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党.docx
《新入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入党.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入党
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探索
【摘要】注重学生技能培养,探索中专学校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技能培养实用才人岗位对接
职业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科技兴国、科技教国战略的实施,国内众多企业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各产业和行业的技术结构表现为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作为与国家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密切联系的职业教育,如何让培养出的学生能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
这就要求每一个职业教育者改变观念,积极探索符合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一、重视专业教育,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先导,学习也是一样,要想学好一门课,首先要有兴趣。
对于中专学生而言,基础比较差,对学习本身就有思想上的抵触,所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学机电的学生来说,机电比较抽象,那么怎么才能学好呢?
下面我将做些简要介绍。
目前,大部分中专学校,普遍存在着生源差,使得职业学校学生素质逐年下降,如果仍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单纯强调理论上的学习,那么就会出现老师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景象。
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
众所周知,兴趣是能力培养的基础,几乎所有职业学校学生在进校前对所学专业并无了解。
因此搞好专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机会。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将近年来学校本专业毕业学生的去向及用人单位对优秀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加以介绍,可通过录像、光盘等资料进行播放,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其二,有条件时,邀请已毕业且小有成就的毕业生为新入学的学弟、学妹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以及工作岗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现身说法,可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学习士气;其三,在对学校教学中做一些实验,将教材中的基础理论灵活化,而提前进行趣味实验教学。
这种教学以培养兴趣为目的,改变了以往先讲理论后做实验的传统模式。
我们应开展实验,在培养、激发了兴趣、好奇心后,再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必要的理论教学,将理论知识的传授渗透在一系列兴趣性动手操作中进行。
再配合教师在操作过程中有计划得理论引申教学,使学生在稳固形成各种技能的同时,也能掌握系统理论知识。
二、教学方法灵活,加强感性教学
专业教学中,应使得课堂教学、电子教学、实践性教学有机结合。
电子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在一些课程中效果尤为明显,如《电机学》、《电子技术》、《工矿企业供电》、《电力拖动线路及控制》等,通过电子投影的演示,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系统、直观地将电动机、三极管的放大电路、供电系统组成、用途、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及同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情况等一一展示出来,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得到加强,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堂教学,系统讲述各门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可以安排到实习工厂、矿山参与生产过程,掌握各种电器设备、工具、仪表的原理及使用,在教师和工人师傅的指导下进行电机的修理、高压开关柜的检修与维护、各种矿用电气设备的接线安装、机械零件的加工等,使学生的实践技能与识图能力得到增强,对所学内容也加深了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注重技能培养,与生产岗位无缝对接
近年来,从用人单位的需求看,都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践技能,因此上述单位在招聘时要求毕业生同时取的毕业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
为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实用的技术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理论教学要结合技能考核,有所侧重
学校近年来已多次组织毕业学生参加神华宁煤集团技能签定站的中级工技能签定考试,开设的考试工种有:
综采维修电工、矿井维修电工、综合维修钳工等。
专业教师利用组织学生参加技能考试和指导学生专业实习的机会,逐步掌握技能考试要求及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所以在专业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讲解各工种所需理论知识和实操考核必考内容。
例如:
综合维修电工、矿井维修电工这两个工种的实操考核大纲中要求学生通过万用表找出电动机的首尾端,该内容主要考核学生使用仪表的熟练程度及对异步电动机原理的掌握,因此在讲解异步电动机时对上述内容要着重强调;矿用QJZ-315/1140型真空电磁启动器是综采维修电工、矿井维修电工两个工种实操考核中的常见设备,而且电磁启动器在井下使用较普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各种型号的真空电磁启动器的工作原理,控制过程、故障保护及不同型号之间的主要区别等内容都要详细讲解,结合考核内容强化学生的识图、电缆接线、排除故障等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利用学校矿用电气设备实验室的电磁启动器,边拆卸,边进行分析。
通过对设备的“解切式分析讲解”,对故障易产生的地方及安装的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
(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实践技能培养
机电专业学生在完《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推动》等课程的学习时,为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校内充分利用学校实验中心的电工、电子、电力推动、钳工等实验室进行一定时间的实训,并对实训内容进行评分和考核,促使学生系统掌握线路扳的安装、仪器仪表的使用、测试、控制线路的接线等,使学生的操作技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标准。
同时通过与神华宁煤集团下属各矿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可以安排机电专业学生到矿机修厂、宗采工作面、生产车间等地参加专业性生产实习。
通过工人师傅的指导及学生的跟班劳动,系统了解矿井生产工艺流程,掌握矿用电气设备的操作、维修、安装、测试及仪器仪表的使用等技术,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近年来学校的毕业生参加技能签定考试通过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三)校企联合促进毕业生与生产岗位无缝对接
