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5640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58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1.4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址是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工业园区

1.1.5项目负责人

1.1.6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的总投资为6500.6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6024.00万元(土建工程为1656.7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3150.00万元,土地费用600.00万元,其他费用为150.94万元,预备费466.3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476.60万元。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9163.64万元,年可实现利润总额1683.45万元,年均净利润1262.59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69.87万元,年可上缴增值税635.18万元,投资利润率25.90%,投资利税率36.74%,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5.70年。

1.1.7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主要生产产品:

雨靴产品,达产年设计生产能力为500万双。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30亩,总建设面积14780.00平方米,详细内容见下表: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工程类别

工段名称

层数

占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1、主要生产系统

生产车间

1

5000

5000

2、辅助生产系统

办公综合楼

3

600.00

1800

宿舍楼

4

1000

4000

食堂

1

400

400

仓储库房

1

3000

3000

门卫室

1

80

80

污水处理站

1

500

500

合计

10580.00

14780

行政办公及附属设施占地面积

1600.00

3、辅助设施

道路及停车场

1

2500

2500

绿化

1

3500

3500

1.1.8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人民币6500.60万元,全部来自项目企业自筹。

1.1.9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建设工期共计24个月。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3、《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4、《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6、《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

7、《现代财务会计》;

8、《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

9、《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0、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及政策;

11、项目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

12、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4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

(5)注重环境保护,设计中注重建设垃圾处理方案,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

1.5研究范围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行业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经营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和指标

主要指标

1

总占地面积

30

2

总建筑面积

14780.00

3

道路

2500.00

4

绿化面积

3500.00

5

总投资资金,其中:

万元

6500.60

建筑工程

万元

1656.70

设备及安装费用

万元

3150.00

土地费用

万元

600.00

主要数据

1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9163.64

2

年平均利润总额

万元

1683.45

3

年均净利润

万元

1262.59

4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69.87

5

年均增值税

万元

635.18

6

年均所得税

万元

420.86

7

项目定员

200

8

建设期

24

主要评价指标

1

项目投资利润率

%

25.90%

2

项目投资利税率

%

36.74%

3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

19.85%

4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

25.83%

5

税后财务静现值(ic=10%)

万元

7,844.10

6

税前财务静现值(ic=10%)

万元

9,272.14

7

投资回收期(税后)

5.70

8

投资回收期(税前)

4.47

9

盈亏平衡点

%

49.76%

1.7综合评价

本项目重点研究“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的设计与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将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依托当地丰富的橡胶及塑料资源及产业基础进行深度开发,生产雨靴系列产品以满足当前市场的极大需求,推动我国雨靴制造产业的长足发展,更可大力推进湖北省黄石市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雨靴制造产业的发展政策,是推动我国及湖北省雨靴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举措,本项目将建设成为黄石市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雨靴生产基地,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项目将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当地利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项目建设还将形成产业集群,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

所以,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也切实可行。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提出背景

随着“十二五”的来临,中国经济将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对整个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解决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问题,我国的经济战略将由出口主导型调整为内需主导型。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雨靴产业也迎来了转型的最好时期,在此期间,我国雨靴制造产业有望摆脱现在这种无序竞争的混乱状态,真正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近来来雨靴潮流渐渐兴起,舍弃旧时笨重、古老的雨靴款式,取而代之的是色彩缤纷,或印花、或配有装饰的橡胶雨靴。

目前,随着各种流行时尚雨靴的纷纷上市,学生雨靴款式不断推陈出新,中国的雨靴市场到底有多大,有数据显示,中国现有中小学生约2亿人,大中学生约4000万人,成人在校生约500万人,企事业单位领导约3400万人。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的大幅度增加,雨靴行业毫无疑问拥有十分广阔的消费市场。

本项目即是在我国雨靴制造产业快速发展、雨靴市场需求旺盛以及项目建设具备多方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本次“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

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湖北省黄石市雨靴产业的集聚,降低运营成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力推动黄石市雨靴制造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项目建设具有极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2项目的发起缘由

为了加快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就必须通过大项目机遇来壮大工业规模、提高工业占经济生产总值比重。

这样才能借机达到不断优化布局,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该项目建成后,必将带动周边橡胶、塑料、制鞋产业群的相互支撑,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和生产水平,促进形成协调发展的工业格局,推动形成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

