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复杂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4388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下复杂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井下复杂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井下复杂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井下复杂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井下复杂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井下复杂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规程.docx

《井下复杂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复杂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规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井下复杂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规程.docx

井下复杂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规程

井下复杂、事故

的预防与处理规程

编制部门:

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

部门负责人:

申法忠

*******

日期:

二○○九年十月八日

井下复杂、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规程

1范围

为在钻井施工过程中,有效预防与处理各类井下复杂、事故,按设计顺利钻达目的层,依据BH/QHSE/A7.22《钻井工程生产和服务控制程序》,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第四钻井工程分公司钻井施工队伍的钻井施工全过程。

2职责

2.1 工程技术服务中心是本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井下事故、复杂预防与处理措施的制定和监督工作。

2.2 各钻井队是本规程的具体实施单位。

3规程内容

3.1井下复杂

3.1.1井垮

(1)井垮的预防

a.吃透地质设计内容,合理调整钻井液密度,搞好平衡压力钻井,防止因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造成井壁失稳。

b.在老区钻开发井,要掌握周围注水井情况,及时通知停注并泄压,钻井责任工程师亲自落实停注和泄压情况,防止注水压力大于液柱压力造成井壁失稳。

c.对水敏性泥岩、油页岩等易垮塌地层,除钻井液做好降失水工作外,应避免在此井段循环冲刷井壁。

d.钻遇火成岩、煤层等胶结性差的易垮塌地层,要尽量避免在此井段开泵通水眼或长时间循环,防止喷射作用将井壁冲垮。

e.起钻拨活塞,要降低提升速度,并及时接方钻杆正灌钻井液,防止抽汲形成压力激动,将井壁抽垮。

f.下钻遇阻,开通泵仍不能顺利下放时,应降低排量,间断下划。

若是在易垮井段遇阻或已证实井下垮塌,应立即起钻,不能用装喷嘴的钻头划眼。

(2)井垮的处理

a.发生井垮后要及时分析井垮原因和层位,调整好钻井液性能,通过提高钻井液密度,降低失水,改善钻井液的造壁性能,有效控制井壁的继续垮塌。

b.工程划眼措施

(a)钻头不装喷嘴或装特大喷嘴,尽量减小对井壁的喷射作用。

(b)在满足井眼轨迹控制的前提下简化钻具结构,防止发生卡钻事故。

(c)下钻分段开泵通水眼,遇阻后上提钻头离开遇阻位置,小排量开泵循环,正常后,小钻压下划。

划眼过程中要注意泵压和扭矩变化,防止蹩断钻具或蹩漏地层。

(d)划眼过程中要认真分析返出的岩屑,确定垮塌物的准确层位。

垮塌严重的井段,划过去后要停泵下放检验划眼效果,正常后方可继续下划。

(e)对难划井段要有耐心,不能着急,防止复杂情况恶化,增加处理难度。

3.1.2井漏

(1)井漏的预防

a.掌握地层预报,摸准地层压力情况,防止钻井液密度过高造成井漏。

b.老区钻开发井,原始地层压力系数发生变化,注水压力系数升高,开采区压力系数降低。

要根据注采情况,制定防漏措施。

c.钻遇潜山等裂缝发育地层造成井漏,预防措施主要有:

一、卡准地层深度,见到灰岩地层后立即停钻循环,确认是否进山。

二、确认进山后,要先电测再确定打多长的口袋。

三、若是进山即漏,应立即起钻,并向井内补充多于起出钻杆体积的钻井液,维持液面在一定的高度,防止上部地层垮塌卡钻。

d.由于技术措施不合理造成井漏的情况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下钻速度过快,造成压力激动,压漏地层。

二、下钻未进行分段循环,下钻到底开泵,流动阻力太大,蹩漏地层,三、加重速度过猛,钻井液密度不均匀,重钻井液段返到环空压漏地层。

四、起钻前打封闭段长,钻井液密度高,下钻到底顶替到一定高度时,压漏上部地层。

五、环空砂子太多造成堵塞,蹩漏地层。

六、工程措施失误,关封井器后未打开即开泵蹩漏地层。

(2)井漏的处理

a.浅层井漏情况复杂,漏层难确定,处理这类井漏的基本原则是:

一、适当降低钻井液密度,用低密度钻井液替换井内高密度钻井液。

二、若井口能灌满,下钻分段循环,小排量顶替井内高密度钻井液,分段要小,每段要彻底循环通再下钻。

已经发生井漏的地层对压力敏感,若分段过大,再次井漏便前功尽弃。

b.确认井底地层漏失,若无法建立循环,应立即起钻,静止堵漏并及时在地面补充密度较低的钻井液,根据井下漏失的性能确定是否加桥堵剂。

待井口能灌满后,下钻分段循环顶替井内较高密度的钻井液,排量要小,分段要细,特别是几次通井都不能将井内高密度钻井液循环出时更应坚持这一基本原则,不能急燥。

通开井底地层若发生漏失可考虑加入堵漏剂。

c.断层或潜山漏,在使用桥堵剂无效的情况下,应考虑打水泥塞或石灰乳堵漏。

3.1.3键槽

(1)键槽的形成。

由于起下钻时钻杆接头的反复提拉作用,在定向井造斜、增斜、降斜或直井狗腿度变化较大的井段形成键槽,尤其是松软地层更容易形成键槽。

键槽的主要表现为下钻无反映,起钻遇卡位置固定,一次比一次严重并向下延伸。

出现键槽后很容易造成卡钻事故。

(2)倒划眼措施。

排量20升/秒左右开泵正常,上提钻具到遇卡位置,在方钻杆上做出明显标记,下放钻具恢复悬重,钻具卡上卡瓦,将200~300kN的钻具重量座在卡瓦上(座的重量过大伤钻杆,过轻卡瓦打滑),一档启动转盘,不蹩不倒。

上提钻具到遇卡位置以上50mm左右或悬重多提10~30kN座好卡瓦,第一次启动转盘时应控制转动圈数不超过钻杆允许扭转圈数的1/3~1/2,并控制好倒转,防止蹩劲大猛烈倒转甩开钻具。

当负荷重转不动时,应尽可能少量提起钻具,提出卡瓦,下放钻具恢复悬重(必须将钻具放到自由状态),减少上提距离或吨位再座卡瓦,转动钻具不蹩不倒后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上提不挂卡正常起钻。

倒划眼遇方钻杆圆部或钻杆接头时要更换相应的卡瓦连续倒划眼。

司钻上提钻具与内、外钳工上提卡瓦密切配合是实现倒划眼的关键。

3.1.4其它井下复杂情况

(1)地层缩径造成起钻挂卡,下钻遇阻,起钻挂卡要坚持少提多放,不能顺利起出时,采用倒划眼措施。

下钻遇阻要坚持少压多提,不能顺利下入,可接方钻杆小排量,小钻压划眼,划眼时送钻不能太快。

(2)地层掉块造成蹩钻。

要认真分析蹩钻原因,确认钻头牙轮无异常后再按地层掉块处理。

尽量将掉块赶到井底,小排量,小钻压将掉块破坏掉。

同时应注意蹩钻倒转情况。

(3)井口掉物。

上部松软地层掉物后,视掉物性质下磨鞋或下钻头通井,将掉物

处理后方可正常钻进。

硬地层掉物后必须下磨鞋处理,并经打捞后方可下钻头打钻。

3.2井下事故

3.2.1井下事故的分类:

1、垮塌卡钻

(1)岩层胶结不好而引起的垮塌卡钻。

(2)钻井液密度低,不能平衡地层坍塌压力,导致垮塌卡钻。

(3)起钻未及时灌满钻井液,引起液柱压力下降,造成垮塌卡钻。

(4)钻井液性能急剧变化,钻井液性能受到破坏,不能稳定井壁,造成垮塌卡钻。

(5)清水、低粘度钻井液失水大,引起水敏性垮塌卡钻。

2、粘附卡钻

(1)井壁上有滤饼的存在是造成粘附卡钻的内在原因。

钻井液的固相颗粒通过吸附、沉积和滤失作用在井壁上形成滤饼。

只要有滤饼存在,就有粘附卡钻的可能。

(2)钻井液液柱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的压差存在,是形成粘附卡钻的外在原因。

钻井液的液柱压力总是要平衡该井段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对相对压力梯度低的地层形成正压差。

只要有压差的存在,就有粘附卡钻的可能。

(3)粘附卡钻在钻柱静止状态下会发生。

发生粘附卡钻时的静止时间与钻井液体系、性能、钻具结构、井身质量有密切关系。

3、钻具事故

(1)钻具疲劳断裂。

(2)钻具严重磨损、腐蚀,在正常负荷下断裂,被钻井液刺断。

(3)钻铤公母扣根部应力集中折断。

(4)地层引起的跳钻,使钻具松扣,而被钻井液刺坏或折断。

(5)钻具丝扣被钻井液刺坏造成钻具落井。

(6)拉力超过钻具的屈服强度断裂。

(7)扭矩超过钻具的屈服强度,扭断钻具本体、丝扣根部、母扣胀扣、滑扣等。

(8)配合接头断裂、滑扣。

(9)配合接头反复上卸丝扣,严重磨损而滑扣。

4、顿钻

(1)单吊环起钻折断钻具。

(2)游动系统发生事故,造成钻具落井。

(3)钻机刹车失灵,人为刹车过失,钻具落井。

(4)井口工具失灵或损坏造成钻具落井。

5、钻头事故

(1)钻头使用时间过长,判断不准,或制造质量差,或长时间划眼等而使牙轮钻头牙轮落井。

(2)钻头牙轮轴断裂。

(3)钻头巴掌蹩断。

(4)钻头丝扣折断。

6、键槽卡钻

由于井身质量差,井斜、方位急剧变化,狗腿度严重,使井壁形成键槽,在起钻过程中大于钻杆接头外径的钻具进入键槽而发生的卡钻。

7、其它井下事故

(1)小井眼卡钻:

实际井眼小于所下钻头直径造成的塞卡;特殊地层引起缩径;由于钻井液失水引起泥饼厚形成小井眼。

(2)落物卡钻:

地面工具、用具、物品落井造成卡钻;钻具打掉水泥环卡钻。

(3)电测事故:

电测仪器被卡、电缆拉断、仪器落井。

3.2.2钻井卡钻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要求

1、粘附卡钻的预防

(1)合理设计钻井液密度,搞好地层压力监测工作。

在保证平衡地层压力的情况下,尽量降低钻井液密度,以降低钻井液静液柱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之间的压差,实现近平衡压力钻井。

(2)保持钻井液性能稳定良好,低失水、低密度、低固相、低含砂、低粘切。

(3)钻井液性能要坚持勤测量、勤观察、勤维护。

每班至少应做全套性能一次,处理加入药品时要按循环周均匀加入,加量不得过猛,大幅度处理前要做小型试验。

(4)搞好钻井液净化工作,推广使用“322”固控系统。

正常钻进和循环钻井液时,振动筛运转率应达到100%。

除砂器运转率达到80%以上,根据井眼净化要求使用好离心机。

保证直井钻井液含砂量低于0.3%,定向井深井含砂量低于0.2%。

(5)在容易发生粘附卡钻的地区或井段钻井,钻井液中加入无萤光液体润滑剂2~5%或加入2~3%固体润滑剂,以降低泥饼的摩擦系数,直井摩擦系数45分钟不大于0.2,定向井不大于0.15。