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实训基地,依靠企业的设备设施和经验丰富的工人技师,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邀请现场经验丰富的工人技师到学校为教师和学生进行岗位技能方面的专题讲座,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技能强化并将所学内容应用与教学之中,多层次、多渠道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实践性教学的发展。
学校还可以通过走访各用人单位,详细了解当前各岗位的设备情况、技术要求,结合实际,组织专业教师编写实用性强、能使学生尽快适合岗位需要的实训教材或培训教材,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教师参与教材的编写,充分发挥校企教学资源的互补,更好地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真正做到也生产岗位无缝对接。
总之,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地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将来社会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莫定了基础,培养了生存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也贯彻了“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的教育方针。
希望这种教学模式能在一些技工学校得以实施,得以发展。
同学们能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更好的发挥其潜能,更好地实现其价值,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中职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适应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专门人才的教育职能部门。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能力要求的提高,中等专业学校如何强化和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如何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实践教学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关键环节,实践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学校要创建特色,必须在实践教学方面创建特色,我校(上虞市职业教育中心)提出了“教改要讲究实效,要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教学改革应深入到教学第一线”等教改思路。
为此,我们在机电专业围绕实践性教学环节,倡导“先会后懂再提高”的教学理念,构建完善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内容,进行了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周、工种选修制等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实践,大胆创新了实践教学体系,以充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它对形成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一、构建完善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内容要搞好一个专业的实践性教学,首先应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要求,解决如何开设实践性教学项......
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学校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适应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专门人才的教育职能部门。
职业学校如何强化和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如何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几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手段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校机电类专业在实践性教学,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以能力为本位,围绕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把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过程的主线、质量考核的主要标准,使教改深入每一个教学过程中。
二、改革的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职业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职业学校要增加专业的适用性,努力改变教育与经济、科技相脱节的状况,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
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注重培养受教育着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
三、改革的思路
我校机电类专业设有机电、机修、模具、数控等四个专业。
我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一是建立模块化教学体系,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二是采用新型教学模式,解决如何教的问题;三是采用先进方法,解决实习教学过程控制的问题,四是完善实习考核体系,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支撑。
通过以上改革,形成较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在基础上,根据我校的实际,创建特色教学,把改革进一步深入。
四、改革的内容
1、模块式教学体系
机电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多,各个环节在技能训练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相互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理清各个环节的关系,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我们对机电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一一分解,逐项落实到实践性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经过反复调研,我们对各个环节进行正确定位,确立了实践教学模块化教学体系,实行模块化教学。
在模块式教学体系中,基础训练以基本功训练、增加感性认识、验证基本理论、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为目的,为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技能训练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主要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的;选修提高阶段,学生根据个人特点与兴趣和选定的发展方向进行选修,达到技能强化和新技术学习的目的。
2、“会(实习)---懂(学理论)---精(提高)”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模式是以理论学习为中心的,学生来到学校要先学习文化基础课程,然后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再学习专业课程,最后实习、就业,即“四段式”的教学模式。
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以理论学习为主,然后用实践来佐证理论,用这种模式培养学生在技能方面较难真正得以强化。
传统体系和“四段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理论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先学理论,再学实作”教学方式,是从纯理论到纯实践的过程。
