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标准cha.docx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标准ch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标准cha.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标准cha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066007)
2014年,我院增设了都市园艺专业。
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出社会需求的符合现代农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如何将高职教育与职业需求相结合?
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思考。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便是探索的结果之一。
《茶艺与茶文化》是适应当前茶艺行业发展及生态观光旅游需求的。
课程紧密结合现代茶艺职业需求情况,使得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和适应现代生态观光旅游发展需求。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背景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名族之国粹。
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成我国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
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中国器物文化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唯有茶文化,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追求的质量在不断提升,人们对茶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饮茶上,而逐渐上升为对茶文化的品味上,是高雅的休闲娱乐、以茶悟道的精神需求。
传承和弘扬中华茶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目前,茶艺展示在茶叶营销、旅游餐饮、休闲酬宾等领域广泛应用。
开设《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旨在通过茶艺展示弘扬传承中华茶文化,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职业技能,拓展就业空间。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和作用
课程性质: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是都市园艺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实用性、技能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课程作用:
本课程通过介绍茶叶、茶文化、茶艺展示,使学生具有茶艺、茶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正确运用茶文化知识,同时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高综合人文素质;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职业技能,拓展就业空间。
2、课程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充分体现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通过本课程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茶艺与茶文化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理解茶叶相关知识与发展,掌握茶艺发展、茶艺场景布置要求及茶艺表演等知识。
并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发展、创作高水平茶艺表演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学生毕业后在茶艺与茶文化岗位顶岗实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茶艺师,最终实现在茶艺行业的零距离就业。
三、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3个教学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均明确了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要求。
在这三个模块中,采用了递进式关系,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项目。
第一个模块的工作任务是打好文化基础知识。
第二个模块的工作任务是掌握不同茶叶性质及冲泡技术。
第三个模块是技能训练茶艺馆的管理。
前置课程:
《植物及植物生理》、《花卉生产与销售》等。
后续课程:
《插花与茶艺设计》、《盆景制作与养护技术》、《毕业实习》等。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1、课程标准设计的总体思路
通过三个模块教学,逐项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具有茶艺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项目的解决,使学生能根据要求设计各类茶法,为学生正确运用茶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及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基础;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敬业爱岗和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良好职业道德观。
掌握茶艺服务的日常操作流程,具备从事茶艺服务实际工作要求的技能,具备良好的服务礼仪、礼貌,具有较好的服务意识、职业道德。
2、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整个课程划分为三个部分,一为基础知识,介绍中国茶文化、茶叶基础知识及茶艺工作等知识;二是茶艺表演;三是技能训练等知识。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茶艺发展特点及茶叶基本知识,以现代茶艺发展需求为目标,重点介绍茶叶基础知识与茶艺表演,突出现代茶艺设计技能,注重介绍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突出了实用性、应用性,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新、实、特。
本课程分两个模块:
理论课模块(50学时)和实践课模块(58学时)。
理论课模块又分:
基础知识模块(中国茶文化、茶叶基础知识、茶事服务等)和专业知识模块(结合主题需求进行茶艺表演,根据职业面向掌握茶艺馆的经营与管理等)。
实践课模块又分:
实践知识模块;专业技能实践模块;顶岗实习模块。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技能与素质目标
