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园四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方案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4580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园四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方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园四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方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园四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方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园四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方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园四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方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园四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方案doc.docx

《八园四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方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园四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方案doc.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园四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方案doc.docx

八园四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方案doc

项目编号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八园四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方案

 

项目名称:

“八园四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负责人:

李雪珍

 

一、项目建设团队人员组成

牵头院领导:

刘诗安

组长:

李雪珍

成员:

廖广莉徐永农谢平楼谭赞良包晨阳胡云珍李文锋郭克勇张报山何春生李怀为

二、项目建设目标与思路

1、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按照“功能综合化、设备现代化、理实一体化、环境职业化、管理企业化”的总体要求,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八园四中心”建设为集生产经营、实习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创业体验、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培养基地。

(2)第一阶段目标

总建设期限为五年,2012年下期-2015年上期为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建设目标:

完成整体规划与认证;建立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实践教学体制机制;重点建好“三园三中心”(现代商贸物流创业园、现代机电电子创业园、现代旅游酒店创业园以及社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建成机械制造应用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旅游产业、营销策划技术等4个应用技术研发所。

2、基本思路

对接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郴州“六大产业”技能型人才培训需要,以提高实习实训质量、效果、效率和区域资历源共享程度为目的,以理实一体化、真实或仿真职业环境为重点,对学院校内实训实习基地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建设。

首先,各系部对原有的功能单一的校内实训实习基地进行整体规划、整合改造提升,寻找合作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实习实训效果和效率;然后,以独资新建、整合提升为主,以引入企业联办为辅,建设集教学、实习实训、科研、生产、经营、创业等功能为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

第一阶段重点建好“三园三中心”和4个应用技术研发所;其他园区按照“校企合作、交融互利”的原则,逐步融入产业链,将“八园四中心”建设成为集生产经营、实习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创业体验、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培养基地。

三、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整体规划制订与论证

⑴摸清家底:

对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包括硬件、软件)进行清理。

适应“校企双元、工学耦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各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和主干专业的需要,按公共基础项目、专业主干项目、专业综合项目和生产性(含校内顶岗实习)项目四个层级,分析硬件的不足和软件的缺陷,明确整改方向。

⑵考察研讨:

学习先进职院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组织教学专家和现场专家研讨,拟定初步规划。

⑶广泛论证:

组织“政企校”三方和院处系教研室四级广泛论证,集思广益,修改、完善规划。

⑷持续改进:

逐步实施,在实施中持续改进。

2、实践教学体制机制创新

⑴建立政校企合一的八园四中心建设指导委员会,健全指导机制:

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对建设规划、方案和校企合作事项进行论证、评审,予以具体指导。

⑵构建企业化管理模式:

自办或联办的经济、科研实体,实行市场化运作、契约化管理并逐步移植到所有实验实训室,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开放办学的要求,充分调动实训室管理员和实习实训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⑶建立校内顶岗实习机制:

充分开发自办或联办的生产性实习基地顶岗实习的功能,完善校内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管理。

⑷完善现有实习实训管理制度:

如实践教学过程管理、质量监控、成绩评价、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实习实训管理“校企双元”等制度。

3、现代商贸物流创业园建设

将现代商贸物流创业园建设为功能综合化、设备现代化、理实一体化、环境职业化、管理企业化的校内专业实训基地。

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社会培训和区域共享的需要。

⑴对现有校内专业实训基地进行整合,将目前建设在图书馆的营销策划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仓储管理实训室、营销心理实训室、专业文化教育室、网络营销实训室以及会计手工核算岗位实训室全部移至实训楼2栋(实训北楼),将学生实习超市的货架等设施安全到位并购齐实习所需主要商品,形成具有相对独立的实训大楼的、功能集群的格局;与旅游文法系共用商务礼仪实训室(即形体训练实训室):

更新、扩建市场营销专业文化教育室、营销心理实训室、网络营销实训室设施设备。

⑵新建实训室:

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

⑶联办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与郴州移动、郴州人寿合建成营销策划技术研发所、与中国电信郴州公司合建电话营销实训室。

⑷完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机制。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之成为包括职业资格鉴定、专业综合项目、课程项目、“实战”项目、顶岗实习等环节和内容的,形成“基础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生产经营性训练”渐进梯次的综合系统;创新实践教学和实训室管理,建立校内顶岗实习体系,顶岗实习实行校企“双指导老师”、“双评价”制,以企业模式对“校中厂(公司)”实施管理。

4、现代机电电子创业园建设

按照“功能综合化、设备现代化、理实一体化、环境职业化、管理企业化”标准,将实训基地建成能满足以本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需要,集生产经营、实习实训、职业技能鉴定、创业体验、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机电电子技术创业园。