(6)钻具在井内时应经常活动,一般情况下钻具在井内静止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

以上提下放为主,结合转动,每次上下活动范围不少于5米,转动不少于10圈,钻具呈自由状态。

活动钻具时,若钻头在井底或在起下钻过程中,因地面设备等原因,不能在30分钟内恢复正常作业,必须接方钻杆开泵。

如果钻头在井底,排量可以保持正常作业的参数。

否则,视情况控制好排量,严禁长时间定点循环、定点转动。

在定向井或井斜>3º的直井,按上述要求上下活动即可。

因井下复杂,在起下钻过程中需要活动转盘,则吊卡要坐到转盘上,吊环摘离吊卡,上提游车3米以上,井口人员要躲藏在安全处,扶刹把人员视井下情况轻微转动转盘1-2圈,注意防蹩。

没有效果,应接方钻杆处理。

(7)若井下钻具无法活动时,深井可将钻具重量的2/3以上压在井底。

2500米以内的浅井应将钻具的全部重量压在井底,并尽可能地保证钻井液循环。

(8)采用防卡钻具结构,如螺旋钻铤、加重钻杆等,减少钻具与井壁的接触面积。

在特殊情况,钻井过程使用随钻震击器,及时解除初期粘附卡钻。

2、粘附卡钻的处理要求

(1)发生粘附卡钻的初期,要及时果断处理。

在钻具和设备的安全负荷内,大幅度上下活动或转动钻具。

(2)当活动钻具无效等待其它方法解卡时,采用提拉钻具的方法计算卡点位置,为防止卡点上移,应采用超过卡点以上钻具重量的拉力活动钻具,并且每次上提下放不应在同一拉力上,以免钻具受力集中造成疲劳破坏;静止时尽量将钻具重量压到井底。

(3)粘附卡钻发生后,应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解卡办法,并应迅速组织施工。

(4)处理粘附卡钻可采用浸泡解卡、“U”型管解卡、浸泡加震击、倒扣套铣等方法,具体作业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3.2.3垮塌卡钻的预防和处理

1、垮塌卡钻的预防

(1)采用合理的井身结构,用套管封隔容易坍塌的松软地层及易漏的低压层,为抑制垮塌提供条件。

(2)采用具有防塌性能的钻井液体系,抑制水敏性地层的水化膨胀垮塌。

(3)调整钻井液性能,使其适应所钻地层,合适的密度平衡地层坍塌压力;低滤失量抑制地层水化膨胀坍塌;适当粘切提高坍塌物的携带能力。

(4)保持适当的钻井液液柱压力,起钻3柱灌满一次钻井液;防止液面下降造成上部地层垮塌。

(5)减少压力激动,起钻拔活塞要及时正灌钻井液;下钻控制下放速度,防止压漏地层;开泵采用小排量,防止蹩漏地层。

(6)重视发生井漏后可能造成的垮塌卡钻。

2、垮塌卡钻的处理

(1)钻进中如果发现掉块增多,应坚持原排量循环,切忌停泵,按每循环周0.02g/cm3提高钻井液密度和适当提高钻井液粘度,直到井壁稳定为止。

(2)若遇严重井垮,应边灌钻井液边组织人员强行起钻。

(3)起钻中发现钻井液从钻具内返喷严重,应及时接方钻杆循环,调整钻井液性能,待井下情况正常方可继续起钻。

在没有钻开油气层因井漏不能正常循环起钻,起钻钻杆内返冒钻井液是井垮的主要征兆,不允许中途开泵,要坚持强行起钻,灌好钻井液,保持适当高度液面。

(4)起下钻遇阻卡,上下活动钻具要考虑载荷。

起钻遇卡,司钻上提在原动载荷的基础上不得超过50KN,下钻遇阻在原动载荷的基础上不得超过100KN。

否则,应接方钻杆循环划眼,直到上下活动畅通无阻。

若吊卡不能坐在转盘上,方钻杆不能接上,以上下活动为主,需要转动钻具,应用卡瓦卡好钻具,下压250-300KN,轻微转动转盘1-2圈,井口人员要躲藏到安全处,严禁长时间干划眼,在制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下,要想办法接方钻杆。

