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模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3804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模板.docx

《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模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模板.docx

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模板

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

 

  

内容提要:

中国高等教育传统是在中国整个社会变革中不断演变和逐步形成的。

一方面接受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制度,包括外国的和自己创造的;另一方面又要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我们既不能简单地移植国外的模式,又必须在坚持民族特性的同时,重视传统观念的转变,以较快地适应时代要求。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产生的时间很晚,始于鸦片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

1862年创办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和1895年创办于天津的中西学堂,是最早出现的中国近代高等学校的雏形。

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及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

比西方高等学校的创立晚了800年。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建立之时起,就受到中外两种思想的影响。

首先,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建立是在西方列强逼迫之下,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创立的。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当时高等教育的主导思想。

另一方面,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又是从西方引进的,它必然渗透着西方文明与思想。

在教育内容上西方的科学与中国的经书并存。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在蔡元培主持教育部的时候,才批判了清末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主义的教育宗旨,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的“五育”并举的教育宗旨。

但自从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之后,一切革新计划又都遭到破坏。

国民党统治期间,始终存在着中西文化的冲突,传统教育观念与现代教育观念的冲突,而中国自己的教育传统并未真正地建立起来。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传统与整个文化传统一样,都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

一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定的文化传统,必然就有一定的教育传统。

这种教育传统是受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同时也是对过去的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的传统也是在中国整个社会变革中不断变革的。

一方面接受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制度,包括外国的和自己创造的,另一方面又要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影响。

这里需要指出几点:

一是教育传统不同于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是指从历史上承袭下来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即在过去教育实践中形成并得以流传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体系,总是指一种旧的教育体系。

而教育传统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特有的教育体系。

当然它包涵了该国或该民族的传统教育的因素,同时又具有现时代的新的因素。

二是对传统教育本身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

传统教育中有好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也有不好的或者过时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

有些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就是好的,优秀的教育传统,就会世代流传下来。

例如我国古代的“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传统教育中有些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可取的,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可能变成落后的,腐朽的,不可取的。

例如我国的科举制度,它在开始时取代世袭制是一大进步,但发展到后来的八股文考试,使科举制度变成阻碍社会发展的障碍,就变成了落后的,需要改革的传统。

三是应该看到,在教育传统的变革中,教育制度的改革往往比教育思想的改变要容易得多。

例如我国的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已经消失了近百年,但是与科举制度相伴随的教育思想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却仍残留在人们的头脑中。

这就说明,传统教育思想的改变要比传统教育制度的改变困难得多。

这就是为什么在教育改革中要特别重视教育思想转变的原因。

中国高等教育现在的传统是经过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内革命战争、建国以后向苏学习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变革的种种冲突和洗礼逐渐形成的。

因此要分析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传统及其思想观念,就需要分析形成今天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各种因素。

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

中国的高等教育是舶来品,是鸦片战争以后从西方引进的。

首先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办学,然后在洋务运动和变法维新的推动下,中国清政府被迫废科举,兴学堂。

因此受西方教育传统的影响甚深。

据史料记载,1807年最早来华的英国基督教传教士玛利逊于1818年在马刺甲开设了一所“英华学校”,是中国最早的西方式的教会学校。

1835年玛利逊死后,香港等地教士成立了“玛利逊教育协会”来纪念他。

18年美国传教士布朗()在广州开设了一所小学,不久被当地人赶走,迁往澳门开设了一所玛利逊学校。

鸦片战争失败,《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传教士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并在中国办学,通过办学传教。

最早办的学校有,1844年由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社”派遣的霭尔特色(Aldersey)在宁波开设的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1845年,美国长老会在宁波建立的一所学塾(到1867年迁往杭州,名为育英书院,后来发展为之江大学)。

19世纪下半期,随着美国殖民主义势力的向外扩张,美国教会掀起了一个国外办学的热潮。

这一时期创办的学校有:

1864年,美国长老会狄考文在山东登州开设文会馆,1866年,英浸礼会在青州设广德书院,后二校合并为广文华书院,设在潍县,到1917年发展为齐鲁大学;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武昌设学堂,1891年命名为文华书院,以后发展为华中大学;1879年,美国圣公会合并在上海的培雅学堂和广恩学堂为上海圣约翰书院,1894年发展为圣约翰大学;1881年,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1897年又在苏州创办中西书院,1901年合并,改名为东吴大学;1885年,美国长老会在广州设立格致书院,后来发展为广东岭南大学;1888年,美国以美会在北京设立汇文书院,1893年,公理会在通县设立潞河书院,1919年合并为燕京大学。

而中国人自己设立的高等学校只有1862年(清同治元年)由奕沂奏办的京师同文馆;1863年江苏巡抚李鸿章仿京师同文馆在上海设立的上海同文馆;1864年在广州设立的广东同文馆,都是培养翻译人才的。

另外就是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1881年李鸿章筹办的天津水师学堂,1886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的天津武备学堂,1895年张之洞湖北创办的湖北武备学堂。

其他还有福州电报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上海电报学堂、南京路矿学堂等,大都是培养军事和工程技术人才。

但以上这些学堂,大致只能相当于中等专科学校,少数具有高等专科的水平。

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很重视教育,认为中国之所以衰弱的根本原因是教育不良,学术落后。

梁启超说:

“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为本于学校。

”他们主张兴办“西学”。

康有为于1891-1895年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梁启超、谭嗣同等于1897-1898年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

维新运动期间,光绪采纳维新派的计划,筹办京师大学堂,于1898年奏准成立,并任命孙家鼐为京师大学堂的管学大臣,许景澄为中学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为西学总教习。

与此同时,在维新运动的影响下,清政府津海关道盛宣怀于1895年在天津创办中西学堂(1903年改为北洋大学堂),1897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等。

据统计,直到1921年以前,中国国立大学只有北京大学一所,省立大学只有山西大学、北洋大学两所,私立大学只有武昌中华大学(1912)、北京中国大学与朝阳大学(1913)、上海复旦大学、天津南开大学(1919)、厦门大学(1921)6所。

而基督教教会大学则有16所之多。

从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上来讲,大多是学习日本仿照西方高等教育的分科。

如《钦定高等学堂章程》中称:

“日本高等学堂之大学预科分三部,其第一部为入法科文科者而设,第二部为入理科工科农科者而设,第三部分为入医科者而设。

今议立大学分科,为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七门,则政科为预备入政治、文学、农业、工艺、医学三科者治之,艺科则预备入格致、农业、工艺、医学四科者治之。

”当时的高等学堂是大学的预科,课程主要是伦理、经学、诸子、词章、外国语及文理科的一般基础课。

高等学堂和大学堂设立之初,不仅生员极少,而且其宗旨与其说是研习学术,不如说是变相地求科第。

正如喻长霖在《京师大学堂沿革略》中所说的,“大学堂虽设,不过略存体制。

士子虽稍习科学,大都手制艺一编,占毕咿唔,求获科第而已。

从洋务运动到变法维新都主张办学堂,采用西方的教育制度来改变我国的原有的教育制度。

维新运动从发展资本主义出发,要求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学习西方文化。

他们努力输入西方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观念,以西方某些民主观点来反对封建专制思想。

虽然维新运动失败了,但经过他们的斗争,封建伦理纲常开始发生动摇,封建主义教育思想受到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开始崩溃。

废科举,兴学堂就是这两次运动的结果。

借此,西方的教育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教育内容才得以在中国建立和传播。

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中国封建主义教育的传统并未彻底崩溃。

无论从高等教育的内容,还是从管理体制上,与西方现代高等教育还相距甚远。

二、辛亥革命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辛亥革命对封建教育传统是又一次重大冲击。

虽然辛亥革命并未成功,但它摧毁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体制。

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不过是一时的闹剧。

中国的历史的从辛亥革命起走上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的教育制度得以彻底摆脱封建教育束缚,开始走向现代化。