⑴对现有校内专业实训基地进行整合,将家电一维修实训室、家电二维修实训室、通信技术实训室以及新购置中央财政扶持电工电子实训基地设备(电子工艺实训考核装置2套)整合成电子工艺实训室;将电工电子三合一实训室、电工电子二合一实训室、电工操作实训室整合成电气工艺实训室;将原单片机应用实训室与新购置中央财政支持电工电子设备(单片机应用实训考核装置10套)整合成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室,所有实训室都设置在实训东楼5栋,形成具有相对独立的实训大楼的、功能集群的格局;更新、添置设备设施。

⑵完成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建设:

包含自动线安装与调试实训室、光机电一体化装调实训室、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室、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实训室、数控机床装调实训室、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训室、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室、机电一体化柔性生产综合实训室、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普通机床电气实训室等10个实训室。

⑶联办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与郴州机电行业协会、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合建立电子信息技术研发所;与企业合资对现有郴州市电力人才培训基地更新升级。

⑷完善和创新实践教学软件建设。

进一步完善“课程项目、专业综合项目、生产性项目”为基干,多形式、多层次课外实践活动为补充,顶岗实习为关键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占总学时50%以上;创新实践教学和基地管理制度,实践教学实行过程监控和校企“双指导、双评价”制和以作品为主、项目设计或毕业论文为辅的评价制度,对校企合作项目,以企业模式和市场运作机制进行管理;完善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管理机制。

确保实习实训基地的开放性,充分满足学生课外探究式实践活动和专业技能训练的需要。

5、现代旅游酒店创业园建设

按照“功能综合化、设备现代化、理实一体化、环境职业化、管理企业化”标准,将实训基地建成能满足以本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需要,集生产经营、实习实训、职业技能鉴定、创业体验、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酒店创业园。

⑴对现有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即:

客房床务实训室、演艺厅、茶艺实训室、烹饪实训室、旅游仿真实训室、餐饮实训室、导游实训室、形体训练实训室、景区实训室等全部整合布置在旅游酒店实训楼的三楼,与高职院大酒店一起,形成具有独立的实训大楼的功能集群。

⑵高职院大酒店综合开发:

将之建成为包括酒店管理、餐饮管理、餐饮(中西餐、酒吧等)作业与服务、前厅接待、客房服务、演艺组织管理、形体礼仪才艺训练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⑶新建实习实训室:

VR(仿真)导游实训室。

⑷省级教学软件开发:

完成湖南省旅游管理仿真教学软件开发。

⑸联办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与旅游企业合建经营性旅行社;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国家级风景区合建旅游产品研发所。

⑹进一步完善以“考证综合项目、课程实践周项目、顶岗实习项目”为基干,多形式、多层次的课外实践活动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占总学时50%以上;完善和创新实训室管理制度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制度。

建立校内外顶岗实习实行过程监控和校企“双指导老师、双评价”制。

6、“三中心”建设

“三中心”:

社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⑴更新设施设备、提升服务标准:

能同时接纳外校师生、企业员工或社会人员120人(客房床位120个)来校培训。

⑵构建培训教学模块体系:

构建职业文化素养、职业基本技能、职业综合技能、职业资格考证等各类型各层级培训教学模块,满足社会各类型各层级技能培训需求;对接学生和社会职业技能鉴定需求,可鉴定工种由现在的39种增至48种,覆盖所有主干专业。

⑶加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全部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兼职教师比例达30%以上;兼职教师承担的实践教学时数达35%以上。

⑷加强空间教学建设:

加强专业和核心实践课程网站建设,规范数字化实践教学资源标准,完善平台技术与工具,构建包括职业文化素养、职业基本技能、职业综合技能、职业资格考证等功能模块的持续更新的空间教学平台,数字化实践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向师生和社会免费开放,逐步实现远程教学与培训。

7、其他创业园建设

对现有校内专业实训基地进行整合、更新与提升。

调整布局,形成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实训大楼的、功能集群的格局;更新、添置实训室设备设施;建成模具设计实训室和建筑装饰工程综合实训室;建成机械制造应用技术研发所。

 

