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5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4873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5篇.docx

《幼儿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5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5篇.docx

幼儿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5篇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小问题大安全》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小问题,大安全

活动目标

1.知道上下楼梯,坐椅子,入厕的注意事项。

2.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将要注意的问题运用到生活中。

3.能对画面中的行为作出评价。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发幼儿生活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

(1)我们怎样才能安全地上下楼梯呢?

一起来说说。

(2)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上下楼梯的!

2.引导幼儿阅读教学挂图。

(1)引导幼儿阅读画面中小朋友上楼梯的正面行为。

教师:

一、图上的小友朋是怎么上楼梯的?

二、图上的小友朋是怎么下楼梯的?

三、有人要上楼梯又有人要下楼梯时,他们是怎样做的?

(2)引导幼儿阅读画面中的儿歌。

教师:

这儿有一首儿歌,告诉我们小朋友怎样正确地上下楼梯,我们来念一念。

3.引导幼儿阅读第二组图。

(1)教师:

看,哥哥姐姐们在上课呢。

咦,那位小哥哥在干什么?

(2)教师:

一、小哥哥怎么了?

他会说什么?

二、你们觉得他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4.引导幼儿阅读第三组图。

(1)教师:

大家分组排着队去厕所,上厕所也要注意安全哦,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

一、厕所的地上有什么标记?

告诉我们什么?

二、看,小朋友是怎么上厕所的?

上完厕所后要干什么?

小朋友洗完手后还要做什么呢?

(3)引导幼儿阅读画面中的儿歌。

教师:

有一首儿歌告诉我们上厕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5.实践活动:

组织幼儿入厕,带领幼儿排队上楼梯参观大班哥哥姐姐的教室。

(1)组织幼儿按组入厕,请幼儿按照儿歌里说的上厕所。

(2)教师:

一起排好队,上楼参观哥哥姐姐们的教室。

看看哥哥姐姐们是怎么坐小椅子、怎样上厕所的。

家园共育

1.家长在家中也要鼓励幼儿自己大小便,尽量放手让幼儿去做,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家长应注意为幼儿选择简单舒适、穿脱相对容易的服装。

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小猫被淹》

有益的学习经验:

知道在河边玩是十分危险的,自己不要到河边玩,更不要将手或脚放到水里。

准备:

故事“小猫被淹”、小猫教具、磁力板

活动与指导: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猫被淹”。

(附后)

2、教师在磁力板上画一条大河,然后在磁力板上边讲故事边演示。

3、小猫为什么会落入水里,它碰到了什么危险?

4、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带着,自己不能到水边玩,以免掉到水里。

附故事:

小猫被淹

小猫的爸爸和妈妈正忙着做饭,小猫一溜烟地跑出来,他跑啊跑啊,来到了一条小河边。

小河的水清清,哗哗地流,里面还有许多小鱼。

小猫也将小手伸到水里,他多么想捉一条小鱼啊,可是正当他再一次将手伸到小河里时,他的脚下一滑,不好小猫掉到水里了。

小猫在水里拼命挣扎,大喊“救命”,恰巧小鸭子走过来,听见小猫的呼救,急忙跳到水里,将小猫救上来了。

小猫再也不敢自己到水边去玩了。

小班安全课教案《玩的健康好成长》

活动内容:

玩得健康好成长

活动目的: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

2、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活动准备:

提供若干组成对的安全行为与危险动作的图片如:

"用树枝打闹"、"投掷小石头"、"挥动小刀"等。

提供若干个安全品或危险物的实物与卡片,如:

空药瓶、易碎物(卡片)、尖锐物(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分组感知讨论,引起幼儿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1)出示幼儿户外活动时的图片提问:

图上有谁?

他们在玩什么?

你觉得他们这样玩好吗?

也许会发生什么事?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玩,小朋友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2)帮助幼儿整理生活经验,了解避免危险的方法:

不到危险的地方去;不玩危险物(如鞭炮、玻璃);正确使用玩具、工具(如剪刀);不追逐打闹等。

2、寻找教室里不安全的因素

①师:

刚才,我们看的是小朋友在外面活动时的不安全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的教室里、午睡室、卫生间都有许多不安全的地方,如教室里的黑板、桌椅等,装水的茶桶等等,如果……

②小朋友两两结伴去寻找教室里有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

③找到不安全的地方后,为不安全的地方贴上红色警告标记,提醒孩子注意。

活动结束:

幼儿集体或分组操作实践,利用日常生活或创设特定情景,让幼儿学习保护自己身体安全的行为。

(1)小心关门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猫为什么会哇哇大哭?

""应该如何地小心关门或开门?