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拉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全省分工合理、主业突出、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的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为湖北省工业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作出表率。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3.1顺应我国雨靴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中国雨靴行业的发展尤为迅速,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品质明显提高,花色品种和国外基本接轨,产品的技术含量也有很大的提高。

雨靴行业作为国内迅速崛起的一个轻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雨靴产业作为重要的朝阳产业之一,将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并将其纳入国家重点发展产业。

“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雨靴产业将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必将快速发展。

因此,本次“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正是顺应了我国雨靴行业的快速发展,符合我国雨靴制造产业发展潮流,将为其快速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2.3.2满足雨靴产品市场需求的需要

雨鞋款式并不单一,矮靿雨鞋和现在的球鞋外表相似;中靿雨鞋的筒高在脚踝以上10厘米左右;高靿雨鞋的筒高及膝。

普通人常穿的是中、矮靿雨鞋,有些特殊工种的职业人员需要高靿雨鞋作为劳保用品。

像过去和排水工种相关的职业,单位会统一发放雨鞋作为工作必需品。

由此可见,未来,随着雨鞋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雨鞋市场需求空间将进一步加大。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年可产500万双雨靴,可有效满足当前市场对于雨鞋产品的市场需求,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程。

2.3.3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项目企业创造条件开发优势资源,深挖潜力提升雨靴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品质的雨靴产品,本次“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将充分发挥科技领先优势与人才优势,通过企业技术改造提升技术水平,购置国际先进的技术装备,采用规模化生产经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雨靴产品,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

延伸企业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实现突破。

2.3.4增加当地就业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除了少数的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技术人员由项目公司解决外,新增员工均由当地招工解决。

本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吸收下岗职工与闲置人口再就业,可促进当地经济和谐发展;此外,项目的实施可带动当地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搞活国民经济、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3.5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正式运营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9163.64万元,年可实现利润总额1683.45万元,年均净利润1262.59万元,年可上缴增值税635.18万元,年可上缴所得税420.86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69.87万元,因此,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为黄石市当地增加1125.92万元利税,可有效促进黄石市当地经济发展进程。

综合以上因素,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2.4.1市场可行性

“十二五”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雨鞋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雨鞋的市场需求力度将持续加大,而当前市场远未饱和,项目生产面对很大的市场需求潜力。

2.4.2技术可行性

本项目建成后将采用国内最新技术,引进一流设备,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优,项目产品的生产技术将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

项目建成后将紧跟国内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脚步,不断缩短技术更新周期,对生产各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本项目技术水平的先进地位。

针对此次实施项目,项目公司已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队伍,资金实力及人才优势较强。

2.4.3管理可行性

项目公司为实现跨越发展,公司坚持“科技领先,管理高效”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快企业科技开发步伐,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本项目将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专门组建相关组织机构及经营队伍,负责项目的规划、立项、设计、组织和实施。

在经营管理方面将制定行之有效的各种企业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确保本项目按照现代化方式运作。

2.5可行性分析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当地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支持,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实施,项目符合当地产业规划及产业布局建设要求,工艺设计可靠合理,是一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

“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拉动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以及我国的雨靴制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雨靴产业的转型升级。

鉴于以上必要性及可行性的预测分析结论,本项目的实施将面对较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在赢得企业利润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增加当地政府财税收入、提高劳动就业率。

所以,本项目的实施具备一定的市场可行性,建设可行且十分必要。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

3.1我国橡胶制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橡胶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之一。

它不仅为大家供给平常日子不可或缺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物,并且向采掘、交通、修建、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工业供给各种橡胶制出产设备或橡胶部件。

可见,橡胶职业的产物品种繁复,后向工业非常宽广。

  近几年来,橡胶职业得到不少开展,已有细分职业稳中有升,重生橡胶细分职业则飞速开展,但一起,橡胶职业也还存在环境、资源、灾祸、立异等难题。

2004年,全国天然橡胶栽培总面积69.62万公顷,开割面积45.19万公顷,干胶产值57.33万吨。

其间农垦橡胶栽培面积41.1万公顷,民营28.52万公顷,别离占全国橡胶总面积的59.03%和40.97%。

2005年,海南遭受50年稀有的干旱和千载难逢的飓风灾祸,天然橡胶出产遭受重创。

为发掘国内天然橡胶栽培、加工的开展潜力,添加自给,中国橡胶职业做出了不懈的尽力,认真贯彻国家安全、节能、环保和清洗出产政策,并获得重大成果。

尤其是橡胶助剂职业活跃调整产物结构,绿色环保型助剂大幅增加,防老剂优良品种产值份额已达80%,促进剂达50%,有毒、有害、高致癌的NOBS出产值得到有用操控;废橡胶归纳使用率达65%以上,再生胶及胶粉后加工使用范畴扩展。