(5)若因地面未灌好钻井液造成井垮卡钻,可采用下击或地面震击解除。

(6)处理垮塌卡钻事故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3.2.4钻头泥包的预防与处理

1、钻头泥包的预防

(1)按照设计要求调整好钻井液性能,搞好钻井液净化工作,确保钻井液含砂量低于0.5%。

(2)在上部软地层应适当增加钻井液排量,保证排量达到设计要求。

(3)根据地质提供的岩性情况,合理选择钻头类型,上部软地层应选择铣齿自洗式钻头类型。

(4)钻进时应时刻注意钻时、泵压变化,若岩性未变钻时增高、泵压逐渐下降,可能井下短路循环,严重时将钻头泥包。

2、钻头泥包卡钻的处理

(1)发现钻头泥包后,根据地层情况,可采用多划眼,减少钻压,提高转速,降低钻井液粘度,保持或加大排量的方法解除泥包。

(2)起钻时必须随时注意悬重的变化,遇卡不得硬拔,防止泥包卡钻。

(3)起钻时井口灌不进钻井液或外溢,应分段接方钻杆正灌,每起钻2-3柱灌满一次。

(4)若起钻遇卡,处理不当将钻具卡死,可利用随钻震击器或地面震击器下击解除。

(5)当震击无效时,可将钻头处泡油,减小钻头与井壁的摩阻,然后利用震击器解除卡钻。

(6)一旦泡油、震击无效,可采用套铣倒扣的方法。

3.2.5键槽卡钻的预防与处理

1、键槽卡钻的预防

(1)由于井斜、方位的变化形成狗腿式井眼,起下钻过程中钻杆接头的提拉作用在狗腿处形成键槽。

键槽达到一定深度时,起钻卡大于钻杆接头外径的钻具。

在砂泥岩交互地层当泥岩垮塌井径扩大后,砂岩形成台阶,频繁起下钻在井眼低边形成台阶式砂岩键槽,起钻时会突然遇卡。

司钻应了解井下情况及钻具结构,防止键槽卡钻。

(2)狗腿段越靠近井口,越容易形成键槽,尽量下移定向井的造斜点位置有利于预防键槽卡钻。

在定向井施工中应严格控制井斜变化率,使井眼轨迹圆滑。

(3)选用高效能钻头,减少起、下钻次数,可降低键槽卡钻的风险。

(4)在满足井眼轨迹控制的前提下,尽量简化钻具结构,选用与钻杆接头外径相匹配的钻铤,可避免或减少键槽卡钻。

(5)在井斜、方位变化大的井段起钻有遇卡显示,且遇卡井段固定时,应卡准井深并采取措施,及时下入键槽扩大器破坏键槽。

(6)起钻至键槽井段应提前倒低速档,控制起钻速度。

(7)起钻至键槽位置时,应采取轻提慢转倒划眼,转动方向或开泵循环等方法处理。

严防提死。

2、键槽卡钻的处理

(1)键槽卡钻发生后,可采用震击器解除或者辅以泡油,二者同时作用达到解卡目的。

(2)键槽已经产生,起钻遇卡,通过以上方法仍不能起出钻具时,可把钻头放至井底从键槽以下将钻柱倒开,待键槽破坏后再打捞。

(3)如果震击泡油无效,可采取套铣倒扣方法解除。

3.2.6砂桥卡钻的预防和处理

1、砂桥卡钻的预防

(1)循环钻井液时,钻具不得固定在同一位置,禁止用喷射钻头划眼,以免将井壁冲出大肚子。

(2)在上部软地层钻进时要保证设备运转正常,施工要连续,避免打打停停,防止井眼呈“葫芦”状。

(3)防止井眼垮塌,保证井径规则。

(4)钻进时保证钻井液排量达到设计要求,环空返速不低于1.2米/秒。

(5)加强钻井液的维护和处理,保持良好的性能和流变参数,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6)起钻前大排量循环洗井,正常情况下不少于两周,保证井内干净。