民国元年,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

7月在北京召开中央临时教育会议。

同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新的教育宗旨:

“注意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教育。

”同时公布了教育会议所决定的学制系统,即《壬子学制》。

不久又颁布了有关高等教育的《大学令》。

大学令中规定:

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

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

大学设预科及本科,预科修业三年,本科修业年限按各科性质,三年或四年不等。

本科毕业称学士。

大学另设大学院,培养研究生。

大学设校长一人及各科学长一人;教师分教授、助教授及讲师三种;各科设讲座。

大学设评议会,由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组成,负责评议大学的一切重大问题。

从《大学令》的整个内容可以看到,这个高等教育体系完全抄袭自邻国日本。

而日本的学制又是以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为蓝本。

这个学制公布以后没有实行多久,就被美国式的学制所代替,这就是民国十年的学制改革,称《壬子癸丑学制》,整个体系都是抄自美国。

为什么刚从日本搬来的学制又换成美国的呢?

研究者早有许多评论。

周谷平在其《近代西方教育在中国的传播》一书中详细地分析了个中原因。

她指出:

一是中国人对日观的转变。

随着甲午战后日本军国主义野心的日益暴露,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和种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人民对日本从和睦、钦慕逐渐发展为防范和仇恨。

二是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

认为君主立宪制的日本已不再适合中国新的国情,而被美国自我标榜的民主、自由和科技发达、经济繁荣所吸引,转而把美国作为中国建设共和国的蓝本。

三是美国对中国的全面扩张,美国对中国文化教育的扩张也大大加强。

除继续利用教会对中国教育进行渗透外,还对中国的整个的学务表现出更大的关注。

美国利用退还庚子赔款,吸引大量的中国留学生。

四是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中国人以民主、科学两大旗帜,反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道德。

而美国教育界占主导地位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正是以标榜民主和反传统的面目出现的,颇迎合中国教育界的需要,为中国批判旧教育提供了理论武器。

这种分析是很有见地的。

教育的发展和变革离不开国际国内的大环境。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

大战以后美国一跃而为世界最发达的强国。

中国人把美国的共和、民主看作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典范。

在中国国内,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先进的知识分子觉悟到,只有思想革命才能彻底摧毁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

俄国的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社会开始步入新的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五四”运动标志着这个新阶段的开始。

“五四”运动实际上是一场思想革命。

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文化传统,包括封建主义的教育传统。

在学校里废除了尊孔读经的内容;在文学革命的推动下,学校采用白话文进行教学,使学校教育接近人民大众的生活实际,为教育的普及创造了条件;在科学和民主的口号下,提倡男女受教育的权利平等;提倡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等。

这一切都使我国教育进入世界现代教育的行列,逐渐建立起我国自己的教育传统。

中国高等教育在这段时间里虽然发展得还很缓慢,但无论是从办学思想,还是在教育内容及教育体制上都有很大的转变。

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国高等教育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一条战线。

在高等教育的思想转变上,不能不提到著名教育家蔡元培。

他在民国初期就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他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时间内又为北京大学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民国之初,北京大学仍然死气沉沉,封建复古思想仍占优势。

1917年蔡元培担任校长以后,厉行改革,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改革方针。

他说:

“我对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1907年留学德国,以后又多次到欧洲访问。

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不能不说是来源于德国柏林大学的办学思想。

他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进行多种改革,首先是多方罗致学识渊博、热心教育、具有先进思想的新派人物担任教师。

聘请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李大钊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史学等系教授,聘请鲁迅为兼职讲师。

