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经笺疏》近代 张义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5127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胎息经笺疏》近代 张义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胎息经笺疏》近代 张义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胎息经笺疏》近代 张义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胎息经笺疏》近代 张义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胎息经笺疏》近代 张义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胎息经笺疏》近代 张义尚.docx

《《胎息经笺疏》近代 张义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胎息经笺疏》近代 张义尚.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胎息经笺疏》近代 张义尚.docx

《胎息经笺疏》近代张义尚

《胎息经笺疏》近代张义尚

胎息经原文

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

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上经共八十三字,一十七句

笺疏缘起

尚自幼多病,又乏齐物乐天之智,常汲汲于死生之域,故于修养诸术,道佛学说,无不参究,冀得延命固形,超脱证果。

然念余多年来,学愈多,行余蔓,与日损之旨,大相背谬,自亦知之。

适一九五一冬日二十五,腊之十五日,闲居无事,因思学道半生,有何受用,无常一到,将何应付,不禁惊起,欲痛改前非,身体力行。

然行将何据,细忖道书种种,伪谬者固无论矣。

其他纵非伪谬,或则陈义过深,(如参同契,悟真篇等)或则支离寡要,(如道藏中之绝大部分),求其能为初学楷式,而内容精当扼要,足为实证之资者,其惟胎息经乎。

惜经疏与幻真先生注,皆欠妥善,故当即决心参考各家要言,作成笺疏,以便一己之行持,且以与佛密互证。

惟年来从事医学内典之纂辑,此意搁置已久,今幸二者大体就绪,故特及之,此作笺疏之缘起也。

尚按:

闵小艮真人遗言有曰“好为苟难,耽误一世,作异矜奇,全不济事,只此平常,还源密谛,三百日园,时时明是。

”善哉言乎~乃先得我心也。

经之所证

道宗书十九伪造,性命圭旨蛰藏气穴节下,载此一段,题曰达摩祖师胎息经,此一见而知其伪者,故伍冲虚真人于天仙正理中引用经首二语,只称古胎息经而不著撰人名氏。

查性命圭旨刊于明之万历,正理亦系同时之书,则此经或系明以前宋元人之知道者,托达摩而造与。

经旨正鹄

此经经旨,即是内丹。

内丹者,阴丹也。

乃一己身中所配合而无须假之于人者,亦称玉液还丹,(南宗以筑基后令得药结丹为玉液,与此迥别,故以亦字冠之),实为了性之功。

道宗功夫,虽大成是一,而入手确有多途。

有一己独修者,有资药物者,有赖鼎器者,有三法参差并用者。

而鼎器之中,又有单用虎者,有龙虎并用者,其道虽有浅深,此缘学者根性福德不齐所致。

若云大成,总非三家相见不能也。

而今末法时代,欲如旌阳三丰之所为,实不可能,惟有尽性至命,俾这边事尽,那边易通。

此亦文逸真人所谓形神虽曰两难全,了命未能先了性之旨也。

然古今学道者,多不能辨析内外,致丹道混淆,莫衷一是。

殊不知阴阳有一身、同类、虚空之别,故丹法有玉液,金液,玄珠之殊。

是以玉炼者金炼,金炼者菲玉炼,间又玉炼金炼皆知,而不识玄珠化形之道,经于尸解已耳。

迩来惟皖中陈樱宁先生,以玉液为修道,认金液为炼丹,于纠葛不清之中,辟出一条光明大路,俾学者于茫昧之中,有所辨析,此所谓先得我心者,佩甚~非读书破万卷,师授有渊源者,岂能知此乎~尚于此将阴阳分作一身、同类、虚空三种,亦不过聊存一说耳,实则纯粹南宗,入手即假同类,由浅入深,而功法步步不同;纯粹北宗,始终皆是单修,而末后单亦非单;东西两派,合南北为一,由北宗法入门,以南宗法证果,此因派别不同,而所用之方法亦异,不可不知也。

他如三丰之法,步步俱用龙虎,李晦卿注参同、翁葆光注悟真,(即三注中之薜注)颇为近之。

至于陆子野之悟真注,则又明是两家之法。

余初以两家为非真,及学佛密,始知昔日殆井蛙之见。

总之,修真一道,法有多门,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闸透长安,若得真师真诀,门门堪以证果,只看学者之因缘与实践之功夫如何耳。

