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应急预案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6436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仓库应急预案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仓库应急预案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仓库应急预案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仓库应急预案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仓库应急预案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仓库应急预案管理办法.docx

《仓库应急预案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仓库应急预案管理办法.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仓库应急预案管理办法.docx

仓库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xxxxxxxx有限公司

现场处置方案

(xx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颁布日期:

年月日

 

2018年4月24日

目录.

五、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

 

一、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触电事故类型:

分为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

1.2触电事故的危害程度: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器官,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等,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室纤维性颤动、心跳骤停甚至死亡。

电流通过体表时,会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对人体外部组织或器官造成伤害,如电灼伤、金属溅伤、电烙印。

1.3事故征兆:

由于用电不规范或者违章作业,可能导致触电。

触电者有疼痛发麻,肌肉抽搐,严重的会引起强烈痉挛。

触电事故一般多发生在每年空气湿度较大的7、8、9三个月。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触电事故仓库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2工作职责

2.2.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2.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

2.2.3各成员职责

(1)辖区安全员负责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抢救

(2)现场组长、班长等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仓库应急处置小组,仓库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在1小时内向安全课、副总经理报告,并同时启动本部门相应级别的应急处置方案。

当事故超出本部门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上级单位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请求支援。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脱离电源

3.2.1自救方法

3.2.1.1如果一旦触电,附近又无人救援,此时务须镇静自救。

在触电后的最初几秒内,人的意识并未完全丧失,触电者可用另一只手抓住电线绝缘处,把电线拉出,摆脱触电状态。

3.2.1.2如果触电时电线或电器固定在墙上,可用脚猛蹬墙壁,同时身体往后倒,借助身体重量甩开电源。

3.2.2低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

3.2.2.1立即拉掉开关、拔出插肖,切断电源。

3.2.2.2如电源开关距离太远,用有绝缘柄的钳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断开电源线。

或者用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流经人体的电流。

3.2.2.3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棍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及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3.2.3高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

3.2.3.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3.2.3.2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3.2.3.3抛掷一端可靠接地的裸金属线使线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

3.2.4当发现有人触电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同时向部门负责人报告。

如有人受伤,应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3.2.5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部门长

课长

辖区安全员

安全课

保安室

3.3事故报告基本内容:

(1)事故发生地址、性质;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人员姓名。

4注意事项

4.1触电事故发生后,必须不失时机的进行急救,动作迅速方法正确,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治触电者的首要条件。

4.2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构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4.3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

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4.4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

4.5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征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假死”状态,不能马上送到医院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4.6应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附件1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类别

触电事故

事故特征

1、分为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

2、触电可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室纤维性颤动、心跳骤停甚至死亡。

3、由于用电不规范或者违章作业,可能导致触电;可能导致触电。

触电者有疼痛发麻,肌肉抽搐,严重的会引起强烈痉挛。

触电事故一般多发生在每年空气湿度较大的7、8、9三个月。

应急组织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应急处置

1、现场人员第一时间报警,通知本部门,并实行自救,当发现有人员受伤时,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2、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协助救助。

3、抢救人员应根据受伤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4、1小时内向上级报告,当事故超出本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上级单位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请求支援。

5、事故现场采集相关资料,并通知保险公司。

6、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部门长

课长

辖区安全员

安全课

保安室

注意事项

1、触电事故发生后,必须不失时机的进行急救,动作迅速方法正确,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治触电者的首要条件。

2、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构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

救护人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3、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

即使触电者在平地,电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4、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

5、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征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假死”状态,不能马上送到医院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6、应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二、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火灾事故类型:

用电设施、线路老化或故障,雷击,人为因素等。

1.2火灾事故发生区域:

仓库叉车充电区、除湿仓电器设备、电线铺设区、办公室等区域。

1.3火灾事故危害程度: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1.4火灾事故发生前的征兆:

1.4.1烧焦的味道,即使是很小的火,燃烧物散发的味道也能传到较远的地方,尤其是现在常见的塑料、泡沫等化工制品。

1.4.2“起火”的呼叫,紧张的工作中、疲累的困睡中、兴高采烈的聚会中,突然听到“起火啦”,多数人都不愿相信。

直到明火终于出现在面前,人员才知道发生了火灾

1.4.3烟气的警告,火灾发生时,烟气会向远处蔓延。

烟是最明显的火灾征兆,看见烟,同时又意味着情况可能非常危险,但并不是所有人见到烟都能联想起火灾,而是大惑不解,如果我们不懂及时觉察到危险,就可能导致被火魔吞噬的命运。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火灾事故仓库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2工作职责