其他还有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杨昌济、马叙伦、陈垣、沈兼士等造诣深厚的学者。

其次是调整科系设置,实行“选修制”,规定本科学生学满80单元(每用1学时,学完全年为1单元)就可以毕业。

把“门”改为“系”,全校设14个系,系主任由教授选举。

第三是设立评议会和教授会,提倡“教授治校”。

第四是主张男女同校,并于1920年正式招收女生。

第五是主张学生自治,鼓励学生成立各种研究会、社团,办刊物,开讲座等。

从这些改革中可以看到,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现代大学。

而北京大学的改革无疑对中国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另一位教育家是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张伯苓。

他早年在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

甲午战争中他正在海军服役,亲眼看到北洋舰队的覆灭,异常震惊,转而弃武从文,在天津任家庭教师。

1904年曾到日本考察教育。

1907年留学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

回国后,推行美国教育模式,于1919年在天津开办南开大学,设文、理、商三科。

张伯苓是著名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主张教育救国,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认为“有爱国之心兼有爱国之力,然后始可实行救国之宏愿。

”他对南开大学的办学宗旨提出:

“本校教育宗旨系造就学生将来能通力合作,互相扶持,成为活泼勤奋、自治治人的一般人才,以适应时势的需要。

”他为南开制定了五项“训练方针”,即重视体育、提倡科学、倡导团体组织、注重道德训练、培养救国力量。

他把这五项称之为“公能”教育,并作为校训。

清华大学是1925年才设立大学部的。

它的前身是1911年成立的清华学堂,是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举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改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大学部,开始培养本科生。

1928年改为国立。

梅贻琦于1928年代理校长,1931年任校长。

他主张大学的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

他认为清华大学要向高深专精努力。

他对大学部进行改组调整,把普通科和专门科的两科制改为学系制,设文、理、法3个学院15个学系。

1932年又增设工学院。

抗日战争爆发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联合大学,1938年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为中国培养了众多学术人才。

被誉为抗日战争大后方的“民主堡垒”,发生过震惊中外的一二·一反内战、反暴行、争取民主的运动。

“五四”运动以前建立的大学还有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山西大学等。

这些大学都经过“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洗礼,都具有爱国民主的传统。

这一时期,虽然教会大学仍占优势,但它们的规模不大。

因为学费昂贵,学生都为有钱人的子女。

中国自己办的大学中,学生数还是超出教会大学的学生(注:

许多著作在引用日本《帝国教育杂志》中的统计数字时有误。

该文统计,1917年中国学校学生人数与外国人所设学校学生人数是,中国学校为15000人,外国学校为120XX人。

也即,外国学校的学生数约合中国学校的学生数的80%。

而熊明安著《中国高等教育史》和周谷平著《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两书中都把它说成外国学校的学生占中国学生总数的80%显然是错误的。

请参阅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第1090页。

)教会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很大,但中国自办的大学已初具规模,而且通过中国社会的变革,逐步形成了中国高等教育自己的传统。

可惜这方面的研究甚少。

根据我们肤浅的认识,是否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高等教育建立起了爱国和革命的传统。

突出表现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大学生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祖国的独立和解放把鲜血洒遍中华大地。

第二,有追求真理,重视学术的传统。

中国高等学校的师生治学严谨,学习刻苦,具有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精神。

西南联大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教授的治学精神和培养出大批人才的事实就是很好的证明。

第三,既重视吸收外来文化,又重视保存中国民族文化的传统。

辛亥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尊孔读经等封建文化受到严厉地批判。

但中国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仍然受到高等学校的重视。

民国时代中国出现了许多国学大师。

即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也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继承和发展。

有些学者把“五四”运动说成是全盘西化是不正确的。

“五四”运动的参加者很复杂,但其主流是反帝反封建,是吸收西方先进的思想,改造中国的旧文化,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新文化。

这种吸收、融合、继承、创造世界一切优秀文化的传统,保证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学术繁荣,是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的。

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个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处在北洋军阀统治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它的发展不仅缓慢,而且带有严重的半封建半殖民主义性质。