"并请个别幼儿示范

(2)安全使用剪刀强化巩固日常生活中自我安全保护行为,为奠定良好的习惯打基础。

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模拟体验离园情景,知道老师叫到名字,再站起有礼貌地离班。

活动准备:

一位陌生人由其他班教师扮演,零食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体验:

陌生人走进班里来接小朋友

陌生人:

我接毛毛和东东。

这两名小朋友坐着不动,只是怀疑地看着陌生人。

陌生人:

我是你们妈妈的同事,我带来了许多好吃的,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给你们,好吗?

(陌生人拿出几个包装漂亮的巧克力、薯片等食品)这时。

毛毛和东东看到食物后马上站起来,走向陌生人。

又有四五个小朋友也跟着走向陌生人,还有的小朋友伸手要陌生人手里的食品。

陌生人:

还有谁想跟我们一起走?

我们还要去游乐场玩呢!

(又有两个小朋友站起来、跟随陌生人往外走。

教师:

(拦住)你们干什么去啊?

你们认识她吗?

幼儿摇摇头。

教师:

这位阿姨,你知道这些小朋友的妈妈叫什么名字吗?

陌生人:

不知道。

教师:

你知道小朋友们的家住在哪里吗?

陌生人:

不知道。

教师:

这位阿姨不认识你们的妈妈,不知道你们的家住在哪里,你们还能跟她走吗?

幼儿:

不能(小朋友们纷纷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2、提问引导

教师:

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

幼儿:

她不认识我的妈妈。

幼儿:

她不认识我的家。

幼儿:

我妈妈说:

坏人会把小孩卖到农村,不让回家。

教师:

阿姨要是给你们糖吃,你跟她走吗?

幼儿:

不走。

幼儿:

好吃的里可能有毒药。

教师:

阿姨带你们去游乐场玩,你去吗?

幼儿:

不去。

3、小结

教师:

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

陌生人来接时,小朋友千万不要跟他走。

如果陌生人拿出好吃的。

要带我们去游乐场玩儿,我们也不要跟着走,我们要等谁来接才走呢?

幼儿:

等爸爸妈妈来接。

教师:

对!

只有等到爸爸妈妈或家里人来接才能走。

爸爸妈妈没来的时候不要着急,要跟老师在一起。

如果爸爸妈妈们都来接时,你们也不要着急,要等老师看到你的爸爸妈妈后,叫到你的名字才能离开座位去找爸爸妈妈。

4、教师自然引出儿歌《妈妈没来我不急》,引导幼儿一起朗诵。

5、幼儿模拟体验离园情景。

等教师念叨小朋友的名字后才能站起来离开座位,自然走到院子里游戏。

活动自然结束。

附儿歌:

《妈妈没来我不急》

幼儿园,门儿开、

爸爸妈妈都接来。

毛毛妈妈没有来、

急得毛毛哭起来。

陌生人,走过来、

干万不要去理睬。

别乱跑,慢等待、

爸爸妈妈一定来。

活动点评:

新小班刚刚入园,幼儿哭闹、家长焦虑的现象,加重了早来园、晚离园环节的工作难度。

虽说教师对于这两大环节的工作早有心理准备,但在应对的过程中确也感到紧张和不安,生怕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我园一直注重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意识非常强。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们及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幼儿园实行了接送卡制度,每张接送卡上都有幼儿及家人的合影,家长持接送卡来接幼儿,教师依卡了解持卡人是否是孩子的家人、确认后方可让家长接走,及时有效地缓解了教师对孩子家长还不太熟悉的状况。

其次,教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教育活动、试图通过活动来提升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本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在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教师注重根

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情景设置法,具体形象地创设了真实情景,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跟陌生人走的危害,使幼儿获得了有益的生活经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可以说,整个活动自然化、生活化,提升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并能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起良好的离园常规。

小班消防安全教案《防火小勇士》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防火小勇士

活动目的: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

2、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活动准备:

提供若干组成对的安全行为与危险动作的图片如:

“用树枝打闹”、“投掷小石头”、“挥动小刀”等。

提供若干个安全品或危险物的实物与卡片,如:

空药瓶、易碎物(卡片)、尖锐物(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分组感知讨论,引起幼儿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1)出示幼儿户外活动时的图片

(2)帮助幼儿整理生活经验,了解避免危险的方法:

不到危险的地方去;不玩危险物。

2、寻找教室里不安全的因素

①师:

刚才,我们看的是小朋友在外面活动时的不安全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的教室里、午睡室、卫生间都有许多不安全的地方,如教室里的黑板、桌椅等,装水的茶桶等等,如果……②小朋友两两结伴去寻找教室里有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

③找到不安全的地方后,为不安全的地方贴上红色警告标记,提醒孩子注意。

活动结束:

幼儿集体或分组操作实践,利用日常生活或创设特定情景,让幼儿学习保护自己身体安全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