这种懂也只是脱离实践的死记硬背、脱离实践的懂。
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不能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学生毕业后,往往觉得学校学的知识比较空,不实用,很难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现场适应性比较差。
只有经过了一定的实践,带着问题去求知,建立在实践知识上的理解的懂才是真正的懂。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们转变观念,倡导“先会后懂再提高”的教学理念,改变以理论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理论要求是以“够用”为原则,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专业理论课程主动服务于实践课程。
在机电类专业,我们采用了“会(实习)---懂(学理论)---精(提高)”的教学模式。
即在课程安排上,先安排实践学习,再安排理论学习;就一门课的教学来说,先让学生动手干一干,然后归纳总结,再开展理论教学。
如车工操作学习,就是采用“会(实习)---懂(学理论)---精(提高)”教学模式:
先安排金工实习,对专业将学的技能与发展方向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掌握操作方法;接着进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再进行车工实习,训练车工的操作技能;再接着学习《车工工艺》等专业知识;最后进行车工强化与考证,使知识融会贯通。
教学过程中,学生先进行实践,再带着问题学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解决前一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为下一实践环节做准备。
整个教学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直至贯通的过程,实现了以实践为中心,专业理论课程主动服务于实践课程的新型教学理念。
用这种模式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老师反映课容易上了,考证的成绩提高了。
3、采用《实习工艺卡》控制实习过程
传统的技能训练教学是一种师傅带徒弟型的教学,这种教学有较大的随意性,教学过程较难控制,为此,我们编制了《实习工艺卡》,并采用《实习工艺卡》控制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实习效果。
实习工艺卡是把实训项目进行分解与细化,将每天的实习内容制成工艺卡片。
实习工艺卡中包含了实习项目、工件图纸、技术要求、工量具清单、操作步骤、操作技术要领、实习目的、技能训练要求、实习注意点、相关理论知识提示等内容。
学生依据《实习工艺卡》进行实习有以下的益处:
(1)实习有目标,每项实习内容与要求一目了然;
(2)实习有规范,引导学生进行标准化实习与训练;(3)技术有标准,有利于学生自查和自测;(4)知识有要求,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
采用《实习工艺卡》有效地控制了实习过程,使学生实习有序化,标准化。
4、完善实习考核体系
实践教学的考核是检验学生对技能、技巧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
建立完善的实习考核体系对提高学生实习实训效果十分必要。
实习考核不仅起着监督作用,而且有积极引导作用,同时也是实习的重要管理手段。
我校机电专业实习考核,根据反复实践,建立了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的新型考核体系:
(1)日考核:
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当天训练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技能掌握情况,这是与《实习工艺卡》紧密相连的一种考核方法,它包括自查与教师考核两种形式。
(2)小项目考核:
每一实习环节,由若干个训练小项目构成,每一个训练小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考核。
考试不合格者及时进行补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项目的实习。
(3)环节考核:
当一个实习环节完成后,进行环节结业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参加后继的相关实习,如钳工实习合格者,才能机床检修实习;成绩优秀者,推荐参加考证,考取工种等级证书。
(4)技能鉴定:
完成了相关的各环节实习,各环节考核成绩合格后,组织学生参加技能鉴定。
如当学生学完了金工实习、设备操作实习、车工操作强化等环节的实习,各环节考核成绩合格者,组织参加车工中级的技能鉴定。
这一体系保证了学生实习训练中的过程控制,实习考核的四个环节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实习考核体系,构成了实践性教学分层教学法的一个重要支撑,是强化技能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
5、创建实践教学特色
(1)实现教师的理实一体
理实一体包括两个方面:
教师的理实一体和教学的理实一体。
我们认为只有做到教师的理实一体,才有可能做到教学的理实一体。
在传统教学中,从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师有明显的分工,虽然倡导“双师型”教师队伍,但教学安排中往往人为地分成理论课教师与带实习教师。
一般实习教师有较好的实践经验,理论基础较为薄弱,而理论教师的实践经验却较为匮乏。
由于这种分工,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双方交流少,各自为政,造成了理论类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现象。
为此,我们加强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并工作安排上,不再对理论教师与带实习教师做明显的分工,每位老师既是理论教师又是实习教师。
具体做法是:
①理论教师带实习
机电类专业实习,改单纯由实习教师指导实习的方法,变成由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共同指导实习。
理论教师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提前进行技能训练达到一定水平后,与实习教师共同指导实习,在实习教学第一线边学边教,手把手地指导学生的操作与训练。
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共同指导实习过程,增加了双方的交流,同时实习教师在理论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规范了实习指导的专业用语,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强化了实习指导能力。
理论教师通过指导实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原理的理解和技能训练对专业理论课程的要求,为专业理论课程主动服务于实践课程提供了可能,专业理论课教学更为实在。
经过带实习,理论教师提高很快,上课时案例实例增多,内容更为生动,与生产实践联合得更密切,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类知识的有机结合,同时还激发了教师进行技能训练的积极性,我校机电专业理论教师的中级工率达到了100%。
②实习老师参与理论教学
学校一方面要求实习老师提高实习老师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周、理实一体课堂教学中,让实习教师参与进来,一起进行教学,这样实习教师的理论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校机电专业原有的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已完全融为了一体,做到了每位教师既是理论教师,又是实习教师。
广泛性的理实教师一体化,消除了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的分工而造成的某些脱节现象,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教师操作技能和专业业务水平。
理论教师带实习,给实习教学输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实习教研力量,先后由带实习的原理论教师总结出“固姿脱机”和“工艺卡”等比较实用的实习教学方法,并推广到其它专业
(2)专业课程周
传统教学授课的安排是采用多门课轮换制:
根据教学计划的教学时数,将几门课按顺序制成周课表,以一定的时间(如1~2节课)为单位,各门学课交替进行授课。