2.2.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2.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

2.2.3各成员职责

(1)辖区安全员负责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抢救

(2)现场组长、班长等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发现着火,根据火灾情况迅速利用消防器材进行扑救,切断相关设备电源,如无法扑灭时应迅速采取紧急隔离措施,控制初起火灾,防止火势蔓延。

疏散无关人员,对昏迷受伤人员进行急救,撤离重要设备、资料。

同时向119电话报警、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说明火灾具体位置、火势大小及基本情况等,并派专人迎接消防队员,向消防队提供火灾情况介绍。

有人员受伤或昏迷的及时进行抢救,同时拨打120急救。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

3.2.2电气设备着火,灭火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投入灭火战斗。

3.2.3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着火源周围的物资。

3.2.4着火事故现场由熟悉带电设备的技术人员负责灭火指挥或组织消防灭火组进行扑灭电气火灾。

3.2.5扑救电气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3.2.6扑救电气设备着火时,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毒面具等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3.2.7公安消防队到达后,协同配合公安消防队灭火抢险

3.3疏散自救方法

3.3.1熟悉环境,临危不乱;每个人应对生活、工作的居住建筑结构及逃生出口熟悉,平时应做到了然于胸,而当身处陌生环境也应当养成留意通道及出口的方位等等习惯,便于关键时刻逃离现场。

3.3.2保持镇定,明辨方向;突遇火灾时应保持镇定,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尽量往空旷或明亮的地方和楼层下方跑。

若通道被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通过阳台,气窗等往室外逃生。

3.3.3不如险地,不贪财物;不要因为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浪费宝贵时间,紧记生命最重要。

3.3.4简易防护,掩鼻匍匐撤离。

3.3.5火已近身,切勿惊跑;如果身上着火切勿惊跑和用手拍打,惊跑和拍打只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补充,促使火势。

正确的做法是:

立即脱掉衣服就地打滚,压住火苗,能及时跳入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更有效。

3.4现场抢救受伤人员的处置

3.4.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货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衣、裤、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3.4.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3.5.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3.4.4可借助公司车辆或者拦截过往车辆,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救治。

3.4.5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的工作,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

3.5灭火结束

灭火结束后,注意保护好现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工作,并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

调查处理完毕后,经有关部门同意,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尽快回复生产经营活动。

3.6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部门长

课长

辖区安全员

安全课

保安室

3.7事故报告基本内容:

(1)事故发生地址、火势大小及基本情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人员姓名。

4注意事项

4.1火势很小,可以用手提灭火器、消防水源进行扑救,员工接受过灭火训练。

4.2切断火源、电源,撤离为着火物资。

4.3不能自行灭火时,立即报火警119。

4.4切忌慌乱,判断火势来源,采取与火源相反方向逃生。

4.5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切勿使用升降设备(电梯)逃生。

4.6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

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和中毒,人体被火烧伤时,一定不能用水浇,以防感染。

 

附件2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类别

火灾事故

事故特征

1.火灾事故类型:

用电设施、线路老化或故障,雷击,人为因素等。

2.火灾事故发生区域:

仓库叉车充电区、除湿仓电器设备、电线铺设区、办公室等区域。

3.火灾事故危害程度: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4.火灾事故发生前的征兆:

1)烧焦的味道,即使是很小的火,燃烧物散发的味道也能传到较远的地方,尤其是现在常见的塑料、泡沫等化工制品。

2)“起火”的呼叫,紧张的工作中、疲累的困睡中、兴高采烈的聚会中,突然听到“起火啦”,多数人都不愿相信。

直到明火终于出现在面前,人员才知道发生了火灾

3)烟气的警告,火灾发生时,烟气会向远处蔓延。

烟是最明显的火灾征兆,看见烟,同时又意味着情况可能非常危险,但并不是所有人见到烟都能联想起火灾,而是大惑不解,如果我们不懂及时觉察到危险,就可能导致被火魔吞噬的命运。

应急组织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应急处置

1、现场人员第一时间报警,通知本部门,并实行自救,当发现有人员受伤时,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2、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协助救助。

3、抢救人员应根据受伤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4、1小时内向上级报告,当事故超出本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上级单位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请求支援。