四、项目建设工作进度

建设内容

建设任务

2012年下期

2013年上期

2013年下期

2014年上期

2014年下期

2015年上期

整体规划制订与认证

对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包括硬件、软件)进行清理,明确整改方向。

组织教学专家和现场专家研讨、认证,拟定初步规划。

组织相关人员去省内外优秀职院学习先进经验。

组织校企专家广泛论证,集思广益,修改、完善规划。

逐步实施,在实施中持续改进。

实施并在实施中持续改进。

实施并在实施中持续改进。

实施并在实施中持续改进。

实践教学体制机制创新

建立校企合一的八园四中心建设指导委员会。

组织指导委员会开展活动,对建设规划、方案和校企合作事项进行论证、评审,予以具体指导。

自办或联办的经济、科研实体,实行市场化运作、契约化管理。

完善校内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管理。

完善现有实习实训管理制度。

评估考核,持续改进。

评估考核,持续改进。

评估考核,持续改进。

评估考核,持续改进。

现代商贸物流创业园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并试行。

将营销策划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仓储管理实训室、学生实习超市、会计核算实训室、营销心理实训室、专业文化教育室、网络营销实训室整合到实训北楼2栋,并更新网络营销实训室的设备设施。

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

更新营销心理实训室、专业文化教育室的设施设备。

建立营销应用技术研发所。

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

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

新建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

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形成成熟特色。

新建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

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

新建电话营销实训室。

现代机电电子创业园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并试行。

对现有校内专业实训基地进行整合,将家电一维修实训室、家电二维修实训室、通信技术实训室以及新购置中央财政扶持电工电子实训基地设备(电子工艺实训考核装置2套)整合成电子工艺实训室;将电工电子三合一实训室、电工电子二合一实训室、电工操作实训室整合成电气工艺实训室;将原单片机应用实训室与新购置中央财政支持电工电子设备(单片机应用实训考核装置10套)整合成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室,所有实训室都设置在实训东楼5栋。

完成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建设:

包含自动线安装与调试实训室、光机电一体化装调实训室、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室、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实训室、数控机床装调实训室、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训室、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室、机电一体化柔性生产综合实训室、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普通机床电气实训室等10个实训室。

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

完成电气工艺实训室和电机维修实训室设备更新。

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

完成PLC应用技术实训室设备更新。

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

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形成成熟特色。

建立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研究所。

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

郴州市电力人才培训基地品级提升。

现代旅游酒店创业园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并试行。

将客房床务实训室、演艺厅、茶艺实训室、烹饪实训室、旅游仿真实训室、餐饮实训室、导游实训室、形体训练实训室、景区实训室等全部整合布置在旅游酒店实训楼的三楼。

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

完成茶艺实训室、客房床务实训室和餐饮实训室的设备更新。

高职院大酒店综合开发第一期(确定开发方案、学生实习酒吧、客房服务)

完成旅游管理仿真软件开发

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

高职院大酒店综合开发第二期(中餐厅)。

新建学生实习旅行社。

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

高职院大酒店综合开发第二期(客房房务和客房床务)

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形成成熟特色。

高职院大酒店综合开发第三期(演艺厅装修、增加设施设备)。

新建VR(仿真)导游实训室。

持续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实训室管理机制。

高职院大酒店综合开发第三期(组织演艺表演营业)。

建立旅游产业研究所。

社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新建商务谈判与推销实训室

新建仓储物流管理实训室

新建建筑工程技能实训中心

建筑测量实训室设备更新提升

新建制图测绘室(3间)

新建会计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

冲压模具拆装实训室增加仪器设备

新建汽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

机加工车间增加设备

数控加工车间增加设备

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新建师资培训专用机房

新建培训专用多媒体教室

购买培训软件

新建师资培训专用机房

新建培训专用多媒体教室

新建多媒体跟踪录播教室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新增视频编辑鉴定项目

新增应用程序设计编制鉴定项目

新增局域网管理鉴定项目

新增焊工鉴定项目

新增汽车修理工鉴定项目

新增酒店管理师鉴定项目

新增采购师鉴定项目

新增室内装饰设计员鉴定项目

新增网络编辑员鉴定项目

实训队伍建设

实习实训指导老师中兼职教师达35%以上。

兼职教师承担的实践教学时数达35%以上。

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全部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空间教学建设

更新空间教学平台。

数字化实践教学资源免费向师生和社会开放。

持续更新、完善数字化实践教学资源

持续更新、完善数字化实践教学资源

持续更新、完善数字化实践教学资源

逐步实现远程教学与培训。

现代制造技术创业园

新建模具设计实训室

建立机械制造应用技术研发所

现代建筑装潢创业园

新建建筑装饰工程综合实训室

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创业园

计算机组装维修实训室更新设备

现代服务外包创业园

网络实训室更新设备

五、项目建设经费预算

序号

建设内容

工作任务

投入资金(万元)