在专业课教学中,对于系统性、连续性很强的内容,采用多门课轮换制授课时,由于单次课教学时间短,每次深入的课题过少。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加上实习场所调换、教学方式改变等辅助时间较长等原因,使理实一体化教学不容易落到实处,也较难进行研究型教学与学习。
为了探索一种更好的教学时间安排方式,我校在机电专业进行专业课程周教学模式开发与试点。
所谓专业课程周,就是选取与实践环节联系紧密的课程,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将一部分课时集中起来,在连续的时间内进行授课与训练。
专业课程周按授课内容分为单一周与混合周:
在单一周教学时,用一周时间进行一门课程的教学,混合周教学是在一周内同时学二至三门相关性较强的课程。
专业教学周一般放在专业教室或实习场所进行。
一周时间内,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某课程的几个较大的知识点。
学生学习目地明确,知识连贯性强。
学习时学生对着实物边动手边学,学习兴趣大,教师的授课也可真正做到理实的一体化。
专业课程周既不是纯粹的理论学习周,也不同于实习。
在专业课程周中,学生一方面进行理论学习,另一方面进行技能训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了边学边练,是一种以实践为中心,突出技能训练的实践活动。
采用课程周教学的班级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教学班级,同时在专业教学周中,学生还学会了车床的拆装、精度检验、简单故障排除等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技能和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扩展了书本知识,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
(3)工种选修制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实习是在老师的安排下,被动地进行训练,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机电专业的金工实习,在四周的时间内,学生轮流进行车床、铣床、刨床、磨床操作,达到大纲所规定的熟悉各工种加工方法的目的。
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各工种均学得较肤浅,技能提高不明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实训教学效果,我校机电专业在学生在实习期间,采用了工种选修制。
工种选修是在总的实习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缩短轮流的时间,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主选修强化其中的一种工种,以达到技能强化的目的。
采用工种选修制,如四周的金工实习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各工种轮回实习,用时一周。
在这一阶段,通过实际操作,要求学生掌握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等通用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熟悉各工种的加工方法,掌握其工艺特点,为今后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为工种选修实习,用时三周。
在这一阶段,根据学生个人在前阶段的实习情况,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工种选修,即在车工、铣工、刨工、磨工等工种中选择一个工种,进行操作技能强化练习,提高操作技能。
工种选修制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既可达到大纲规定的熟悉各工种加工工艺和操作方法的要求,又可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效率,使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重点训练强化其中一种工种的技能,做到了一专多能,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较大。
五、改革的成效
经过几年的教改与实践,我校机电专业已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机电专业的教改,是我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教学改革,不仅优化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满足了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同时也锻炼了教师队伍,加快了学校专业建设的步伐,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收到较为显著的成效。
通过学校的有效激励和积极引导,教师也注重自身学习和提高,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中。
通过带实习、有计划有组织的下现场学习,学校培养了一支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机电专业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的提升。
机电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作者:
中国数控线切割机床网 发表于:
2007-6-9 阅读次数3191
摘要:
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遵循“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原则,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职工,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从而增强学校的综合竞争能力。
机电专业是我校为社会培养技术工人重点专业,为提高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和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围绕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倡导“先会后懂再提高”的教学理念,从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入手,按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过程的主线、质量考核的主要标准,使教改深入每一个教学过程中。
在机电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理实一体、专业课程周、实习工艺卡、工种选修制等一系列的改革,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关键字:
教学改革职业能力实践性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学校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适应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专门人才的教育职能部门。
职业学校如何强化和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如何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几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手段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校机电类专业在实践性教学,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以能力为本位,围绕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把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过程的主线、质量考核的主要标准,使教改深入每一个教学过程中。
二、改革的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职业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职业学校要增加专业的适用性,努力改变教育与经济、科技相脱节的状况,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