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贺洪江第1章习题解答word版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4421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7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基础贺洪江第1章习题解答word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电路基础贺洪江第1章习题解答word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电路基础贺洪江第1章习题解答word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电路基础贺洪江第1章习题解答word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电路基础贺洪江第1章习题解答word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路基础贺洪江第1章习题解答word版本.docx

《电路基础贺洪江第1章习题解答word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基础贺洪江第1章习题解答word版本.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路基础贺洪江第1章习题解答word版本.docx

电路基础贺洪江第1章习题解答word版本

 

电路基础(贺洪江)第1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习题解答

1-1题1-1图所示电路,求各段电路的电压Uab及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元件是消耗功率还是对外提供功率?

 

解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及题给条件,得

(a)Uab=6V,P=6×2=12W消耗功率

(b)Uab=-8V,P=1×(-8)=-8W提供功率

(c)Uab=-10V,P=-(-8)

(-10)=-80W提供功率

(d)Uab=-8V,P=-(-2)

(-8)=-16W提供功率

(e)Uab=-(-6)=6V,P=-(-1)

(-6)=-6W提供功率

(f)Uab=-16V,P=(-2)

16=-32W提供功率

1-2在题1-2图所示各元件中,已知:

元件A吸收66W功率,元件B发出25W功率;元件C吸收负68W功率,求iA、uB和iC。

题1-2图

6V

+

-

iA

uB

+

-

-5A

-4V

+

-

iC

C

 

解根据题意,对元件A,有

PA=6iA=66,iA=

=11A

对元件B,有

PB=-5uB=-25,uB=

=5V

对元件C,有

PC=-4iC=-68,iC=

=17A

1-3题1-3图所示电路中,5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通过实验测量得知:

I1=-2A,I2=3A,I3=5A,U1=70V,U2=-45V,U3=30V,U4=-40V,U5=-15V。

(1)试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判断那些元件是电源;那些元件是负载?

(3)计算各元件的功率,验证功率平衡?

(1)图中虚线箭头为各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

、极性为各元件电压的实际极性。

(2)按实际方向判断元件的状态:

U、I关联者为负载,U、I非关联者为电源。

据此可判断元件1、2为电源,元件3、4为负载。

也可按书上的方法判断如下:

P1=U1I1=70×(-2)=-140W

P2=U2I2=-45×3=-135W

P3=U3I3=30×5=150W

P4=U4I1=-40×(-2)=80W

P5=-U5I2=-(-15)×3=45W

因为P1<0、P2<0,故元件1、2为电源;P3>0、P4>0、P5>0,故元件3、4、5为负载。

(3)各元件的功率见

(2),据此有

P1+P2+P3+P4+P5=-140-135+150+80+45=0

可知功率平衡。

1-4求题1-4图所示电路中各元件的功率,并验证功率平衡。

解由欧姆定律及KCL,得

各元件的功率为

W

W

可知功率平衡。

1-5题1-5图所示电路,写出各元件u与i的约束方程。

(a)

(b)

(d)

(e)

(f)

u

(c)

6V

-

+

i

6V

-

+

-

+

2A

题1-5图

-

+

i

2.5kΩ

u

-

+

i

30mH

-

+

i

20μF

u

u

-

+

i

u

+

-

u

i

 

解根据各元件的伏安关系及题给条件得

(a)u=-2.5×103i  (b)u=-30×10-3

=-3×10-2

(c)i=-20×10-6

=-2×10-5

 (d)u=-6V

(e)i=2A (f)u=-6V

1-6将额定电压为U0、额定功率为P0的电热丝(可看作线性电阻)切成

长,然后加上电压U,问此时电热丝消耗的功率P为多少?

解由题意可知,电热丝的原电阻为

R0=

切成

长时的电阻为

R=

R0

此时电热丝消耗的功率为

P=

=

=

=

P0

1-7题1-7图(a)电容中电流i的波形如图(b)所示,已知

试求t=1s、t=3s和t=5s时电容电压u。

题1-7图

解由图(b)所示电流i的波形图,可求得

2.5t0≤t≤2s

=-2.5t+102s≤t≤4s

-5 t≥4s

根据u(t)=u(0)+

,可求得

0.625t2+10≤t≤2s

=-0.625t2+5t-42s≤t≤4s

-2.5t+16 t≥4s

当t=1s,t=3s和t=5s时,有

u

(1)=0.625×12+1=1.625V

u(3)=-0.625×32+5×3-4=5.375V

u(5)=-2.5×5+16=3.5V

1-8题1-8图(a)中,电感电压的波形如图(b)所示,已知i(0)=2A,试求当t=1s、t=2s、t=3s和t=5s时电感电流i。

-10

10

u/V

t/s

0123456

(b)

题1-8图

(a)

i

u

+

-

L

2.5H

解由图(b)所示u的波形图,可得

5t0≤t≤2s

-10t+302s≤t≤3s

=03s≤t≤4s

10t-504s≤t≤5s

0t≥5s

根据i(t)=i(0)+

,可求出

t2+20≤t≤2s

-2t2+12t-102s≤t≤3s

=83s≤t≤4s

2t2-20t+564s≤t≤5s

6t≥5s

当t=1s、t=2s、t=3s和t=5s时,有

i

(1)=12+2=3A

i

(2)=-2×22+12×2-10=6A

i(3)=-2×32+12×3-10=8A

i(5)=2×52-20×5+56=6A

1-9图(a)所示电路中,求两电源的功率,并指出那个元件吸收功率?

