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71页.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4487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71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高三地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71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高三地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71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高三地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71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高三地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71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71页.ppt

《高三地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71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71页.ppt(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71页.ppt

第四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特征,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2)写出地球由A点出发经B点再回到A点所用时间:

_。

(3)读图填写下表。

365日,6时9分10秒,1月初,远日点,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示意。

赤道平面,黄道平面,2326,

(2)影响:

引起太阳直射点在_之间往返运动。

南、北回归线,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夏至,春、秋分,冬至,

(2)变化规律。

昼长,夜短,越长,越,短,北半球各地,北极圈及其以北,昼短,夜长,越短,越,长,北半球各地,极夜,3月21日,昼夜平分,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

由_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

太阳直射点,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半球,北半球,3.四季更替和五带

(1)成因。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太阳辐射的周年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2)四季的划分。

天文四季。

夏季:

一年中_、_的季节冬季:

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

_月为春季,依次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3)五带划分:

_为界限,将全球划分为南北寒带、南北温带和热带。

白昼最长,太阳最高,3、4、5,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地轴指向不断变化。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其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就是地球的公转周期。

()【分析】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被称为一回归年;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被称为一恒星年,这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3.黄赤交角是会变化的。

()【分析】黄赤交角是指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与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其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目前的度数为2326。

它的存在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范围。

4.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昼最长。

()【分析】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时,哪个半球的昼夜分布状况就是昼长夜短,且当太阳直射点直射该半球的回归线时,该半球各地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但此时并不是该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都达到最大值。

5.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与纬度高低相关。

()【分析】一般情况下,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昼夜变化幅度最小,为0,随纬度增高,昼夜变化幅度增大,进入极圈以内,由于其存在极昼、极夜现象,昼夜变化幅度最大,为24小时。

6.地球上太阳直射到的地区一年中均存在两次直射现象。

()【分析】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因此一年之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均会出现两次直射现象,但在南北回归线上只存在一次直射现象。

7.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黄赤交角的大小。

()【分析】划分五带的界线分别是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这些界线的纬度数值是由黄赤交角的大小来决定的,其中介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是热带,位于极圈以内的是寒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是温带。

考点一昼夜长短的变化与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点:

1.昼夜长短分布定“半球位置”此处的“半球位置”是指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它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如下图所示:

2.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

3.昼夜长短计算抓“特点”

(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3)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

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

【师生互动1】1.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会如何变化?

【提示】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是由极圈的度数确定的,而极圈的度数与黄赤交角互余,黄赤交角变小,说明极圈度数变大,则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缩小。

2.当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最大时,我们所经历的一天中昼夜的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当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最大时,应是夏至日或冬至日,我们所经历的一天中昼夜的分布应是昼最长夜最短或者是昼最短夜最长,不管怎样,都是昼夜差值最大。

考查角度1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典例1】(2013太原模拟)第30届奥运会于英国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7月27日20:

12开幕,下图是开幕当日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

(1)、

(2)题。

(1)甲、乙、丙、丁四地,从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丙丁乙甲C乙甲丁丙D甲乙丁丙

(2)图中四地,可能为伦敦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

(1)选D,

(2)选D。

(1)题,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开幕时,北半球为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从图中昼夜分布看,甲地的昼长约为9.5小时,乙地的昼长约为12.5小时,丙地的昼长约为17.5小时,丁地的昼长约为15.5小时,因此四地从南向北的排列应是甲乙丁丙。

(2)题,伦敦奥运会开幕时是刚进入夜晚,其开幕的标准时间是19:

12,由此可以估算其昼长与丁地的昼长相似。

考查角度2通过光照图判读,综合考查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应用【典例2】下图反映的是2011年8月的某一天示意图,其中M点为晨昏线与80纬线的切点。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这一天,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位于10SBc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8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Db、c、d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2)这一天,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解析】