2、砂桥卡钻的处理

(1)砂桥卡钻一旦发生,不得硬提,以下放转动为主,并开泵循环,排量由小到大,倒划眼解除。

(2)若无法循环,应停泵释放压力,缓慢活动钻具,待砂桥松散后再争取蹩通,开泵建立循环,并适当提高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逐渐加大排量。

(3)一旦卡钻形成,可采用震击方法解除,有条件时可泡油,减小摩阻。

(4)若泡油震击无效,可采用套铣倒扣方法处理。

3.2.7其它卡钻的处理

1、若因操作不当,钻头下入小井眼造成卡钻,在安全负荷内上提仍不能解卡时,可采用超级震击器带加速器震击解卡。

2、若因井口落物造成卡钻,可采用震击器或倒划眼。

3、若因地层岩性膨胀或者钻井液性能不好造成缩径卡钻,可采用震击或浸泡的方法解除。

4、倒扣套铣是处理卡钻事故最有效、也是最危险的一种方法,只有在其它方法无效时才考虑使用。

3.2.8井下钻具、落物的打捞作业规程

1、公锥:

适用于钻铤、钻杆加厚部分、工具接头本体断裂和钻具丝扣滑扣或断裂。

(1)根据鱼头水眼尺寸选择公锥规格,即鱼头水眼孔径必须在打捞直径范围内。

(2)打捞钻具组合:

公锥+安全接头+钻杆。

(3)测量公锥各部分尺寸,绘出工具草图,计算鱼顶方入和打捞方入。

(4)用相当于落鱼硬度的金属物敲击非打捞部分螺纹的方法检查打捞螺纹的硬度和韧性。

(5)公锥入井下到鱼顶深度以上1~2米,开泵用10~20升/秒排量冲洗鱼头10分钟,改为小排量5~10升/秒,在方钻杆上画好鱼顶方入和造扣方入记号,慢慢下放钻具实探鱼顶位置并注意观察泵压变化。

当公锥插入水眼时悬重下降,泵压上升;若插到旁边则泵压不变,方入不符。

应提起钻具距鱼顶方入1米以上转动方向,每转45度下探一次,探鱼不允许超过鱼头1米(公锥长度),校对钻具和方入确实无误还探不到鱼顶,起钻换弯钻杆或其它工具再下钻探鱼顶。

(6)当公锥插入落鱼水眼后,停泵在转盘上做好记号以记录造扣圈数。

开始加压5~10kN,用1档慢转引扣,注意观察灵敏表悬重慢慢回升,然后加压30~50kN造扣,

一般进扣6~8圈,注意控制造扣速度和倒车。

(7)造好扣后上提活动钻具不超过原悬重100~200kN,再放至井底加压30~50kN,用1档慢转2~4圈,发现不进扣,可在拉力允许范围内上提,若无阻卡可顶通水眼起钻。

落鱼被卡活动无效,试开泵若能循环,注入解卡剂处理,若开不通泵,从安全接头处倒开起钻,准备用震击器或套铣作业进一步处理。

(8)打捞起钻前,应上提钻具5~8米,然后下放距井底2~3米猛刹车,检查打捞是否牢靠。

(9)起钻用低速档,平稳操作,严禁转盘卸扣,并注意灌好钻井液。

2、可退式卡瓦打捞筒:

适用于鱼顶规则的各种落鱼(不包括钻头和扶正器扶正部分)。

(1)根据井眼直径和鱼头外径选择卡瓦打捞筒和卡瓦的规格,卡瓦的内径应小于鱼头外径1~3mm。

控制环要大于鱼头外径3~5mm。

(2)卡瓦打捞筒下井前应卸开清洗,检查卡瓦、密封圈、铣鞋。

装配时应涂润滑油以防卡瓦与内壁卡死。

(3)打捞钻具组合:

可退式卡瓦打捞筒+下击器+钻杆。

(4)上击器可供选择,不是可退式捞筒应加安全接头。

(5)下钻前计算准确鱼顶方入和打捞方入。

(6)将打捞筒连接在钻柱上,大钳不得咬在本体两端母螺纹处,以免损坏筒体,紧扣力矩与所接钻杆相同。

(7)下钻距鱼顶0.3~0.5米开泵冲洗鱼头,试探鱼顶,核对方入。

(8)停泵(也可开泵减小排量并注意泵压变化)慢慢转动下放,若发现遇阻加压30~50kN转动方向,使鱼头进入卡瓦内,然后上提即捞获落鱼。

以泵压升高、悬重增加及鱼顶方入变化做为判断依据。

(9)捞获后上提钻柱6~8米,然后下放距井底2~3米猛刹车,检查落鱼确实卡牢即可起钻。

(10)当落鱼被卡,经活动震击无效,即可退出捞筒。

下放钻具,给打捞筒加压200~300kN,使卡瓦宽锯齿螺纹松开,为了可靠,应多砸几次,然后上提捞筒以上悬重,转动并慢慢上提,直到捞筒退出为止。

也可采用下击器低吨位下击(50~100kN),击松后按上述方法退出。

3、磨鞋的正确使用

(1)根据不同用途选择不同类型的磨鞋。

磨井下落物选用平底或凹底磨鞋;磨铣井下钻具、套管、修整鱼头选用引子磨鞋;修整井下钻具、油管、接头不规则内径选用锥形磨鞋。

(2)根据井眼直径和起出钻头的外径选用不同尺寸的磨鞋。

一般入井的磨鞋外径小于井眼直径10~30mm。

(3)磨套管附件按设计要求选用磨鞋。

(4)磨鞋入井条件

a.下磨鞋前井眼必须畅通无阻,钻井液性能符合要求。

b.检查磨鞋外径尺寸与井眼尺寸是否符合技术规定,检查磨鞋与接头扣形是否一致,水眼畅通。

c.钻具下部结构严禁加扶正器。

d.下磨鞋速度要慢,遇阻严禁硬压。

e.深井下钻应分段循环钻井液。

(5)技术操作

a.磨鞋下到距井底0.5米处充分循环钻井液,然后降低排量至10~20升/秒,

探井底记录到底方入。

b.缓慢启动转盘,开始磨铣时钻压不超过5kN。

根据井下磨进情况逐渐加压,最多不超过钻头钻压的1/3,转速40~80转/分钟。

c.每磨进20~30分钟,上提钻具2米以上,活动钻具一次,停泵后将钻具慢慢划眼到底,加压10kN压住落物再开泵继续磨铣。

每30分钟取样一次,观察铁屑返出情况和数量。

d.磨铣过程中泵压逐渐升高,停止磨铣,循环起钻。

e.分析起出磨鞋的磨损情况,确定下步措施。

3.2.9井下事故汇报

1、井队发生井下事故,要在2小时内向公司汇报。

内容包括:

时间、井深、钻具结构、钻头位置、地层层位、主要岩性、钻井液性能、发生经过、事故性质、原因、卡点位置、钻井参数、定向井井斜数据等。

2、处理事故期间,每天早上8点和下午16点定时汇报这一段时间的处理进度,特殊情况应及时汇报,听取指令和下步措施。

3、事故解除后7天内向工程技术部和工程技术处上交事故报告。

4、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井下事故的概况及基本数据:

a.事故井号。

b.队号、班组、司钻姓名、操作者及值班干部。

c.发生事故时间(年、月、日、时、分)。

d.井深(单位:

米,保留两位小数)。

e.发生事故时的钻头位置。

f.地层及岩性。

g.井身结构、一开钻头、表套、技术套管尺寸及下深、裸眼尺寸段长及井斜井径数据。

h.钻具结构(从下至上排列)包括各种钻具,井下工具的名称、尺寸、长度。

i.事故发生时钻井液性能。

j.事故发生的详细经过。

k.事故发生后的现象及井下状况。

(2)落鱼结构:

a.落鱼组合(从下至上排列)。

b.落鱼钻头位置及鱼顶井深。

c.起钻鱼尾的形态及尺寸描述。

(3)卡点计算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