1、课程的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茶文化、茶叶基础知识,掌握茶事服务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不同茶艺表演特点及技能,能根据需求对茶艺馆进行主题场景布置及管理等相关知识。
2、课程的专业能力目标
能通过不同的主题、环境、空间独立设计并完成不同茶艺表演,以满足不同消费对象及活动需求。
3、课程技能目标
掌握茶叶基础知识;掌握不同茶艺表演技艺;掌握茶艺馆管理与经营相关知识。
4、课程的社会能力目标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养成求真务实、吃苦耐劳、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具有较强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统一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实践性强,课程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促进学生掌握相关内容与技能,并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造型。
2、“教、学、做”三位一体
以操作融《茶艺与茶文化》于情景教学之中,实现“教、学、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情景”。
3、教学方法目标
(1)积极开展现场教学
合理安排课程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
我们组织学生从课堂教学走向花艺馆,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并将所学的各种茶叶加以分析比较,使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更好的树立今后的职业目标。
(2)合理利用项目导向教学
从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将学生的学习与学生发展密切结合起来,采用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活动的实践者。
如我认真利用教学实习完成项目导向教学,首先将实践实习的项目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根据课前所学的内容,拟定实习方案,再将该方案与教师的方案相比较,使学生真正理解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该教法不仅让学生“学知识”,而且还“学会学习”,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参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而实现的。
(3)加强直观教学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积极进行直观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挂图、相关教学视频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直观性。
(4)教学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结合以前学过的内容联系到后续教学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充分思考再进行回答,最后我再进行讲解和总结。
如问常见的茶艺类型有哪些,学生有各种不同的回答,我再进行总结,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或每次课结束时,针对下次上课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上课时,先让学生回答或讨论这些问题,最后有老师归纳分析讲解,师生间形成了良好地教学互动。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本课程共分三个教学任务6个教学情境43个子教学情境,108个学时,详见下表。
《插花与花艺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课时安排表
任务
情境
子情境
课时
茶艺基础知识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传播知识
0.5
华夏茶文化的发展史
1
历史上的饮茶阶段
1
中国贡茶的发展
0.5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
2
茶叶的分类知识
1
实训:
茶叶的识别
2
茶叶的种植与加工知识
2
茶叶的鉴别与品评
2
实训:
茶叶品质鉴别
2
茶叶的保健功效
2
茶叶贮藏知识
2
实训:
茶叶的专业保藏及
家庭保藏的方法
2
茶艺表演
茶事服务
茶事服务基本知识
2
茶事服务心理
1
茶事服务的主要环节
2
品茶用具知识
3
实训:
茶具 识别
2
实训:
茶具选配
2
茶的水、火情结
2
茶事礼仪服务
3
茶艺表演
实训:
品茗用水的选择
2
实训:
水温的选择
2
茶艺表演的基本要求
2
各类茶的冲泡技巧
5
实训:
各种茶的泡制
30
各类茶的生活待客型茶艺
2
鉴赏名茶表演
2
实训:
仪表、仪态
2
实训:
姿态
2
实训:
礼节、礼貌
2
实训:
接待准备及程序
2
实训:
茶艺工作人员的
岗位职责
2
茶艺馆的经营与管理及休闲茶饮
茶艺馆的经营与管理
茶艺馆经营特点及内容
1
筹备、经营一家茶艺馆
1
茶艺馆的经营管理
1
茶单的设计与制作
2
茶艺馆的营销
1
休闲茶饮
花草茶品饮
2
茶叶的调饮
1
实训:
调饮茶艺
2
茶点与茶膳的制作
1
实训:
民俗茶艺
2
复习
2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利用本市与周边城市的有利条件,进行现场教学,使所得的经验更贴近实际,注重“教、学、做”相结合。
2、教学内容与茶艺发展密切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等进行直观教学。
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
4、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5、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
6、教学场所应实现讲解和训练一体化,使学生能够边听边看,边听边练。
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同学多关注茶艺发展动向,能学以致用。
二、教学实施建议
1、教学设计
根据该课程标准,学校在教学实施前,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明确课程实施的载体,制定课程实施具体方案,细化考核标准和确定评价方法。
2、教学方法建议
采取项目教学法、实操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建议充分利用投影、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创建茶艺服务的仿真环境,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茶事服务的技能技巧。
三、教学评价
1、评价建议--课程考核标准
(1)能够熟练掌握茶叶的分类方法与制作技艺。
(2)熟悉茶的功效及科学的饮用方法;熟悉茶叶的选购与品质的鉴别方法;掌握茶叶的储存方法。
熟悉茶艺的概念;熟悉泡茶的器具;掌握茶叶的冲泡方法;掌握各类茶的茶艺;掌握茶艺中的品茶艺术;熟悉茶艺人员的礼仪要求。
(3)寻找相当数量的客户群,并与之建立联系,做到表达条理清晰,内容完整清楚。