那个元件发出功率?

图(b)所示电路中,指出哪个元件可能吸收或发出功率?

解(a)由题给条件及功率计算公式得

计算表明,电压源吸收功率,电流源发出功率。

(a)

(b)

题1-9图

3A

10V

+

-

10V

3A

+

-

R

 

(b)由

,知电流源总是在发出功率。

,知电阻总是在吸收功率。

电压源可能吸收或发出功率。

1-10图(a)所示电路中,求两电源的功率,并指出那个元件吸收功率?

那个元件发出功率?

图(b)所示电路中,哪个元件的工作状态与R有关?

并确定R为何值时,该元件吸收功率、发出功率或功率为零?

 

解(a)由题给条件及功率计算公式得

计算表明,电流源吸收功率,电压源发出功率。

(b)电压源发出45W功率。

电阻吸收功率。

电流源的工作状态与R有关。

,即R>

=5

时,电流源发出功率。

,即R<

=5

时,电流源吸收功率。

,即R=

=5

时,电流源功率为零。

1-11求题1-11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1、I2、I3、I4。

解对结点A应用KCL,得

I3=-8-6-4=-18A

题1-11图

15A

4A

6A

5A

10A

I1

I2

D

C

I4

6A

B

A

I3

7A

8A

对结点B应用KCL,得

I4=15+7+I3=15+7-18=4A

对结点C应用KCL,得

I1=10+I4-5=10+4-5=9A

对结点D应用KCL,得

I2=I1+6+6=9+6+6=21A

1-12题1-12图所示电路,已知US1=1V,US2=2V,US3=3V,IS1=1A,IS2=2A,IS3=3A,求各电源的功率,并说明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

 

解各元件功率求解如下:

吸收

发出

吸收

发出

发出

发出

1-13题1-13图所示为某电路的一部分,试求ix、uab、uad、ude。

+

b

a

20V

2A

6V

5V

2A

10V

8A

5A

c

d

e

题1-13图

+

+

+

-

-

-

-

解按广义结点可求出

ix=2+5-2-8=-3A

应用KVL,得

uab=3×2-5+6+5ix-20

=6-5+6+5×(-3)-20=-28V

uad=3×2-5+10=11V

ude=-10+6+4×8=28V

1-14题1-14图所示电路,求UAB、IX。

A

B

D

C

6A

10A

4A

2A

I1

I3

IX

题1-14图

2A

I2

解按广义结点可求出

IX=4-10-2=-8A

对结点D应用KCL,得

I1=IX+2=-8+2=-6A

对结点A应用KCL,得

I2=4+6-I1=4+6-(-6)=16A

对结点C应用KCL,得

I3=I2+2-2=16+2-2=16A

应用KVL,得

UAB=4I2+5I3=4×16+5×16=144V

1-15题1-15图所示电路,求I、US、R。

3

I1

6A

15A

1

12A

5A

R

I

I2

US

I3

12

题1-15图

解按广义结点得

I=6-5=1A

应用KCL,得

I1=12+6=18A

I3=15-I=15-1=14A

I2=12+5-I3=17-14=3A

应用KVL,得

US=3I1+12I2=3×18+12×3=90V

I3R=12I2-15×1

1-16求题1-16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解应用KVL,得

应用KCL,得

 

1-17求题1-17图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

 

解对大回路应用KVL,得

4I1=-90+110+100

I1=

=30A

应用KCL,得

I2=I1-20=30-20=10A

I4=I3-I1=I3-30

I5=I3-I2=I3-10

对上边的回路应用KVL,得

2I4+2I5=110

将I4=I3-30,I5=I3-10代入上式,得

2(I3-30)+2(I3-10)=110

求出

I3=47.5A

I4=I3-30=47.5-30=17.5A

I5=I3-10=47.5-10=37.5A

1-18求题1-18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及UBC。

解由欧姆定律得

I=

=0.6757A

即电流表的读数为0.6757A。

由分流关系得

I1=

=

=

×0.6757A

I2=

=

=

×0.6757A

应用KVL,得

UBC=-9I1+6I2=0.6757×(-9×

+6×

)=0V

1-19求题1-19图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支路电流。

解(a)应用KV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