胎息经笺疏正文

古仙云,胎者胎其神,息者息其气。

故胎字是指神之泰定,不动不摇,不忧不惧,不思不想,如婴孩之处母腹一般。

息字是指粗气绝灭,亦是外气不行,气即不引,自然百脉中和,一片光明。

须知气犹水也。

神犹月也,月动由于水漾,神摇由于气牵,水澄则月明,气定则神慧。

在玉液还丹中,始终不外神气相抱,不出不入,如女之怀孕然。

而亦惟有依此神不离气,气不离神,气气相依,达于大定,而内丹自成,故曰胎息经。

经者常道也。

言此胎神息气之功,即玉液之常道也。

夫神即曰胎,考怀胎者,二五媾合之后,即是有物在胞,自然常存,无一息不贯注,无一刻不孕育者,吾人之神,终日攘攘,梦中犹且不靖,安望其能蛰藏不动,含宏光大乎,吾前固已言及气能动志矣,而志能动气之旨,尤不可忽。

盖杂念纷乘,并非真心真神,无异风也。

水本不动,因风荡漾,风若不来,水还澄湛,而水月自相辉照矣。

故知道者,去三心,灭四相,缘念既绝,真神(一灵也)朗耀,气自归根,不出不入矣。

式一子(万启型)论转息法曰:

“道在天地间,古今由一息,以道不可见,所可静观而领悟者,惟此一息耳。

而息有真凡,凡息者,呼吸也,人所易知,而凡息中之真息,惟修真者能知之。

至真息中之无息,无息中之不息,非真人莫辨。

虚极静笃之时,凡息除而真息见,杳杳冥冥之中,真息现而无息立,绵绵密密之顷,无息安而不息转。

知转息,即知转识,知转识,即知转几,知几其神乎,虽然,转息非易易也。

欲知转息,非知分息不可,欲知分息,非知离息不可,欲知离息,非知合息不可,欲知合息,非知通息不可,通则一、一而二、二而一也。

庄子所谓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非此之谓耶。

上疏经名竟胎从伏气中结

神犹人也,气犹马也。

马载人驰,犹之气牵神动,故欲神定自在,有如孕妇之怀胎者,舍降伏其气,使气能归根蛰藏,莫由致也。

然归根何所,气如何伏,此中大有研究。

曹文逸云:

专气致柔神久留。

北游语录云:

尝记师父(指丘祖)大定间宣见时,论及诸功法,惟存想下丹田为最,然止一法耳,于道则未也。

幻真先生注胎息经曰:

脐下三寸为气海,亦为下丹田。

尚按下丹田即神气归根之所,其适当部位,在脐后微下之处,但不可执定几寸几分,知其地就是,古云脐后腰前,心下肾上(此肾指阴跷穴),中间一带,不可拘执是也。

规中指南论玄牝曰:

径寸之质,以混三才,在肾之上,心之下,仿佛其内,谓之玄关。

不可以有心守不可以无心求。

以有心守之,终莫之有;以无心求之,终显其无,若何可也。

盖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但存心绝虑,调息气匀,寂然常照,勿使昏散,候气安和,真人入定。

于此定中,观照内景,才若意到,其兆即萌,便觉一息,从规中起,混混续续,兀兀腾腾,存之以诚,听之以心,六根安定,胎息凝凝,不闭不数,任其自如,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吸,如百虫蛰,氤氲开阖,其妙无穷。

如此少时,便须忘气合神,一归混沌,致虚之极,守静之笃,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湛然常住,是谓真人之息以踵踵者其息深深之竞,神气交感,此其候也。

元气所由生,真息所由起,此意到处,便见造化,此息起处,便是玄关,非高非下,非左非右,不前不后,不偏不倚,人一身天地之正中,正此处也。

采取在此,交媾在此,烹炼在此,沐浴在此,温养在此,然结胎在此,脱胎神化,无不在此。

此窍阳舒阴惨,本无正形,意到即开,开合有时,百日立基,养成气母,虚室生白,自然见之。

昔黄帝三月内观,盖此道也。

按陈真人此论,乃混中下二田而说等者。

然此中分辨,最不易知,惟闵真人天仙道程宝则,论之最祥。

其言曰:

一尘不染,则其无杂念也可知。

念无而后息住,息住而后关开,此一定之理,然亦有一虚一寂而便开焉者,此乃气穴,非炁穴也。

气穴者,祖炁之所自出,而炁穴在其中。

炁穴开而玄关辟矣。

此一说也,知者鲜矣。

噫,此地仙之所以多夫天仙者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语曰:

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不蒙师指,到老还成古董,是某之幸也。

夫师不云乎,不云乎,所穴不开,进火无门,炁穴不开,圣胎不结,忘而又忘,玄关斯辟,是二非二,是一非一,如鸡抱卵,不说而说。

万启型曰:

气穴在下,炁穴在上,穴同而窍异也。

又曰:

玄关未开,只是凝神于气穴,做人元功夫,玄关已开,则凝神于炁穴,直接天元矣。

于此可知初机之士,总以下田坤腹为依归,当其凝神聚气,现出玄关,此关乃有时而开,有时而不开者,故曰功到则现,机寂则隐,即是坤炉,一名神炉,乃起息止息之所,实即气

穴也。

而此亦名玄关者,以系神气混一后所现,所谓玄妙机关也。

若真正玄关,一名玄窍,必于任督通理,人道已尽之后,虚静之极,此窍乃现,故有功非十年八载,难言开窍之说。

此窍开则常开,神有所藏,故各神室黄房,而炁自由阴跻起,经脘后脊前中缝,直透泥丸,而若无升无降者,此正黄中通理天仙结胎脱胎之地也。

抱朴子曰:

故行炁,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疮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饥渴,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

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以胞胎之中,则道成矣。

初学行炁,鼻中引炁而闭气,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吐之及引之。

皆不欲令己耳闻其炁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著鼻口之上,吐炁而鸿毛不动为候也。

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

夫行炁当以生炁之时,勿以死炁之时也。

故曰仙人服六炁,此之谓也。

一日夜有十二时,其从夜半以至日中六时为生炁,从日中至夜半六时为死炁,死炁之时,行炁无益也。

善用炁者,嘘水,水为之逆流数步,嘘火,火为之灭,嘘虎狼,虎狼伏而不得动起,嘘蛇虺,蛇虺蟠而不能去,若他人为刀兵所伤,嘘之血即止,闻有为毒虫所中,虽不见其人,遥为嘘祝我之手,男嘘我左,女嘘我右,而彼人虽在百里之外,即时皆愈矣。

又中恶急疾,但吞三九之炁,亦登时差也。

但人性多燥,少能安静以修其道耳。

又行炁大要,不欲多食,及食生菜肥鲜之物,令人气强难闭,又禁恚怒,多恚怒则炁乱,既不得溢,或令人发颏,故甚少有能为者也。

摄生三要曰:

养气者,须从调息起乎。

禅家谓息有四种,凡鼻息往来声者,此风也,守风则散;虽无声而鼻中涩滞者,此喘也,守喘则结;不声不滞而往来有迹者,此气也,守气则劳;所谓息者,乃不出不入之义。

朱子调息铭曰:

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吸,如百曰蛰,春鱼得气而动,其动极微,寒虫含气而蛰,其蛰无朕,调息者,须似之绵绵密密,幽幽微微,呼则百骸万窃,气随以出,吸则百骸万窍,气随以入,调之不废,真气从生,诚要诀也。

又曰:

养身者,毋令身中之气,有所违诤。

如行久欲坐,此从动入止也,将就坐时,先徐行数步,稍申其气,渐放身体,止气稍来,动气稍去,从此而坐,则粗不忤细矣。

如坐久欲行,此从止出动也,必稍动其身,或申手足,如按摩状,然后徐行,不然,细气在身,与粗气相忤矣,其余种种,依此推之。

又曰:

习闭气而吞之,名曰胎息,嗽舌下泉咽之,名曰胎食,春食朝霞者,日始出赤气也;秋食沦汉者,日没后赤黄气也;冬食流瀣者,北方夜半气也;夏食三阳者,南方日中气也。

勤而行之,可以辟谷,余试之良验。

又曰:

初学调息,须想其气,出从脐出,入从脐灭,调得极细,然后不用口鼻,但以脐呼吸,如在胞胎中,故曰胎息。

初闭气一口,以脐呼吸,数之至八十一或一百二十,乃以口吐气出之,当令极细,以鸿毛著于口鼻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度,渐习转增,数之久可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

葛仙翁每盛暑,辄入深渊之底,一日许乃出,以其能闭气胎息耳。

但知闭气,不知胎息,无益也。

又曰:

气欲柔,不欲强,欲顺,不欲逆,欲聚,不欲散,故道家最忌嗔,嗔心一发,则气强而不柔,逆而不顺,乱而不定,散而不聚矣。

若强闭之,则令人发咳。

故道者须如光风霁月,景星庆云,无一毫乖戾之气,而后可行功。

又食生菜肥鲜之物,亦令人气强难闭,食非时动气之食,亦令人气逆。

又多思气乱,多言气散,皆当深戒。

三丰真人道言浅近说曰:

凝神于虚,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

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

调息者,调度阴跻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于气穴中也。

又曰,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日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炁融和,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

矣。

又曰: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

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尚按伏气胎息,必依调息为功,调息之法,三丰最详,故本注多引之,乃真仙口诀也。

至于闭息一法,古仙多有辟之者,然亦有其相当作用,未可厚非,不过行持须极自然最好由调绵绵之中和气入手而渐企之,余已详述于气功保健的研究和实践中矣。

张紫阳真人金丹四百字自序中有曰:

要须知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此窍者,非心非肾,非口非鼻,非脾胃,非谷道,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火候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结丹亦在此矣,脱体亦在此矣。

夫此一窍,亦无返旁,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在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也。

此之一窍,不可以私意揣度,是必心传口授苟或不而,皆妄为矣。

闵一得真人注曰,揣度即是念头,夫大道教人忘念,乌可私意揣度,然而戒揣度,又戒他求,谓必心传口授者,显示学者以必由心得也。

在上智之人,天怀素定者,读之自可顿入,中智之士,功需渐进者,尚恐觅趋径而无由,吾今仰体张祖婆心,普为学人身中,指一入窍正路,厥为止念一法,夫欲止念,先须惩忿窒欲,去除种种杂念,只留正念,正念虽留,却不许有依附旁念,潜滋暗长,俄而此念顿息,后念未起,正是万虑消忘,绝妙好时,得师一句,便能心受矣。

然人果能于前念已断,后念未续之际,当下猛然一觉,不啻心传,尽堪自得,夫亦何待夫口授耶。

只要当下得觉,切勿自惊,弗自惊者,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身中药材亦资之深,而所谓法度者,亦取诸左右逢其源矣。

上文所谓冬至药物火候等等,尽在于此者信也。

若以私意揣度之,不几南辕而北辙哉,乌乎可。

尚按道宗一般传授,多是修气以摄心之渐乘,而真人示以上止念即知玄牝,则是道宗之无上上乘,修心摄气,一了百当之法门也。

此理与佛法显教之禅宗及密教所传之大手印大圆满,大可相通,大宜著眼。

气从有胎中息

气如何息,惟赖神明大定,如妇之有胎然。

古仙云,神一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

吕祖师百句章曰:

无念方能静,静中气自平,气乎息乃住,息住自归根,归根见本性,见性始为真。

神入恍惚杳冥之乡,形归虚无寂寥之境,所谓养命资于养性,正谓此也。

广成子曰: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

彭祖曰:

道不在顺,但能不思衣,不思食,不思声,不思色,不思胜,不思负,不思失,不思得,不思荣,不思辱,心不劳,形不极,常导引,内气息,但尔,可得千岁。

(一有不思曲,不思直二句)。

白真人玄关显秘论曰:

炼形之妙,在乎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丹成,丹成则形固,形固则神全。

故谭真人(谭紫霄,有化书)云,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忘虚以养道,忘忘则功园。

张虚靖天师大道歌曰:

道不远在身中,物则皆空性不空,性若不空和气住,气归元海寿无穷。

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精神损筋骨。

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术自长生,术则易知道难悟,既然悟得不专行,所以千人万人学,毕竟终无一二成。

神若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如此朝朝还暮暮,自然赤子产真胎。

曹文逸真人云:

神不外驰气自定。

丹阳真人语录曰:

师曰:

炁之难御,迅若奔马,唯静者为易,必去其外慕,虽观纷华之在眼前,正如深山穷谷中,方是道人心肠,倘不到无心地面,莫能制御,是知道者,贵于无心也。

北游语录曰:

吾今以实言告众,众等听之,非我之私言也,师真之言也。

人之学道奉善,初心莫不精进,行之未久而退怠,以其妄有所求,卒不见其验,则疑惑不能自解,故中道而废。

圣人设教于天下后世,惟欲人去妄复性,而不使情欲乱于中,使其心得其平常,为入道之本。

圣人岂独无情哉,能自不动其心耳。

如天有四时,寒暑运用,雷霆风雨,万变于前,而太虚之真体未尝动,学人体究到此,是到平常地色,故有云,平常是道。

先保此平常,其积行累功,皆由乎己,是在我者也。

道之显验,圣贤把握,是在天者也。

当尽其在我者,而任其在天者,功行既全,道乃自得,若有心以求则妄矣。

又曰:

清静有内有外,有无为,有有为,惟无为自得,是谓真清静,圣贤与之也。

今之学人,或有存想吐纳以为事者,善则善矣,终不见其成功,正如入冬时,能开诸花卉于覆荫中,非不奇也,然终不能成其实,惟无为清静,是为至极,无漏为验也。

三年不漏,则不丹结,六年则中丹结,其事已有不可具言者,九年上丹结,转入泥丸,三宫升降,变化无穷,虽千百亿化身,亦自此出。

何以能致此,曰:

必心地平常以为本,心平则神定,神定则精凝,精凝则气和,竹然见于面,发于四肢,无非自然,盖初以心地平常为本故也。

此在乎己者,固不可不尽,系夫天者,不可以强致,惟其积累功行既至,则有所自得。

又曰:

丘祖云,俺与丹阳,同遇祖师学道,令俺重作尘劳,不容少息,与丹阳默谈玄妙,一日闭其户,俺窍中听之,正传谷神不死调息之法,久之,推户入,即止其说,俺自此后,尘劳了毕,力行所闻之法,行之虽至,然丹阳二年半了道,俺千万苦辛,十八九年,犹未有验,祖师所传之道一也,何为有等须如此,只缘各人所积功行有浅深,是以得道有迟速,丹阳非一世修行,至此世,功行已满,用此谷神之道,当其时耳,故速见其验,俺之功行未备,纵行其法,久而无验,固其宜也。

修行人必先全抛世事,齐修万行,使一物不累,一心致虚,至寂无所寂之地,功行兼备则福至,福至则心开,一点光明透入,即天地之根,二物自然合而为一,方用绵绵之道以存养之,使之充实,则永劫不死矣。

摄生三要曰:

聚精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存神,神之于气,犹母之于子也。

(按中载炼精之诀,须夜半子时,披衣起坐,两手搓极热,以一手将外肾兜住,以一手掩脐而凝神于内肾,久久习之而精旺矣)。

故神凝则气聚,神散则气消,若宝惜精气而不知存神,是茹其华而忘其根矣。

又曰:

禅门止观,乃存神要诀,一日

系缘守境止,即系念一处是也。

二日制心止,不复系心一处,但觉念动,随而止之,所谓不怕念起,惟怕觉迟也。

三日体真止,俗缘万殊,真心不动,一切顺逆等境,心不妄缘,盖体真而住也。

养生肤语曰:

人始死,耳目口鼻手足形体具足,而父母兄弟妻子莫之爱者,谓其神之去也,然则人之所爱,在神不在形矣,而今人所养,顾在形不在神,何耶,今人作文神去,作事神去,好声神去,好色神去,凡动静运用纷纭,神无不去,人莫之惜,顾神绝,乃独悲之深焉,是何见之晚也。

人之致思发虑,致一思,出一神,注一念,出一神,如分火焉,火愈分,油愈干,火愈小;神愈分,精愈竭,神愈少。

及其绝而悲之深焉。

是何见之晚也。

古仙云,神一出,便收回,神返身中气自回,如此朝朝并暮暮,自然翁妪返童孩,噫,其诚通天地之生机也夫。

又曰:

陆元鹤谈养生之旨曰,不过藏神于渊,令不外游,久之自然神化,毋多谈。

三丰祖师道言近说曰:

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

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

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呈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

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

此未发时,不闻不见,戒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

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

又曰: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功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

凝神

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

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

又曰:

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火动于中,必摇其精,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切以纯心,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而扰,呼吸绵绵,深入丹田,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子母,子母夫妇,聚而不离,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常薰蒸于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又曰: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

心平则神游,气和则息调。

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

心在此中,乃不起波,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

又曰:

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他,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也,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伍冲虚真人曰:

古胎息经云,胎从伏气中结,炁从有胎中息,斯言为过去未来诸神仙天仙之要法也。

予愿再详译而直论之。

失人身初时,只二炁合一为虚空之炁而已,无胎也,亦无息也,因母呼吸而长为胎,因胎而长为息,及至胎全,妙在随母呼吸而为呼吸,所以终日呼吸而不逼闷,此缘不由口鼻呼吸,只脐相通,故能似无息一般,此正真胎息景也。