(4)编制简单协议和合同,符合合同、协议文本的基本要求。
(5)能在项目现场独立检查、监督茶艺表演工作,并与顾客良好沟通,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符合职业道德标准。
(6)能及时发现茶艺表演现场的问题,灵活处理简单突发事件,避免或减少损失。
2、评价方法建议
本课程考核原则是坚持评价主体、评价过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逐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考核与评价体系;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在考核方式上可采用笔试、案例分析、项目综合评价等多种形式。
(1)课程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实践技能操作考核、平时考核三个部分组成。
理论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着重考察学生的茶叶基础知识、茶文化知识、茶叶冲泡及行茶礼仪等相关基础知识。
(2)实验实习技能考核在理论考试前一周进行,根据授课教师计划安排及事先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综合考评。
(3)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的成绩比例按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执行,共占70%。
平时考核是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实训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交流等方面综合评定,占课程总成绩的30%。
3、学生评价
通过教学效果反馈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通过学生对教师的测评,全面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见:
学生对任课教师评教反馈表)。
通过对互动环节中学生提问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成效和自评情况。
学生对《茶艺与茶文化》任课教师评教反馈表
评价内容
分值
测评得分
教学态度认真,关心爱护学生,为人师表
5
教书育人,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管理,维护正常课堂教学秩序
5
认真备课,每堂科目明确,条理性强,讲清难点,讲透重点
5
注重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10
结合授课内容,介绍新知识、新成果及与本课程有关的相关知识
5
方法灵活,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积极运用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得当,课堂气氛活跃
5
实训教学准备充分,计划完备,认真落实实训设备、器材、场地
5
实训目的、操作过程、操作要领、安全等事项交代清楚
5
教师本人动手能力强,操作熟练,示范性强
10
注意让每位学生掌握每个环节的要领,达到预期效果
10
指导课后学习,认真批改作业,精心辅导,耐心回答学生问题
5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自己实践,我可以单独进行实践操作
10
通过学习这门课,我觉得收获很大,掌握了应有的知识和能力
10
合计
100
4、教师同行评价
通过教研室和系(部)同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全面了解教师教学情况(见:
教师同行评教反馈表)通过随机抽取学生提问和技能操作检验,点评和了解学生学习成效。
加强学生考勤,对学生学习态度进行考查。
教师同行评教反馈表
评价内容
分值
测评得分
教学态度认真,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气氛活跃
10
教学材料规范,教学进度、实训计划、试卷分析等填写准确、具体
5
严格按大纲、按教学进度表完成教学任务
5
平时对学生要求严格,教书育人,受学生欢迎和爱戴
10
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学有所获,反映良好
10
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动态
10
具有制作课件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10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主动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
10
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思想教育的结合
10
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良好
10
考核内容得当、难易适中,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检验
10
合计
100
四、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依据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代茶艺发展特点,广泛搜集近几年茶艺发展的相关资料,本着“理论够用,突出技能”的原则,突破现有专业教材在体系和内容等方面已不能完全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压缩理论部分,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技术紧密结合,按照工作过程编排教学内容,突出技术操作的过程性。
在编写形式上,每章前面安排了学习要求,技能要求,学习重点、学习方法和内容提要。
每章结束后进行了知识要点的框图归纳;并安排相关的实习实训项目,以促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目的性明确一致,真正达到“教、学、做”三位一体,体现教材的特色。
五、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
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1、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积极开展现场教学;合理利用项目导向教学;加强直观教学;“教、学、做”三位一体;加强教学互动,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挖掘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增强学生思考和判断力,努力实现教学关系的一体化。
2、教学与职业面向需求相结合
本课程作为都市园艺专业核心课程,应立足于职业面向,在知识创新及知识应用方面应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而我们必须满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
通过校企合作,寻找教学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尽可能完善课程体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知识和技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