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6414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

《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

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时间:

90分钟

命题学校:

宜城一中

襄州一中

枣阳一中

分值:

100分

命题老师:

第I卷(选择题50分)

选择题(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钱穆先生曾对西周分封制这样解释:

“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商后代微子的封国)。

”其主要含义是()

A.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B.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

C.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D.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

2.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

《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明()

A.《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B.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C.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D.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礼仪与政治分离B.从人治到法治

C.为民主政治奠基D.国家管理制度化

4.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

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这主要说明()

A.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B.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

C.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D.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

5.曹魏中正定品任官的政策虽从形式上来说是汉末“乡举里选”的翻版,然其实质却是中央政权对世家大族“乡举里选”的模拟,它既是名士大族控制士人的方式在国家用人制度中的反映,又是对名士大族的一种制约。

可见,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

A.力图把选举权由地方收归中央B.导致专制皇权不断走向衰

C.有利于从地方选拔高素质人才

D.难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6.唐代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往往先带着平日诗文著作晋谒中央长官中之为当时所重者;若果才华出众,中央长官先为揄扬或推荐,则到考试发榜之日定可录取。

这表明唐代科举()

A.考试内容趋向于僵化B.带有汉代察举的痕迹

C.受到社会舆论的左右D.注重考生的文化水平

7.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

据下表可知()

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

时间阶段

数量(位)

出身

所在

结果

唐玄宗

(44年间)

8

多科举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

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

代天子巡边

唐肃宗—唐懿宗(100年间)

36

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

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

形成大量强藩

唐僖宗一唐哀帝(34年间)

67

强薄霸臣推荐

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

藩镇之间频繁征战

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

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

8.宋代皇帝最为流行的称谓是“官家”,而且在朝野还形成了“道理最大”“不以天下奉一人”的共识。

这表明宋代()

A.皇权有了一定理性定位B.皇权专制受到有效制约

C.封建等级制度趋向解体D.经济发展影响政治制度

9.明朝规定入内阁大学士者既有“格心之学”,又有“济世之才”,通过经筵日讲“格君心之非”,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

据此可知,明代内阁()

A.地位高于其他中央机构B.确保了中央的决策正确

C.受到了陆王心学操控D.有助于规范君主执政

10.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

年)

时期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任期

2.95

4.73

2.47

2.7

1

2.76

2.20

1.58

1.46

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

A.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B.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

C.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D.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

11.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说明侵略的全部影响

B.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认识模糊

C.列强发动对华战争意在打破中国隔绝状态

D.“暴力”更能概括战争对中国的破坏性

12.清咸丰之前,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其兵权都直隶中央。

咸丰年间(1851-1861),“曾国藩既请练军长沙,奋然以招募行伍,尽废官兵,使儒生领农民,各自成营”,且湘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筹划”,而非由户部调拨,后起的

淮军也大致如此。

这种情况()

A.是应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新政策

B.使清政府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小农经济是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D.是清政府军队走向近代化的体现

13.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3日拥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

对“台湾民主国成立”的认识比较正确的是()

A.这是台湾士绅阴谋脱离祖国而独立的分裂行为

B.“永清”的含义是台湾永远是清朝的,因此这是维护清朝统治的爱国行为

C.这是台湾士绅进行的一次政治投机,有效地抵抗了日本的侵略

D.这是台湾士绅在非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特殊措施

14.李泽厚先生对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如下评述:

“启蒙性的文化运动”与“救亡性的政治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一拍即合”、“彼此支援”、“相碰撞而又同步”。

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延续多久,严峻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

据此判

断作者评述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15.五四运动时,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国民党,希望国民党能组织领导这场运动,但国民党领导人以“无力参加”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

这表明()

A.国民党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B.新政治力量兴起具有必然性

C.五四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D.国民党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16.1907年,清政府决定将“龙兴之地”东三省对各国开放以“平均各国之势力”。

结合下表可知,这一举措意在()

清政府在东北“新政”时期建立商埠

年代

奉天

吉林

黑龙江

1907年

大东沟、辽阳

安东、凤凰城

长春、吉林

齐齐哈尔、瑷珲

满洲里

1908年

奉天、葫芦岛

绥芬河

1909年

百草沟、龙村

三姓、头道沟

1910年

珲春、宁古塔

海拉尔

A.维护人民利益

B.发展东北经济

C.主动对外开放D.遏制日俄扩张

17.下图所示是李桦在1935年雕刻的木刻《怒吼吧,中国》。

此木刻()

A.回应了时代主题的需求B.反映了人民生存的艰难

C.诱导了民族意识的觉醒D.主要以写实为创作技巧

18.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发表宣言:

“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

”宣言中“抗战”的积极作用是()

A.中国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B.迅速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19.1939年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在衡山开班,叶剑英为副主任。

中共先后派30余人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游击战战略战术的培训和政治思想工作。

这体现出国民党()

A.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B.对中共抗战的认同与合作

C.正为战略反攻做最后准备D.已彻底放弃片面抗战方针

20.以下内容摘自著名学者、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

“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

一、政协组

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这段日记记载的史实是()

A.中共七大B.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1.《共同纲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这一规定表明()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B.人民政协在特殊条件下暂行人大职权

C.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新中国政权组织形式D.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22.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解释说:

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

“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

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

”据此可知,周恩来()

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B.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斯大林模式D.首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3.有学者认为,建国初新中国外交有以下特征:

革命性,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并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内向性,外交决策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过渡性,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的过渡。

以下事件更多体现“过渡性”这一特征的是()

A.与苏联缔结友好同盟条约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援越抗法、抗美援朝的决策

24.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援助显得更为“低调”,在此期间,援助补贴下降,对外经济联络部被降级,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

对外援助相对于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相对突出受援的特征。

这种变化反映出()

A.“左”倾思想严重干扰中国外交的发展

B.中国物质匮乏无法提供更多的对外援助

C.对外援助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

D.不结盟外交政策导致中国援助对象减少

25.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致函“海基会”:

“为使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问题商谈早日克竞全功,现将我会拟作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

海峡两

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

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

”对此函解读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九二共识”的达成B.体现出求同存异的务实精神

C.明确了两岸关系的根本原则D.推动了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2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朱元璋惩元末法制松弛之弊,对立法十分重视。

《大明律》分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刑律、工律七部分。

在对待谋反、

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恶”的行刑上,以及秘密宗教活动的处治,比以前严厉而且残酷。

《大明律》增设“奸党”一条:

“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

明律专列“钞法”,保障货币秩序,并且还增订了《市廛》、《田宅》、《钱债》、《邮驿》、《营造》等编。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清末新政中的修律变法改革,主要包括删改旧律、制定新法两部分内容。

删改旧律,基本完成了传统中国律法的轻刑化、人道化、平等化的改造工作;制定新法,大体完成了刑法、民法、商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法院编制法等传统中国律法所没有的法律起草工作。

经此改革,传统中国诸法合体的法律编纂体系基本被打破,初步建立较为完备的现代法律体系。

——摘编自李在全《清末修律制法述略》

材料三到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40件、行政法规706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

至此,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摘编自张金才《近十年来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及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明律》的主要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大明律》相比,清末修律制法有哪些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法制建设的积极作用。

(4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

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统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

1994年,原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中提出,国家不再以行政分配而是以方针政策指导、货学金制度和社会需求信息来引导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引导毕业生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

1997年3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作了明

确的规定。

再次明确了实行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

1998年,首批“并轨”改革后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就业政策进一步放宽,供求市场的调节对学生就业的作用日益明显。

此后,全国高校全面按照新体制进行运作。

在新的就业体制下,大部分毕业生按照个人的能力、条件到市场参与竞争,自主择业。

——摘编孙步凌《我国高校招生就业体制的历史演变探析》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合适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

(要求:

论题明确,论述充分)

28.(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尚书·酒诰》曰:

“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尔雅·释训》曰:

“善父母为孝”,给予父母以物质方面的供养。

孔子言: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孟子将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

先秦的各个朝代设立专职人员

管理养老事务,如“乡大夫”,具体登记“免除赋役”的老者信息等。

国家实行“学中养老”,将有智慧的老人奉养在学校,以兴教化,明人伦。

——摘自朱海龙、欧阳盼《中国人养老现念的转变与思考》

材料二晚清民初,人们开始重新考量带有封建色彩的养老观,“非孝”思潮盛行。

但这种思潮只是批判具有封建色彩的不合理之处,对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传统并无推翻和反对之意。

养老实践开始从传统的道德义务向制度义务转变,救养主体从家庭和宗族向社会力量转移。

1928年,上海市颁布了《职工退职待遇暂行办法》,规定工人年满50岁、公务人员年满60岁退休时,由雇主发给养老费,按劳动时间的长短计算。

1943年,

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退休法》,对公务员领取退休金的具体情形作了详细规定。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养老制度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养老制度变化的背景,并谈谈你的认识。

(7分)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答案

1-5BADAA6-10BBADA11-15ABDDB16-20DADBB21-25CBCCA

26.(25分)

(1)特点:

条例繁杂,内容广泛;儒法结合;严刑酷法;重视经济立法。

(一点3分,答出三点得9分)

(2)变化:

中西结合;律法人道化;法律体系完善;法律近代化,与国际接轨等等。

(一点2分,出三点得6分)原因:

内忧外患;西方法律思想的影响;清末新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

(3)积极作用:

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答出任意两点即得满分4分)(言之有理即可)

27.(12分)

答案示例:

论题:

我国高校就业体制演变初探(2分)

论述

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原有高校就业制度存在弊端,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人才市场发生变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进行了高校就业体制改革。

具体内容包括:

废除国家分配的政策,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我国高校就业体制改革,有利于促进高校发展;有利于提升人才素质;有利于人才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等(8分)

总之,我国20世纪90年代高校就业体制的改革适应了我国社会实际,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8.(13分)

(1)特点:

物质供养与精神供养并重;把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国家对养老的重视;重视教化,形成尊老礼法;学者(尤其是儒家)著书立说奠定了养老观的文化基础。

(任答三点得6分)

(2)变化背景:

西方文化的冲击;从晚清到民国社会转型的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国政府的政策探索。

(4分)认识:

民国时期养老观念和养老实践初步向近代化转变推动政府对养老制度实施一些立法保障;但这种转变受制于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既未覆盖全国,也不具有连续性,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