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4983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docx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docx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四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

历史上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在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

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本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新课题。

这一课题只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才能逐步解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认真分析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逐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所获得的首要理论成果,也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学说的继承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还只是限于基于现实社会矛盾发展的科学设想。

马克思从19世纪中期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矛盾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预测了资本主义以后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已经有了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依次发展的两个阶段的思想萌芽。

认为共产主义作为扬弃私有制但尚未完全摆脱私有制影响的社会是新社会的第一阶段,而在新社会自身基础上彻底消灭私有制影响的社会是新社会的高级阶段。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把未来社会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其二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从当时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兴起的时代特点出发,认为对未来社会阶段划分不能提任何一切条件的一劳永逸的方案,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理论探索必须随时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做出了原则性的科学预想。

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做出了卓越贡献。

列宁从俄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必须经过更长的过渡时期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有一个多级发展过程,即大阶段中有小阶段。

他在许多著作和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概念,如“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没有稳固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整的社会主义”等概念。

但是他还不可能有足够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些思想做出系统的理论概括。

列宁逝世以后,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了工业化,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但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地位没有完全搞清楚,把经济文化落后的苏联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当作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以发达国家为背景分析而概括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并在20世纪30年代宣布社会主义基本建成,错误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开始之时。

这导致超越阶段的冒进,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基础上急于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继续高估了自身的发展阶段。

1959年l月苏共二十一大宣布,苏联进入了一个“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时期”。

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又进一步提出,到1980年苏联将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这些论断以及为此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引起原来已经僵化的经济体制更加脱离实际,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样,在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短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认识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问题时,也经历过艰难曲折探索,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从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中共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虽然作过有益的探索,但总的来说,一直处于不完全清醒的状态,存在不少错误的观念。

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错误地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

一度大刮“共产风”,搞什么“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1959年,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教训的过程中,开始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应当划分阶段。

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后一个阶段比前一个阶段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种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为后来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但是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同“过渡时期”相混淆,认为“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以前,都属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这样的判断是导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确立的重要原因之一,最终引发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出现这样严重的错误的一个重要认识根源,在于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我国的基本国情作了错误的判断。

总结中外社会主义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具体发展阶段的经验教训,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在中国,真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对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重新探索,作出科学的判断。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划清了社会主义时期同“过渡时期”的界限,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再认识。

1979年3月,邓小平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

1980年,他在谈到建国30年经验时又强调,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

1981年,在邓小平主持下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初级的阶段”这一概念。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明确地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且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会见外宾时说: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①”党的十三大后,他又指出:

“党的十三大的特点,一个是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坚定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②”。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这个阶段。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重新强调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002年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和特征

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所获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2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

《邓小平文选》,第3卷,2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

2

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最大的实际和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人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那种认为我国还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或正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在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和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共产党领导、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确立,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两个阶级、两条道路谁战胜谁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正是由于已取得这些基本成果,才使得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才使得中国能以世界瞩目的大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有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绝对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判断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要对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但最重要的是看谁掌握国家政权,看政权的阶级性质。

作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这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即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而当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经过5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还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从总的方面来看,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的影响。

因此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决不能超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这两层含义,即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必须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

全面把握这两个方面的含义,才能避免片面性,才能同“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划清界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我们必须承认不发达,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建立在“落后的社会生产”之上,因而必然具有不发达的特征。

党的十五大从九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了动态的阐释: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来看,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从经济现代化程度来看,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从经济市场化程度来看,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从科技教育文化发展状况来看,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从人民生活水平来看,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从地区经济发展来看,是由地区经济文化状况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从体制建设来看,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从精神文明来看,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从横向比较来看,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可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这九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过程,

3

是一个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

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①。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立足点。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这不是一般的抽象的探索和回答,而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探索和回答。

正如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

“我们要搞清楚。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只有从这个最大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一系列战略举措。

第二,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之所以要反对照抄书本,照搬别国模式,主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依据就在这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

第三,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必然会引起人们在思想上的剧烈震荡,会出现许多新的矛盾,产生种种疑惑。

如何解决这些思想认识问题,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和特点来作说明。

因此,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一个正确地认识和把握。

(四)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

自我国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起,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其间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不是从一般原则出发,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

具体说来,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是由我国进人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短暂的过渡时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逾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不可逾越的。

社会主义要建立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伴随商品、市场经济充分发展而形成的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基础之上。

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充分显示出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就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程度来说,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整整一个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

这个历史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就现实国情来看,我国至今远末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迅速发展,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379-38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

4

许多统计数字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家外汇储备和若干工农业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总量等表明我国已进入世界前列,综合国力达到可观程度,20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小康的发展目标,但必须看到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总想一步到位,因而始终存在急于求成的问题。

就思想理论而言,“左”的错误一方面表现为对所处历史阶段没有科学准确的把握,超越了历史阶段;另一方面表现为对所处阶段长期性估计不足,企图过早结束该阶段,从而给革命和建设带来巨大损失。

我们仍必须用相当长的时期改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逐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进入社会主义比较成熟的阶段。

总之,要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向中等发达国家目标迈进还需要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

第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决定了必须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初级阶段。

成熟的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和提高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基本上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在20世纪中叶才开始具备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己见端倪,现代化的含义在变化,各国经济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现在,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它的水平和标准既不同于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也不同于19世纪日本的明治维新时代的现代化,也远远高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提出的工业化的标准。

同时,中等发达国家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完成传统产业革命的任务,又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以更快的发展速度,付出更大的代价,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总之,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要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21世纪中叶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

“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

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

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①。

明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充分估计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具有重要意义。

1、可以真正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可以有效地避免“左”和右的错误。

特别是有利于克服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急躁情绪,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排除各种干扰,脚踏实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可以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提高人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

要真正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就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贯彻党的基本纲领。

3、明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不仅对做好现阶段的工作有利,而且对今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乃至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都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复杂性,要求我们既不能观望等待,怨天尤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也不能急躁冒进,期望速胜,而是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加快发展,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认识、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是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

建国以来,我们党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一个判断,即国内的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3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