离胎而息即断,无母脐与子脐相通,不得不向自身口鼻起呼吸,即与胎中呼吸同而暂异其窍耳。

逆修返还之理,安得不以我今呼吸之息而返还为胎中息耶。

凡返还呼吸时,以口鼻呼吸之气而复归于胎息之所,如处胎时之息,渐渐炼至胎息亦真无。

真无者,灭息尽之义也。

方是未生时,而还返于未有息未有胎已前之境界,不落生死之途者矣。

然呼吸之气,最难制伏,必有元炁相依,方可相定而成胎息,所谓孤阴不成者,此亦其一也。

必要有先天炁机发动之时,又有元灵独觉及呼吸相依,三宝会合已先炼成大药者,而转归黄庭结胎之所。

于此之时,而后以胎息养胎神,得神炁乘胎息之气,在中一定,即是结胎之始,虽似有微微呼吸若在脐轮,而若不在脐轮,在虚空,渐至无息成胎,仍绵密无间,直证阳神大定,绝无动静起灭,即是胎圆,灭尽定而阳神成矣。

悟元子曰:

四大不著而身斋,诸虑俱息而意斋,回光返照而眼斋,声音不入而耳斋,香臭不到而鼻斋,是非不动而舌斋,扫净万缘,离种种边,应无所往而生其心则心斋。

闵真人曰:

功到此际,道体全现,若从此体认而仍有无不立、人法双忘,造至无所无边,自入无量化域,身机心机,自与造化合一,更令散斋七七,不失此况,待到时至,随机应点,自己身证自然,而六通具足,何先天之或昧,而胎有不结不圆乎。

如是大可顿超无上知德,自必一了百当,纵或有阻,而玄关一窍,亦必大开常开,采取结养脱化等等,总以无住无所,觉而勿著为用焉耳。

规中指南论药物曰:

大抵玄牝为阴阳之原,神气之宅,神气为性命之药,胎息之根,呼吸之祖。

深根固蒂之道,胎者藏神之府,息者化胎之元,胎因息生,息因胎住,胎不得息不成,息不得神无主。

又曰:

神仙教人炼精必欲返其本,复其初,重生五脏,再立形骸,无质生质,结成圣胎,其诀曰: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除垢止念,静心守一,外想不入,内想不出,终日混沌,如在母腹,神定以会乎气,气和(一作住)以合乎神,神即气而凝,气即神而住,寂然于休歇之场,恍兮于无何有之乡,天心冥冥,注意一窍,如鸡抱卵,似鱼在水,呼至于根,吸至于蒂,绵绵若存,在守胎中之一息也。

守无所宁,真息自住,泯然若无,虽心于心,无所存住,杳冥之内,但觉太虚之中,一灵为造化之主宰,时节若至,妙理自彰,轻轻然运,默默然举,微以意而定气,应造化之枢机,则金木自然混融,水火自然升降,忽然一点,大如黍珠,落于黄庭之中,此乃采铅投汞之机,为一日之内,结一日之丹。

复命篇曰:

夜来混沌攧落地,万象森罗总不知,当此之时,身中混融,与虚空等,亦不知神之为气,亦不知气之为神。

似此造化,亦非存想,是皆自然之道,吾亦不知其所以然而然。

药既生矣,火斯出焉。

大抵药之生也,小则可以配坎离之造化,大则可以同乾坤之运用,金丹之旨,又于此泄,

无余蕴矣。

岂傍门小法所可同语哉。

若不吾信,舍玄牝而立根基,外神气而求药物,不知自然之胎息而妄行火候,弃本趋末,逐妄迷真,天夺其算,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尚按陈真人此节,虽讲玉液为主,而亦略及金液,盖小大虽殊其理一也。

所谓一者,阴阳交媾而生也。

不问小丹大丹与玄珠。

不交媾则不生,尹真人云,未有不交媾而成造化者,正指此也。

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

凡举生物,莫不有气,而命即寓于气之中,凡生物之所以有知觉运动者,莫非气之运用也。

无气则不能动,自成死物矣。

凡蠢蠢者莫不含灵,灵者神也,而性即藏于神之内,无神以主,则有如木石,非死而何~故知人身之所以生者,气与神也,惟是此气与神,禀之于天,而又受天之陶铸,阴符经所谓天地万物之盗,及古哲云,天与之,天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