--橡胶制品

2006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六届三次理事会讨论通过并发布《中国橡胶工业“十一五”科学开展计划定见》及橡胶职业“十一五”施行名牌战略计划定见。

这是初次由协会安排制定的职业计划。

计划标明,橡胶工业“十一五”时间要走自主立异之路,全职业要实在转入科学开展的轨迹,使中国成为国际橡胶工业的强国。

近几年来,橡胶行业得到不少发展,已有细分行业稳中有升,新生橡胶细分行业则飞速发展,但同时,橡胶行业也还存在环境、资源、灾害、创新等问题。

中国橡胶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到2010年,中国天然橡胶总消耗量将达到230万吨,橡胶工业的产品结构将有较大变化,新型产品、更新换代产品增多、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扩大,生产技术有明显进步。

我国的胶鞋产量占全国各类鞋总和近50%的份额,出口量居世界之首。

2009年胶鞋行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形势1-6月份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行业协会的引导下,出口企业注重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出口产品档次的提高及附加值的提高,使2009年下半年的出口形势得到新的转机。

胶鞋行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橡胶原材料的自给能力。

本文概述了我国胶鞋工业的变革和现状以及我国胶鞋行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胶鞋的发展变化已经改变了产品结构和市场导向。

从全世界来看低档胶鞋市场在逐渐萎缩,但如果传统胶鞋产品能进一步提高档次。

加快创新步伐。

逐步与高档旅游鞋并轨,更好地适应国内外市场新变化,胶鞋生产企业才能在鞋类产品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3.3我国雨靴制造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近年来,中国雨靴行业的发展尤为迅速,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品质明显提高,花色品种和国外基本接轨,产品的技术含量也有很大的提高。

雨靴行业作为国内迅速崛起的一个轻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雨靴产业作为重要的朝阳产业之一,将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并将其纳入国家重点发展产业。

随着“十二五”的来临,中国经济将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对整个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解决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问题,我国的经济战略将由出口主导型调整为内需主导型。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雨靴产业也迎来了转型的最好时期,在此期间,我国雨靴制造产业有望摆脱现在这种无序竞争的混乱状态,真正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近来来雨靴潮流渐渐兴起,舍弃旧时笨重、古老的雨靴款式,取而代之的是色彩缤纷,或印花、或配有装饰的橡胶雨靴。

目前,随着各种流行时尚雨靴的纷纷上市,学生雨靴款式不断推陈出新,中国的雨靴市场到底有多大,有数据显示,中国现有中小学生约2亿人,大中学生约4000万人,成人在校生约500万人,企事业单位领导约3400万人。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的大幅度增加,雨靴行业毫无疑问拥有十分广阔的消费市场。

3.4市场小结

可以预见,在国家行业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雨靴制造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而促进雨靴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使项目公司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还将推动黄石市的雨靴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项目的建成将为中国的雨靴制造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技术,实现新的飞跃。

因此,本次“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的建设正是顺应了我国雨靴制造产业发展政策,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实施既增加了项目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综上,年产500万双雨靴生产线建设项目将面临巨大的市场发展契机,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4.1项目厂区选址

本项目建设地址是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工业园区。

4.2区域投资环境

4.2.1区域概况

项目区域所在位置图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

是继武汉之后湖北建立的第二座城市,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是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之一,全市现辖大冶市、阳新县和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四个城区及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人口260万(2009年)。

其中,城区面积233平方公里,人口77万。

4.2.2区域基本情况

黄石市有着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和雄厚的工业基础,素有“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和“服装新城”之称。

全市已形成冶金、建材、纺织等14个主导产业,共有6家公司在沪、深两市挂牌上市,拥有大冶有色、东贝机电(东贝太阳能、压缩机)、中国劲酒、华新水泥、美尔雅西装、美岛服装、湖北新冶钢等一批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

作为长江经济开发带的重要支点、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和鄂东区域经济龙头,黄石市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流域面积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1339平方公里,保安湖水系570平方公里。