高等学校受制于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学校中充塞着各种反动特务组织。

同时学校中的复古势力始终没有消停。

另外,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是向西方学习,甚至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创办或主政高等学校的也大多是从欧美归国的知识分子,必然带来许多西方的思想和传统。

当时西方流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杜威曾应北大和江苏教育学会的邀请来华讲学2年零2个月,对中国高等教育也有重大影响。

总之,这一时期充满着矛盾和冲突,很难说已经建立起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传统。

三、解放前革命根据地高等教育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走向了新民主义革命的道路。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崭新的工农政权。

革命根据地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苏区时期,二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期。

两个时期因革命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苏区时期处于土地革命和国内战争的环境中。

为了土地革命的成功和反对国民党军事“围剿”的胜利,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出了“一切苏维埃工作服从革命战争的要求”,教育工作也不例外。

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是:

“在于用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不可能举办普通的高等学校,主要以干部教育为主,培养党、政、军干部。

苏区的高等学校主要有: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创建于1933年11月,学员共有六七百人,分指挥科、政治科和参谋科;苏维埃大学,1933年8月创立,毛泽东任校长,设特别工作班和普通班,特别班是本科,开设土地、国民经济、财政、工农检察、教育、内务、劳动、司法等8个专业班,次年又增设外交、粮食两个班,共10个专业班,普通班为预科。

还有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主要任务是培养革命政治工作干部(1933);中央农业学校(1933);高尔基戏剧学校(1934)等。

1937年芦沟桥事变,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在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华中、东江等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

根据地实施“抗战教育”。

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提出,“实行抗战教育政策,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

高等教育主要为抗日战争培养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人才。

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不允许开办所谓正规大学,必须实行新制度、新课程,以短期训练为主。

当时建立的大学有: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1936年6月创建于陕北瓦窑堡,并先后在山东、晋察冀、淮北、苏北、苏中、鄂豫皖、太行、太岳等解放区办了12所分校,直到1945年,共培养了20余万干部;陕北公学,1937年7月成立,并到延安的知识青年而设的干部学校,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1938年4月成立于延安,初设戏剧、音乐、美术3个系,后又设文学系,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中国女子大学,19年7月成立于延安,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华北联合大学,19年夏由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合并而成,初设社会科学、文艺、工人、青年4个部,后改为社会科学、文艺、教育3个学院,1948年8月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1940年9月创办,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矿4个系,学制三年,是抗日根据地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延安大学,1941年9月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青年干部学校合并而成,设三院:

社会科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两个专修科:

英文、俄文专修科,1943年4月又有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和新文字干部学校并入。

此外,在延安还有医科大学、军政学院、俄文学院、民族学院等高等学校。

以抗大为首的抗日根据地的高等学校师生,一边打仗,一边学习,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

毛泽东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成为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传统。

整个革命根据地的高等教育完全是一种新型的教育。

它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

它的教育方针、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都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

它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形成了许多新传统,影响着以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我们只从教育传统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第一,建立起了高等教育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信念和传统。

无论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反“围剿”斗争,还是抗日战争,当时的现实是要争取战争的胜利。

没有这种胜利就没有工农政权,就没有中国人的解放。

因此高等教育要为革命战争的胜利服务。

这种传统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第二,建立起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传统。

革命根据地受到敌人的封锁,物资匮乏,只有靠生产自救,才能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

因此高等学校的师生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边学习边生产,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第三,建立起了理论实际的优良传统。

革命根据地处于战争状态,不容许学校脱离实际,坐而论道,而是要把学习与应用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研究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

特别是毛泽东在1930年发表《反对本本主义》的文章,1941年又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并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克服了教条主义和脱离实际的倾向。

因此高等学校十分重视理论实际,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四,形成了顽强奋斗、艰苦朴素的思想作风,生动活泼、自觉主动的学习风气,团结民主的管理方法。

革命根据地高等教育的经验是很丰富的。

它所形成的优良传统,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革命根据地的高等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干部教育为主,对学生实行统包统分制度,享受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