小计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规划制订与认证

规划制订、认证并实施

2

1

1

4

2

实践教学机制创新

建立政校企指导委员会机制、企业化管理模式、校内顶岗实习机制、完善现有实习实训管理五项制度。

3

1

1

5

3

商贸物流创业园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与管理机制并试行

1

1

1

119

网络营销实训室

10

营销应用技术研发室

24

营销心理实训室

10

市场营销专业文化教育室

5

商务礼仪实训室

6

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

23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

18

电话营销实训室

20

4

机电电子创业园

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基地

400

461.5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与管理机制并试行

0.5

0.5

0.5

专业实训室设备升级更新

10

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研发所

30

郴州市电力人才培训基地设备设施升级等

20

5

旅游酒店创业园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与管理机制并试行

0.2

0.2

0.2

291.6

现有资源整合提升

10

高职院大酒店综合开发第一期

20

旅游管理仿真软件开发

100

实习旅行社

16

高职院大酒店综合开发第二期

40

高职院大酒店综合开发第三期

40

VR(仿真)导游实训室

35

旅游产业研究所

30

6

“三中心”建设

新建实训室,更新设施设备

404

425

新增9个鉴定工种

6

6

6

更新空间教学平台

1

1

1

7

其他创业园

模具设计实训室

20

90

网络实训室(增加设备)

10

建筑装饰工程综合实训室

30

机械制造应用技术研发所

25

计算机组装维修实训室(增加设备)

5

合计

1396.1

六、项目建设预期成效

1.建立起了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

对接产业、岗位,设置专业、课程,结合实践抓教学,就业创业育人才,对接郴州八大产业及相应岗位,学院建立、设置八类专业及相关课程,打造八大园区。

“八园四中心”集教学、实训、科研、创业于一体,为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平台,“八园四中心”既满足学生教育、实训需求,又能进行实质性生产经营,使学生亲身体验企业运作的全过程,实现零距离上岗,还能自主创业。

2.具有开放的社会服务体系。

校企合作,服务地方;技术推广,回报社会,“八园四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能深层次与企业合作,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都能结合企业需要,依托企业优势,从而达到服务地方经济的目的。

随着合作程度的加深,产品的研发,新的应用技术推广都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3.形成了开放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高职教育起步较晚,最初没有现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于是借鉴高等教育院校办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成为“四不像”,没有“白领”的内涵,也没有“蓝领”的实践动手能力,最大的弊端还在于给自己定位不准确,在就业中屡屡碰壁成为一件常事。

“八园四中心”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让学生有了一个塑造品格、培养技能、就业创业的平台,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职教办学理念。

七、项目建设审批意见

1月28日,永善县扶贫办召开全县扶贫工作及业务培训会,扶贫领导组成员单位,十五乡镇扶贫工作分管领导、扶贫工作站站长等7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杨富学副县长、县扶贫办主任陈光永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总结2009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安排部署2010年工作,对先进乡(镇)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滞后的乡镇进行通报,要求进一步找准着力点,发挥主动性,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全力打好“十一五”扶贫攻坚战,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一是着力实施整村推进,努力增强贫困村综合发展能力。

全力实施80个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

认真抓好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解决贫困乡村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实施综合治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二是着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努力拓宽贫困农民增收渠道。

大力支持和鼓励“龙头扶贫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大户带小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化扶贫组织的发展,积极探索产业化扶贫新机制,着力提升全县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水平。

三是着力研究政策措施,努力创新扶贫开发机制。

建立完善责任落实、绩效考评、资金整合、项目配套等政策措施,严格落实扶贫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把解决温饱问题的进程、返贫率的高低、经济发展的快慢、帮扶任务完成的好坏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和重要依据。

四是着力做好定点挂钩扶贫工作。

进一步完善“百千万帮扶工程”工作责任制,努力探索有效的挂钩帮扶办法,做到找准项目,突出重点,加强联系,及时宣传报道挂钩帮扶工作的经验及做法,使之真正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局面。

五是着力抓好异地扶贫开发项目。

力争实施700人的县内易地开发扶贫和886户茅草房改造任务,努力改善高寒山区贫困群众的生存环境和居住条件。

六是着力发挥信贷扶贫资金的作用。

狠抓国家级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在贫困农户中建立民有、民用、民管、民享、滚动使用的管理机制,有效缓解贫困农户资金短缺问题,提高农户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是着力强化扶贫资金管理。

管好用活扶贫资金,把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制度,作为长期接受监督的重要措施,作为村务、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作为项目检查验收考核的重要指标,确保项目资金按时足额到位,防止资金被截留和挪用。

八是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树立大局意识,增强干部职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事业心、责任心,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永善县扶贫办(邵川洋)

二○一○年一月二十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