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院校教材知识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4394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5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警院校教材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武警院校教材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武警院校教材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武警院校教材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武警院校教材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警院校教材知识点.docx

《武警院校教材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警院校教材知识点.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警院校教材知识点.docx

武警院校教材知识点

第一部分:

哲学常识

第一章: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

哲学的含义:

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自然、社会、思维的总的观点。

用世界观分析事物,解决问题,就成了方法论。

世界观:

是人们对自然、社会、思维的总的观点。

1、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14辨析)

区别:

①主体不同。

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不是人人都知道的。

②形成过程不同。

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哲学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③特点不同。

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联系:

①都是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

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哲学是世界观最高表现。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

含义不同。

方法论:

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

①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或思维某一特定领域特殊规律;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共同存在的最普通、最一般的规律。

联系: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要以哲学为指导,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物质和意识那个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二是二者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反映物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基本形态:

(1)、唯物主义观点: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但这“物质”是具体物质形态。

②近代形而上学:

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这“物质”是“原子”。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这“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唯心主义观点:

否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认为意识是世界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

认为个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②客观唯心主义:

认为“上帝”或“神”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绝对精神)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

1、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是无产阶级世界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①社会条件:

资本主义发展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②自然科学前提:

19世纪上半业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③理论来源: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①严格的科学性(一是它有自然科学基础;二是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它把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创立了唯物史观);

②彻底的革命性;③广泛的实践性。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

1、概念: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质性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它对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

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

是指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运动的基本形式:

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关系:

(如何理解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坚持物质是运动的,就是坚持了辩证法;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的主体是物质而不是意识,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静止:

一是指一事物相对他事物而言没有发生位移;二是指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关系:

①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

②二者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5、物质运动的规律

(1)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3)规律的客观性表现:

第一,不论人们是否认识到,它都是客观存在的,它都在起作用;

第二,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要存在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

第三,规律具有强制性。

按规律办事就能达到预期目的,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4)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5)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辩证关系原理(08辨、16论)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6、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间空间和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的。

①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的运动,时间和空间都不存在。

②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物质就失去存在的场所。

二、意识:

(为什么说物质决定意识?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合乎规律发展的结果。

(2)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1)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是客观存的主观映像。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生理基础,但不是意识的源泉。

意识的内容只能来源于客观世界。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意识,其内容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一种主观映象,是经过加工改造过的一种反映。

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的反映是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的一种特殊物质,抹杀意识的主观特征则是庸俗唯物主义。

4、意识的能动性的表现:

(1)意识赋予人的活动以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能动创造性过程。

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意识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事物。

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4)意识通过自身和实践活动对人本身具有改造作用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14选):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15论)(16论),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物质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意义:

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15选、16论),使主观和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3选)。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用正确的意识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物质世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不同表现。

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世界;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中又有其统一性,统一性的基础是物质。

(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的内容都是物质的)

3、一切从实际出发:

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以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统一:

实事求是就是探求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规律。

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关键在于做到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根本;与时俱进是关键。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一、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联系的特征: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都相互联系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都相互联系着。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5论述)

②联系的客观性(14选)。

是指联系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联系的复杂性和可变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要注重这一事物与周围他事物的联系,正确选择和利用有利的联系,克服和避免不利的因素。

第二,要看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第三,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2、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13选)

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

区别:

①整体和部分地位和作用不同。

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联系:

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

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系统:

就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点:

①整体性②层次性

(二)、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发展的含义:

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原因:

事物内部矛盾双方之间的既对立又同一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

3、事物发展的普遍性: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

(自然、社会、思维)

4、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方法论: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5论述):

第一,要把事物看作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第二,要看到整个世界的发展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二、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的定义: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依赖、相互排斥的关系,即对立统一。

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13选)

(1)矛盾的同一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

它包含两种情形:

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赖,互为存在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倾向。

(3)两者关系: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时存在、不可分离的。

只有同一而无斗争,或只有斗争而无同一的矛盾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

因此,我们要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它的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对立面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提供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使对立面处于统一体中。

(2)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向着自己的对立面发生转化的基本趋势。

(4)矛盾双方的排斥与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结合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和具体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二者相结合,构成事物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

(三)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

1、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因为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据,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引起的。

2、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因为任何事物都同周围事物联系着,其变化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条件。

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3、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因为它总是通过促使内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而起作用的。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①要重视内因②不忽视外因③必须把内因与外因结合起来。

(四)矛盾的普遍性(09辨析)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和分析矛盾;对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找出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2、矛盾特殊性:

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事物的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上的矛盾各有不同的特点。

三是同一事物的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也有不同的特点。

方法论:

要求我们要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5论述)。

3、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13选):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它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首先,二者是相互区别的。

矛盾普遍性是共性,它仅仅概括了事物中共同的东西,而没有将事物中的个性包括进去。

其次,二者是相互联结的。

一是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二是个性中包含共性,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再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一,这个原理要求我们认识事物时,吧共性和个性统一起来,在由特殊到普遍、由普遍到特殊循环往复中,使认识深化、提高。

其二,这一原理是“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工作方法的哲学依据。

其三,这一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结合原则的哲学依据。

(五)矛盾的不平衡性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4选)(11论)

(1)含义: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的诸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是指处于次要和服从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第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抓中心、抓关键、抓决定全局的东西;同时,要统筹兼顾,不要顾此失彼,防止“单打一”。

第二,随着条件的变化和过程的推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

要求我们当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也应该随着变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次要方面是指处于服从和被支配地位的方面。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及其意义:

第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第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与支流。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中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0论)

(1)两点论:

就是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重点论:

就是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联系的。

两点论中有重点,重点论中包含两点,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三、量变和质变规律

(一)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

“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水平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指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二)量变和质变:

1、量变:

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这是一种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事物处于静止状态,它不改变事物的性质。

2、质变:

是指事物由一种质态转化为另一种质态,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这是一种显著的变化。

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况:

一是数量上的增减引起的;二是事物总体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引起的。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6辨析)

首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其次,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

①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②要重视量的积累和变化。

③掌握量变到质变的时机,促成事物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事物的方面。

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2、辩证的否定观:

(08论)(11、12辨析)

含义: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特点(14选):

其一,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实质:

是扬弃。

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要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树立创新意识(15选)。

五、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第一,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唯物辩证法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第四,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把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外力的推动。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第一,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第二,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反对静止地看问题。

第三,要坚持全面的观点,反对片面地看问题。

第四,要坚持矛盾的观点,反对外因论、极端化。

第四章:

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实践的含义:

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第一,实践中,人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

第二,实践是人类自觉能动性的表现。

第三,实践是人的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

3、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②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

4、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客观实在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3论述)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10辨析)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①认识是人们的头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人脑不仅能够反映外部世界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够反映外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获得成功;错误的认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

3、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实践对理论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①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②重视理论学习、书本学习;③要有创新精神。

三、认识的辩证运动

认识的任务:

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感性认识:

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是人们通过感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2、理性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思维而形成的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4、认识的两次飞跃:

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5、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第一,掌握十分丰富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前提。

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根本途径。

只有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6、为什么说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意义更重大?

第一,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第二,理性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7、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13论述)。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四、真理:

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1、真理的客观性(15辨析):

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客观的。

2、绝对真理:

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规律性的认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

其二,按人类的认识本性来说,人们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3、相对真理:

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

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5、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

其次,从实践特点来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因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五章:

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

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包括自然地理环境(13选)、人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

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5选),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①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②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3辨析)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辩证关系):

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辩证关系)(14选):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变革和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始终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