5、事故现场采集相关资料,并通知保险公司。

6、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部门长

课长

辖区安全员

安全课

保安室

注意事项

1.火势很小,可以用手提灭火器、消防水源进行扑救,员工接受过灭火训练。

2.切断火源、电源,撤离为着火物资。

3.不能自行灭火时,立即报火警119。

4.切忌慌乱,判断火势来源,采取与火源相反方向逃生。

5.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切勿使用升降设备(电梯)逃生。

6.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

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和中毒,人体被火烧伤时,一定不能用水浇,以防感染。

三、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机械伤害事故特征

1.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1)机械设备零、部件作旋转运动时造成的伤害。

主要形式是绞伤和物体打击伤。

(2)叉车等设备的零、部件作直线运动时造成的伤害。

造成的伤害事故主要有压伤、砸伤、挤伤。

(3)刀具造成的伤害。

造成的伤害主要有烫伤、刺伤、割伤。

(4)被运输或提升上处的零件造成的伤害。

叉车在升降物料的过程中,有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

这类伤害事故主要有:

①零件料篮摆放不牢掉落打伤人②零件在吊运和装卸过程中,包装或固定不牢可能造成人员砸伤。

(5)手用工具造成的伤害。

(6)其他的伤害。

机械设备除去能造成各种伤害外,还可能造成其他一些别的伤害。

例如有的机械设备在使用时伴随着发生强光、高温,还有的放出化学能、辐射能,以及尘毒危害物质等等,这些对人体都可能造成伤害。

1.2机械伤害事故发生的区域:

机械伤害事故可以说只要有设备的地方就会发生,但根据发生事故的频率,在叉车卸货装车以及其它行驶区域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1.3机械伤害事故危害程度:

机械伤害,易发生撞伤、碰伤、绞伤、咬伤、打击、切削等伤害,会造成人员手指绞伤、皮肤裂伤、骨折,严重的会使身体被卷入轧伤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飞出,打击致伤,甚至会造成死亡。

1.4事故可能出现的征兆:

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人员的违章操作和思想不集中有关,所以在工作前和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员工是否有较大的情绪变化,在工作中是否违章。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机械事故仓库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2工作职责

2.2.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2.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

2.2.3各成员职责

(1)辖区安全员负责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抢救

(2)现场组长、班长等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发现有人受伤后,关闭设备电源,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电话通知领导或值班人员。

3.1.2值班领导接报后立即到达现场,实施现场处置指挥工作,通知救护组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3.1.3创伤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送往医院救治。

3.1.4发生断指立即止血,尽可能做到将断指冲洗干净,用消毒敷料袋包好,放入装有冷饮的塑料袋内,将断指与伤者立即送往医院。

3.1.5肢体骨折,固定伤肢,避免不正确的抬运,送往医院。

3.1.6肢体卷入设备内,立即切断电源,如果肢体仍被卡在设备内,不可用倒转设备的方法取出肢体,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设备部件,无法拆除拨打119报警。

3.1.7受伤人员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3.1.8受伤者伤势较重或无法现场处置,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

3.1.9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以便进行事故调查。

3.2现场应急止血处理措施:

1)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

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药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2)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3)止血带止血法:

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

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4)保安队长立即划定警戒区,疏散无关人员,防止其它事故的发生,保证厂区内通道畅通,特种车辆顺利进出厂区,无关车辆不得进入厂区。

5)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或社会救援力量到达以后现场指挥负责介绍情况和听从他们的安排。

6)根据伤害事故情况,根据综合预案规定,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指定的期限内向区安监局等有关政府部门汇报。

3.3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部门长

课长

辖区安全员

安全课

保安室

3.4事故报告基本内容:

(1)事故发生地址、性质;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人员姓名。

4.注意事项

4.1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不要对受伤人员进行人工呼吸。

4.2如果事故有可能扩大,应立即把伤员抬离现场到安全的区域。

4.3在抢救伤员的同时要保护自己。

防止抢救人员中他人受到另外的伤害。

4.4设备要检查真正关闭,不能只关按钮,其他人碰到以后有打开的可能。

4.5保护现场,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事故区域,只有在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批准以后人员才能进入事故区域

4.6在拨打120急救车的同时,也要联系其它车辆,如果急救车辆短期内不能到达现场,可启用其它车俩。

4.7在送院时,如有断肢等人体器官应和伤员一起送往医院。

附件3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类别

伤害事故

事故特征

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1)机械设备零、部件作旋转运动时造成的伤害。

主要形式是绞伤和物体打击伤。

(2)叉车等设备的零、部件作直线运动时造成的伤害。

造成的伤害事故主要有压伤、砸伤、挤伤。

(3)刀具造成的伤害。

造成的伤害主要有烫伤、刺伤、割伤。

(4)被运输或提升上处的零件造成的伤害。

叉车在升降物料的过程中,有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

这类伤害事故主要有:

①零件料篮摆放不牢掉落打伤人②零件在吊运和装卸过程中,包装或固定不牢可能造成人员砸伤。

(5)手用工具造成的伤害。

(6)其他的伤害。

机械设备除去能造成各种伤害外,还可能造成其他一些别的伤害。

例如有的机械设备在使用时伴随着发生强光、高温,还有的放出化学能、辐射能,以及尘毒危害物质等等,这些对人体都可能造成伤害。

2.机械伤害事故发生的区域:

机械伤害事故可以说只要有设备的地方就会发生,但根据发生事故的频率,在叉车卸货装车以及其它行驶区域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3.机械伤害事故危害程度:

机械伤害,易发生撞伤、碰伤、绞伤、咬伤、打击、切削等伤害,会造成人员手指绞伤、皮肤裂伤、骨折,严重的会使身体被卷入轧伤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飞出,打击致伤,甚至会造成死亡。

4.事故可能出现的征兆:

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人员的违章操作和思想不集中有关,所以在工作前和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员工是否有较大的情绪变化,在工作中是否违章。

应急组织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应急处置

1.发现有人受伤后,关闭设备电源,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电话通知领导或值班人员。

2.值班领导接报后立即到达现场,实施现场处置指挥工作,通知救护组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3.创伤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送往医院救治。

4.发生断指立即止血,尽可能做到将断指冲洗干净,用消毒敷料袋包好,放入装有冷饮的塑料袋内,将断指与伤者立即送往医院。

5.肢体骨折,固定伤肢,避免不正确的抬运,送往医院。

6.肢体卷入设备内,立即切断电源,如果肢体仍被卡在设备内,不可用倒转设备的方法取出肢体,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设备部件,无法拆除拨打119报警。

7.受伤人员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8.受伤者伤势较重或无法现场处置,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

9.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以便进行事故调查。

应急组织

部门长

课长

辖区安全员

安全课

保安室

注意事项

1.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不要对受伤人员进行人工呼吸。

2.如果事故有可能扩大,应立即把伤员抬离现场到安全的区域。

3.在抢救伤员的同时要保护自己。

防止抢救人员中他人受到另外的伤害。

4.设备要检查真正关闭,不能只关按钮,其他人碰到以后有打开的可能。

5.保护现场,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事故区域,只有在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批准以后人员才能进入事故区域

6.在拨打120急救车的同时,也要联系其它车辆,如果急救车辆短期内不能到达现场,可启用其它车俩。

7.在送院时,如有断肢等人体器官应和伤员一起送往医院。

四、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

1危险化学品:

1.1定义:

爆炸品是指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1.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气体泄漏:

叉车用石油液化气安装不良泄漏,液体泄漏:

桶装化学品密封不良而泄漏。

固体泄漏:

粉状化学品包装袋破损而泄漏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火灾事故仓库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2工作职责

2.2.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2.2课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

2.2.3各成员职责

(1)辖区安全员负责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抢救

(2)现场组长、班长等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危化品发生泄漏后,被危化品喷洒或者是溅到身上的人员应立即用紧急冲洗装置冲洗并尽快脱离现场,并向指挥小组电话报告事故基本情况。

3.1.2指挥小组成员接到汇报后,迅速做出判断,是否启动本预案,如需要,立即启动。

对泄漏处及时进行修补和堵漏,用大量的消防水冲洗泄漏处,稀释泄漏的危化品。

要防止泄漏物扩散,殃及周围的建筑物、车辆及人群,万一控制不住泄漏,要及时处置泄漏物。

制止危化品的进一步泄漏。

3.1.3应急救援原则:

坚持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以人为本的原则,及时有效的实施急救和安全转移,减少事故损失。

3.1.4必要时要停产及时疏散其它相关人员,避免给周围人员造成伤害。

3.1.5各应急救援小组要各负其责进行抢险救援行动。

3.2少量化学品泄漏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确认防护用品已配戴好

3.2.2利用沙土或吸液棉将泄漏的化学品边缘全部围起来

3.2.3利用吸液棉,沙,抹布和棉纱从泄漏的边缘开始吸收

3.2.4在塑料桶里放进塑料袋

3.2.5当吸液棉达到饱和时,利用塑料铁锨铲进容器,直至吸收干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