于哲学,认为心理学是最根本的哲学学科,其他哲学门类如伦理学、逻辑学、美学等都不过是其分支学科。

所以,布伦塔诺强调心理学的人文价值和意义,他所开创的是以人文科学(哲学及其他社会科学)为模板的描述(或理解)心理学研究取向。

自此,心理学的历史便是两种不同研究取向心理学的相对独立发展的历史。

从冯特和布伦塔诺所开刨的两种不同研究取向心理学之争,时至今日仍在继续着,其当代的表现形式是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对立。

2.3.2、布伦塔诺的局限

首先,布伦塔诺只是确立了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没有对心理学的具体问题作较为深入的研究,也没有像冯特那样建立一个完整庞大的心理学体系。

其次,布伦塔诺虽然主张意动是以内在的对象性为特征的,然而这个内在的对象或内容却叉不是心理本身,它是物理现象,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他把心理内容说成是物理的,只能引起混乱他强调意动(心理活动)作为心理学是研究对象固然是对的,但他又把心理活动(意动)的内容与作为心理的源泉的客观现实混为一谈,进而把心理内容排除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之外。

第三、布伦塔诺对意动的研究,只对意动作了一些分类,只强调了表象是判断和情绪的基础,而没有进一步说明它们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也没有揭示它们形成的规律。

第四、布伦塔诺强调区分系统性实验与决定性实验虽是正确的,但如何进一步对两种实验范型加区分却又是十分困难的。

例如,20世纪心理学中的许多实验像转换学习实验、潜伏学习实验等,我们很难说它们究竟是系统性实验还是决定性实验。

而且,决定性实验一味地盲目强调关注主要问题,也可能不是一种实验方法的本质特征,而是一种憋脚的实验。

3、内容与意动之争

3.1双方分歧的焦点

3.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冯特认为,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经验。

不同的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是间接经验,而心理学研究的是直接经验或意识。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从不同的观点研究或考察同一经验。

例如对“光”这一经验来说,物理学研究的是光的粒子、波长和波动等,心理学研究的则是人对光的感觉。

直接经验最终可以分析为各种不同的心理元素。

心理学研究的就是直接经验的心理元素或内容,故冯特的心理学被称为内容心理学。

布伦塔诺则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感觉、判断、情感等心理的内容,而是感觉、判断、情感等心理的活动。

这种心理活动即意动。

所以布伦塔诺的心理学被称为意动心理学。

布伦塔诺认为,内容和意动不同,内容是意动所涉及的各种对象。

如看见颜色,颜色是内容,看的活动才是意动。

没有无内容的意动,意动总是指向一定的客体,且这个客体不存在于外在世界而存在于内在世界,是“内在对象性”。

物理现象没有这个特性,它自己包含着自己,决不包含别的事物于其内。

心理现象就是以内在对象性为特征并与物理现象相区别的。

不过这个内在对象或内容却不是心理本身,而是物理现象,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

只有意动才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3.1.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冯特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人的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只存在于经验者的主观之中,只能为经验者自己所觉察,因而他认为内省法是心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

所谓内省法,即通过个体对自己内心的活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但冯特注意到传统的内省法不科学,它所得来的材料不可靠。

因而主张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将内省法与实验法相结合,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以消除主观内省的不利影响,这即是所谓的实验内省法。

因为布伦塔诺与冯特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上所持的观点不同,所以采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也各异。

冯特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内容,内容是可以用实验法来分析的,所以冯特的心理学是实验心理学。

而布伦塔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意动,意动是经验的,难以置于实验条件下分析研究,所以布伦塔诺的心理学是经验心理学。

布伦塔诺认为,作为对正在进行的心理过程之内部察觉的内省,在心理研究中是不可能做到的,因而他提出反省以替代内省。

反省是对刚刚过去的在记忆中仍呈鲜活状态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的观察和体验。

此外,他还主张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语、动作及其他表现,并对动物、儿童、变态的人以及不同的文化进行研究。

3.1.3心理的分类

冯特认为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个,即感觉和情感。

感觉是直接经验的客观方面,它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所产生的客观元素;情感是直接经验的主观方面,它伴随感觉而产生,是客观元素的主观补充。

感觉和情感都有性质和强度等性质。

同时,心理元素又可以通过联想、统觉等方式结合成复杂的心理复合体,如由感觉组成的观念和由情感组成的感动。

布伦塔诺则把他的心理学研究对象——意动分为三类,即表象的意动、判断的意动和爱憎的意动。

表象的意动包括感觉、想象等;判断的意动包括知觉、回忆等;爱憎的意动包括情感、意志、欲望等。

其中,表象的意动是最根本的,是其他两类意动的基础。

3.2争论产生的原因

3.2.1布伦塔诺没能正确理解冯特的心理学内容

布伦塔诺反对冯特心理学以心理的内容为研究对象,而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或意动。

认为意动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或内容,具有“内在对象性”。

然而,这个内在对象或内容并不是心理现象,而是物理现象,是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所以,布伦塔诺以为冯特“内容心理学的错误是误将物理学的对象当作了心理学的对象”。

其实,布伦塔诺所说的内在对象或内容并不再是客观事物或外在现象,而恰恰是客观对象在头脑中的映像,已是人脑的机能,心理的内容。

显然这里布伦塔诺犯了把心理活动的内容混同于心理活动源泉和内容的错误。

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主张的内容从来就是直接经验或意识的内容,并非心理活动的客观源泉——间接经验,这才是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由此可见,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布伦塔诺指责冯特所犯的错误事实上正是他自己所犯的错误。

这就足以表明他没能正确理解冯特内容心理学的心理内容之实质,也使得心理学研究对象成为了意动与内容之争的焦点和代名词。

3.2.2布伦塔诺没能正确认识冯特的心理学方法

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冯特主张经验者必须通过内省才能达到研究只有自己观察、体验得到的内部心理活动的目的。

布伦塔诺则明确指出在心理研究中内省是不可能的,并针对冯特的内省法提出反省法。

显然,布伦塔诺没能正确认识冯特的内省法。

事实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每一种都有利亦有弊,不可能尽善尽美,内省法亦如此。

就冯特本人而言,他也意识到必须改变传统的内省,即“观察者观察的是自己的经验,观察者与观察物是混淆在一起的”。

由于引进了生物学、心理物理学的一套实验方法,采用了速示器、测时仪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