(1)选B,

(2)选A。

因为图示时间为8月份,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根据题中显示的M点为晨昏线与80N的切点,可以判断此时太阳直射10N,图中c点所在海域为北印度洋,此时盛行西南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8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b、c、d三地比较,c点与直射点所在纬线最靠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a、b、c、d四点比较,a点的纬度最高,其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大。

考点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会计算其大小,熟悉其应用是解题关键。

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正午太阳高度角=90-纬度差。

说明:

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公式中的“纬度差”为所求地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两者纬度数之和。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房屋门窗朝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房屋门窗朝北,可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根据某地某日(如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判断该地纬度。

(5)确定楼距、楼高:

原则:

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保持适当距离。

确定方法:

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

(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调整目的: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调整方法:

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呈直角。

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h=90(为倾角,h为正午太阳高度)。

【师生互动2】1.极昼时极点上的太阳高度的变化特点是什么?

【提示】极昼时极点上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中不会变化,其大小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若某一纬线圈上刚好出现极昼现象,其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有何关系?

【提示】刚好出现极昼的地区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其纬线圈上各处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数值的两倍。

考查角度1综合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与计算【典例3】下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

(2)题。

(1)下列关于该地所在半球与温度带的判断,正确的是()A.北半球温带B.南半球温带C.北半球热带D.南半球热带,

(2)下列关于P、Q、M、N四点取值的判断,正确的是()A.P与M的值相等,且可能小于6634B.N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小值,且小于4308C.P与M的值均为90D.Q的值应小于6634,【解析】

(1)选C,

(2)选C。

(1)题,根据图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可以看出,该地区以6月份为中心形成两个对称的最大值,因此可以断定该地区在热带;但是最小值并未对称分布,6月份以后的最小值最小,因而可断定在北半球。

(2)题,由于该地区在热带,所以最大值P与M都是90。

考查角度2综合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实践应用【典例4】(2011安徽文综)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可能是()A刚果盆地B撒哈拉沙漠南缘C巴西高原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ABCD,【解析】

(1)选D,

(2)选C。

(1)题,该地冬夏正午时分太阳在正南方,说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排除北回归线以南的刚果盆地、撒哈拉沙漠南缘和巴西高原三个地区。

(2)题,具体思路分析如下图所示:

这样的窗户、屋檐搭配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冬至到春分,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加,正午时室内日照面积逐渐缩小;春分到夏至,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加,正午屋檐遮阳作用逐渐增强;冬季光照充足,可以减少采暖能源消耗,夏季室内光照少,可以减少制冷能源消耗。

正午太阳高度图的判读,1.读图分析本图为地球上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简图,图中的数轴显示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状况,数轴中间为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90,上下分别表示正午太阳的南北方向,图中柱状反映了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内变化状况。

2.信息提取

(1)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时,说明有阳光直射,图中地均有太阳直射现象,地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2)正午太阳的方向能够反映某地所在的半球,图中地的正午太阳方向均朝北,说明地位于南半球;地、地的正午太阳方向均朝南,说明位于北半球。

(3)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能够反映出纬度信息。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内变化呈现南北对称分布特点,说明位于赤道上;地、地最大值均为90,且一年中正午太阳方向一直在北部天空或南部天空。

最小值相同,说明分别位于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上;地的最小值为0,说明位于北极圈以内。

【判读关键】根据正午太阳的方向判断所在的半球,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判断所在的纬度,然后进行相关分析。

3.迁移应用

(1)考查某点所在的纬度,进而判断其所处的温度带。

(2)考查对二分二至日或季节的判断,进而考查大气运动或洋流运动特点。

(3)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昼夜分布的关系,进而判断地球的运动状态。

(4)判断楼房的朝向、计算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角度等,综合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读图专练】图中A、B、C、D分别是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随四季变化曲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A、B两条线相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所示两地正午日影同向BA所示地区的昼长与B夜长相同C两个交点出现时,直射点纬度不同D两个交点出现时,A、B所示两地到直射点纬线的距离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