境内岩溶地貌发育,溶洞众多,很多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全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破碎,局部地方形成不完整的山间盆地。

岗地坡度一般较为平缓,沿江一带标高较低。

市区形状呈“入”字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风光绮丽的磁湖镶嵌市区中心。

有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东方山、西塞山、飞云洞等旅游景点。

磁湖面积10平方公里宛如嵌在市区中心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

市区城市建设用地一般在海拨18-50米之间。

黄石市地质条件较好,地耐力一般较高,除个别软土层低于10t/m2以上,一般在15-20t/m2之间。

地下水含量丰富,工程地质性质良好,这些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黄石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

4.2.3区域气候

黄石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7℃;最高温度38℃;最低温度-3℃。

年平均降水量1400mm。

最大风力5—6级。

空气质量符合GB3095-32标准。

地震潜在可能性,不处于地震带。

黄石市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其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气候。

最热月(7月)平均29.2℃,最冷月(1月)平均3.9℃。

无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时,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时数的31℅-63℅。

境内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17米。

全境气候温和、湿润,冬寒期短,水热条件优越,有利农作物生长。

但由于大气环流、地形、季节变换,气候各要素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因而倒春寒、大暴雨、强风、伏秋连旱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4.2.4区域资源

1、矿产资源

大冶市矿产资源丰富。

已发现的有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矿产4大类计64种,黑色金属有铁、锰,有色金属有铜、钨、钼、锌、铅、钴,贵重金属有金、银,稀散元素矿产有锗、镓、铊、铟、硒、碲等;非金属矿有磷、硫、含钾岩石、石灰石、重晶石、方解石、天青石、膨润土、石膏、硅灰石等39种;燃料矿有煤炭,其中硅灰石质量居世界第二。

具有品种全、矿产配套程度高,主要矿产相对集中,交通方便,易采易选,共(伴)生矿产可综合开发利用等特点。

已列入储量表的矿产有42种,其中铜、钴、钨、钼、金、银、锶、铼、硅灰石、透辉石、泥灰岩、熔结凝灰岩、饰面大理岩等14种矿产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4000多亿元。

主要矿产的储量公布十分集中,全市小型以上的铁、铜、金矿床共190多处。

铜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91.8%,共有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9处,为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重要的供矿基地。

金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88%。

水泥用石灰岩矿床规模大、质量好、矿层厚度大,宜于露天开采,为发展水泥等建材行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铁矿石保有储量虽只占全省储量的23.7%,但产量居全省第一,共有大、中型铁矿床6处,是武汉钢铁公司铁矿石原料重要产地。

2、水利资源

黄石市襟江带湖,水资源十分丰富,长江流经黄石市东北边境,上起鄂州市艾家湾,下迄阳新县上巢湖天马岭,主河道流程长72.31公里。

市境内河港、湖泊纵横,水库星罗棋布,大小河港有408条,其中5公里以上河港有146条,总河长1732公里。

湖泊258处,主要湖泊有12处:

磁湖、青山湖、大冶湖、保安湖、网湖、朱婆湖、宝塔湖、十里湖、北煞湖、牧羊湖、海口湖,仙岛湖,总承雨面积2469.76平方公里。

水库266座,总库容25.05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6座,小

(一)型水库51座,小

(二)型水库207座。

全市水资源总量42.4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8.05亿平方米。

3、林业资源

黄石地区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而地带性植被类型则是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实际上亚热带针叶林占一定优势。

此外,还有亚热带竹林、灌丛、荒山草地及人为栽种的混合植被型(街道、公园绿化带)。

黄石市植被种类繁多,已知的主要植被种类有:

裸子植物7科18属30多种,被子植物150多种300余属2000余种,蕨类植物有18科30多属60余种,还有藻类、菌类、地衣、苔藓等各类植物。

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菊科、禾木科、豆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葫芦科、苋科、毛莨科等植物品种为最多。

黄石地区的长乐山三叠系地层中有鱼化石,金山店等地石灰岩一、二叠系地层中普遍有腕、珊瑚化石,石龙头地区有豪猪、大熊猫、野猪、中同鬣狗、东方剑齿象、中国犀牛、斑鹿等化帮石,表明在两亿年前黄石地区有软体动物活动,在四五十万年前有脊椎动物活动。

由于沧桑变迁,有些古代动物不复存在,但豪猪、野猪、虎、豹、狼等动物继续生存。

4.2.5区域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